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泰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教学重点

2013-04-01

城市学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泰语偏误形容词

田 笑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长沙 410081)

重叠是一种构造方式简单,表达语意简洁形象的语法手段。形容词重叠形式复杂,用法多样,语义功能丰富,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汉语和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具有相似之处(黄丽虹,2012)。[1]汉、泰两种语言中,形容词的重叠都是使用较多的一种重叠形式。深入对比探究,二者在构词形式、声调、句法功能、语法语义特征等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泰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受到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与规避、学习策略、教师教学方法等因素影响,其在习得形容词重叠式时,遇到很多困难。本文针对形容词的重叠式,以本体研究、偏误研究和调查问卷结果为基础,在研究了对外汉语教材之后,重点探讨对泰汉语教学中汉语形容词重叠式教学的重点。

针对汉语形容词重叠式这一语法问题的学习情况,笔者对58位泰国汉语学习者(其中13名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留学生、21位泰国本土教师、24名来自泰国马哈萨拉坎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表示是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形容词的重叠式,其中72%的调查对象认为学习形容词重叠式较难,20%认为很难,而对于造成形容词重叠式学习和使用困难的原因,有65%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教材设置的原因。

笔者对 15种近年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调查,其中综合性教材9种,语法教材2种,口语教材4种,发现只有两种教材对汉语重叠式的类型、语义程度的讲解较为详细,其他对这个问题的讲解都过于单薄。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和依据,不仅规定了教学的内容,而且相当程度上影响教与学的质量(周小兵,2006)。[2]鉴于现行对外汉语教材关于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知识点讲解的缺陷,下文将对形容词重叠式的教学重点进行探究。

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教学重点

笔者调查的15种教材中,只有《实用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相对完整地讲解了重叠式的6种形式。泰国学习者在接触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初期,首先应在形式上有宏观了解。基于汉语形容词重叠语法形式的复杂,可重点对比其与泰语的异同,使学习者更加直接快速地了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类型。汉、泰形容词重叠式的共同形式为:“AA”、“AABB”、“ABAB” 和“AAB”(Shoichi Iwasaki, 2005;傅增有,2006;罗伯东,2008)。[3,4,5]泰语不存在汉语中的 ABB式、A里AB式。

(一)汉语形容词的重叠范围。泰语中大多数形容词具有重叠形式,汉语却不如此。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例,据统计,895个双音节形容词中,不能重叠的约占 77%;254个单音节形容词中,不能重叠的大约占 38%。[6]这说明,大部分双音节形容词和一部分单音节形容词是不能重叠的。但是调查问卷显示,60%的泰国汉语学习者对此不甚了解,认为泰语中可以重叠的形容词对应的汉语形容词也可重叠。为减少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泛化的影响,对比总结形容词重叠式的同时,需要强调:“在汉语中不是什么形容词都可以重叠”。可以参照《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形容词重叠的比例,让学生在宏观上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中,特别需要强调定量化的形容词不能重叠。朱景松(2003)提出,一些表示绝对量的词和一些表示量达到极致的词是不能重叠的,[7]而这些词大都在泰语中具有重叠形式。例如:(真),泰语中存在 AA重叠式,但是汉语中“真”作为一个绝对量的形容词,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重叠的。学生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产生偏误“他弄得我真真地爱上了他”。

(二)汉、泰形容词重叠式的对应性问题。汉、泰形容词中有一部分表达相同或者相近意义的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不是一一对应的。汉、泰形容词重叠式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汉语中是AABB式,而对应的泰语的重叠式是ABAB式。例如安宁,汉语的重叠形式为 AABB式:安安宁宁,而泰语的重叠形式为 ABAB式:。AABB式和ABAB式分别是汉语和泰语中双音节形容词最常用的重叠方式,因而,汉语中以 AABB式重叠的形容词,在泰语中以 ABAB式重叠的概率较大。再如“可爱”在汉语中是不能重叠的形容词,但泰语中表达相似意思的词语,存在重叠式 ABAB 式,泰国学习者受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产生“小狗可爱可爱”这样的偏误。所以在教学中,汉、泰形容词重叠式的对应性值得向学生强调。

