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带动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3-03-31宋柏林冷向阳杨海淼
宋柏林,冷向阳,杨海淼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是国家编制的专项规划,被纳入了国家“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规划,是迄今为止中央投入最大的中医专项。众所周知,国家建设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目标是对重大疾病防治进行攻关,全面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基地担负着高水平中医研究的艰巨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国家对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提出的转型升级新任务。作为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在理清基地本身建设宗旨与思路的同时,处理好基地建设与医院发展的关系,基地与重点病种的关系,重点病种研究与医院整个科研的关系,对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尤为重要,也关系到每个医院的切身利益。
1 基地建设对医院全方位、快速发展所起的作用
作为全国16家基地建设单位之一,在国家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下,通过3年来的建设,深刻体会到基地建设对医院全方位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1 带动和提高医院整体临床服务能力 一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把重点放在中医药治疗有相对优势的病种或环节上,以之作为突破点,带动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二是弘扬传统中医药特色技术。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就是要在中医理论思维、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特色优势引领下,取得成果,实现突破,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医院临床各科室积极推广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开展了耳穴压籽、中药熏蒸、中药塌渍、中药足浴、中药穴位贴敷等服务项目,这些技术手段的推广使用,不仅丰富了中医院的治疗手段,更突出了中医药特色。三是构建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突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龙头”作用,扩大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范围,实施“一攻三进”工程,攻中医专病,中医药走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医院组织开展了大型义诊活动,还加大了减免老年、特困及残疾患者住院费用的力度,增加扶贫病房,尝试建立医院特困重患救助基金。
1.2 推动医院临床科研全面发展 一是明确科研定位,以临床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临床。在临床中寻找科学研究的切入点,通过科学研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始终把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放在首位,对于临床中的难点问题,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用中医药治疗的解决方法。二是建立科研协作网络,有利于集智攻关,早出成果。三是推动整合科研资源,打造科研平台,提升解决中医药领域重大科研课题能力,解决阻碍中医药学生发展的瓶颈问题,立大项目,出大成果。
1.3 促进医院深入开展中医药继承工作,保持、强化突出中医特色 一是继承古人。充分挖掘整理古代中医经典、文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基地建设文献数据库,继承和发展古代文献宝贵资源。二是继承名医。充分挖掘名老中医经验及思想,通过师承教育、建立名医工作室,更好地保存、整理、研究、发扬名中医的宝贵经验。三是充分挖掘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提高临床疗效。通过基地建立起来的成果与技术服务平台,继承和发展具有突出临床疗效的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
1.4 保障医院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稳定 一是着眼于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和基地建设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我院以学位教育、继续教育为核心育人手段,以培养中医临床人才、临床科研复合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育人方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高水平人才。二是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名医大师。通过基地建设,培养一批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三是以名师带徒为纽带促进中医药人才临床水平的迅速提升。名师带徒不仅是中医药临床经验的重要继承模式,而且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总结四批师承工作经验,探索中医师承学习的新模式。四是引进关键人才,优化人才队伍。在基地建设实践中,体会到,一个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的引进往往可以打开一个学科领域的局面,促进学科的发展,还有助于加速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近年来,医院通过引进国内、国外各类人才,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结构,还通过聘请知名专家教授作为外聘专家,提高相关学科专科的专业技术水平。
1.5 以重点病种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打造“中医特色名科”品牌 一是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对于几个基础好、潜力大、中医特色优势明显、国家重点支持的学科、专科予以优先发展。二是交叉融合,优化结构。三是发挥特色,打造品牌。
1.6 有利于医院建立保持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内部运行机制 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基地建设,针对疾病诊治、科室建设、人才培养、诊疗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从质量控制、病种管理、绩效考核、人事分配、职称晋升等着手,形成有利于保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内部运行机制。一是每年对新技术、新疗法进行评选表彰,鼓励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诊疗方法。二是设立科研专项基金,建立科研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三是采用人事代理、财政补助的方式,保证专职科研人员数量及队伍的稳定。四是创新科研人员人事分配机制,给予特殊政策,即保证科室人员相应收入,又能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五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开展科学研究,确保高质量完成基地的研究任务,整合其他研究单位的优势力量开展研究,保障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
1.7 扩大影响,增强辐射,建立全国医疗、科研协作网络 一是建立国内协作网络。通过基地重点病种研究,与国内20余家医疗、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关系。二是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寻求国际合作研究伙伴。三是深入省内区域辐射。突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龙头“作用,以重点病种为主,带动医院辐射省内,推广诊疗技术、适宜技术。
1.8 推动医院中医特色浓厚的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管理之魂”,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医院管理与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基地建设,倡导中医,提倡中医,在诊疗服务方面突出中医特色和人文关怀,形成了富含中医药特色的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
2 结语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医药领域国家财政投入最大、重视程度最高、行业内外关注度最高的一项基础性建设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头三年工作重点在“打基础、谋长远、建机制”上,中医临床科研要紧紧围绕优势病种,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解决好长远发展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附属医院将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有学科、人才和科技等优势为基础,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围绕中风病、冠心病等优势病种,建成具有国内一流的中医临床科研人才队伍、一流的科研条件与环境、一流的中医药重点学科群、一流的中医专科(专病)网络,中医临床与科研有机结合,在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方面发挥龙头作用的新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个创新型项目,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一定发扬中医人求真务实、包容协作的科学精神,站在国家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在上级部门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完成基地建设目标任务,为中医药事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