农民工文学阅读情况再调查
2013-04-01贺仲明
贺仲明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 250100)
在我们进行的第一次农民工文学阅读调查中,得出“农民工的文学阅读量高于一般国民的平均水平”的结论。[1]这个结论让一些读者感到意外。事实上我们最初也曾不很相信。但数据胜于理念,我们在认真反复核对相关数据后,认可了这个结果。当然,我们还是想寻找更多的材料,对这个问题做出更全面的回答。立足于这一前提上,我们对农民工的文学阅读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调查。这次调查主要在两个地域进行,一是广东省深圳市一家大型私有企业,二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农民建筑工程队。调查的主要形式是问卷,同时还进行了典型个案访问。本文的写作主要建立在第二次调查的基础上,也部分采用了第一次调查的问卷和统计数据。
一、农民工为什么会读文学?
我们这次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考察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试图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在农民工生活中的位置,进而了解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真正理由。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业余生活主要做什么?”,选择最多的是“睡觉”和“游戏”,分别占到30%和25%。之后是“逛街”、“看电视”、“读书”。选择“读书”的比例为8%。这一比例与我们前次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不过值得提出的是,在不同环境中工作的农民工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调查的两个群体,代表了当前农民工的两种主要工作类型:一种是大型企业,工作较规范,条件也比较好些;另一种是小型集体企业,以及小工程队和个体小业主等,他们的工作条件较差,却比较富有灵活性。两种工作类型农民工对业余生活的选择差异相当大。大型企业的农民工选择“看电视”的比例较高,达到35%。而建筑工地的农民工生活条件比较差,宿舍里没有电视可看,选择“看电视”的几乎没有。与之相关,我们的第二个调查问题是“你一月内看几次电影?少于3次者回答原因”。结果,大企业农民工选择“三次以上”的占了42%,而建筑工程队的农民工绝大部分人选择的是“三次以下”(达到 82%),还有 5%的人选择“一次没看”。选择的原因中,“经济原因”为首,占到了 55%。其次为“交通原因”和“时间原因”。最后是“习惯原因”。具体考察两部分农民工的年龄和学历构成,在大企业工作的多是青年人,文化水平也多在高中以上,而建筑工程队的多是中老年农民工,高中文化水平的只占不到20%。所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构成人员、工作环境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需要更加理性、客观和全面。
第三个问题集中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上:“你每月会读几本文学作品?原因是什么”。其中大约28%的人选择了“三本以上”,25%的人选择了“一本不读”,其他的人选择的是“一到两本”。在回答原因时,主要选择的是“无聊”、“好玩”和“方便”,一共占到了 87%,选择“喜欢”选项的只有13%。第四个问题与上一题相关联,是“如果有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你更愿意做什么?”,在所提供的选项中,选择“电影电视”和“体育休闲”的最多,分别占到了 26%和 24%。“游戏”第三,为 21%,选择这一项的人大多为 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选择“阅读文学作品”的只占到2%。最后,我们还调查了一个问题:“你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什么?”选择“消磨时间”的占56%,“获得知识”占22%,“审美”和“提高思想认识”两个选项加起来才只有 8%。这一问题与第一次调查中“你希望在文学阅读中得到什么”有些类似,所得到的结果略有差异,但有显著的共同点,就是农民工的文学阅读选择都带有比较强的实用性,看重实际功用价值。
结合这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农民工阅读文学作品的为数不少,但是真正喜爱文学的却很少。他们阅读文学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其他多样的娱乐方式可以选择,以及因为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客观限制。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出,农民工们都有着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特别是青年农民工,不满足于简单的工作、生活模式,也有寻求业余生活多样化的要求。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对上次调查的结果——农民工文学阅读数量高于一般国民水平——有了更明确的体认,更认识了其背后的原因。只是我们对于所认识的结果并不感到高兴,相反倒是有些沉重。
二、农民工到底爱读什么文学?
