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社会评价发展探析
2013-03-27余小波杨召君
□余小波 郑 恩 杨召君
大学社会评价是指除政府和高校以外,社会评估中介组织、新闻媒体、用人单位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对大学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需求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研究我国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历程,总结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对发展我国大学社会评价活动和完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社会评价的起步阶段(1985年~1992年)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这是我国第一次鼓励社会力量对大学进行评价,为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大学评价的情况也陆续传入我国,其中以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英国的《泰晤士报》等对大学的排名评价最具影响力。在国内教育体制改革和国外社会对大学评价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大学社会评价应运而生。
1987年9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以《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源为指标对我国87所重点大学进行了排名。这个只有一项指标的大学排名是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大学社会评价。它打破了政府对大学评价的垄断局面,标志着我国大学社会评价的开始。1998年1月,该机构又增加了工程索引(EI)数据源,并按1983年~1985年被SCI和E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分别排出了我国前20所重点综合大学和前20所重点工科大学。1989年11月,该机构还以原国家教委科技司编的1985年~198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为数据源,对我国86所重点大学进行了科学计量多指标排序。
1989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对我国部分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了评价。与以往对大学排名不同的是,他们首创性地采用了论文被引次数作为对大学的评价指标之一,其选用的指标分别是SCI、EI、ISTP发表论文数、国际论文被引篇数、国内论文发表篇数、国内论文被引篇数。1991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均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第1期发表上述论文篇数和论文被引次数。
1992年,湖南大学张英等人对1985年~1989年全国86所重点高校的科技活动进行了评价。他们根据原国家教委科技司编的1985年~198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的数据,在1992年《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全国86所重点高校1985年~1989年科技活动评价”的论文。文章以详细的量化方式对全国86所重点大学作了排序,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对不同成果取不同权重的大学排名。
这一阶段大学社会评价呈现以下特点:第一,评价主体发展有限,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社会评价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政府垄断的局面,但由于大学的社会评价才刚刚起步,加之整个社会环境、高等教育机制及其配套的政策法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影响,非官方的社会评价主体还只是处于零星发展阶段,尚不成气候,作用发挥有限,“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只是国家及其管理部门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评价时依靠的社会力量,处于从属地位,社会团体只是一种补充”[1]。第二,评价对象以重点大学为主,评价内容“重理轻文”。这一阶段大学社会评价的对象以国内重点大学为主,非重点大学还没有被纳入到大学的社会评价中来。评价内容以科技成果为主,“重理轻文”。这从评价所选用的数据源就能看出,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就是以《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原国家教委科技司编的1985年~198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收录的科技论文数为依据对大学进行的排名。第三,评价结果对外公开但发布方式单一。过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政府对大学的评价信息是不对外公开的,社会对政府的评价过程没有知情权。大学社会评价打破了这种封闭的旧模式,从评价指标的选定到评价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再到评价结果的产生,整个过程都是对外公开的。但结果公布方式呈现出单一的特点,主要是发布在报纸和期刊杂志等印刷媒体上,如《科技日报》、《光明日报》等。
二、大学社会评价的探索阶段(1993年~199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建立有教育和社会各界专家参加的咨询、审议、评估等机构,对高等教育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提出咨询建议,形成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对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要采取领导、专家和社会用人部门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
1993年6月,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等人对全国614所本科大学作出评价。评价结果以“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为题发表在《广东科技报》上。排名共涉及25项指标,指标权重由全国203位专家确定,这是国内第一次使用较大规模专家群体给定的权重作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系数,也是首次对包括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活动在内的中国大学评价,在此之前对中国大学的评价仅涉及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1994年7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评估所成立(2003年更名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它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主要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评价。1995年10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受国家教委委托对全国33所大学研究生院进行了评价。该评价包括研究生培养及质量、学科建设及成果和研究生机构建设3个一级指标。此次评价为解决不同类型大学的可比性做出了积极探索,是国内第一个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排名。
1996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第1期刊登了题为《中国高等学校排行榜》的文章,文章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及成果、学生质量等指标列出了中国最佳大学30所。遗憾的是,该排名连同标题在内只有499个字,没有公布任何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中国高等学校排行榜》是目前为止国内最简短的大学排名,也是国内第一个大学综合排名。
1997年12月,《中国科学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部分统计结果》的文章。该文公布了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的“论文最多的前20所大学”排名和“基金项目论文最多的前10所大学”排名。此后,该中心每年公布一次发表论文数最多的大学。
1997年,赵瑜、王战军、周学军等人在《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上刊登了题为“一级学科选优评估及其分析”的文章,介绍了数学、化学、力学、电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选优评价情况,最后得出了5个一级学科的最终评价结果,同时也列出了被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排名情况。
