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量平衡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2013-03-31罗友民刘美阳雍春燕李江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俞穴膀胱经心脾

罗友民,陈 姝,刘美阳,初 晓,陈 恒,雍春燕,李江山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007)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失眠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推拿作为中医最常用的一种治疗失眠的外治法,临床疗效明显,简单、方便、廉价,患者依从性好,无化学性、药物性刺激,无创痛并节约大量药源,更容易让人接受。能量平衡疗法是导师李江山教授根据中医阴阳整体学说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神经血管网络平衡原理,并进行多年推拿临床和教学实践而创立的一种防治疾病、调理亚健康的全新疗法,更加强调医者与患者的能量共振、二者的共同平衡,注重由局部组织能量平衡、经络能量平衡到脏腑整体能量平衡,范围逐渐扩大,层次逐渐加深,点线面体的全局整体平衡。下面就能量平衡疗法做简要阐析。

1 能量平衡疗法的部位及手法选择

能量平衡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主要选择能养血安神、补益心脾的头部、腹部、背部、四肢和阳性反应点作为操作部位,主要以任脉、督脉、心、脾、胃、膀胱经为主。俞穴包括印堂、神庭、太阳、心俞、脾俞、胃俞、神门、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操作手法有:抹法、拿法、点按法、扫散法、摩法、推法、一指禅法、擦法,操作时医者讲究平心静气、以气运指,做到心到、意到、气到,手法连贯,柔和,频率适中,使产生的手法能量源源不断传递给患者所需部位,达到二者能量共振。

2 能量平衡疗法的操作

2.1 头部能量平衡手法(仰卧位) 1)抹法:双拇指从印堂推至神庭,再从印堂推至太阳,时间约1 min;2)拿法:右手拿头部五经5~8遍,并拿揉颈椎,时间约3 min;3)点按:百会、四神聪和阳性反应点重点按压,每穴30 s,时间约2 min;4)扫散法:扫散两侧胆经5~8遍,约1 min。

2.2 经络能量平衡手法(仰卧位) 1)摩推心经法:先在心经走行方向来回缓慢摩动,然后顺心经走向从上到下推3~5遍,神门穴按压30 s,总时间4 min。2)摩推任脉法:在腹部顺时针缓慢摩动任脉,然后沿任脉从上到下推3~5遍,中脘、气海每穴按压30 s,总时间4 min。3)摩推脾经法:摩动经络同心经操作,然后顺脾经走向从下到上推3~5遍,三阴交穴按压30 s,最后足三里按压30 s,总时间4 min。

2.3 脏腑能量平衡手法(俯卧位) 1)掌推法:依次推督脉、膀胱经从上到下,时间约2 min;2)一指禅法:心俞、脾俞、胃俞用一指禅手法来回缓慢推动,时间约8 min;3)捏脊法:沿膀胱经从下到上捏提脊柱两侧肌肉,以心俞、脾俞、胃俞处为重点,时间2 min;4)擦法:心、脾、胃俞来回摩擦数次,透热为度,时间约1 min。

3 能量平衡疗法治疗失眠的注意事项

3.1 能量平衡疗法注意事项 1)心脾两虚失眠是心脾气血虚弱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脏腑整体能量失衡,因此治疗时在选择相关部位操作、经络俞穴调理时均须采用轻柔的补法,做到补而平之;2)医患双方身心放松,心静气和;3)能量平衡治疗应选择安静、幽雅、空气清新的环境,为睡眠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2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适当参加气功、太极拳等强调精神力的锻炼运动;2)生活有规律,定时上床,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饮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影响。

4 能量平衡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机制

4.1 心脾两虚失眠的病机 失眠的基本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3],然现代人多有思虑过度或劳逸失调,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无邪不寐者,必营气不足也,营主血,血虚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因此,劳倦过度、思虑太过、情志过极致心脾受损,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及,气血乏源,不能上奉于心,心神失养而失眠[4],久之累及他脏,致多脏腑失调,整体能量失衡,失眠长年不愈。