我们的第一次调查已经有不少内容涉及到这一问题。如我们了解到在农民工中最受欢迎的文学刊物是通俗故事期刊《故事会》和《读者》,真正的纯文学作品在农民工中的读者市场并不大,等等。如此看,对相关通俗文学进行调查,以及对网络文学的阅读接受情况进行调查,都是很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将在以后进行。
我们这次调查主要集中于纯文学领域,并且侧重于了解反映农民和乡村生活的乡土文学在农民工中的阅读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个调查问题:“在你的文学阅读中,什么是你选择和喜爱的首要标准?”提供了“故事精彩”、“思想深刻”、“艺术性高”、“富于哲理”等多个选项。结果,“故事精彩”高居第一位,达到了56%。其他的选择比例都比较低,分别为24%、18%和13%。另外,我们重点对一些作家作品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除了课堂,你是否阅读过以下作家的作品?鲁迅,沈从文、赵树理、柳青、周立波、路遥、贾平凹、迟子建。”结果,鲁迅和路遥两位作家遥遥领先,分别为34%和33%。其他作家都没有达到10%。值得注意的是,有高达45%的人选择的是“都没有读过”。我们的另一个相关调查问题是“你所熟悉与喜爱的文学作品?”提供的选项基本上关联上一问题,包括“《阿Q正传》,《边城》,《小二黑结婚》,《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等”。选择的结果与上一题基本一致,就是《阿Q正传》和《平凡的世界》两部作品遥遥领先,分别为35%和41%。对“喜欢的原因”的回答,则以“批判精神”、“关注现实”、“感情真挚”为占据前三位的选项,分别为33%、28%和24%。
这一次调查中,我们还专门设计了针对“打工文学”的相关问题,问题之一是“你读过打工文学作品吗?”回答“是”的占56%,回答“否”的占44%,应该说比例还算比较高。问题之二是“你喜欢打工文学作品吗?”回答“是”和“否”的比例分别为34%和45%,另有21%的人选择“无所谓”。问题之三是针对上题选择“是”的人:“你为什么喜欢打工文学?”选项为多选,分别是“写出了我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了我们的感情和愿望”、“故事好读”、“大家都读,没有特殊原因”,选择比例分别为35%、38%、51%和28%,问题之四是针对问题二选择“否”的人:“你为什么不喜欢打工文学?”选项为多选,分别是“写的生活不真实”、“没有表达我们的真实感情”、“故事不精彩”、“没有特殊原因”,结果,选择比例分别是45%、56%、25%和35%。由此可见,真正喜欢打工文学的农民工读者并不算多。根据这一结果,再结合我们上次调查中的问题“是否喜欢和关注打工文学”,选择“是”的比例为38.5%,可以说,以农民(工)为书写对象的当前乡土文学和打工文学,在农民工(农民)中的接受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对比起创作题材相似的鲁迅和路遥,今天的乡土文学作家和打工文学作家值得深入的思考。
出于与农民工的乡土文学阅读情况调查进行比较的目的,我们还设计了农民工对其他文艺形式中同题材作品的兴趣调查。一个问题是“在电影电视中,你最喜欢观看什么题材生活的作品?原因是什么?”结果,“乡村题材”是最受欢迎的,高达56%的认可率。而在“喜欢原因”的选择中,大都选择了“熟悉,有亲切感”的选项,比例高达77%。其次的原因有“故事精彩,吸引人”和“艺术性高”,但比例都不足 10%。值得关注的是,在农民工的选择中,其他题材“战争题材”、“城市婚恋题材”的受欢迎比例也比较高,分别为38%和29%。选择的原因主要是“故事精彩,吸引人”和“艺术性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在观看影视剧时对乡村题材有特别的兴趣和喜好,这与文学领域的乡土文学和打工文学境遇有比较鲜明的对比,值得思考。同时,从农民工所欣赏的艺术作品范围看,他们的审美趣味并不狭窄,他们不只是爱看乡村题材作品,对其他题材同样有兴趣——这一点与我们第一次调查中得出的“农民(工)文学阅读趣味并不狭窄”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三、典型个案访问
本次调查,我们还采用了个案访问的方式,以做到点与面的结合。我们主要调查了两个农民工。一个是在深圳某大型企业做机械操作工的湖南青年梁某某,22岁,男,18岁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后,通过亲戚介绍来深圳工作,工龄 4年,一直没有改换工作岗位。梁性格比较腼腆,说话不多,但文学阅读相当广泛而丰富。也因此,他在工友中显得比较异类,被大家调侃地称作“秀才”。他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喜欢阅读文学作品,高考时语文分数达到110分,是他所有功课中最出色的,也是他们全班同学中最高的分数。
