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观摩中提升现场学习力——以语文教师为例
2013-03-28李思衡
● 李思衡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在《现场学习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一文中指出“教师的现场学习力”之一就是在“同行教师的教学现场,如其他教师的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现场”的学习能力。李教授还指出“同样置身于上述现场之中,不同教师的收获会大不相同,区别在于每个人的现场学习能力的差异”。[1]诚如李教授所言,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活动观摩结束后,有的教师会写出自己的观后感受,或诸多的课例剖析研究的文章,教学的观念和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有的教师却是两手空空,至多笔记本上添加了几页内容,或是回来之后感慨一番,教学没有丝毫的变化。语文教师要从教学现场的观摩中有所收获,必然要提升自己的现场学习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观摩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现场学习力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观摩中要做到四个学会。
一、学会课堂实录
课堂教学总是在不断推进、发展中,是变化无居的,课堂上师生呈现出来的精彩可能稍纵即逝。如果观摩教师在现场中不能及时记录下来这些精彩的原生态的资料,仅凭自己的记忆,那就只会剩下一鳞半爪,不利于现场或日后的研究学习。因此,观摩中教师必须要学会积累下这第一手的鲜活的原生态的课堂教学资料,将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完整而详尽地记录下来,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现代化的器材,如摄像机或录音笔之类,但是这些器材往往会受到场地的限制,同时教师如果专注于录制,可能现场听课的思考或学习效果就会受到限制。在不影响听课效果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作课堂实录。课堂实录可以将课堂上所有活动都完整而详尽地记录下来,同时听课者也可以随手记下自己的听课感受或者需要自己重点研究的环节。当然,为了便于现场或以后的研究,还可以将师生的反应、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用括号的形式注明记录下来,也可以将听课教师的一些反应记录下来。下面是笔者参加我市语文教学研讨会时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在这个片断中,周宏锐老师引领学生体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长江滚滚来”,有一种雄心壮志。
师(倾身面对学生):解释一下。
生:壮阔之感。
师(面对其他同学):壮阔之感,你同意吗?并不完全是衰颓的感觉。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周围很开阔,萧萧下,速度很快。杜甫年纪很大了,时光的流逝,周围的一切也有时光流逝的感觉。
师:同学思考深,有见解,(把话筒伸向身边的一个同学)你同意吗?
生:我觉得上下联联系起来,长江有一泻千里的感觉,作者雄心未泯。
师:读诗非常敏感,抓住“无边”、“不尽”有壮阔之感的词,总括一下:感情是单一的吗?不是。有人到暮年的悲哀,如落叶一样归入尘土;人生如滚滚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人生有限,人生无限。(这时教师语调略带低沉)年轻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时教师语调高昂起来)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会因人生的穷困而泯灭吗?悲而不哀,悲而不绝。带这样的体会,再读一、二联,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语音、语调有怎样的变化?读给同位听一听。
学生相互读给同位听。
师(举起手中的话筒):哪位同学自告奋勇读一读?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面向同学):想鼓掌还没鼓,有欠缺?(将话筒伸向一个同学)你试试。
生(感情充沛地朗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全体师生鼓掌)
师:不是谁高谁低,情感来支配,情感面前所有的技巧都会失色。
完整而详细的课堂实录,可以再现课堂的实况,对于教师在日后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学习非常有益。实际上,作课堂实录,也是培养教师听课现场的专注力(李政涛老师所讲)的一种极好的方法。
二、学会追问
