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一站:手机纪录片*

2013-03-31梁雅琦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梁雅琦

(广东电视台 海外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6)

编者按:“新媒体与纪录片制作、传播机构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未来的空间还很广阔,从纪录片制作、传播到可能发生的媒介行动,并且这种合作可能催生新的媒介形态。”随着纪录片与新媒体联姻的不断探索与尝试,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引发了人们对纪录片跨媒体生存的思考。梁雅琦编导的《下一站:手机纪录片》一文剖析了手机记录片将成为纪录片创作领域值得期待和关注的一种潮流。谭俐莎博士的《从技术到观念:网络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流变》一文从互联网成为纪录片创作的参与者、互联网改变纪录片创作理念、互联网衍生纪录片创作新形态三个方面解析了纪录片的创作流变模式。欧阳照博士等撰写的《搜狐纪录片频道发展模式探析》一文以搜狐纪录片频道为例,分析了当下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发展模式。贺艳博士等撰写的《试析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从传播主体的转变、传播对象的拓展和传播渠道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纪录片的传播特性。

下一站:手机纪录片*

梁雅琦

(广东电视台 海外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6)

作为一种多媒体移动终端,手机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优势日益凸显。手机所具备的便携、移动、隐蔽、高效等技术特征为手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突破传统模式下种种技术限制的可能,具有独特的创作优势,同时,这种技术的进步又极大地拓展了纪录片创作的艺术空间,在内容、形式与风格上都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美学特征。如何更好地利用手机的技术优势,开发其艺术潜能,将手机纪录片发展成为完善的艺术形式,成为纪录片创作领域值得期待和关注的一种潮流。

手机纪录片;创作优势;美学特征

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手机曾经以其即时、快捷、便携的优势,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通信联络手段,而如今,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又进一步让手机超越了其作为通话工具的原始功能,成为一个多媒体移动终端。它就像一个魔盒,将人们的激情、梦想、习惯、爱好乃至现代人生活所需的一切功能,通通纳入其中。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手机应用的诞生。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的流行,培养和激发了人们分享和交流的需求;微视频、微电影、拍客、手机电影的兴起,打破了惯常的纪录、创作和传播方式;视频手机客户端的开发,使得在手机端拍摄、编辑和创造视频变成现实,为纪录片创作开启了全民时代。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意味着从创作观念、制作手法、叙事风格、美学特征到传播方式的一次全面革新,同时也意味着艺术规律的相应改变与重新探寻。如同手机作为通信工具为人们通信方式所带来的革命性改变一样,手机作为移动媒体终端为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影视创作也带来了同样的机遇与挑战。

一、源生之初:手机纪录片界定

纪录片源生于电影创作,与电影的发展有着天生的血缘关系。2006年11月22日,中国导演协会会长黄建新宣读了中国手机电影节《西安宣言》,将凡是为手机载体而作,时长在十分钟之内的电影作品,统一定义为手机电影[1]。

伴随着手机电影的诞生,手机纪录片也开始频频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早在2006年,两位意大利导演就尝试用诺基亚N93手机拍摄了一部长达93分钟的纪录片《新爱情交汇》。其后,伊朗一位女导演在伊朗大选期间,耗时一个月,用手机纪录下了伊朗大选时期街头的点滴见闻,经过六个月剪辑成手机纪录片《不被承认的德黑兰》[2]。2011年,半岛电视台播出了一期完全用iphone拍摄的25分钟纪录片《叙利亚:反抗之歌》,匿名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画面,让观众看到了发生在叙利亚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同年,以“大龄剩女”为主题,用iphone拍摄的纪录片《8毫米的爱》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短片奖。与此同时,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推出“拍客”频道,手机视频、手机短片随处可见,充斥着网站和手机的屏幕。

然而,尽管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手机纪录片出现已近十年,且日益为人所关注,对“手机纪录片” 这一概念,目前理论界却尚无确切定义。什么是手机纪录片?一种观点认为,手机纪录片是指所有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在手机上进行观赏的纪录片。第二种观点认为,手机纪录片是以手机终端的观赏特点为设计目标,用传统的创作手法拍摄制作的纪录片。第三种观点认为,手机纪录片是以手机为主要拍摄和制作工具,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传输与下载,并在手机上进行观看的纪录片。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由于手机集拍摄工具、编辑功能和播放平台于一体,在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重叠性,造成了对于手机纪录片定义的争议。基于此,以上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是透过表象观察,手机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播放平台的简单转移,而是在于从制作手段层面产生的彻底革新。正如DV纪录片以DV摄像机为拍摄工具,但不必要求DV完成所有编辑、上传、播出等功能,才能称为DV纪录片,而是侧重于其摄录功能。因此,在本文的考察范畴内,手机纪录片主要是指以手机为主要拍摄工具而制作完成的纪录片。