梁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和路遥。特别是鲁迅,他不但阅读了鲁迅的绝大部分作品,而且还亲自从网上购买了一套《鲁迅全集》,这套800多元的书花费了他将近小半个月的工资。另外,他还喜欢阅读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也曾经阅读过巴尔扎克、司汤达等西方传统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感觉一般,现在读书时间有限,西方文学基本上不读了。但对网络小说不感兴趣,并且对它们主要持批评态度。另外,他也关注当前的打工文学,阅读过《佛山文艺》等刊物,知道郑小琼等打工作家。他喜欢其中的某些作品,但总体评价不很高,觉得写得不是很真实,没有将他们的生活反映出来。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鲁迅那样的批判精神,不能给人以精神激励。”这是他的原话。
在梁看来,文学的作用主要是社会批判,然后是心灵慰藉——后一点是在我们的启发下说出来的。因为在我们看来,对于他的生活而言,文学具有强烈的精神慰藉作用。他生活方式比较单调,与人交往也不多,只是因为喜欢看文学作品,才能生活得很充实,自我感觉也比较愉快。他认同并接受了我们的看法,但还是强调文学应该批判社会,揭示生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要有鲁迅那样的批判精神。
虽然不大愿意说,但最终他还是承认自己私下里也在尝试写作,主要写小说。他没有让我们看他的创作,但表示自己写的也是打工生活,再就是回忆少年时代的家乡生活。他的学习对象是路遥,也期待自己的创作能够正式发表,产生影响。在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写鲁迅那样的作品时,他承认自己没有那样的生活和认识高度,写不出来。但表示在以后能够写的时候肯定会写。
另一个访问对象是一个出生于 1957年的中年农民丁某某,山东菏泽人,男性,在济南从事建筑小工的工作,家中有一儿一女,都已经成家,妻子在老家农村。丁不是长期固定在外打工,基本上每年农闲时出来8个月左右,其他时间在老家种田。这样半工半农的生活方式已经持续有十多年了。
丁小时候读到初中,“文革”中初中毕业,之后一直在家务农。因为父亲有些文化,是农村里的“老秀才”,“文革”前家里还藏有一些旧书。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爱读书,十来岁时就读了家里的部分藏书,有《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等。现在还读书,有时候上书店去买书,主要买古典文学作品,还买对联书,旧体诗词书。十几年前,常常给村里人讲故事,讲古代小说故事。但是现在不讲了,因为大家都不听,都回家看电视去了。而且邻居之间的交往也比以前少多了。他也偶尔看看电视剧,主要看古装历史剧,还看“百家讲坛”。
丁读过鲁迅的《故乡》《阿Q正传》《社戏》等,也读过很多“红色经典”,喜欢《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其他乡土文学不知道,也没有读过。也没有读过路遥的小说。听说过网络文学,知道现在的年轻人爱看,但他没有看过。不会上网,也没有电脑,不想赶这个时髦。就愿意看书,戴着老花眼镜也要看。最喜欢的作品是《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然后还喜欢《阅微草堂笔记》,只是有些句子看不大懂,“自己的文字水平太低了”。也看过《红楼梦》,但不是很喜欢,觉得自己与那种生活太遥远,没有亲近感。读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一种习惯,爱好。看到文字觉得亲切。读起书来,觉得日子过得更有滋味。家里人也习惯了,支持。一开始不大理解,后来就支持了。很文雅的爱好嘛,不像吃喝嫖赌,害人害己。村里人对自己也尊重,不过现在农村里人越来越少了,也没有什么氛围了。在建筑队打工条件不大好,有空时与大伙聊聊,讲讲历史、故事,还比较受欢迎。打工人中读书的少,时间也比较紧,没有在农村时感觉好。
四、几个结论
其一,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值得社会关注,文学也应该加强与现实的联系,以多种方式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农民工是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业余文化生活与他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也构成他们幸福感的一部分,并进而关联着城市的文化、形象乃至治安问题。而且农民工普遍较年轻,文化可塑性大,他们的文化状况是现实文化的重要部分,也通过他们的下一代影响到我们未来国民文化素质。虽然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与文学没有直接必然关系,或者说这一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但文学界也应该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爱好,进行积极的关注。在现在这样一个人际关联越来越密切的时代,文学没有理由置身现实之外、漠然看待现实和周围人生活。文学管理部门、组织部门和文学教育工作者、文学创作者都应该给予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而从文学自身角度说,农民(工)也是文学可以争取的庞大市场,如果能够与农民(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将有力地促进文学的发展。
