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

2013-03-31黄冬梅李江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厌食症儿科脾胃

黄冬梅,李江全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南京 210029)

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出现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厌食症一般预后良好,但迁延日久可使患儿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而引起临床医家的高度重视。现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杜晨光等[1]对358例儿童厌食症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儿童厌食症最常见的病因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其次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骆常义等[2]认为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可归为:1)脾胃因素:“脾常不足”系产生厌食的内在根本因素。2)饮食因素:一是喂养不当,食物结构不合理;二是调理不当;三是小儿乳食不知自节,饥饱无度。3)环境因素:独生子女享有优越条件。孟宪兰[3]将病因病机分为:食热积滞,胃络受阻;湿热蕴蒸,气机不通;中焦虚弱,胃不受纳;脾阳虚,运化无源;胃阴虚,升降无力。徐世军等[4]总结李秀亮教授经验,强调脾胃阴虚是根本。唐盛举[5]认为厌食应注重食滞、痰浊、湿热、气滞、脾虚5方面。许多医家在传统观点的基础上,引入了“肝郁”一说。赵元兴等[6]、朱正君等[7]均持此观点。

2 辨证分型

董廷瑶[8]根据临床经验,将厌食分为7个证型:乳食积滞、痰湿内阻、脾胃湿热、营卫不和、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虫积内生。王霞芳[9]认为小儿厌食应分为5型:湿食里滞、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营卫不和、肝胃不和型。王静安[10]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时临床宜辨虚实,审证求因,按因论治,并常在临证时将其分为初期、中期、后期论治。陈晓教授[11]根据小儿厌食不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以下8个证型:饮食积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虚虫积。马爱萍[12]将小儿厌食辨证分为: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湿食内滞、肝胃不和。

3 治法

3.1 内治法

3.1.1 自拟中药汤剂 邹伟[13]用自拟健脾益肝汤(组成:夏枯草、菊花、焦白术、甘草、焦栀子、北沙参、茯苓、白芍、石斛、天花粉、焦三仙、鸡内金、山药)治疗小儿厌食症86例,总有效率为98.8%。王波等[14]用王春生老师自拟经验方爵床胃喜汤(爵床、胡黄连、萆 、炒苍术、使君子、太子参、山药、炙甘草、木香、陈皮、鸡内金、生山楂)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总有效率为100%。万恒仙[15]用运脾增食汤(厚朴、茯苓、陈皮、谷麦芽、生山楂、内金、木香、砂仁、苍术、枳实)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总有效率为96%。周卫东[16]自拟消食健脾汤方(焦三仙、白术、太子参、茯苓、枳壳、佛手、甘草)治疗小儿厌食症86例,与口服葡萄糖酸锌对比,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厌食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1.2 中成药 袁斌等[17]采用院内制剂调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90例,并与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90例对照观察,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秦钰[18]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63例,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醒脾养儿颗粒。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用药时间缩短,停药6月内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石瑞燕等[19]以小儿香橘丸治疗厌食症130例,A观察组50例采用小儿香橘丸治疗,B对照组40例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C对照组40例口服胃蛋白酶口服溶液治疗,结果小儿香橘丸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李利清等[20]运用杞枣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型90例,疗效满意。

3.1.3 经典方治疗 黄修志[21]用经典方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9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8%。于苏平[22]用泻黄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10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锌剂口服治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姚静婵等[23]探讨加味平胃散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总有效率96.67%。

3.1.4 名医验方运用 王焕绿[24]老师针对小儿厌食脾胃虚弱,功能失调的主要病机,提出健脾益肾助运的治疗原则,总结出治疗小儿厌食的基本方剂:生黄芪、山药、黑芝麻、生龙骨、生牡蛎、杏仁、生麦芽、生谷芽、鸡内金等,兼热者,加竹叶、金银花;兼湿热者,加白术、茯苓、酒大黄;兼肝郁者,加钩藤、石菖蒲;兼阴虚者,加太子参、玉竹。验之临床,每获良效。黄建业教授[25]提出小儿多脾病,“理脾当为先”的学术观点,以“理脾七法”为法,拟“运脾散”为方,临证辨治屡屡显效。李素卿教授[26]以抑木扶土法治疗小儿脾虚肝旺证,方选钩藤异功散和保和丸加减,疗效满意。

