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野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认识——以辅导员工作为观察点
2013-03-27刘君强
刘君强,王 熠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一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一)主体间性理论内涵
20世纪,哈贝马斯构建了交往行为理论,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主体间性问题。主体间性广义上是指主体在交往过程中与他者的相关性或关联性。具体到哈贝马斯的理论,则是指个体在保持个体化基础上的社会化和在保持社会化基础上的个体化。
哈贝马斯对传统哲学中的主体概念进行了批判。传统主体概念里,主体处于观察者的视角,不论是向内看还是向外看,一切必然成为对象。“如果在观察者的视角之外没有其他选择可能时,自我关系在先验——经验层面上的强化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这时,主体才必须把自己看做是对整个世界的主宰”。哈贝马斯认为,在交往范式下,互动参与者从他者的视角与自我建立联系,通过沟通而行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互为客体,而是互为主体,是相互依赖的平等伙伴。
对理性的反思是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理论的出发点。哈贝马斯认为传统理性被局限在目标——手段关系而简化为工具理性,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是理性的分化,使得一个次要的要素占据整体的位置,理性发展到顶峰却背弃了它的目标和使命,外化成了僵硬的秩序和冷漠的制度。同时,反理性更是不可取的。哈贝马斯交往的理性是指:于目的而言,追求合理的目标;于主观而言,必须态度真诚、彼此信任、避免独白;于过程而言,必须平等对话,共同确定正确的规则并遵守之。
哈贝马斯在普遍语用学(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的建构中展开了关于“理解”的讨论。“理解”有不同的意义:最小的意义是指以相同的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最宽泛的意义是指基于达成一致的规范性背景而形成的协调关系;交往中的理解是指交往参与者对彼此的意向及表达的事物达成一致。要兑现交往中理解,必须满足四方面条件:一是表达;二是表达的内容可能被理解;三是表达者真诚表达,并能理解表达的内容;四是达到与对方的默契。
(二)主体间性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主体间性理论也成为我国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教育界在2002年将其作为教育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在讨论中发现,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张耀灿等学者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归结为3点:第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第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活动是双向的交往活动,而不是传统教育的单向活动;第三,教育方法是在双向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的一种互动对话,而不是通过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硬性填鸭来实现的。后来,又进一步概括为主体性、多向性、平等性、活动性。这一概括提炼出一个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教育程式,即“主体间共在——主体间双向交往——主体间对话理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都是基于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基础上得出的,其他学者也有不同的表述,但是都含有主体间地位平等,主体间对话交流,主体间互相影响促进,主体间双向互赢等理念。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相互理解和沟通的交往理性,充分关注人的共生性存在,摆脱了把主体以外一切相关事物作为改造客体的思维习惯,重视主体间的相关性、协调性和同一性,主要研究共在主体间如何相互发挥作用。我们发现,这些理论特性对改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对话与交流,提倡师生双主体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语境下实现信息、知识、经验、智慧、精神的共享与双向传递,在没有主宰,没有绝对权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实现政治观念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这一工具性价值,又能实现个体道德水平提高、人类综合素质发展这一主体性价值。
二 主体间性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属性与教育形式单一的矛盾
人文素质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是统一的。然而,素质教育的理想遭遇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的尴尬。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解单一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当然是其首要功能,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人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已经逐渐扩展到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这些扩展功能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情感交流、思想沟通、行动配合。其次,知识教育被强化,人的教育被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一化。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社会价值观念、人格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现实社会的功利化,价值评判标准的单一化,教育被迫简化为知识的堆积,在很多环节上都忽略了基本的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忘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职责是“成人”,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过于守旧和单一,缺乏变化,缺乏真正能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创新。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单一。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转变过去的单一政治说教,试图寻觅更多的教育形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教育实效时作出的积极应对。但目前班会、团会、座谈会以及其他教育手段都带有明显目的性,要求过于统一,留给学生主动接受的空间不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式教育特征与教育内容脱离生活现实、过于理想化的矛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用理论说服受教育者,到受教育者掌握并运用理论指导社会生活的动态发展过程,应该是个开放式教育过程。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场景应该是非定式的,应该是“点面结合”的全过程教育,要有计划开展系统教育,要能把握好一切细小的教育环节,提供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与社会生活多维接触,在实践中施教,在历练中影响,而不能局限于假设的理想条件。
但是,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存在几处硬伤,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过于理想化和程式化,无法帮助学生实现由理论到现实,由学校到社会的有效转换。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无法把抽象的理论还原到具体的生活中进行阐释,造成有的学生囫囵吞枣,兴趣全无。第二,内容过于强调应然教育,忽视与实然教育的结合,无法建立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间的有机联系。割裂实然教育和应然教育间的联系,会造成现实结合不到理论,理论改变不了现实的恶性循环局面。第三,内容原则性和稳定性太强,老化现象明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忽视对发展中的外围环境的研究,缺乏对前沿理论的足够关注,缺少对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借鉴,缺少将理论有效转化,无法实现与现实生活的同步。第四,内容的标签化和政治化现象明显,强化了其工具性价值,弱化了教育功能,无法完全体现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这一教育的终极价值。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与独白式教育方法的矛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收获良好效果,教育者要把我变成我们,把我想变成我们想,把我要变成我们要,把教育的目标变成受教育者的需求,受教育者内发的需求比教育者单向的强求会更有实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个富有逻辑的结构,受社会发展的外围环境、教育发展的客观要素、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等多方面影响。特别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客观需求的把握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因为受教育主体的能动接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所在,所教是否为学生所需又直接决定教和学之间能否有效对接。如果施教者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简单的政治任务,忽视与受教育者需求的结合,忽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相互促进的作用,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不能用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征服人,脱离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他们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就很难有效地为受教育者所认同,很难让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有时甚至引起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然而,目前这种独白式现象特别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不够,与学生特点结合不够,与学生需求结合不够,无法实现教学相长。强调供给忽视需求的独白式教育过程显然已经不可取,教与学应该是双向交流的,教育者必须考虑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只有把教育者的精心施教与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统一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主体间性视野下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反思
