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喘证古代文献研究现状

2013-03-31王科军刘华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咳喘食疗医案

王科军,刘 洋,刘华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诊断教研室,哈尔滨 150040)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难治与危重病之一,故有“内科不治喘”之说。古代医家关于喘证病因病机、诊治、方药及预防有诸多论述,现代医家对这些古文献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对某一文献或医家喘证论述的研究和对历代文献或医家喘证论述的研究。

1 对某一文献或医家喘证论述的研究

1.1 喘证病因病机的研究 这类研究阐述了一本著作或一名医家对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且研究文献多集中于《内经》。王浩等[1]对《素问》中论述喘证的原文进行了探讨,认为喘证病因概括的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发病部位与肺、肾、心、肠、胃等关系密切;饮食不节、痰饮、瘀血是喘证的重要病理因素。程绍民等[2]对《内经》相关条文分析,提出喘证病因十分复杂,既有外感,也有内伤,病机亦有虚、实之分:实喘病位主要在肺,多为外感风寒、风热、痰饮湿浊所致,与肝气上逆、肝血瘀阻、胃肠腑实也有关系;虚喘病位则与肺、肾、心有关,多因肺气不足、肾阳亏虚所致,也可见于心阳不足。方莉等[3]通过对朱丹溪专著《格致余论》《金匮钩玄》《丹溪手镜》和《丹溪心法》的研究,将喘证病因病机归纳为外邪侵袭、痰浊壅盛和素体虚弱3个方面。

由上可知,现代医家通过对古代医籍中有关喘证论述的研究,将其病因总结为六淫外感、七情所伤、痰饮内停、瘀血痹阻以及饮食劳倦等。凡由于上述致病因素作用于相关脏器,或者因为这些相关脏器本身虚损都可以导致喘证的发病。

1.2 喘证诊治及用药特色的研究 喘证的古文献研究多集中于此。这类研究主要从喘证诊治角度切入,对某一文献或医家的诊治方法及用药特色进行分析,对临床有很强的指导性。如刘建新等[4]对《伤寒杂病论》涉及喘证的条文进行了探讨,归纳出仲景治疗喘证常用的13种方法。李艳春等[5]根据外邪致病病理变化过程和辨证治疗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对《伤寒论》中“喘”的条文进行整理研究,将喘证外邪致病病变过程和辨证论治按5个层次进行了阐述。杨敏[6]通过分析《伤寒论》中关于喘的20多条原文,归结出太阳喘证多为实邪阻遏肺气,肺失宣降所致,部位在胸,多为胸满而喘,应祛邪以平喘。阳明喘证为邪热内陷,热壅气滞,不得通降所致,部位在腹,多为腹满而喘,应采取攻下或清热之法。少阴、厥阴喘证多为疾病预后而设,属阴阳离绝之危候,预后不良。马丽佳等[7]通过研究,将《金匮要略》治喘方法总结为:疏散外邪、清泄郁热、泻肺开闭、蠲饮降逆、温阳摄纳、温肺健脾、养阴降逆等法,将将自己在临证中应用以上方法论治而行之有效病案,进行了分析讨论。邓素兰[8]通过分析《金匮要略》中喘证的辨证论治,认为喘证有虚实之异,病性有寒热之分,治疗实证以祛邪利气为主,虚证当扶正摄纳,治喘大致有疏散外邪、清泄郁热、泻肺豁痰、蠲饮降逆、滋阴降火、温阳摄纳等法。王浩等[9]通过研究孙思邈的《千金方》对喘证的论述,提出《千金方》注重喘证的脉诊及食疗治喘为先的观点,总结分析在《千金要方》中治疗喘的方剂,分别从肺、心、肝、肾、大肠、三焦、痰治喘。此外,亦对其针灸治喘进行了研究分析。刘晓芳[10]通过研究李中梓治疗喘证的医案,将李中梓辨治喘证经验用医案列举的方式归纳为:邪实为主,急祛其邪;虚实夹杂,标本兼治;喘脱危证,回阳固脱。麦舒桃等[11]通过研究清代医家林癿琴的《类证治裁》对喘证的论述,对其辨治喘证进行了浅析,强调辨虚实、责肺肾和分治喘胀,从而更系统地分析了喘证的辨治要点。董正平[12]通过研究叶天士的医案,以“先分虚实,继辨脏腑”的识证次第,对叶氏的立法用方规律进行了总结。朱琳[13]通过研究张锡纯对喘证的论述,总结了张氏从肺、肾、肝、脾、大气下陷、上焦阳虚6个方面辨治喘证的经验。郑彩慧[14]通过研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发现张氏擅长将2种或2种以上的性味功能不同甚至相反的药物组配在一起,包括常见到寒药与热药同用,补药与攻药兼施,升药与降药相配,发散药与收敛药共伍,润药与燥药并存,其特色在于使药性、气机平衡,无过于偏。鹿林等[15]总结了唐宗海治疗咳喘的诊治经验,指出实喘有郁闭、奔迫之分。