课堂观摩的教师要学会追问执教者教学行为背后的依据、背后的理念,思考执教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课堂教学问题以及这种设计背后的理念是什么,其中的学理依据是什么等。这样追问下来,观课教师就不仅可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观课教师不仅可以从课堂的现场中学到众多的实践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而且对课堂现场的思考力、领悟力等会得到不断地强化,现场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升。笔者在上海育才中学挂职学习时,曾观摩过上海市特级教师李强老师执教的《琵琶行》一课,李老师在学生读完小序后,让学生思考:哪些方面他们(指白居易与琵琶女)是“同是”?讨论一下同在哪里?李老师引领学生分析了二人同处被冷落的地位,都是人生的低谷;都有辉煌的时候,一个是在京城长安做官,一个是红极一时的明星,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了琵琶女红极一时的表现,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白居易在京城做官时盛极一时的情形。接着分析了同是的第三方面内容情感方面同是“天涯沦落”。分析完这一些后,李老师引领学生分析体悟了两处细节描写,欣赏了两个字,一个是“寻声暗问弹者谁”中的“暗”字,另一个是“移船相见邀相近”中的“邀”字,品出了白居易对琵琶女的尊敬,体现了白居易骨子里就是同情弱势群体,核心是白居易的亲民思想。听完课后,我品味李老师这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前面是分析二人“同是”的具体表现,后面却在赏析两处细节描写中的两个字,感觉课堂结构很松散,课堂上随知识点而设而为。之后又一想,像李老师这样的特级教师课堂设计会这样缺少推敲吗?这其中的玄机是不是自己没有悟出?于是就追问:他为什么要引领学生学习这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之间有没有逻辑关系?一追问猛然领悟:白居易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不是仅仅一时的兴起,不是仅仅因听到琵琶女的“铮铮然有京都声”的琵琶音而生情,不是仅仅被琵琶女的琵琶声所打动,而是他的思想深处,他的骨子里就有一种同情弱势群体的亲民思想。李老师课堂上的这种引领学生的分析思路不是仅仅就文本而分析文本,而是挖掘到了作者的内心、作者的心灵深处,这样的课堂教学安排看似松散,实际上是何等的匠心独运,对文本的分析是何等的深刻,又是何等的自然、水到渠成。从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教师需要对文本做出独特而又深刻的解读能力,唯有如此,才会有匠心独运的课堂教学设计。
三、学会对比
在观摩他人(包括名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观课教师要学会两个对比:与自己对比和与专家们的评价对比。
(一)与自己对比
观课教师要学会与自己对比,就是在现场观摩课堂的过程中将执教者在课堂对文本的处理、对课堂教学环节和流程的设计、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以及对课堂上学生行为的处理等,与自己对课堂的设想或处理进行对比。观课教师边听课可以边思考:这节课如果让我执教,我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文本?我会设计哪些主问题?对于课堂上的学生行为,我会如何处理?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会如何评价?课堂上哪些设计比自己高明?哪些设计或处理不如自己的思考?……总之,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不要仅仅带着耳朵听,带着眼睛看,更为重要的是带着大脑思考、比较,在比较中就会发现在课堂上的孰优孰劣,在优劣的评价中领悟课堂教学上的奥妙之处,在比较中就可以学会梳理教学行为,用理性的眼光思考课堂教学,就会逐渐将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下面的这个课例是在观摩山东省2012年优质课比赛时,笔者记录的一位教师讲授《登高》的一个教学片段(为便于下文的叙述分析将其分为两节):
教师引领学生分析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一节)
师:先看前两联写了怎样的景象?想象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小声读。
师:齐读前两联,怎样的画面?用简练的词语概括。
生:用一个词“悲壮”。第一联:“猿”声音凄厉的叫声。第二联:树叶往下落,悲的景象。“不尽长江滚滚来”,壮。
师:用自己的声音传达一下。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朗读处理得非常好。
(全体师生不由自主地热烈地鼓掌)
(第二节)
师:悲、壮赞不赞同?
师领读一遍。
师:哪个同学再读?
师:这个同学诵读时注意了什么?
生读(读得不如第一个学生)
生:停顿、声音加重。
生:第一句读出凄凉的感觉,看到这种景象很凄凉。
生读
生(评价):还可以。
师:还不够味,注意什么?
