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三驾马车”

2013-03-27向志强

大学教育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三驾马车非学历终身教育

□向志强 曹 珮 邓 恩

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已经开始实施,考虑到我国国情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中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绝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必然依托现有高等教育体系来实施。经过建国以来60多年的发展,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门类繁多、具有中国特色、较为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按照性质差异,大体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含普通高等学科教育、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含电大系统为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教育考试院主办的高等自学考试教育)以及民办高等教育三大类,这也是俗称的“三驾马车”。在建设和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三匹马”各自的优势,并准确定位各自功能,这对于协同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终身教育体系的“第一驾”——普通高等教育

(一)普通高等学校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机构设立了成人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分别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教育。随着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的迅速崛起,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成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供应类型出现多元化竞争。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形势下,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需要重新审视其定位和功能。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服务终身学习社会的重任,开展高层次学历教育满足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学历的需求,开展本、专科学历教育满足社会成员对品牌高校的全日制成人学历教育需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还应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发并承当起高端化、边缘化、稀缺化、国际化的终身教育培训项目,及时捕捉市场需求信息、学科前沿动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服务终身教育的同时,健康快速地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为社会成员提供中、高层次学历教育的主力军。我国目前已较为系统地建立起了从专科、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体系。在终身教育体系下,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以其优良的声誉、雄厚的师资条件、规范的教学管理等绝对优势成为了社会成员提升自身学历层次的首选。对于专、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普通高校除了主要采取全日制成人教育形式外,也可采取全日制网络教育或与考试院合作开展全日制自考助学教育等方式进行,实现共享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优质师资、充分利用闲置软、硬件教育资源的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非通用性、高端培训教育的主要提供者,主要从事满足市场稀缺的专业培训和中高端教育培训,例如为校内、外学员提供出国前英语培训、高级企业总裁进修、企业研发人员专业培训等。这类培训主要由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机构中的继续教育部门来承担,在弥补了终身教育市场需求空白的同时,也开发和培育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特色非学历教育项目。这不仅扩大了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和影响,还进一步创立了高等学校教育的特色品牌,实现了终身教育体系下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非学历教育功能。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国际合作教育的“领头羊”。国际合作办学如要取得理想成效,往往要求国内高校有较强的办学基础和国际影响力[1]。与其他几类高等教育相比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通常具有更强的实力和师资来开展国际合作,既可开展在校生交流教育项目、国际合作培养本科生、外国留学生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也可开展具有国际认证的职业资格培训或以国外吸收引进的国际品牌教学资源为基础,融入国内的非学历教育培训,例如北大青鸟项目、国际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精算师等国际化考证培训等等,这些都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国际合作教育填补了空白。

(二)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根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我国在推进建设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高等教育领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于高职教育的传统看法是,这类紧密联系职业岗位的高等教育应当仅仅属于职前教育,主要培养全日制在校生的职业技能,为今后毕业求职奠定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终身教育体系被赋予了一个重要任务——培养能不断适应职业岗位内容变化的终身学习型产业人才。这种新的职业技能领域的终身教育需求,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定位于服务职前和职后学员的高等职业技能教育领域,既包含高职学历教育(专、本科),也包含高职非学历培训教育[2]。具体来说,即以学员职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为目标,以高职学院为教育实施主体,利用其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专业教学资源、专兼职师资力量、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校内高仿真实训软硬件设施以及“双证书”职业技能辅导与鉴定等方面所具有的其他高等教育、企业培训不可比拟和替代的专业教育优势,来培养、培训“动手能力强、留得住、用得上”的服务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所急需的职业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下各行业在职技术人员更新、提升专业技能的主阵地。随着科技发展和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技术在各行业、各生产环节的大规模运用,生产技术人员技术控制、管理所需知识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使是科班出身的专技人员,也必然出现专业技能快速折旧,需不断更新、升级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迫切需要。在终身教育体系的各子教育领域中,只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能满足这种需求。

终身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为职业转岗人员提供转岗所必需的业务培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产业的发展与全国乃至全球的需求紧密相连,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意味着不少企业、生产岗位也要随之进行整合调整,原有的技术人员为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必然要接受新的专业技能培训。除少数大规模企业能依托自身培训机构开展为数不多的通用型岗位培训外,绝大多数企业的员工还需利用业余时间,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接受有针对性的转岗技能培训。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先将高职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的动因所在。