二、卓越功能打破传统限制:手机纪录片的创作优势

与专业摄像机、DV摄像机、具摄像功能的照相机等拍摄设备相比,手机作为拍摄工具具有自己的显著优势: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屏幕小巧、镜头固定、功能齐全。这些独具优势的功能特征,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和拍摄技巧,也使得手机纪录片具有与众不同的创作优势。

(一)普及率带来全民性

目前,中国手机用户数已超10亿,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LinkedIn发表文章,预测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可达5亿规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络用户数量为4.2亿。这些数据标志着互联网终端正在向手机转移。尽管从专业摄像机到DV以及照相机,其摄像功能的使用已经让纪录片创作的民间化趋势日益明显,但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才真正让其实现了全民化的可能性,令人们纪录世界的方式实现了深刻变革,使用手机拍摄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文化。

在这个手机技术智能化、手机使用全民化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拿起手机成为生活的导演,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留下自己的印记,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纪录时代变迁,并通过网络向世界传播。手机方便快捷的纪录和传播方式,为纪录片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迎来了纪录片拍摄的全民时代。手机的互动式传播,使纪录片的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在手机终端实现了统一。

(二)便携度提升时效性

手机,是真正可以放在口袋里的摄像机。即使最专业的媒体、最敬业的记者,也难以保证随时携带庞大而昂贵的专业设备,等待重大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主动的拍摄意愿,一般人不会携带摄像机出门,哪怕是最轻便的相机。但手机却截然不同,在通讯发达的现代社会,手机是人与世界相连的接口,几乎变成了人们身体的一部分。

日本著名纪录片人小川绅介说:“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尽可能保持在现场。”[3]便于携带的手机,为人们纪录真实提供了时效基础。很多历史性事件的发生,往往都由手机担当了最快捷的信息纪录与发布者,例如美国“9·11”事件,汶川大地震,日本“3·11”大地震,伦敦地铁爆炸案,甚至是最近的埃及热气球爆炸事件等。正是这些由手机及时纪录的画面,使人们得以身临其境般地重构当时的震撼情景。

手机的便携既能提升纪录片创作的时效性,又消解了专业设备过于笨重而带来的技术限制。美国罗德岛大学哈林顿传媒学院一部颇受网友欢迎的学生作品《52种爱好》中,作者就尝试让一位蹦床爱好者将iphone系于腰间进行拍摄。画面随着运动者急速上下,凌空飞旋,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运动者心跳加速的刺激和乐趣。因此,手机以其便携性为拍摄者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变幻无穷地开拓着观众的视野,成为我们观察世界的第三只眼。

(三)隐蔽性突破空间限制

由于小巧的身形和广泛的普及率,手机还可以突破技术上的空间限制,深入到一些传统器材难以涉猎的地方,前所未有地拓展纪录片的创作领域。

2011年,半岛电视台在叙利亚报道中,播出了一部时长25分钟的纪录片《叙利亚:反抗之歌》,这是一部全程使用iphone拍摄的作品,正是手机的隐蔽性为作品的拍摄提供了可能。随着叙利亚局势的不断升级,要想获知发生在当地的消息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叙利亚,专业的摄影器材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不允许进入境内,但是手机却难以强加管制。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匿名记者谈道:“因为携带摄像机拍摄很危险,我带着手机走遍整个国家。”[4]片中原始质朴甚至显得有些粗糙的镜头,给全世界观众带来了解真实叙利亚的机会。

事实上,甚至像朝鲜这样对外国媒体严加管制的国家也对手机大开绿灯,外国人在入境时只需填写一张登记单,就可以携带手机进入朝鲜使用。手机拍摄者可以轻松地隐藏于人群之中,不易被周围发现,也不容易引起被摄者的注意,从而更容易获取一些平时难以拍摄到的珍贵镜头。