其二,文学的接受问题是当前文学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值得作家们给予更多的思考。最近一些年,很多人都在感叹文学没落的命运,甚至认为“文学将要消亡”。其实,文学远远没有陷入要消亡的困境,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面对图像艺术,文学需要有改变,社会影响力会降低,但只要人类有情感的需要,文学就会存在。这一点,在我们的农民工阅读调查中也可以见出。虽然总体上说,农民工文学阅读的质和量都不是很令人满意,但依然有相当部分文学作品受到农民工的普遍欢迎。所以,相比于思考文学的没落与消亡,我们更应该重点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会受人喜欢。这些作品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传统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作品在农民工中受欢迎,事实上在整个出版市场上也是常销书、畅销书,它们拥有相当稳定的读者队伍,基本上不受时代潮流影响。我以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文化的因素,说明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学接受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二是鲁迅的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这些作品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关注现实,充满着热切和真诚。文学阅读需要将心比心,是心灵的交流。只有关注读者生活、以热情去关注现实,以热忱之心直面社会中的黑暗,批判现实中的不公,才会在大众中获得共鸣,受到大众广泛的欢迎。这两方面都很值得当前作家们思考和借鉴。
其三,文学的普及与提高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却又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总体来说,农民(工)的文学阅读起点确实比较低。文学当然不能一味迎合,降低自己的品质,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样,它可能会暂时拥有更多的读者,但却失去了文学自身的高度和更广泛的意义,也最终会被读者抛弃。文学需要有所坚持,有所拒绝,不能做大众趣味的奴仆。但是另一方面,文学又不应该忽略农民(工)这么一个庞大的大众。他们既是文学不可忽略的关注对象,也是文学生存的重要基础。在这方面,外部教育环境的改善,水平的提高,自然是更根本的,但文学自身也需要有所应对。就我个人的看法,一方面,文学当然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但另一方面,在坚持自我独立性的前提上,文学也可以采用更丰富的方法来吸引读者。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对他们生活的关注,通过感情的投入和对他们的积极书写获得读者的认可——鲁迅是一个显著的例子。鲁迅始终反对简单的“大众化”,曾经表示:“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2]其创作也始终保持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艺术形式上也拒绝通俗、保持很高的艺术水准,但在鲁迅去世近80年之后的今天,他的作品依然非常受普通读者、包括文化水平最低的群体之一的农民工的欢迎。我以为,鲁迅的人格魅力是最重要原因,当然还有上面反复提到的他作品的现实精神。比较那些与鲁迅同时期的许多通俗、媚俗的作家,他们在当时也许拥有较大的读者市场,甚至可能比鲁迅更受欢迎,但在今天,早已经被历史、也为大众所遗忘。鲁迅的情况虽然是突出的个案,但对于文学解决普及与提高的困境,也许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1] 贺仲明. 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情况调查[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8): 15-20.
[2] 鲁迅. 文艺的大众化[M]. 鲁迅全集:第7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