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的FDI战略与优化
2013-03-27河南科技学院
■ 鲁 旭 河南科技学院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提出是内陆地区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继重庆之后河南也鲜明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招商引资,特别是FDI引资,是连接国际间要素资源、贸易、产业流动的纽带,必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河南作为后发地区,在中原经济区所提供的更大开放平台上只有积极充分运用好FDI引资,才能在内陆开放中脱颖而出,成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一、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FDI引资现状
(一)河南成为中部FDI引资高地
自2010年底河南提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以来,河南的外资与外贸指标不断高位攀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卓有成效。特别是2011年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致力于打造对外开放与产业投资最活跃、最受关注的内陆重地,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1000多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100.8亿美元,快速突破百亿大关,当年增长速度为61.3%。2012年河南在全国利用外资下降3.7%的大形势下实现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增长20.2%,总额居中部六省首位,增速仅次于安徽,成为2012年中部FDI引资高地。同时,河南引资效应凸显,2010年河南引入台湾富士康,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河南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发展,逐步形成智能手机“一区多点”(包括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信阳、漯河、鹤壁等地)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商招商,河南还将可能引进华为、联想、小米、索尼等手机品牌,打造全球最大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二)河南外资助推外贸中部高地的形成
随着河南FDI引资力度的加强,河南外向型经济也飞速发展。2006-2012年,河南进出口额年均增长32.3%,特别是2011年进出口总额比2010年的177.9亿美元增长83.4%,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进出口149.8亿美元,是2010年45.2亿美元的3.31倍,赶超湖北和江西,凸显了FDI对河南外贸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在2012年全国外贸增速趋缓的形势下,河南由于外商出口型项目的竣工投产实现了逆势上扬,2012年增长率达58.6%,远超中部其他省份成为中部地区进出口第一大省。河南出口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占比不断提高,2012年分别达54.7%和65.6%;深加工金属逐步取代传统资源型产品如煤炭、铝锭等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电话、假发、名牌服装和鞋帽等出口快速发展。
(三)河南外资外贸高地的地位还不稳固
近年来,中部省份之间的开放竞争十分激烈,各省份的外资与外贸位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内陆开放高地的认定也会出现动态变化和调整。尽管从2012年指标来看,无论是外资还是外贸,河南均居于中部开放高地,但是2012年河南出口额296.8亿美元中仅手机出口就达155.7亿美元,占河南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出口结构过于集中,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其风险也不容忽视;河南进口总额220.7亿美元,增长幅度远远高于中部其他省份,显示出河南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对河南进出口额增长的贡献度,但加工贸易附加值低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也会困扰河南进一步发展。从长期变化来看,2005-2011期间每年年底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额湖北位居第一,而河南则大幅低于湖北和江西;2012年之前河南进出口总额也长期低于湖北,位于中部第二,虽然湖北2012年以来的外资和外贸表现不如人意,但其对外开放度2012年居全国第12位,在中部居首位。省会武汉的开放发展明显高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发挥好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湖北必然还会有重回中部老大的机会。
二、河南FDI引资的潜在问题
(一)制造业引资比重大
作为内陆地区,一般在资源、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上占有比较优势,容易吸引外商投资本地区的制造业。河南是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形成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电力、建材、冶金、化工、机械等一批重点产业。目前,资源、能源类产业链是外商投资河南的热点,世界500强企业在河南省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资源开发和能源交通领域。虽然与中部地区的其他省份拼资源、能源、土地,河南大幅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可以实现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实现不了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导致环境污染的负效应产生,如近两年河南的废水排放量远远高于中部其他省份,在全国也排在前列,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在中部地区也仅次于山西省,远超其它中部省份。2011年,河南第二产业引资比高达70.1%,第三产业引资比仅有25.2%。2012年河南的三产引资比有所好转,第一产业引资比略高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引资比仍然占到60%以上,第三产业不足30%,而同时期的西部四川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55.79%,服务业成为其利用外资的主导产业。随着河南开放型经济的深入发展,FDI引资如何结合河南农业优势,如何实现河南现代服务业更快更好发展是河南内陆开放高地持久保持的关键点。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飞地风险