(四)低成本对应低投入

主流媒体制作的纪录片往往以大投入、高成本来保证作品的质量。BBC的6集纪录片《美丽中国》制作费大约500多万英镑;央视首部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耗时4年,投资超过1000万;大型纪录片《故宫》单是片中使用的动画场景制作就耗资数百万元。去年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总导演陈晓卿未透露制作成本,但从全国70个拍摄地,历时13个月拍摄完成的规模上看,堪称“大手笔、大制作”。据了解,业内纪录片的投资成本单集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然而传统纪录片制作模式的投入回报比却不容乐观。据《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称,2011 年进入城市主流院线放映过的国产纪录电影共计14 部,其中属于2011 年作品的仅为6 部,从票房表现来看, 6部作品中获得最高票房的《归途列车》收入不足4 万元,其他作品只有区区数百元的票房。

面临资金缺乏、回收困难的尴尬局面,手机纪录片或能成为解脱这一困局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技术上来讲,手机纪录片设备简易,仅需一部手机就可完成拍摄、制作以及发布的全部程序。拍摄成本、制作成本到发行成本,都可以达到真正的低投入。

(五)简单化带来高效率

随着手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在的智能手机一般都配备有相当强大的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完成拍摄、编辑、上传等操作,大大缩短了素材从采集、传输到编辑、传播的时间。

以iphone手机为例,imove等编辑软件实现了在iphone上直接编辑视频素材,并可进行录音、配乐,添加特技,制作片头片尾等功能。短片制作完成后,又可以通过手机视频分享应用软件,直接上传网络共享短片。

国外的SocialCam和Viddy公司,都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移动视频分享类社交网站。这两家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让用户可以一气呵成地完成拍摄、编辑和上传等操作,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能制作出效果精良的视频。而在国内,爱摄汇、微拍、炫拍、微录客等类似的手机视频分享应用也纷纷出现。优酷在2013年1月发布了用于手机端拍摄的“优酷拍客”,人人公司则推出“光影DV”,百度旗下的视频网站爱奇艺也推出了啪啪奇应用[5]。

操作的简单化,减少了纪录片制作的中间环节,素材在传输中的损耗也降到最低,大大节省了制作时间,显著提高了纪录片的制作效率。

(六)移动化契合快节奏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受众的时间一次又一次地被碎片化。在人们无法拿出整块时间进行录制、剪辑和后期加工的情况下,手机使纪录片的制作摆脱了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在移动化的环境下也可以完成制作——包括录制影像、后期编辑、上传发布以及播放浏览等全过程的移动化。

在传统制作方式中,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往往是剥离的。拍摄的素材需要上传、储存到专业设备,并在有特定编辑设备的环境下,挪出专门的时间进行编辑。仅传输素材就要花费1比1的时间,其制作周期长、难度大,影响了人们对纪录片创作的激情。

从“拍客”的火爆一时,到2012年移动应用暴增带来“随时随地随宜”的社交新概念,坐在电脑前的固定式的流媒体传播方式落伍了。在公交车上、地铁上、餐馆、咖啡厅、机场,无论何时何地,手机就是一台摄像机、一台移动电脑、一台编辑机、一台电视机,更有甚者,它是全部之和。手机作为移动终端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大众的碎片化时间,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绝佳方式。通过手机,人们可以快捷轻松地完成拍摄、编辑并实现分享。

三、技术进步拓展艺术空间:手机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在电影出现之前,大多数艺术创作都是艺术实践先于新技术的发现。但电影的发展却经历了相反的过程,它首先是技术的发明,然后才导致一种新艺术的发现。手机纪录片的技术优势也在经历一个由技术进步引领艺术发展的过程,手机独特的功能特征为手机纪录片奠定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基础,呈现出和传统纪录片具有明显差异的美学特征。