4.2 头部能量平衡手法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机制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有关键性影响的因素,血液控制和营养着全身各部位,神经纤维和血管有网络分布于全身各部,在这些网络中的任何干扰都可以在局部和远处发生反应,即是神经—血管网络平衡原理。当人体处于长期失眠状态时,就会在头顶或颞部出现痉挛的硬结或压痛点。当施予一定的良性刺激,改善痉挛或劳损的肌肉纤维组织,那么脏器的功能便转向正常,手法就是这一转机的工具。头部能量平衡手法通过刺激头部局部印堂、神庭、百会、四神聪和侧部硬结和压痛点,通过神经传导,心脾脏器气血得到重新供应,整体机体能量逐渐趋向平衡。

4.3 经络能量平衡手法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机制 《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络是联系脏腑与体表,沟通内外的桥梁,运行气血的通路,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间的动态平衡和机体完整统一,在诊断和防治疾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灵枢·本藏》有“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标幽赋》中强调“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确定了脏腑疾病的治则。治疗上依据经脉一脏腑相关理论,刺激相关经脉,达到治疗内脏疾病的目的。经络能量平衡手法选择与心脾两虚失眠相关的能化生气血、通行血脉和镇静安神的任脉、脾胃、心经、督脉、膀胱经,并采用迎随补泻中的补法达到养气血、补心脾、安神志,逐渐使机体的脏腑能量达到平衡,使失眠状态得到纠正。

4.4 脏腑能量平衡手法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机制 除了经脉—脏腑相关机制外,脏腑能量平衡多以背俞穴的调控为主。诊断方面,《难经·六十七难》曰:“阴病行阳,俞在阳”说明五脏有病多反应在背俞穴,如找到反应点,即可诊断某脏有疾。治疗方面,《素问·长刺节论》说:“迫藏刺背,背俞也,”五脏有病多以背俞穴治疗,如肺脏病变常取肺俞治疗。然背俞穴属于膀胱经经穴一部分,其调控气血作用取决于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及功能。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体一身阳气,对十二经脉起着统摄调节的作用,十二经脉通过经脉—脏腑相关与十二脏腑直接相通,膀胱经通过与督脉的联系,对其他经脉及其脏腑气血可有影响调节作用。背俞穴作为膀胱经上的穴位,可以通过膀胱经的作用,调整影响全身整体脏腑气血。其次,从背俞穴的位置看,背俞穴与其相应的脏腑的位置相邻近,而穴位通过近治作用,也可对局部和邻近组织器官的气血能量进行调控。心俞、脾俞、胃俞运用一指禅、捏脊手法,能达到健脾和胃,促进水谷精微化生,上奉于心,心得所养,心神得安,五脏六腑有主,脏腑能量趋向平衡。

总之,能量平衡疗法注重心脾两虚失眠是机体的整体能量失衡引起,在临床上运用时着眼整体和局部相结合,注重由头部能量平衡、经络能量平衡、脏腑能量平衡多层次、全方位调治,精气神并重,最终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失眠自除。

5 体会

笔者认为,1)能量平衡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失眠须讲究手法的柔和,和缓流畅,以补益为主;2)着眼于病人的整体平衡,注重外部机体变化与内部经络脏腑之间联系,人体老幼胖瘦、肌肉皮肤松紧状况与气血虚实之间的关系[5]。因为身体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局部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对整体平衡产生影响;3)医者须加强推拿功法的练习,平心静气,使正气存内,以便运用时自身能量在与患者治疗时产生更好、更持久的共振;4)患者情志舒畅、心态平衡、适度饮食,避免焦虑和“胃不和则卧不安”,效果更好。

[1]刘建,王小龙.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失眠76例[J].吉林中医药,2008,28(10):724.

[2]郭岳.中医药治疗失眠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27-28.

[3]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47.

[4]景玉清,宋秀梅.失眠症的诊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681-682.

[5]李鹏飞.杨金斗平衡阴阳推拿法理论浅析[J].北京中医药,2011,30(5):362-366.

猜你喜欢

俞穴膀胱经心脾
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阴吹验案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过桃花村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