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2013-03-31汪先平魏丽丽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文化

汪先平,魏丽丽

(安徽财经大学 思政教研部,安徽 蚌埠 233030)

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应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和谐发展,因此,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建设

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内的完整的结构系统,是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而存在的。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结构系统内各个构成领域之间的关系,注意按照社会历史和谐发展的要求,将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共十八大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并将其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发展,就要反对将社会系统内各个领域分割开来,片面地、孤立地对待,只注意某一领域的发展,忽视或排斥其他领域的发展。根据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如果将各个部分简单拼加起来,即使拼加得很全面很完整,也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已经揭示了存在于其中的客观规律,如物质领域决定精神领域、精神领域反作用于物质领域的规律。这一规律中的各要素交互联系,构成一个系统,其中的物质领域尤其生产力具有最为根本的作用。列宁认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的人民呢?”[1]这里的“前提”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列宁认为文化水平是要受制于生产力水平的,而生产力发展又需要文化繁荣的辅助。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的要求,正确把握这些客观规律,“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2],应是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和谐发展的正确认识。

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出发,在促进文化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影响下,曾经忽视生产力发展,忽视物质文化发展,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地实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已经成为历史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促进了我国经济长时期高速度的发展。同时,在改革伊始,就“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时抓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了建设的全面性。30多年来,一方面,我们排除一切干扰,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既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又重视精神文化建设,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日渐改善,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发展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夯实物质文化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公民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不断发展,并朝着相互交叉的方向演进,已融合为崭新的科学人文文化。这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了文化生产力。因此,我们要继续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强化哲学、科学、宗教、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发展的理性化和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向更加文明的人类社会迈进,使精神文化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由于社会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处于最为根本的地位,生产力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系统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进行经济建设,其他领域的发展才能获得现实的物质根基。因此,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物质文化发展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持,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物质生活小康和精神生活小康全面建成的社会,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全面小康的社会,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社会,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

二、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和谐建设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矛盾体系,是由多种矛盾即多方面的对立同一所构成的体系或系统。在这个矛盾体系中,往往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非主要矛盾。文化一元与多元的并存就是客观事物矛盾关系在文化体系中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矛盾关系是文化一元与多元并存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也即哲学依据和思维基础。因为文化是“依靠历史、通过历史并且同历史一起保存下来和发展起来的”[3],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存在是必然的。而历史已明证,“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文化体系中一元文化主导性和多元文化并存性的关系。一方面,多样性是主导性存在的条件和基础,主导性寓于多样性的发展形式之中;另一方面,多样性服从于主导性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主导性的一元文化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情况下。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发展必须坚持一元文化主导的原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也必须立足于这个实际。第一,相对于西方的发达国家的欠发达而存在的文化多元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中国社会也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历史性变迁和转变。但是,社会经济的欠发达还具有一个长期性。这种欠发达在文化上的反映,就是存在传统农业文化与当代市场经济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并存。第二,不平衡发展的欠发达引发的文化多元化。社会、经济等发展的不平衡在文化领域的表现也是文化多元化,其可分为“地域性多元”和“结构性多元”。地域性多元主要表现为东南沿海地区和中部、西部地区等文化发展和需求的多元化;结构性多元又表现为不同专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年龄之间等文化发展和需求的多元化。这种文化多元化将伴随着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我国是一个地域广袤,党派、学派众多,宗教信仰自由,文盲、半文盲众多,民族众多的国家。这一实际状况形成了以地域为特征的文化,以宗教为特征的文化,以学派为特征的文化,以阶层、社会团体为特征的文化,以“代际”为特征的文化,以及在同一文化体系中以民族性为特征的文化等多种类型的文化。一方面,多元文化的这种客观存在,满足了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和合理性。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文化繁荣的源泉。另一方面,各种多元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利益驱动方式等代表局部性,不能体现全体人民的文化需求和价值取向,不能代表人民的整体需求和根本利益。因此,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主导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的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5]。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6]。这些思想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和多元文化和谐建设提供了理论保障,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存在着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既要发展多元文化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又要引领多元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真正实现文化软实力和生产力。这就是要通过一元文化来引领和整合多元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功能。而且,从社会性质来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文化中的主导性,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和谐共荣。

三、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和谐建设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衍生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作为源生形态的传统文化和衍生形态的当代文化互相依赖、互为约束、互相促进;相应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文化的创新也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和谐,进而处理好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文化创新的关系。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是对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和谐建设的科学解答。