(一)鲜明质朴的纪实性与贴近性

格里尔逊在《纪录片的首要原则》中指出:“原始的演员和原始的场景,能更好地引导银幕表现当代世界,给电影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赋予电影塑造更丰满的形象的能力,赋予电影表现真实世界中更复杂更惊人的事件的能力。”[6]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和美学基础,纪实又是纪录片表达真实的核心手段,手机的多种功能特征带来的技术优势,使得它能够将纪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手机小巧轻便,随身携带,能够纪录下身边发生的稍纵即逝的瞬间。由于手机在硬件上的局限性,如镜头、闪光灯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赖内置配备,使得手机影像无法像传统纪录片那样拍摄精心考究的画面。但是,手机纪录片的真正价值在于更广阔的视野,更多元的角度,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每个角落,在全民大规模参与的背景下,以忠实、客观的态度纪录生活的原生状态,填补了专业纪录片无法到达的社会死角和盲区,与传统纪录片形成一种优势互补。手机影像或许没有传统纪录片的精致细腻,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拍摄手法大量使用长镜头和现场声,没有过多的修饰,反而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生活、还原生活,为观众逼真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

第18届中国电视纪录片获奖短片《8毫米的爱》是一部全程运用iphon4拍摄的作品。故事讲述的是两位大龄单身女性,即俗称的“剩女”,对爱情、婚姻的种种看法。作者的提问也不时参与其中,与拍摄对象形成交流,如同闺蜜间的交谈,随意随性、开放自由。比如,在餐厅等待上菜的间隙,在片中一位女主角的家中厨房泡茶的时候,与另一位女主角在卧室蜷腿而坐,彼此讨论婚姻观、感情纠葛、内心挣扎……整部作品对情感的表现细腻而深入。试想,如果动用专业设备进行拍摄,那么所有拍摄过程将经过精心的前期策划安排,预约时间、确定地点、架机布灯、场面调度等,多番周折后,主人公的情绪是否还能保持自然状态?在镜头前的表达还能否流畅自如?由此可见,手机影像使纪录片所追求的真实在更大程度上趋近于生活的原貌,呈现出鲜明的纪实性与贴近性。

(二)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网民对社交网站的热情有所降温,而对视频的关注度却大幅飙升,网民日到达率排名第三。这就表示,随着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将是网友关注的新热点[7]。手机摄制的纪录片,最主要的目标观众也是手机用户。因此,首先要符合在手机上播放的要求。由于手机内存、屏幕大小、网络速度以及上网资费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一般手机纪录片都有时长短、节奏快的特点,篇幅一般不超过20分钟。这就决定了手机纪录片的叙事风格必须简洁明快、主题突出,在较短的时间内,讲述具有完整情节结构的故事。

在镜头语言上,手机纪录片也有相应的艺术要求,比普通纪录片更注重近景、特写的运用。手机镜头和其他摄像机不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其镜头不可更换,也无法伸缩变焦。因此,手机影像多采用近景和特写,这样的景别近似于人与人的日常交往距离,拍摄者需要通过调节自身位置来变换景别。近景镜头有利于增强画面的现场感,并且有助于消除人物之间沟通上的隔阂,建立友好关系,唤起情感上的交流与表达,挖掘潜藏在事物深处的真、善、美。虽然没有变焦镜头的灵活性,但是其优势在于拍摄者必须深入现场,离被摄者近一点,再近一点,物理距离上的贴近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和心理上的贴近,进一步发挥出手机纪录片质朴的纪实性与简洁的叙事风格。

(三)平民化个人化的全景式选题

手机的运用为纪录片注入了新的血液,拓展了纪录片的题材。传统媒体往往根据纪录片的真实性、新闻性、重要性、贴近性等衡量其传播价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很难登上电视台、影院的屏幕,但是现在,人人可以享有创作的自由,真正充当生活的导演,从被动的接受者转换为能动的传播者。这对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其从公共领域走向个人领域,从开放空间走向私密空间,从主流和边缘两极走向全景式纪录。

四、前路可期:对手机纪录片发展的思考

作为一种新鲜事物,手机纪录片的技术研发、传播渠道和消费市场正在逐步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包括一些专业人士都在尝试采用手机拍摄纪录片。但是,要成为一种大范围认可和流行的文化创作形态,手机纪录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目前手机纪录片市场还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精品佳作。虽然,国内视频网站纷纷推出各自的“拍客”频道,培养了大批的手机拍客,并获得了可观的点击量和收视群体。但纵观其中的视频质量,仍然良莠不齐,大部分视频没有经过编辑加工,仅仅是一些以娱乐消遣为目标的视频片段,艺术价值大打折扣。相关机构如视频网站、影视公司等不妨通过培训和普及,使这些有着饱满创作热情的拍客,成为手机纪录片的制作者,将数量和内容都极其丰富的手机视频转化成纪录片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其次,能熟练掌握手机摄像技巧并加以运用到纪录片拍摄的导演还不多。在摄影领域,手机的优越性和新颖性,已经受到许多专业摄影大师的青睐,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某些作品可与专业相机媲美,甚至斩获大奖。但在摄像领域却相形见绌,专业人士的实践运用和理论研究都有所欠缺。