二、终身教育体系的“第二驾”——成人高等教育

(一)电大系统为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

电大教育是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电大举办过函授、成人教育、电大普通大专班、注册视听生和远程开放教育。电大从1979年开办至今的33年里,始终存在一定程度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难,这与电大的定位不准有关。长期以来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将电大定位为服务于当地经济的成人高校,从30余年的实践来看,这种定位是不够准确的。电大一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采取广播电视函授教学到现在的现代远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确实是属于一般的成人高等教育范畴。但全国44所省级电大在举办远程教育的同时,很多省的电大也先后举办了电大普通大专班(2006年前)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类教育已不再属于成人教育领域,而是实实在在的拥有颁发大专毕业文凭的普通大学学历教育[3]。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形势下,以电大系统为代表的远程开放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应当如何定位、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笔者认为,终身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更具有公益性和非义务性,而电大系统一直以来被誉为“平民进步的阶梯”,为社会成员提供进一步充实自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电大系统为代表的远程开放高等教育首先应当定位为公办的非义务教育,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也要由政府、社会、受教育者三者来分担教育成本。

电大的培训继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与各级劳动技能鉴定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少技能鉴定的培训和考试就是直接依托各级电大分校来举办的。因此,电大系统应当是终身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继续教育培训的骨干力量。电大系统应当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下高等远程开放教育的支柱力量和服务平台。电大系统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中央、省、市、县四级电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全国性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电大的开放教育不仅弥补了传统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供给不足,而且也探索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了较为成熟的开放网络学习资源平台,是终身教育体系可以直接依赖的最现实、最成熟的实施形式。

以电大系统为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高等学历教育的主力军。传统的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面向全日制在校生,这种学历教育是一种职前专业知识的学历教育。远程开放教育则是主要面向在职人员,为其提供利用业余时间获取大学学历教育的机会。例如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分别具有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需要的众多专业本、专科教育举办权和学位授予权。目前仅电大系统的开放教育在校生就有356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10%以上,可见电大系统为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将继续进一步发挥其在职人员学历提升主力军的功能。

电大系统为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能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重要支持服务。我国的终身教育从提出到现在的建设初级阶段,主要采取了依托各级地方电大系统和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办法。例如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依托省级电大分别成立了终身教育办公室和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通过政府主导,电大系统提供各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来快速推进远程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依托电大系统省、市、县、村多层级教学管理系统的三网(天网、地网、人网)优势,成立社区学院或社区学习中心,大力发展社区终身教育。此外,还可与其他普通高校合作,将电大系统的网络平台优势与普通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优势相结合,进一步拓宽终身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极大地满足任何地区、任何人员的任何终身教育需求。

电大系统为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将在终身教育体系的非学历培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终身教育体系下的学习型社会对人的工作技能和人对自身素质的要求都日益提高,人们对有利于自身工作、职业、素质、兴趣等发展的培训学习将更加重视,这直接导致对非学历培训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电大系统就是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预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电大系统为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将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认证培训和服务终身教育需要的实用生活技能知识培训。

(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我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形式,其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考试为目的和指向,具有经济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征。自1981年创立以来,以其公平的教育模式、过硬的培养质量、便捷的学习考试形式等优势,吸引了广大学员的加入,规模迅速扩大,为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及促进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4]。但2000年以来,在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其他成人教育形式兴起以及自学考试中助学机构的违规操作导致自考声誉急降等背景下,自学考试教育生源呈现出下降趋势。如何对其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进行重新定位,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完善自学考试的终身教育功能,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意义重大。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作为我国特有的成人高等教育形式,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理。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应当定位于服务有自主学习需求的任何群体,其比远程开放教育、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对学习条件的要求更加宽松,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能应用于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最能体现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具有公平竞争、广泛适应性的终身教育形式。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为缺乏计算机网络的山区、农村或计算机操作技术缺乏、自身障碍等不便接受远程教育或普通高等教育的人群提供了终身教育学习的途径。自学考试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学考试强调完全的自学,助学辅导并不是必需的环节;远程开放教育则是将教学资源置于教学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辅之以网络教学辅导。这使得远程教育必须在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才能实施,而自学考试则完全没有这个限制,平时的学习主要依托教材及辅导资料,只有在特定的考试时间才到指定的乡镇或中心考点集中参加考试。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实现“以人为本、公平接受教育、完全自主学习”的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自学考试具有全民均可参与、考试标准公平统一,以学员为主导、完全意义上自主学习的性质。选择参加自学考试的学员往往自主学习意识强烈,学习自律性强,自学素质和学习基础较好,其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较高的学习效率以及较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决定了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一种高效、经济、有利于培养学员非智力素质、自学能力的理想而独特的终身教育形式。能充分发挥终身教育中其他教育类型不可比拟的优势:以最佳的考试教育形式结合全国最大的考试平台,实现以公平考试引导学员自主学习的终身教育功能[5]。

