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3-03-27李琴琴

对外经贸 2013年2期
关键词:信用卡信用银行

刘 笛 李琴琴 那 颂

(1.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3.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分行,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大学生成为了信用卡市场的重要用户群,由于大学生信用卡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各商业银行在过去几年以大学生为目标顾客,先后设计出含有不同优惠政策的大学生信用卡产品抢占校园市场,各银行间竞争也日趋激烈。笔者通过对哈尔滨市的几所高校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查,梳理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发展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建议。

一、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和特征

本次调查以哈尔滨市几所高校不同年级的400余名学生为对象,针对大学生对信用卡的持有情况、资金使用、应有功能和使用建议等问题进行了随机调查。

调查发现,有57%的大学生拥有信用卡,总体持有率比较高。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信用卡消费持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随着在校生人数增长,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在持卡数量方面,持有2张信用卡的学生比例高达37.8%,8.3%的学生持有3张及以上信用卡。从年级来看,年级越高,对信用卡的了解程度、掌握能力及使用需求也越高,同时所遇到的信用卡办理机会也越多,所以持卡率和开卡率也相应较高。

据调查,办卡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用方便和可以透支,分别占到了75.3%和35.6%。为获得赠品而办卡的人数也占了相当高的比例,达到了15%。由此可以推断出部分学生仅为获得赠品而盲目办卡,这是导致信用卡在办理后即刻销卡或有的信用卡从未被使用而成为“睡眠卡”的原因之一。

从大学生对信用卡的使用状况来看,调查中发现,43%的持卡学生对信用卡的使用规则不甚了解,导致使用频率受到一定影响。数据显示,每月使用信用卡不到1次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57%,每月使用1~2次的学生人数比例为27.5%,而每月使用3次及以上的比例则不到7%。

通过对信用卡的用途进行分类发现,大学生信用卡多用于刷卡购物,其次是存取款及异地转账,用于应急透支的也比较多,而将信用卡的使用作为一种理财手段对自己的资金使用及消费行为进行规划的则很少。有21%的学生透支额超过或曾超过1000元,而48.5%的学生则从未透支。对于透支的偿还能力,83%的学生表示可以按时还款,其余17%的学生则表示“不是很有把握”。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缺乏对信用卡功能的全面了解,对信用卡的特点及使用细则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信用卡的使用并不充分,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大学生信用卡产品及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设计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现有的大学生信用卡产品缺乏针对性,功能开发不足。不同银行发行的大学生信用卡也多是在外观上追求视觉差异,而在发行条件和实际使用功能方面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6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信用卡提供的功能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要。而银行与商家联合提供的分期付款项目等往往是高档产品,例如高档消费品和旅游等服务类产品,对大学生群体来说需求非常有限。

(二)低层次营销影响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目前各银行主要采取现场设立摊位和招聘校园代理两种营销方式,在现阶段的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中尚缺乏完整、科学的营销体系。大学生信用卡发行渠道、促销手段、定价水平雷同。各银行发行促销手段几乎都趋向于刷卡累计积分、分期付款、提取现金、附赠保险等,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大学生所持有的信用卡数量多却很少真正投入使用。长此以往将影响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

(三)大学生信用卡使用中存在潜在信用危机

各银行为抢占校园市场,在推出大学生信用卡时,无视大学生群体无独立经济能力或者经济来源不稳定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办理条件,这使得办卡量迅猛增加,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信用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由于不清楚在规定的还款日后的计息方式,如到期不还会严重影响个人信用等信用卡管理规定,导致恶意刷卡或逾期不还的行为时有发生,在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学生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三、发展和完善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建议

(一)针对大学生需求完善信用卡功能和配套服务

发行大学生信用卡要根据大学生群体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特征设计产品的功能。如通过信用卡办理异地汇款是大学生最关注的一项使用功能。国内相关研究显示,如果异地汇款免收手续费,就能吸引近70%的学生办理具有该功能的信用卡。有的银行推出的大学生信用卡目前已经具备了该种功能,但运营网点太少,尤其是在中小城市,无法满足学生异地取款,尤其是对于众多中小城市学生家长的汇款需要。目前适合大学生经常消费的商家、场所很少有折扣,银行要了解学生的消费规律和消费特点,争取与大学生经常消费的商家联合,推出相关的信用卡功能,实现大学生、银行和商家的“共赢”。

(二)通过科学的营销和开发增值服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面对人数众多的大学生群体,如何对这一庞大的市场进行细分,既满足大学生千差万别的金融需求,又能为银行培养未来的忠实客户,应成为银行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加强硬件建设,增加校园内ATM和POS终端的覆盖率。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在参加国外考试 (如 GRE、TOEFL及IELTS)或向国外申请学校缴纳申请费时,都需要使用信用卡支付。因此,银行可将学生的这些需求纳入大学生信用卡的业务受理范围。其三,适时调整着信用卡政策。各银行应当根据大学生市场的特点调整信用卡的优惠政策,稳定这个潜在的优质客户群,刺激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合理消费,走良性竞争的道路。其四,增加大学生感兴趣的业务和增值服务,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发行各类联名卡,推行新型奖励计划,提供附加服务等手段吸引大学生客户。如假期为持有本行信用卡的同学提供购票服务等,汇款到账短信通知,银行实践岗位,资助学生社团活动等服务。

(三)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

因为过低的透支限额使得信用卡失去主要作用,过高的透支限额不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理念,而且也增大了该项业务的经营风险,所以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基础上合理确定透支额度非常重要,并且根据大学生信用卡的使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非常重要。同时,银行可以考虑与目标顾客所在的大学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广泛的合作,借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经验,共同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同时在大学中强化信用理念,借助信用卡自身的特点,提供如“大学生档案”等服务,保留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相关信用行为记录。在毕业生求职时可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并将其作为提供给用人单位的信用参考,为就业提供有利支持。这样可以促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杜绝“恶性透支”、脱期还款等现象。此外,还可以借助专业、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征信系统在开卡前核实申请人信用记录,搜集、追踪和分析每一个学生客户的信息,了解学生的信用状况,维护学生的信用安全,规避信用风险。

(四)提高服务质量,倡导“个性化”服务

信用卡的服务质量是学生选择该项产品的关键,也是银行竞争的核心要素。只有完善优质的服务才能巩固老客户,大量发展新客户,才能保证持卡数量增长的同时提高信用卡的使用效果。此外,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可以推出针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等的“个性化”服务。银行应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出发,应重视培养大学生对银行的忠诚度,改善大学生目前银行信用卡的使用效果,并将大学生信用卡逐步打造成知名的品牌产品。

[1]杜秀琇.大学生信用卡的风险研究[J].时代金融,2012(18):206.

[2]陆俊.大学生信用卡合适信贷额度的定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189 -191.

[3]陆媛,徐广.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与理财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44-146.

[4]罗琴.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34):16-17.

猜你喜欢

信用卡信用银行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信用卡资深用户
信用中国网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卡诈骗
“存梦银行”破产记
办信用卡透支还债夫妻均获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