(一)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一,应准确把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才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大学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是由两大块组合而成,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规定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班集体建设;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同时,在总则中还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从上述文件规定可以看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就是参与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目标就是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述文件更是回答了部分辅导员所抱怨的事务性工作过多,没时间和精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问题。日常事务多是个问题,但离开了日常事务管理,辅导员的工作就失去了抓手。再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个系统的工程,从业者应该是分工合作的,分工就是要求互不缺位,防止教育死角出现;互不越位,以免资源重复配置;互相补位,真正做到全方位关爱学生。同时,也应区别对待学生日常事务,有一部分是辅导员应该做的,有一部分是可以归到相关职能部门的。辅导员应该把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日常事务责无旁贷的做好,而且处理这些日常事务要有别于普通的职能部门,要能在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贯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辅导员应理解“为学生服务”的内涵,在师生交往中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辅导员如何理解“为学生服务”?笔者觉得应全面考虑以下几方面:首先,辅导员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学生能有效管理自己,教授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并能适时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进行纠正,实现教育与自我管理的结合。第三,辅导员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能抓住中心工作中的每一个机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手段,教育是目标,抓载体,建平台,才能实现教育与管理的结合。第四,辅导员还要能设计有针对性的第二课堂,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第五,体验社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辅导员的工作要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教育的结合。
目前,辅导员对为什么要服务,怎样服务的理解是深浅不一的,服务时的理念是有差异的,服务的方式方法及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带学生社会实践,有动员和没动员效果肯定不一样;从什么样的高度和什么样的角度去做动员工作,效果肯定又不一样;实践结束,对实践报告的要求、辅导及督促,都会对该次社会实践成效产生很大影响。从更高层次而言,为学生服务还应该是有中心、有主旨、有重点的服务。首先,服务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个人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提高为学生服务的质量上去,不只是服务的技术,更是教育的艺术。其次,充分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也是一种教育,大包大揽只会培养学生依赖性,抹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为学生服务时应该主旨鲜明,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意识到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权利,更是责任,帮助学生变学习压力为追求进步、敢于担当的动力,化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却有点淡漠”的尴尬局面。
(三)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培养学生的理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化为学生的主动追求
在现阶段,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对教育者的管理和考核日益严格,对受教育者权益保护越来越重视,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处于弱化阶段。随着主体间性理论引入我国教育界进行研究,对唤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保护受教育者权益的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对我国高等院校的改革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但是,教育应尊重其自身的规律,其他理论的运用要不偏不倚。
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等方面要能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占据主导地位,能主动设计主题,抓住载体,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在这个中心工作中,要意识到服务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不能完全等同于别的服务工作。况且,外围因素给辅导员带来的压力并不意味着辅导员要放弃主导性教育地位,而只是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能与时俱进,按照更合理的标准来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辅导员在意识到主动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同时,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使自己更加符合新的形势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大学生是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群体,而且进步的速度是惊人的。自然,这个群体对外在环境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辅导员是他们大学阶段一个重要的学习对象,他们学习的对象也只有保持相当的知识更新速度,用紧跟形势的观念和理念,以贴近现实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概而言之,辅导员不但要开展主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教育的实效性。
四 主体间性理论对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意义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良与修正,含有主体间地位平等、对话交流、互相影响促进、双向互赢等理念。
首先,它要求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予以全面继承,通过教育者的主导完成主要目标。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拿捏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尺度,要有办法在日常事务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主题,本位不能缺失。
其次,随着信息途经的拓展,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已经形成了对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的倒逼趋势,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第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创新载体和表现形式,能引发受教育者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基于需求,教育者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
第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双主体间的双向促进作用,教育互动双方任意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一旦基于平等地位,产生了双向交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都能一一实现。
第五,主体间性理论使教育者重新审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辅导员与学生间“管理”的关系明显不合时宜。管理会强化管理者身份,在管理中运用制度那是制度工具性价值的扩张,仅仅是制度的技术运用。“服务”的关系也不完全得当。服务会使辅导员职能模糊化,把一些不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的工作归到辅导员。服务也可能使辅导员包办学生事务,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服务还可能使辅导员工作失去主旨,教育娱乐化和庸俗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间确立“交往”的关系,能有效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交往符合青年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大学生,不再是简单接受判断和规则,而是需要在交往过程中得到解释,并会做出批判。交往可以培育理性,理性是大学生正确行为不可或缺的元素。交往是实现理解的途径,而理解是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
[1]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第1版)[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
[2]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拓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2(1).
[5]熊 健.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