1998年4月,中南工业大学蔡言厚在《湖南研究生教育》第2期上发表“我国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综合实力比较”的论文。文章根据我国各大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文科基地)的情况,采用比重法排出中国大学培养高层人才的综合实力前100名。
这一阶段大学社会评价的特点包括:第一,评价中介机构独立性不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中介机构虽然大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但同时又是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因而独立性不强。如学位评估所是“隶属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海高等教育评估所是上海教委的“下属”事业单位等。而且,“这种上下关系同时也体现在具体运行中:评价机构的重要负责人由政府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兼任,经费由政府资助,评估项目主要由政府提供,评估结果由政府认可等”[2]。第二,社会科学被引入到评价中来,并开始尝试综合评价。前一阶段的大学社会评价都是有关高校科技成果的排名,其数据源都来自国内外各种科技统计资料汇编。自1993年开始,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等人首次引入了国家教委社科司编的《1991年全国高等学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作为数据源,第一次发布了包括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活动等在内的中国大学排名。这标志着社会科学作为大学评价内容之一开始被引入到大学社会评价中来。不仅如此,这一阶段也开始出现了对大学的综合评价。如1996年1期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刊登了“中国高等学校排行榜”的文章,尽管还不完善,但却是我国第一个大学综合排名,具有开创意义。第三,由完全依据客观数据的评价过渡到加入主观的价值评价。此前“对大学进行评价基本上是完全依据公开的客观数据”,所有的引用数据都未作任何处理,直接照实记录[3]。1992年,湖南大学张英等人首次对不同成果采用不同权重的评价方法,开始了由完全依据客观数据向加入主观价值判断评价的尝试;1997年,武书连课题组以“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的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为基础,建立了“分类难度系数的概念”,从而计算出不同类型的大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难度系数;1998年,中南大学蔡言厚采用比重法排出了中国大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综合实力前100名。实践证明,在专门研究基础上加入“主观价值判断”确实要比纯客观的数据比较更加科学。
三、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共同责任。这一时期,社会力量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的社会评价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一方面是大学的社会评价中介机构进一步发展,相继有多个省市成立了省级专业性教育评价中介机构,例如,辽宁省教育研究院评价中心(1999年)、广东省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2000年)、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2000年)、江西高等教育评估所(2002年)、山东省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2004年)、海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2006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07年)、重庆市教育评估院(2009年)等。
另一方面,我国几大有影响的民间大学综合排行均在此时形成。1999年,中国网大公司第一次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在网大网站、《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上发布了“199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2002年10月,中国校友会首次推出“200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网络评选活动,这是中国第一个由网络评选产生的大学排行榜。此后,校友会每年都会推出对国内大学的评价,而且每年都会有新的内容。例如,2010年中国校友会首次推出了“2010年中国大学星级排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2011年中国校友会将“校友捐赠”首次纳入到中国大学评价,引导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2004年,武汉大学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办学资源、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三个主要方面,对重点大学还增添了学校声誉指标,一级指标下设二级、三级指标,其评价指标数量多达50多个,是目前国内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最庞大的一个。
这一阶段大学社会评价的特点有:第一,评价指标不断完善,综合评价日益受到重视。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发布的“我国大学按科学计量学指标排序”只有SCI论文发表数一项评价指标。为满足大学社会评价综合化发展的需要,多指标评价越来越受重视。武书连榜始于1993年,当时只是科研排名,到2000年,该榜开始引入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也增加了涉及本专科生及研究生培养的内容;网大公司在推出“199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时,评价指标非常简单,主要借鉴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对大学评价的做法,2000年以来,网大对指标体系做了较大的调整,到现在已形成二级指标近20项的评价体系[4]。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排行榜,其评价指标更是多达50项[5]。第二,开始重视大学的分类评价。大学的分类评价一直是学界讨论的话题,也越来越为评价者们重视,并逐步引入到各自的评价中。例如,武书连课题组认为,大学类型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型”表示大学的科研规模,据此将现有大学分为13类和4型,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和型分别对大学进行排序。再如,武汉大学的中国科学评价中心本着“同类比较,分类评价”的原则,其指标体系及权重也按重点、一般和民办高校的不同进行设计和评价。第三,评价结果的发布方式逐步走向多元化。早期的大学评价结果基本上都是发布在报纸、期刊杂志等印刷媒体上。近年来,作为信息时代主要产物的网络正开始成为大学社会评价结果发布的重要渠道。如中国网大公司自1999年开始对大学进行评价以来,便坚持每年在网大自己的门户网上对外公布其评价结果;中国校友会也是通过中国校友会网站推出自己的评价结果;其它民间大学社会评价除了利用传统印刷媒体外,也多是利用网络进行发布。
综合上述,我国的大学社会评价尽管产生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并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6]。目前,我国的大学社会评价还处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作为大学评价的发展方向,它必将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张蕊.中外大学评价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5.
[2]朱国辉.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27.
[3]董秀华.对我国大学排行实践的回顾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90-95
[4]2010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EB/OL].http://rank2010.netbig.com/daodu_2.html.
[5]邱均平.从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向综合评价的发展——关于“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的说明[N].中国青年报,2004-09-21(8).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