(三)形容词重叠式的生造问题。泰国学习者经常根据母语习惯生造重叠式:(1)夜来香呀,夜来香,我是真的想念你,想念你那白白细细的花朵……(2)水冷得像冰一样,我的躯体浑身发抖,脚底下踩到绿绿滑滑的东西,哎哟!(3)因为当时我们没有去上学,所以我们从容容就回家了。汉语中就不存在“白白细细”、“绿绿滑滑”、 “从容容”等形容词重叠形式,这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习者混淆了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将重叠式糅杂在一起,教学中要通过大量举例帮助学生避免生造形容词重叠式。

二、形容词重叠式语义的教学重点

形容词重叠之后,其语义相对于基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形容词重叠式在语用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一)形容词重叠式ABAB与AABB语义的区分。汉语中部分双音节形容词存在ABAB和AABB两种重叠形式,二者在语义上有明显的区别,齐沪扬(2005)认为ABAB形容词重叠是按照动词的重叠形式重叠,使人或事物具有了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状态。[8]泰语中重叠式这种特性不太明显,很多泰国学生将应该使用表状态的AABB式的地方使用了带有动词特性的ABAB式,例如“我想舒服舒服洗个澡”。《初级汉语口语(提高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设计练习的时候,将形容词和动词的ABAB的重叠式设置在一起,进行造句练习,笔者认为以这种方式设置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习者混用ABAB和AABB式,值得参考。但是书中把“高兴高兴”归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还值得商榷。

(二)形容词重叠式的义项范围缩小问题。汉语中,大多数情况下,形容词重叠式只继承了基式几种义项中最常用的意义。泰国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常因对词汇意义范围缩小,特别是义项减少这方面把握不当而造成偏误。如“心黑黑的”。汉语中,黑有4个义项:像煤或墨的颜色;黑暗;秘密;狠毒。重叠后只取前面两个义项,如“黑黑的皮肤、天色黑黑的”,一般不说“心肠黑黑的”,但是泰语中存在这样的说法,学习者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产生了“心黑黑的”这样的偏误。

(三)语义程度变化问题。汉语中大部分形容词重叠后语义程度会加深(朱德熙,2005)。[9]程度减少主要体现在某些负面形容的重叠上。相对于汉语,泰语形容词重叠式量的增加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变调形容词重叠上,而量的减少主要存在于不变调的,与颜色和味觉有关的重叠式中(黄丽虹,2012;Shoichi Iwasaki,2005;David Smyth,2002)。[1,2,10]例如(变调)我想大声歌唱。基式表示响的意思;(不变调)表示比较响;(变调)表示很响,语义程度是递增的。而汉语中“响”与泰语相比,没有AA式的重叠,但是存在ABB式重叠:响当当,程度上和泰语中(变调)相当,表示程度加深。泰国学习者因为在学习中不清楚形容词语义程度产生了一系列的偏误。例如:80来岁了,但他的脸却通红通红的,使我们以为他才60来岁。语境中,作者想表达的语义“有点红”而不是“非常红”。句中错用了语义程度过深的“通红通红”,所以该句中应该将“通红通红”改成“红红的”。要注意对比汉泰形容词重叠后意义范围和程度的变化的讲解。

(四)情感色彩转变问题。形容词重叠后感情色彩会发生转变,汉语形容词的重叠可以改变基式的感情色彩,中性或贬义的词变褒义,中性变贬义。泰语重叠式改变感情色彩主要体现在变调重叠上,这种重叠主要使中性或褒义词带有夸张、讽刺、厌恶的负面感情色彩,反之,使贬义词转化成带有正面积极色彩的功能不明显。所以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重叠式的感情色彩的转变。

总之,汉语形容词重叠式语义的范围、程度和感情色彩的变化相较于泰语没有明显的变化标志(变调),变化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使得泰国学习者在使用中产生偏误,所以在形容词重叠式的讲解中需要进一步重点阐述。

三、形容词重叠式的搭配问题

泰国学生在重叠式搭配问题上产生偏误也很多。《博雅汉语》(北京大学出版,2005)对形容词的搭配限制进行了说明,提出“重叠后的形容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也不能用‘不’否定”。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明确汉语形容词重叠式一般不能和程度副词(很、非常、超级等)、否定副词(不)、时间助词(着、了、过)以及比较句搭配。教师可结合偏误例句,让学生找出偏误并归类,此操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汉语形容词重叠式搭配的限制对象的印象。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泰国的汉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着”的搭配上产生的偏误较多,这是因为在泰语中有些带有能动性的形容词重叠式是可以和“(着)”搭配的,如:

在 北京 现在 天气 着 舒服舒服

意义:现在北京天气舒服着呢。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汉语中形容词重叠式与时间助词“着”不能搭配。

四、“de”与形容词重叠式的关系

“de”与形容词的重叠有着密切的联系。王力(1954)谈到加缀式状态形容词时指出,形容词后缀“在意义上不能添加些什么,然而在修辞上很重要”。[11]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在充当句法成分的时候,通常需要借助助词“的、地、得”来获得自由,这时“的、地、得”是必须要加的,缺少就使得句子不够通顺(曾炜,2004)。[12]

对外汉语教材中只有少数几种较简单地提到了在形容词重叠的教学过程中“de”的教学。“de”具体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de”在汉语形容词重叠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相对汉语,泰语形容词重叠在充当句法成分的时候更加自由。

泰国学习者“de”的偏误主要是“de”的混用和缺失。“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可以使书面语言精确化。“de”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做谓语时缺失“的”,如:天气冷冷,街道黑黑。2. 做定语时缺失“的”,如:我的朋友皮肤很黑,像泰国本地人黑黑皮肤。3. 补语标志性助词“得”缺失,如:我朋友说没关系,因为他先洗干干净净的了。

五、规范形容词重叠式的书写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泰国学习者书写重叠式的时候,习惯使用符号“”,例如:冷々的天气。“”是泰语中重叠式的重要标志之一,重叠式中重叠的部分一般可以用“”代替,且为正式的书写体,例如(冷冷)。“”是一个汉字替代符号,在非正式书写时遇到叠词,一般把后一个字改为“”。但“”一般用于行书写法,即多在速记时使用,在正式书写中并不被采用。调查中几乎没有教材对此有所提及,针对泰国的汉语学习者出现的这一的特别习惯,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和“”的本质区别,规范泰国学习者重叠式的书写。

六、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调查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泰国学习者认为形容词重叠式使用的频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副词+形容词”所取代。运用过程中,很多学习者过分依赖“副词+形容词”,回避使用形容词重叠式。而实际上,汉语的重叠式与“副词+形容词”在表现主观性上有基本分工:重叠式比较适合表达具体形象或带有感情的意义;“副词+形容词”式更适合表达需要通过理性判断与推衍才能得出的抽象意义(陆庆和,2006)。[13]在语言表达中,我们不仅要表达意义,更要将意义阐述得具体、生动,这样语言才具有生命力。檀栋(2010)提出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丰富多样,它对理想的语言表达效果的追求带有更多美学意义,形容词重叠后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不同排列与整合可以传递独特的美感,更能增加语言的魅力。[14]教师要注意端正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在形容词重叠式的教学中要强调形容词重叠后所产生的独特语法意义和美学效果,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形容词重叠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不能仅仅对文中形容词重叠式孤立讲解。而应当将其与相关语法现象放入语言环境中进行对比区分,体现其独特的语法作用,并展现其语用价值,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黄丽虹. 汉、泰语形容词四种重叠式的对比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7.

[2] 周小兵. 对外汉语教学习得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5.

[3] Shoichi Iwasaki, A Reference Grammar of Thai[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4.

[4] 傅增有. 泰语和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对比研究[D]. 曼谷:朱拉隆功大学, 2006: 1.

[5] 罗伯东. 汉泰重叠式比较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18.

[6]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45.

[7] 朱景松.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 语文研究, 2003(3):9-17.

[8] 齐沪扬.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3.

[9] 朱德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5

[10] David Smyth, Thai: An Essential Grammar[M]. London:Routledge, 2002: 90.

[11] 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5: 284.

[12] 曾炜. 形容词重叠式状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法形式[D]. 广西师范大学, 2004.

[13] 陆庆和.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53.

[14] 檀栋. 形容词重叠式的审美意蕴[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0(3): 67-70.

猜你喜欢

泰语偏误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
形容词
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