生:重音,那种感觉。鸟飞回,带有点升调。
师:猿,凄厉,慢一点,低沉一点。
师领读。
生自读。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领学生涵泳品味、诵读体悟,整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仔细一品味,实际上执教者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抓住一个非常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那就是上述实录呈现的第一个学生的精彩朗读。当笔者听到这个学生的精彩的朗读时,就立即想到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多么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一个多么好的可资借鉴的朗读榜样。从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执教者又依然按照预设的方案,另起炉灶,课堂处理就显得拖沓,缺乏简练。当时笔者就设想:如果让我执教,面对这一精彩的朗读,我就会这样处理:让朗读的学生讲一下自己的朗读体会,自己是如何理解文本的?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在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朗读技巧的处理上自己都有意识的注意到了哪些方面?这样一处理原来课堂上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就会顺理成章的自然生成,并且班级同学的现身说法会更有说服力,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学生受到的启发会更多。通过比较,笔者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课堂生成意识,认识到在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时刻具有生成意识,随时把握课堂上的各种生成资源,顺势而变,演绎精彩的课堂。当然,听名师的课堂,我们更多地要从名师的课堂处理中比较出名师高于我们的地方,找出我们自己的不足之处。总之,比较的过程,就是要求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听课现场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学会观摩课堂,学会思考课堂,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来剖析课堂,从而提升自己的现场学习力。
(二)与专家的评价对比
观摩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同行、名师或专家等对课堂教学进行现场点评,这时观课教师就要学会将自己对现场课堂的评价,与名师或专家的评价作一比较:自己与专家们的评课角度、切入点有什么不同?专家们的哪些评课角度自己没有想到?为什么会想不到?专家们对课堂教学的重点关注点在哪里:是关注学生,还是关注教师?是关注教师对课堂的设计,还是关注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能力?评课者对课堂上的哪些表现予以肯定?哪些方面指出了不足?与自己的看法是否一致?评课者评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科教育教学理念尤其是课堂教学理念有哪些?……对比的过程,对观摩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在比较中就会学习、感悟到很多自己所没有想到的观课角度,观课的视界就会得以拓广:比较中就会发现自己所欠缺的学科教学理念,尤其是会对一些平时感到枯燥乏味的理念有了直接的、更加形象的理解,就会提升自己的理论高度;更为重要的是在对比的过程中或许会发现自己的一些貌似恰当实则错误的教学理念或课堂的评价理念,在感悟专家们的评价中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转变自己的理念。如安徽巢湖的胡家曙老师曾经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过这种情况,第八届全国中语会“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中,一位教师讲《渔夫》,有位听课老师认为:“这是一节有深度、有文化内涵的课,如果我是现场评委会给他打满分的。”经过专家提醒,这位老师才理解这位老师最终分数不高的原因在于“这堂课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以师问生答的形式呈现,展示的是教师功底、教师的才华”。[2]我想这位老师经过与专家的对话,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肯定会由在课堂上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关注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上。如果这位教师没有与评课的专家对话,或许会永远坚持自己的评价观念,自己的教学实践也会与自己所观摩的、所赞赏的课堂如出一辙,难以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四、学会研究课例,自我构建
教师观摩课堂的过程中要学会研究现场所观摩的一节或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要善于结合所观摩的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剖析、梳理、研究,归总出一些规律性或理论性的内容。
第一,从研究的内容来讲,可以从自己听课时深有感触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层面;也可以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层面;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流程、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层面;也可以从教师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层面;还可以是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如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主问题的设计、导语的设计、板书的设计等层面;还可以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思想等层面。研究时可以围绕上述层面从执教者的课堂教学对自己的触发或启迪为突破口来剖析;也可以从课堂教学理论层面入手,用理论来观照课堂教学,为执教者的课堂行为寻找理论依据,探究其教学行为之所以然。当然也可以从所观摩的课堂中所暴露出来的不足层面进行剖析研究,指出问题所在及正确的处理方法。
