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办本科专业“录井技术与工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2013-03-31文汉云陈恭洋李文华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5期
关键词:录井双师师资队伍

文汉云,陈恭洋,李文华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对新办本科专业“录井技术与工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文汉云,陈恭洋,李文华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针对新办“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具体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详细阐述了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时应采取的措施。实践证明,该模式对新办“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途径。

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

2011年9月,长江大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下设置了“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并在2009、2010级理工科学生中进行选拔,组建了“录井技术与工程”教学实验班,填补了国内在该专业设置方面的空白。录井学科是由地质学、石油工程学、电子与仪器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1]。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愈加明显,这就需要培养不仅具有地质学和油气勘探开发方面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具有较强的电子仪器、信息科学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对“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长江大学“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目前的师资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一部分师资来源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等;另一部分师资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这样的师资构成存在以下问题:①地质学和石油勘探专业的教师不了解录井仪器、录井参数的检测和信息处理方面的知识,而精通电子仪器、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编程知识的教师又不理解地质学和石油钻探方面的内容;②绝大部分教师虽有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却没有井上实际工作的经验;③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学历方面的构成不合理,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偏少,年轻教师偏多。为此,笔者提出构建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以便为新办本科专业“录井技术与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帮助。

1 构建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

1.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2-3]:既能从事本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又能从事本专业实验实践课的教学;既能作为高校理论课教师,又能担任企业技术人员,如工程师等。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绝对不应是“双证书”或“双职称”的简单相加,“双师型”教师应该是既具备广博的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又具备企业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是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1.2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的优势

1)通过校企合作,让教师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 长江大学“录井技术与工程”属于应用型专业,该专业成立之初,通过反复论证,确定着眼于培养企业应用型的人才。为此,长江大学与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签订“校企联合办学”战略合作协议,这样可以让教师到三大石油公司的相关企业直接顶岗参与生产实践过程,从而使教师具备比较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必要的专业技能。

2)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更具专业性 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让教师走进企业,同时让企业人才回归本专业教学,这样不仅为高校专业课教师提供了一个针对性很强的学习锻炼平台,同时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在高校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的良好环境。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可以增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专业性。

3)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信誉度更高 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时,培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受训人员应踏踏实实地在企业或高校进行实训实践,规定的受训任务必须完成。经过严格培训后,教师的专业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信誉度。

2 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

2.1建立相应制度保障“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1)激励机制 一般而言,“双师型”教师的理论造诣和动手能力都较高,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应专门制定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在评选先进、职称晋升、课时酬金和进修培训等方面应相对优先。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待遇从优;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研修并受聘为专业教师;鼓励高校教师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研究,对学术上有贡献的“双师型”教师要加大奖励力度。

2)考核机制 学校应定期对“双师型”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为教师的“德、能、勤、绩”,重点考核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实践(训)教学水平和工程技术能力。考核评定结果应与“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机制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

3)认证制度 校企合作平台应成立专门的认证机构,当高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或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研修,在完成了必要的任务并通过相应考核后,应颁发本地区和本专(行)业认可的“双师型”教师合格证书,单位应给予相应待遇,从而使“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有序发展。

2.2制定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计划

高校和企业应在校企合作、共享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教师(或工程师)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和经验等指标,共同制定详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培训计划,双方可以互派人员;坚持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又要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培养和培训工作。培训方式以在职培训为主,以引进和聘请外来兼职教师为辅。

2.3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

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来达到锻炼“双师型”教师的目的。比如在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成立之初,通过共同召开研讨会,探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标准、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学生实习实训方案等,同时校企双方合作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来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由此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程。

2.4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笔者认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校企合作机制下,高校定期选送教师到相关企业的生产第一线,通过顶岗等方式,让专业教师熟悉并掌握企业生产流程、工艺设备的操作技能,这样能够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此外,通过校企合作模式,高校也可吸收企业专门人才到高校做兼职教师,以便将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课堂教学和实训环节。

3 结 语

为了办好长江大学新设本科专业“录井技术与工程”,必须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此,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从而造就一批学术精湛、学识渊博的“双师型”教师。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充分认识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让长江大学新设本科专业“录井技术与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王斌,张腾霄. 地方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21(4):61-63.

[2]詹宇河. 基于专业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探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5):48-51.

[3]张丽杰. 普通高校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6):76-79.

[编辑] 李启栋

N40

A

1673-1409(2013)25-0142-02

2013-06-16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2247)。

文汉云(1965-),男,教授,现主要从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录井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录井双师师资队伍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二维码在录井设备管理上的应用
国有录井公司做赢低效地热录井市场举措
录井工程2017年第1~4期分类目次
彬长区块核磁共振录井T2截止值确定方法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