所谓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互相依赖、互为约束、互相促进,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互为联结,主要表现为源生形态文化和衍生形态文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一方面,传统文化规定着当代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中华民族在创造五千年辉煌历史的过程中,也创造出了表现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质的独特的文化方式,这种传统文化为当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既定的客观前提和基础,已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依赖路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当代文化反过来规定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影响着传统文化发展的状况。传统文化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繁衍、生成和发展的,人们创立了传统文化,同时又借助于社会实践能动地、不断地改造着传统文化。所以,当代文化的创新又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条件。只有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才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应该指出的是,强调传统文化的源生性和当代文化的衍生性,是在强调一个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和谐统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和精神的综合展示。民族的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源于历史,衍生未来。民族发展的每一时代既有文化的支撑、又有文化的创新。因为,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又是现在文化的延伸。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传统文化不断衍生和当代文化不断创新的历史。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每个中国人都期待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个中国人同样需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筑其核心价值体系。这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统一的。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遗憾的是,对于传统文化这一优秀遗产,我们过去的认识是不够的。如,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其对传统文化的某些消极影响至今也未完全消除。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传统文化及其与当代文化的关系认识上的解放和实践上的进步都比较明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实践“三个代表”,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大力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文化典籍整理”[7]。其中,将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假日,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识上的归位。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可以说,每一个传统大节,都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人文道统,有着不可替代的民族集体情怀和精神寄托。这些举措,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和传统文化弘扬来说,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和谐建设的科学发展。

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和谐建设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各个民族国家间的有机联系、和谐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它构成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从社会哲学来看,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系统之间交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的关系,国家的发展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中华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源地产生的。作为中华文化,首先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部分,是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特有的表达范式而存在的,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有一种依赖性。因为“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统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含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待”[8]。这里主要表明的是个别与一般之间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关系。个别与一般的这种关系是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人们的思维规律的基础,并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现实中的事物都是作为个别的东西而存在的,就其组成的部分而言是整体,就其所参与构成的整体而言是部分,不论作为整体还是部分都是个别的东西。如果从价值意义来认识文化,我们会发现对美、自由、本真等的追求具有普遍性,那么,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是相互包含的,具有统一性。但是现实的中华文化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方面,否则就无法存在。独特的方面必然决定了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内涵和特质。这就是一种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如果没有世界文化之共性,世界永远纷争,各说各理,不同文化就没有相通之处。如果没有各国文化之个性,世界文化将枯萎,共性也就无从存在。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这两个不同系统的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在早先的农业社会阶段,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在相对孤立和封闭的历史境域里,中华文化系统也相对地孤立和封闭。尤其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自我繁衍能力,中华文化的许多表达范式为国人高度认同,致使其对世界性的文化缺乏一定程度的交流和认识。其实,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是一种自发性的自我意识,自觉意义上的文化自我意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实质上并不是很清晰、很强烈。不过,在这一社会历史阶段,各种文化交流、互动较少,彼此的影响也较少,世界各种文化自成系统,现代意义上的世界文化是不存在的。因此,中华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是“独立”地“统一”于世界文化之中的。随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加快发展,民族国家逐渐由相对封闭走向一定程度的开放,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及人员交流交往扩大了人们的文化视野。随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引发了对中华本土文化的再认识,并重新思考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以及推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和谐发展的方式和路径。国际社会在积极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同时,也鼓励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如,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就在积极“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其中的“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应该是以民族文化为基准的“合作”,各国人民和各民族文化的互相了解是以尊重和承认各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为前提的“了解”。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还实施了《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关于种族和种族偏见的宣言》(1978),创立了“世界记忆”计划(1992)以保护“无可替代的图书与档案收藏宝库”,现在该计划已“扩大到有声档案、电影和电视资料”的保存等。200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联合国和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了各国文化发展与合作,促进了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和谐发展,丰富了人类“文化家园”。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当然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发挥文化的推动力、竞争力、融合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等生产性力量,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还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树立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适应中华文化发展观,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还在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及其所支持的价值观,能否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价值指引,进而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知道,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全世界之所以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是因为西方文化为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提供了价值指引和经验启发。但是,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所引发的弊端和矛盾越来越多。面对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这些困境,西方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中华文化将给出有意义的启迪。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后发表的宣言就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当代性价值,也表明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性。

因此,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创造出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才能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之中确立中国文化的位置,进而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777.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52.

[5]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6]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7] 杨柳.马克思“人的自我实现”理论对和谐社会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13.

[8] 赵吕生.当今和谐社会理念之传统文化底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7):86.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传统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