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边语屑

2013-03-28董扬

中国书画 2013年1期
关键词:作品集边框花鸟画

董扬,别署阿扬、越父,号六宜堂、七米山房。1955年生于陕西咸阳,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当代艺术创作(国画方向)研究生班。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篆刻委员会委员,咸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篆刻委员会主任。出版有《中国篆刻百家·董扬卷》、《阿扬书画篆刻作品集》、《董扬书法篆刻》、《中国艺术家·董扬花鸟画专辑》、《石上心境·董扬篆刻作品集》、《董扬花鸟画作品集》、《董扬花鸟画集》等。

汉玉印超凡脱俗,清新出尘,刀无踪迹,线质洁净,玉润而珠圆,结字委婉而坚毅,从容淡定,风神自立。

篆刻是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字镌刻艺术,它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故而治印者必先理清其沿革脉络,追根溯源,然后加之以印外修为学养,方可入其堂奥,得其正道。

历来论印者,多以秦汉印式,明清流派分其沿革,此为印学之正脉。近年来印家则多以“工稳”与“写意”称谓其创作风格,工稳者多细雨清风,其线玉润珠圆;写意者则天真烂漫,放纵不羁,因之已成为时下篆刻创作的两大态势。

印面的平稳均衡是分朱布白的基本要求。然而平稳不是通过量化的平均来达到章法平衡的;构成平衡美的方法很多,比如:大小、强弱、疏密、虚实、增损、屈伸、参错、挪让等,均可达到平衡美的效果,古玺印此法最为高妙。

在篆刻作品的多字印中,秩序感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要着眼于整体印面的协调统一,同时要避免形式上的僵化与板滞。

借边是篆刻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即是以边框做笔画,以笔画代边框,相互借用,这种方法可使印文与边框完美统一,但不是每一方印都适合用此法。

治印平易板,奇易燥;平生静,奇生动。要能平中见奇,奇中见平,方为佳作。

笔画残损是篆刻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一是有意为之,二是刀法放纵所形成。前者可去板治滞使印面焕发生机。但不可盲目残损,要有意而无痕。后者为才情所致驱刀生花,“得自然之妙,非力运所能”,要善用,此法偶然因素较大。

满白文印结字以方为主,笔画多平直,庄重古穆,雄浑而大气。仿汉法者易出现平、实现象,在创作中要能做到平而不平、平中生奇,实而非实、笔实意虚,是对汉法的真解。

让疏者疏之,使密者密之,得自然之妙趣,少安排之迹象,汉印中多有此法。

多字印在创作中不易安排,如处理为工整一路,易协调,但往往会觉得无生气,四平八稳,略显板滞或不灵动等。如按写意印章处理,字数多、亦难统一;用刀不易工、工易板;刀法又不易活、活易花。如何处理这个矛盾?余以为多字印首先应着眼于大的印面秩序,局部变化要以整体为主,在不影响整体秩序的情况下,可以在局部多做文章,可以通过各种手法,使之规矩中有不规矩、平常里见不平常。

在篆刻创作中,不同的线性会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平行线、垂直线会产生庄重静穆的感受;抛物线、弧形线会产生柔和流畅的美感;碎线与小斜线会产生活跃灵动的感受;光洁线会产生玉润清新之感;毛涩线会产生粗犷浑穆之感等,要善于运用各种线性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诉求。

白石翁绘画语言至简、意味至深。余以为篆刻艺术创作当以至简为上。所谓“简”:在表现形式上把最精要的东西反映出来,把有碍精神主体、可有可无的东西剔除,要敢于舍,舍到去一笔不足,多一笔则冗,语言简洁清新而意味隽永深长。

陆俨翁论画曾曰:“学画不读书,定会缺少营养,流于贫瘠,而且意境不高,非特不能撰文题画,见其寒伧也”。窃以为学印亦复如是,要以文化来涵养自己。据德、志道、依仁、游艺,此等印品不能不高。

气忌燥,言忌浮;才忌满,学忌浅。为学四忌,当铭以左右,终生勉力。

猜你喜欢

作品集边框花鸟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张健书法作品集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作品集
外出玩
通过美工刀切分屏幕与边框
用不上的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