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医脉诊和脉诊心理的思考
2013-03-31赵艳青
赵艳青,滕 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0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服务与新应用的日益丰富,网上数据流量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推动着信息社会迎来了大数据时代[1]。大数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据化能帮助人们获取到更多关于人体运作方式的信息[2]。量化一切是数据化的核心,脉诊心理过程就是数据量化的过程。数据化时代的特点: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3]。其次,乐于接受纷繁复杂的数据,研究的重点偏向于探求事物间的相关关系。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数据化时代背景下中医脉诊及脉诊心理与数据化的相互关系。
1 脉诊是总体样本的反映——脉诊全息化
社会科学是被“样本=总体”撼动的最厉害的学科,以往的科学研究多采用随机采样的形式进行统计学分析,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本身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它要求采样具有绝对随机性,且多数是基于小数据的分析,不能完全反映总体规律。数据时代背景下思维转变的第一点就是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作为对人体信息的数据化反馈形式的“脉诊”,是如何反映总体数据,是不是基于小数据分析。从全息生物学的角度看,生物体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似乎有这样一种辨证关系:1)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同整体都有对应关系;2)在结构模式上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比例缩小;3)两个相邻的相对独立的部分之间存在着对称关系[3]。全息现象普遍存在,在中医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在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任何疾病都或多或少的具有整体性的变化。脉是机体信息的载体,可以反映身体各方面的状况,体内存在的固定性因素和暂时性因素都会在脉中以一定的特征表现出来。且诸多医家认为,寸口脉是生物学性质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的连续。因此在任何局部器官的某一经脉的循行区,都可以诊治该经脉循行部位及所属内脏的疾病,寸口脉诊也不例外。由此可见,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医脉诊研究的是所有的数据,即“样本=总体”,这也是中医的精髓“整体观念”的体现。脉诊全息化充分印证了此点,医者通过切脉来把握人身整体的阴阳平衡态,实际上也是在搜集总体样本的数据信息,做出相关性分析,总结出其中的规律的过程。
2 中医脉诊心理与数据化的关联性
脉诊心理是指脉诊过程中,医者在提取辨识和分析归纳脉象特征时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每次脉诊都是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心理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脉象特征的识别;二是对所提取的脉象特征的时间、空间之间的联系及其表征意义进行分析。这两个阶段频繁的交替互换,并与人的记忆系统相比照,最终判断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预后转归等[4]。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大脑中存在皮层下循环运动中枢,以调节和支配心脏和血管功能活动,从而根据机体所处的环境及时调节心脏及血管的运动和功能状态。切脉时医者手指与病人身体进行交感对话,实际上也是脉象数据自我发声的过程。脉诊过程中,医者运用指目皮肤的各种感受器,接收指下各种各样的刺激,撷取脉中各种物理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神经传导、加工、转化和大脑皮层的处理,都可以在脉象信息通路中表达出来,从而使诊脉者形成对脉搏波各种物理现象的图景式认识。此过程可以类比成计算机的数据转换,计算机要想实现数据传输就必须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数据,而中医的脉诊就是把搜集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有用的脉象信息,也是脉诊心理的第一阶段即对脉象特征的识别。且系统论要求在认识事物或现象时,关注的要点不仅在于事物或现象的组成要素,更重要的还在于组成要素之间的动态作用和内在规律性,于是便进入脉诊心理的第二阶段:运用中医学理论对脉象要素及要素之间的时间、空间联系等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出脉象所表征的中医学辨证意义,分析疾病的过程流,即疾病的病因(包括显性病因、潜在病因、始动病因、持续病因)、病位、病性、证候、治疗及预后转归[5]。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为辨证论治打下基础。亦如计算机数据分析过程,完成了对各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就会继续向更深层次研究因果关系,总结出规律,进而把分析后的数据信息反馈出来。这更像是人体的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条件反射。
感受器把各种的刺激能量转变为相应的神经电信号进行传输,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器要把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转移成相应动作电位的序列和组合,即感受器进行了编码功能处理,随后产生传入信号,传入信号经过特定的传导途径到达特定的大脑皮质中枢,大脑皮质分析大脑相关性分析后区分刺激类型、形成短时记忆,并与大脑中存在的长时记忆相对照,最后对脉象的数据信息的本质和意义做出判断。
3 结语
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医的脉诊不是简单的随机抽样分析,不是局部脉诊,更不是基于小样本的数据分析,而是全息化脉诊,更是脉诊所搜集的总体样本的数据信息,能够从根本上反映总体样本,因此脉诊是人体所有信息的集中反馈,是科学的。作为诊断疾病的关键环节的脉诊心理过程更是信息数据化的直接反映,在科学研究中要充分利用数据化的优势,为中医的创新发展夯实基础,面对数据化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下去审视信息数据化对展开脉诊及脉诊心理相关性研究的重大意义。
[1]夏竞辉.迎接大数据时代来临[J].中国电信业,2012,11(11):6.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刘华恩.全息理论在中医望诊中的体现[J].吉林中医药,2008,28(1):8-9.
[4]齐向华.系统辨证脉学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5]齐向华,丁晓.脉诊心理与脉象要素的确立[J].四川中医,2013,31(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