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2013-03-31瞿艳红朱堂杰
瞿艳红,朱堂杰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北 荆州434000)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好发于夏秋季。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无特效治疗方法,以抗病毒为主。我院儿科门诊给予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疱疹性咽峡炎108例,效果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门诊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1]的患儿108例,年龄7个月~8岁。其中男58例,女50例。发病时间1~2d。患儿可见发热、咽部疼痛、流涎、拒食、呕吐,体检见咽喉充血,咽部表面有疱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龄(3.12±1.44)岁;治疗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龄(3.18±1.32)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血常规计数等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15 mg/(kg·d),分3次口服。治疗组给予金莲清热泡腾片(天津中盛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小儿1岁以下每次1片,tid,高烧时qid,1~15岁每次1~2片,qid,高烧时1次/4h,疗程5d。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及临床症状给予退热等对症治疗,有细菌感染者给予消炎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病情及不良反应并记录。
1.3 疗效判定
显效:2d内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无流涎及呕吐,咽峡部疱疹缩小,无溃疡形成;有效:4d内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流涎及呕吐减轻,咽峡部疱疹缩小并逐渐消失,无溃疡形成;无效:治疗5d以上体温仍不能恢复正常,疱疹不愈,溃疡形成且融合,仍有流涎及呕吐等不适[2]。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2.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54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54例,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平均为2.26d,疱疹消退时间平均为2.88d;对照组退热时间平均为3.76d,疱疹消退时间平均为4.03d。两组退热及疱疹消退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1例出现皮肤反应,其余未见不良反应。
3 讨 论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4病毒感染,并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强。小儿由于溃疡疼痛而哭闹、拒食,使咽峡部疱疹破裂形成溃疡,易合并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引起心肌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近来研究证明,很多中药具有抗病毒作用,疗效甚佳。金莲清热泡腾片方中含有金莲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炒苦杏仁等中草药。方中金莲花和大青叶能清热解毒,药物研究证明,它们都具有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石膏清热泻火、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有很强的解热作用。知母清热泻火、除烦,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地黄、玄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苦杏仁止咳化痰。药理实验证实这几味草药组合后具有抑制病毒、细菌及显著的解热作用,对咳嗽有止咳、祛痰的作用[3]。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疗效确切,但对咽喉肿痛疗效不佳。本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等方面也较对照组用时少,且无不良反应发生。证实金莲清热泡腾片能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康复,疗效好,安全性高,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好。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 .实用儿科学[M].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808.
[2]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59.
[3]段副津,李飞,尚炽昌,等 .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