3.2 外治法

3.2.1 针刺四缝穴 付美鸳等[27]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四缝穴能刺激厌食症患儿食欲调节因子,从而增强食欲。石素娥[28]采用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总有效率98%。袁敬敬等[29]联合刺四缝与口服调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调脾合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54.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2.2 推拿疗法 沈红岩等[30]采用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80例,基本穴位:补脾500次,清胃500次,揉板门50次,推四横纹300次,摩腹500次,捏脊3~5遍。并随证加减,结果:总有效率96.25%。谷娜[31]采用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20例,结果:治愈264例,有效42例,无效6例。

3.2.3 捏脊疗法 郑军等[32]用冯氏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257例,总有效率94.2%,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及D-木糖吸收排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4 贴敷疗法 孙凤英[33]采用“厌食一贴灵”(组成:大黄、槟榔、高良姜、白豆蔻、陈皮、山楂、鸡内金、胡黄连等)敷脐治疗小儿厌食500例,总有效率96.6%。

3.2.5 刮痧疗法 邢跃萍等[34]运用刮痧疗法联合服用儿康宁糖浆治疗小儿厌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4%,2组比较,P<0.01。

4 结语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备受家长和临床医生的重视。中医药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肯定。近年来,外治法的广泛运用体现了内病外治的中医治疗特色,为解决小儿服药难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其方法简便,操作安全,易于患儿接受。现已成为儿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从近年文献报道来看,本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目前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证型分类过于复杂,临床研究样本量太小,实验研究太少等。因此,建立统一、规范、标准的疗效评价体系,规范的证型分析,对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并积极开展中医药实验研究,对开展中医药更好的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杜晨光,徐丁洁,董玉山,等.358例儿童厌食症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分析[J].中医儿科杂志,2013,9(2):32-33.

[2]骆常义,黄定和,王维.小儿厌食症病因及证治述要[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1):54-55.

[3]孟宪兰.小儿厌食症辨治心得[J].四川中医,1998,16(14):12.

[4]徐世军.李秀亮教授辨治小儿厌食症的学术思想[J].福建中医药,2002,33(1):19.

[5]唐盛举.小儿厌食症辨证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1076.

[6]赵兴元,周艳芳.揉肝健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04,3(4):324.

[7]朱正君,文洁珍.揉肝养阴法治疗小儿厌食症[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4):53.

[8]虞盟鹦.董廷瑶.治疗小儿厌食症12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90-191.

[9]王霞芳.小儿厌食症的辨证分型论治[J].中医儿科杂志,2007,3(4):28-30.

[10]曲世华.审证辨虚实论治:王静安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306):39.

[11]刘杨.陈晓辨证论治小儿厌食症[J].中医临床研究,2011,3(6):70-71.

[12]马爱萍.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证治[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5):44-45.

[13]邹伟.健脾益肝汤治疗小儿厌食86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9,5(2):32-33.

[14]王波,王漪.王春生爵床胃喜汤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2,33(3):4.

[15]万恒仙.运脾增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82.

[16]周卫东.消食健脾汤治疗小儿厌食对照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3):19-21.

[17]袁斌,孙轶秋,韩新民,等.调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9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0,6(2):27.

[18]秦钰.醒脾养儿颗粒在治疗小儿厌食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4):39.

[19]石瑞燕,韩大江.小儿香橘丸治疗厌食症1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26.

[20]李利清,吴敏,俞建,等.杞枣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90例[J].中医儿科杂志,2010,6(2):30-32.

[21]黄修志.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95例临床小结[J].中医儿科杂志,2008,4(5):28-29.

[22]于苏平.泻黄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10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4):93-94.

[23]姚静婵,胡国华,胡春英.加味平胃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4):120-121.

[24]黄莉,张立新.王焕绿从脾肾治疗小儿厌食症[J].中医杂志,2010,51(增刊2):71.

[25]彭玉,陈竹,邢凤玲.黄建业名老中医“理脾当为先”学术思想临证运用经验[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41-3142.

[26]陈新,艾敏.李素卿教授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科疑难病症经验拾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6):15-16.

[27]付美鸳,胡国华,周向锋.针刺四缝穴对厌食症患儿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2):117-120.

[28]石素娥.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J].现代中医药,2008,28(5):76.

[29]袁敬敬,郁晓维.调脾合剂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厌食症的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10):977-978.

[30]沈红岩,孙灵芝,李鸿利,等.推拿治疗小儿厌食8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3):213-214.

[31]谷娜.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5(26):117-118.

[32]郑军,马迎基,白冬英,等.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257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31(9):704-707.

[33]孙凤英.“厌食一贴灵”治疗小儿厌食症500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6,2(3):32-33.

[34]邢跃萍,张淳珂,高海妮.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0):2530-2531.

猜你喜欢

厌食症儿科脾胃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