三、终身教育体系的“第三驾”——民办高等教育

由于受到私有制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直到21世纪初,在国家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才真正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私人、团体、企业集团、公办高校等各类投资主体出资举办了普通专、本科民办高等院校、独立学院、民办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短短的10年左右的时间里,民办高等院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猛发展。截止到2009年末,全国共有民办高校640所,毕业学生总计819921人。可见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已初具规模,在终身教育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将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划放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把民办教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重新确立并提升了民办教育的战略地位。这对于当前发展空间受公办高校挤压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政策。

在鼓励民办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应如何更新其定位和功能呢?民办高等教育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形式,其往往拥有多元融资渠道、灵活的运营机制、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选择供给,因而具有广阔的空间和较强的市场生存能力。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民办高等教育应当定位于主要服务非学历高等教育培训以及弥补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足,并以高等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培训、社区学院以及农民高等教育作为其业务拓展的重要领域。因民办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机制优势,是探索和创新终身教育运行机制的先锋队,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

民办高等教育能弥补公办高等教育的遗漏空间,补充国家提供的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学习机会的不足,减轻国家教育投入不足的压力。由于历史和国情等原因,我国的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不足4%,低于世界5.1%的平均水平。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也是在财政投入的公办高等教育远远不能满足“上大学”的巨大需求背景下出现的。现在开展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也离不开国家的巨大投入。由于终身教育在很多实施领域都带有公益性的特点,可以预见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公办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仍然将遇到政府投入资金受限的瓶颈,加上公办高校的积极性、精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必然导致很多终身教育项目的开展难以全面覆盖或开展的质量不高。这都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凭借对市场需求的灵敏把握和机制上的灵活性,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依赖其多元化筹资渠道的优势,将迅速弥补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公办高等教育不能或没有实现的终身教育供给空间。

民办高等教育能发挥公办教育不可比拟的终身教育机制优势。公办高等教育长期受计划体制控制,市场灵敏度低,对受教育者的诉求和利益关注不够,而这些都是民办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育优势所在。民办高等院校在管理体系、专业设置、师资调配方面则紧贴市场需求,较少出现公办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和培养过程中常常存在的“专业过时,尾大不掉”、“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学生缺乏动手技能”等弊病。可见,依据机制上的天然优势,民办高等教育将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进一步发挥其普通公办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不可替代的终身教育机制优势。

在当前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我国各类型、各层次的高等教育都应当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和优势,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和功能界定,避免走以往“先上马后备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老路。我国高等教育的“三驾马车”只有依据对其自身定位和功能的准确判断,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实施和进行资源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功能,满足学习型社会中人们对各类终身教育的需求。

[1]黄建如,刘瑞芹.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适应终身教育需求的变革[J].大学教育科学,2005(2):79-82.

[2]史国栋,陈志方,陈剑鹤.高等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9-91.

[3]葛道凯.电大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大有作为[N].中国教育报,2007-12-14(01).

[4]吴遵民,张媛.终身教育思潮下我国高等教育自考的定位与发展契机[J].继续教育研究,2008(1):50-53.

[5]林金泉.论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成人教育,2011(9):64-65.

猜你喜欢

三驾马车非学历终身教育
RCEP对我国非学历教育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试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甬台高校学生交流(非学历生)的实践与发展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