第二,从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来讲,便于一线教师操作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观后感式,将自己听课时深有感触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环节以叙事或课堂实录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如2012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刊登的汤春权老师在“第三届‘商务印书馆·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的观后感《投石冲破水中天》一文,就属此类,汤老师在文中先后以叙事的方式列举了席惠敏老师的朗读纠错环节、何承玲老师的追问生疑环节和陈辉霞老师对一句文言语句翻译的精彩指导环节的课堂表现,接着一一分析这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所引发的自己的感触及其原因,总结出了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启迪。[3]
二是总结式,围绕上文所述的某一研究层面的内容,总结出课堂上执教者所采取的一些值得借鉴或推广的有效做法。如 《语文学习》(2010年第1期)“听课”栏目刊登的王春燕老师的 《阅读教学应该怎么教——以〈夏感〉课堂教学为例》,就属于这一类,王老师总结了这节课的三点可资借鉴之处。[4]
三是点评式,对整节课的课堂实录或选取几个教学片段采用分节评析和总评结合或只用总评的方式进行点评,指出课堂教学的可圈可点之处以及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语文建设》中的“教学”栏目刊登的课堂实录与评析多属于这一种,如2011年第4期《语文建设》刊登的党照虎、刘旭《〈桥〉课堂实录与评析》就是采用的分节评析和总评结合的方式。
四是比较式,围绕一个主题(如教学内容的确定、课堂教学的组织智慧等),选取同一课堂的几个教学片断或选取几节不同的课堂教学中的片段进行比较,指出优劣之处及评课者的教学主张。如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听课”栏目刊登的鲁金会老师的文章《组织小说教学需要什么——〈沙之书〉两组教学片断的比较分析》,选取了课堂起始部分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段和课堂主体内容部分三个片段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对每一个片段呈现之后,接着加以简要分析,最后总体比较,指出优劣,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5]
五是问题剖析式,即研究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结合具体课堂教学表现加以剖析,指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矫正对策。如《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2A)中刊登的陈鲁峰老师的文章《优质课:啥样的诵读可以唤醒生命的律动?》就属此类,陈老师在文章列举了自己在优质课听课中发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诵读方面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一一加以剖析偏差的原因,相应地指出了正确的做法。[6]
六是理论观照式,即研究者先提出自己已有的语文教学理论,以理论为依据,用理论观照课堂教学,剖析出课堂教学中与理论吻合的地方,以及与理论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这一类的课例研究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像《中学语文教学》中每一期的“课堂观察”栏目中的“观察者语”基本属于这类。再如2012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刊登的王鹏伟先生的文章《阅读教学新思路——第三届“商务印书馆·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评课》,王先生先总体简述了课堂教学反映出的语文教学的进步以及普遍存在的方向性问题主要涉及的四个方面,在阐述每一个方面时,先阐述相关的理论,然后用理论观照课堂教学,指出课堂教学中值得肯定和需要改进的地方。[7]
当然,课例研究的方法远不止这些,在课例研究、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就会形成自己对学科教学方法、模式和理念等的独到的见解,便会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进而构建起自己关于学科教学实践或理论方面的体系,日后进一步践行,便会消化吸收,内化成自己终生受用的东西,真正转化成自己的力量。
[1]李政涛.现场学习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J].人民教育,2012,21.
[2]胡家曙.高效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4上旬
[3]汤春权.投石冲破水中天[J].中学语文教学,2012,9.
[4]王春燕.阅读教学应该怎么教——以《夏感》课堂教学为例[J].语文学习,2010,1.
[5]鲁金会.组织小说教学需要什么——《沙之书》两组教学片断的比较分析[J].语文学习,2009,6.
[6]陈鲁峰.优质课:啥样的诵读可以唤醒生命的律动[J].语文教学通讯,2013,2A.
[7]王鹏伟.阅读教学新思路——第三届“商务印书馆·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评课[J].中学语文教学,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