再次,是源于技术上的屏障。例如,手机镜头无法变焦,运动拍摄时稳定性不足,编辑软件功能仍不够完善等。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针对手机摄录的应用软件也越来越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手机硬件的缺陷。如iphone的应用软件videozoom2就已经可以实现镜头的4倍变焦。软硬件技术的提高,为手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一种工具的最大局限性主要来自人们的固有观念和使用习惯,而不是工具本身。我们更需要学习和摸索的是对拍摄时机的把握,对现场光线的利用,以及利用手机纪录并讲述故事的方法。

最后,行业氛围有待逐步形成。国内高校的相关专业都几乎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行业内也缺乏手机纪录片的专业活动与奖项。事实上,手机作为一种纪录片创作工具在国外已经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相当程度的重视,许多高校非常看重手机在纪录片创作领域的应用,竭力促进教学研究与时代接轨。罗德岛大学哈林顿传媒学院便开设了制作手机纪录片的专门课程,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运用手机拍摄纪录片的方法,要求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并将作品在网上发布,根据点击量进行评分。此外,巴黎在2005年就举办了首届“口袋电影节”,日本、莫斯科等国也先后举办“口袋电影节”,为发展以手机为媒介进行的视听表达搭建起专门的交流平台。展望未来,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一方面在高校广泛开展教学实践,为手机纪录片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输送专业人才,同时设立行业奖项或电影节,鼓励手机纪录片向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另外,除了网络和电影节的市场,手机纪录片也可以向电视台、影院等主流平台输出,逐渐形成健全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一种新兴技术与艺术从诞生到流行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如何利用手机的技术与功能优势,充分挖掘手机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将其发展成为完善的艺术形式,与传统纪录片形成互补,是未来从业者思考的方向。手机纪录片能否成为纪录片行业的新潮流,且让我们拭目而待。

[1] 诸葛雯静.平民影像话语之手机电影[J].作家杂志,2008(11):173.

[2] 段鸣镝,徐晨.手机纪录片:纪录片影像传播的推广者[J].中国电视(纪录),2011(2):56.

[3] 魏曦英.DV与纪录片的个人化写作[J].东南传播,2008(10):123.

[4] FLOCK E.New Syria documentary filmed entirely on iPhone[EB/OL].(2012-03-13)[2013-06-20].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blogpost/post/new-syria-documentary-filmed-entirely-on-iphone/2012/03/13/gIQAk9dw9R_blog.html.[5] 谢睿.移动视频应用成社交新宠,流量占比逼近6成[EB/OL].(2012-10-31)[2013-06-20].http://video.iresearch.cn/mobile-tv/20121031/185505.shtml.

[6] 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59.

[7] 社交视频最受追捧,酷6“大社交”行业领跑[EB/OL].(2013-03-01)[2013-06-20].http://video.iresearch.cn/sharing/20130301/193941.shtml.

(编辑:李春英)

ATrendofFilming:MobileDocumentary

LIANG Yaqi

InternationalDepartment,GuangdongTelevision,Guangzhou510066,China)

Being a multi-media device, mobile phone is showing more and more advantages in filming.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mobile phone creates new possibility of making documentary by its portability, mobility, concealment and efficiency. Meanwhile, it also presents new aesthetic features in content, mode and style which expanding new fields of documentary. This article tries to find out 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mobile phone and explore its art potential, in order to draw people’s attention to mobile documentary that may eventually develop into an artistic form and a remarkable trend.

mobile documentary; production advantages; aesthetic features

10.3969/j.issn.1673-8268.2013.04.017

2013-06-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纪录片研究(10YJC760064)

梁雅琦(1976-),女,四川简阳人,广东电视台编导,新闻学硕士,主要从事纪录片创作。

J952

A

1673-8268(2013)04-0089-05

猜你喜欢

纪录片创作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咱也过回『创作』瘾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如诗如画》创作谈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