2 对历代文献或医家喘证论述的研究

这类研究不再是针对某一文献横向的研究,而是以喘证为线索,进行纵向的系统研究。鲍桂林等[16]对上自先秦下至当代古代文献中喘证的相关记载进行了整理,研究了喘证在各历史时期的病因病机、病位、鉴别诊断、辨证要点、诊治特点、预后判断等方面,总结了喘证的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规律。李强军等[17]对《内经》及历代医家喘证病机认识研究,总结出喘证与五脏病变皆有关联,并阐述了五脏致喘的机理。提示临床治疗喘证者时,当先溯其源,求其本,抓住疾病本质,而不单单局限于治肺一法。宋志萍等[18]研究《内经》及历代医家关于喘证的论述,提出治喘先分虚实,后将实喘分为肺热喘、肺寒喘、肺胀喘、心痹喘、腑实气逆喘、水气喘、血瘀喘;虚喘分为肺虚喘、肾虚喘、五脏气败喘进行论治,并结合历代医家治喘经验,给予了相应的方药论述。马会霞等[19]通过应用Rosetta对历代医家75部医案著作中喘证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总结了古代医家对喘证的用药规律。徐阳孙等[20]通过研究《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临证指南医案》《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暴喘医案,探讨了暴喘的治疗规律。解秸萍[21]对古代有代表性的针灸著作及1993年发表针灸治疗咳喘的160篇期刊论文进行统计,探求了咳喘的取穴规律,发现肺经穴治疗咳喘的比率最高。姜德友等[22]探求了喘证的食疗历史源流,《黄帝内经》奠定了喘证食疗的理论基础;隋唐以后,食疗形式更为多样,促进了喘以食养的发展;宋元时期,各类型喘证的食疗方案更为细化;明清以后,药膳文化进一步发展,使喘证食疗理论和实践日趋完善。杜炯栋等[23]通过研究历代喘脱的文献,得出喘脱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急。魏婧婧等[24]通过研究古代医家对喘证的论述,认为古代医家重视热喘的治疗,对其治疗,遣方用药虽各有不同,但清肺降气、涤痰平喘法应用最为广范,亦为治疗热喘之大法。

上述研究在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对中医认识治疗喘证做出了一定贡献,而缺乏喘证的学术源流和发展脉络的系统研究和古代喘证医案全面客观的证治规律研究,而这两方面对于医史文献和临床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王浩,李泽庚,杨程.从《素问》窥探喘证[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4):338-339.

[2]程绍民,陈利国.《内经》之喘与脏腑关系浅析[J].江苏中医药,2009,41(4):63-64.

[3]方莉,季乔雪,李泽庚.朱丹溪喘证学说浅谈[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4):341-342.

[4]刘建新,吴雪梅,田新刚,等.《伤寒杂病论》喘证治法探微[J].中医学报,2012,27(173):1265-1267.

[5]李艳春,徐月英.《伤寒论》喘证辨治规律探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26-27.

[6]杨敏.《伤寒论》喘证辨析[J].吉林中医药,2004,24(2):1-2.

[7]马丽佳,郑忻,徐艳玲.《金匮要略》辨治喘证摭拾[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0):1956-1957.

[8]邓素兰.《金匮要略》喘证辨治浅析[J].吉林中医药,2004,24(2):2-4.

[9]王浩,李达,童佳兵,等.《千金方》治喘论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68-69.

[10]刘晓芳.李中梓辨治喘证学术思想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2,44(8):4-6.

[11]麦舒桃,韩云,李芳.《类证治裁》辨治喘证之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127-128.

[12]董正平.叶天士治喘纲要[J].环球中医药,2008(2):45-46.

[13]朱琳.张锡纯治喘经验浅析[J].光明中医,2011,26(9):1753-1754.

[14]郑彩慧.张锡纯治喘相反相成的药对配伍浅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661-662.

[15]鹿林,方莉,童佳兵,等.唐宗海治咳喘经验撷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220-1221.

[16]鲍桂林,高琳琳,朱进.喘病古今文献撷粹[J].中国医药导报,2012,21(9):105-107.

[17]李强军,徐艳玲.五脏致喘病机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3):44-45.

[18]宋志萍,师建梅.喘证辨治溯源[J].山西中医,2002,18(3):1-3.

[19]马会霞,路振宇,刘保相,等.应用Rosetta对中医喘证用药经验规律的挖掘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5-9.

[20]徐阳孙,吴文刚,孙丽华.历代名医暴喘治疗规律探讨[J].中医药学报,1989(1):26-28.

[21]解秸萍.针灸治疗咳喘取穴规律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5):45-46.

[22]姜德友,刘超.喘证食疗源流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6):12-13.

[23]杜炯栋,韩云,李芳,等.喘脱古文献研究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77-78.

[24]魏婧婧,杨秀惠.古代医家对热喘的辨证施治概述[J].河北中医,2008,30(6):665-666.

猜你喜欢

咳喘食疗医案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穴位贴敷可治小儿肺热咳喘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食疗养生祛湿气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38例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