河南劳动力资源廉价,2010和2011年在岗工人平均工资分别为30303元/人年和34203元/人年,位居中部地区末位、全国的第26位,具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河南引入港台企业,可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也为河南的对外开放打开一扇窗口,抓住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机遇。近两年,河南非常重视对港、台资的引入,河南的港、台投资占比达65%以上。随着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深入进行,必须注意的是港资、台资企业只向内地转移加工制造环节,而我们也一味只强调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注重提升劳动力素质,就会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端锁定,增加“飞地”风险。事实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这种低端初始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会相比于越南等东南亚落后国家将逐步消失,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大有向国外转移的趋势。如何在全省之内形成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促使整个加工产业链的升级,增加外资的根植性,以此吸引主导港台外资产业链的跨国企业进入,才是河南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放发展的最终诉求。
(三)欧美日高端制造业引入少
欧美跨国公司注重对投资环境的考察。内地投资环境与沿海地区相差很大,又无法靠拼资源和降低成本的优惠政策取胜,吸引这类外资存在劣势。此外,欧美日国家投资占领市场的意图很明显,关于此类企业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事例不绝于耳。因此,内地包括河南引进欧美日跨国公司的能力和动力均不足,如2011年河南出台的大招商政策中明确规定以招亚洲客商中的港商、港商中的华商为先。欧美跨国公司虽然对本地市场具有一定威胁性,但是,与这些企业共存可以使本地企业具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其“鲶鱼效应”可以改变民营企业“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加快本地企业在学习和竞争中迅速成长并走向世界。如今,江苏、上海外商投资主体逐步由港澳台中小资本转变为欧美日跨国公司,随之而来的是从一般加工制造业逐步向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河南与之差距不断扩大。从河南引入的世界500强企业数来看,截至2012年底只有75家,东部地区的江苏有300多家,西部地区的四川187家,中部地区的湖北105家。同为中部地区的湖北仅2012年新增通用汽车、赛默飞世尔、德国电信、日本永旺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而河南只引入了山特维克公司、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和卡特彼勒公司3家公司,而且都是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尽管河南开放指标优于湖北,但开放意识明显落后于湖北。因此,河南如果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仅仅要引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产业来解决目前的就业和经济发展问题,还要有占领未来至高点的宏观谋略。
(四)服务业引入优势不明显
目前,河南的服务业引资大多集中于物流运输、批发零售、地产等领域,高端服务业引入较少。发展总部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如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总部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反映该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从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南京、成都、武汉、宁波位列全国十强,同为中部地区的湖北成为跨国公司华中区域总部的首选城市,2012年底湖北引入第一个跨国巨头意大利美纳里尼柏林化学公司的亚太总部,发展后进十足,而河南还在努力争取苹果公司地区总部的进入。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便利投资国的资本投入,引入外资银行会极大提升本地区的FDI引资数量和质量,但外资银行对投资环境要求严格。全国拥有10家以上外资银行的城市有15个,没有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湖北武汉外资银行数量最多,有汇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东亚银行、瑞穗实业银行、渣打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和韩国企业银行7家外资银行,而河南郑州目前只有香港汇丰、香港东亚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3家外资银行,金融对开放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不强。此外,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部有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西部有西安、成都、重庆,享受企业所得税、国家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必将极大地促进该地区文化、技术、软件、动漫等服务贸易的发展。尽管河南正在积极培育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但这些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这些中西部地区,会对河南高级人才集聚吸引服务型跨国企业进入造成影响。
三、河南FDI引资战略的优化
(一)打造更大的开放引资平台
自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家在河南打造更大的开放平台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如2011年11月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和封港运营;2012年新乡高新区升至河南第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部排名第一;2013年2月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河南的第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在中西部地区位居第一;2013年3月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获批;2013年3月汇集中国政府高层、商界和学界的第14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原之夜”成为主题活动,给了河南展示深厚文化和现代发展的重大机会等。今后河南应更加具有主动的开放意识,在拓展立体交通网弥补内陆区位劣势、增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便利外资外贸发展、扶持服务外包拓展第三产业引资空间、开放金融促进引资质量提升、壮大集群开放经济吸引跨国公司进入、加快现代农业引资发挥河南农业优势等方面积极创新推进开放,并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
(二)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河南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省会郑州的开放定位十分重要。从目前郑州的发展情况看,郑州有出口加工区、国际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不同功能区,下一步还会打造河南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示范区。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还是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郑州都具有明显的引资优势。在打造郑州开放主阵地的时候,一定要对郑州的各种经济板块作相应地调整,可以借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增强郑州在综合物流、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方面的发展,吸引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集聚。同时,扶持洛阳在相关产业方面也尽快形成实力,与郑州形成竞争态势以保持区域竞争活力,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真正在开放经济领域落实河南的“郑州、洛阳双核驱动”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增强整个区域对FDI的吸引力,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均衡发展。
(三)促进FDI引资省内转移
如果区域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反复博弈可以建立,一但成为利益共同体,区域双方的制度创新方向和目标将趋于一致,共同促进区域板块崛起。目前,富士康在河南形成了以郑州为核心的多城市协同发展格局,其“一区多点”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随着河南FDI引资的深入发展,“一区多点”还可以向“总部经济+制造基地”的发展格局演变,即郑州应致力于招大商,打造制造业的总部经济重地,成为引资的智力和技术高地。总部经济在郑州并不影响外资在河南的优质资源和政策利用,制造基地分布在各市县又解决了外资在郑州的建设用地难题,外资对此也易于接受,可以实现河南各市县与外资的“多赢”局面。这种发展格局不仅需要郑州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努力开拓,也需要其他城市采取措施积极弥补区位劣势承接产业转移。条件成熟的城市应加快海关建设,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建设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国际物流园区等,减少原有在郑州的通关成本,探索铁海国际联运、空陆联运、区港联动机制,形成进出口制造基地优势。
(四)合理规划集聚区产业布局
目前,河南形成的180个产业集聚区是河南全球招商的一张“经济名片”,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必为河南的FDI引资带来强劲动力。首先,河南应对现有产业集聚区进行梳理,加快如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等专业产业集聚区的培育,对于综合性产业集聚区,应加快内部特色专业园区如出口型、国别型、产业型、企业型等的建设,使其具有鲜明特色,承担不同分工,形成区域竞争合力,成为对外宣传亮点。其次,河南应积极推进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督促各地通过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避免与同地域地市的恶性竞争,如豫北地区的新乡、焦作、安阳等在寻求与郑州形成竞争合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彼此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此外,河南应对不同的项目用地进行规划设计,在保证重大招商项目用地和环境容量的同时,研究多层标准化厂房吸引配套产业进入的可行性,对于劳动密集型组装、分装、加工产业,研究各产业共存空间优化的可行性,以此引导各园区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为未来发展留有拓展空间。
(五)加强引资环境建设
在FDI引资中,随着各地优惠政策日趋一致,以及各地基础条件的完善,新的区域竞争将向市场规则、投资环境等软实力转变。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河南既要积极参与区域引资竞争,比招商能力和手段,也要在软实力建设上占领先机。2009年和2010年河南外资注销企业数分别为1776家和1217家,虽然与金融危机的国际环境有关,但也与河南投资环境不稳定有关。河南2011年开始重视项目落实工作使得注销企业数降至216家,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也充分说明重视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河南引资环境建设,除了继续优化河南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外,还要加强包括完善政策法规、监督执法、保护知识产权、落实优惠政策等在内的制度环境建设、包括促进政务公开及透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廉洁性等在内的政务环境建设、包括便利融资与人才获取、促进技术创新与转化等在内的经营环境建设、包括提高投资行业准入度、减少地方保护程度、对外资企业无歧视性、提高社会信用水平等在内的市场环境建设、包括培养重商意识、求新意识、兼容心理等在内的人文环境建设,以及包括提供良好治安环境、优化教育与医疗等在内的社会综合环境建设,建立包含结构调整、民生保障、节能环保与公共服务等方面指标的政府综合政绩考核体系,下决心和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打造河南FDI引资新形象。
[1]郭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 [J].商业经济,2012(01):54-55.
[2]杨伯坚.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8):47-51.
[3]梁丹.河南打造内陆经济开放高地的对策建议[J].中州学刊,2011(11):91-93.
[4]许华为.工业区招商引资策略浅议[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1(04):36-38.
[5]王守伦,丁子信,王广起,张德升.投资软环境建设与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