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地方剪纸文化及其相关习俗

2013-03-27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窗花剪纸

王 智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纸文化在西安地区,有过辉煌的历史,史料记载不绝,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古代文学作品、民谣、民谚等都多有记载。学者们认为:“地处关中腹地的西安剪纸历史悠久,根基厚重,是关中传统民间文化习俗忠实的记录者,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座民俗文化的宝藏;西安剪纸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动人魅力,它兼有浑厚质朴和精巧典雅的特征,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就像是中国剪纸艺术里的雅文化,其文化含量不可估量”;“西安剪纸中大量使用常见吉祥纹符,借助汉字谐音、生物特性、相关事物、借助含吉的汉字等因素巧妙构思,形成庞大象征系统”。西安剪纸中出现的“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禹门三级浪”等文字纹剪纸,造型精美,寓意深刻,表现出了文人参与艺术创造的痕迹。

解放60多年来,有关西安地区剪纸搜集、整理、研究的历史背景大约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66年。建国初年,民间艺人开始受到关注,西安地区的文化工作者秉承延安时代就开始搜集、整理民间剪纸的优良传统,开展了多种整理普查活动。1957年,西安成立了文化馆,对各种民间艺术的普查、辅导、整理逐渐开始系统和规范化;1959年3月,长安书店出版了高学敏编著的《怎样剪纸》,①高学敏编:《怎样剪纸》,西安:长安书店,1959年。这是西安地区最早的剪纸工具书。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文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剪纸艺术和版画、木刻等艺术相互融合,作为“革命大批判”的武器,政治色彩浓郁,时政题材作品大量涌现,在文革中发展为清一色的“革命剪纸”,传统民间剪纸形态被作为“四旧”和“封建迷信”封杀。第三阶段是1976年到2003年,这一阶段是传统民间艺术的复苏和回归阶段。这一阶段,西安地区在传统剪纸艺术的挖掘、整理、研究、展示、收藏和对外交流活动等方面都空前活跃,在城乡间还涌现出了一批开展剪纸创作活动的重点村落、群体和老中青结合的剪纸艺人,学者研究成果丰富,有1988年西安美术学院程征撰写的《棂间胜境——关中窗花踏勘札记》,美术工作者、剪纸研究者高学敏编著的《高学敏剪纸艺术》、《新窗花》等。2002年8月,程征主编的《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卷》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26幅周至剪纸作为西安地区剪纸艺术的代表作被收录书中。第四阶段是2003年至今。这一阶段主要的大背景是传统剪纸艺术的日渐濒危、我国开始加强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和我国加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传统剪纸艺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

2009年9月,以陕西剪纸为申报主体的“中国剪纸”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首个入选该名录的传统美术类项目。不但如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是次第展开,如西安美术学院贺欣的《周至剪纸》①贺欣:《周至剪纸》,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一书,对周至的民间剪纸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研究;刘合心以《蒲编堂路氏剪纸》为题对路氏剪纸也进行了细致阐述。这些成果的面世,无疑对扩大陕西剪纸文化的宣传、传播意义重大。

从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西安市非遗保护部门在陕西省文化厅关于编纂《中国剪纸·陕西卷》的统一部署之下,组成剪纸普查队伍,深入上百个村落,走访濒危剪纸艺人二三百名,并会同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召开十多次针对剪纸民俗问题的研讨和讲坛。这是针对剪纸这一世界级“非遗”代表作项目在西安地区所作的20多年来最为细致深入的一次调研,也是新中国建立后在西安地区针对剪纸艺术及其民俗的第三次大规模调研。本文即是此次西安剪纸文化调研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对西安剪纸文化的再发掘。

一、西安剪纸文化、相关习俗及其传承

古老的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一系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典章礼乐祭祀制度、天文科技历法制度、百工百艺制度和一系列重大的发明创造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浓缩了上下五千年炎黄子孙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智慧。这里也是中国四大发明之首——造纸术的发源地,这里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发源地,是皮影、木偶艺术的发源地,这里更是中国千百年来民族民间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域之一。

西安现辖9区4县,89个乡镇,87个街道办事处,3000多个行政村,历史上形成的自然村落大约有5000个以上,许多村落的历史非常久远。农耕时代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一直在这些村落中延续,这些村落是关中文化腹地各种习俗和文化遗产保留传承的最基本单元。如果说西安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那么,这些村落就是中国文化之根脉的最末梢。农耕文化的特点是以村落为聚居地,村落既是封建时代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行政单位,也是各种习俗和文化传习的最基本单位。而今,尽管城市、乡村之间发生着飞速变化,但是在西安地区许多千年以上的古村落、古镇数不胜数,星罗棋布。在这些地方,每一个古老的村落必有古老的文化遗存,每一个古老的村落各有各的传统,形成了民间文化“十里不同俗”的景观。西安地区丰富的文化积淀不仅蕴藏在星罗棋布的文化古迹中,更蕴藏在生活在这片土地老百姓世代相袭的习俗里、信仰里、技艺里、文化记忆里;以这些村落为核心载体,千百年来各种民俗和民间文化被一代一代保留传承下来。

“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进入百姓家”。这首民谣已在西安周边及关中各地流传千年,讲的是汉文帝小时候,被其母薄太后抱着用剪制的桐叶在窗前玩耍的故事。还有《搜神记》中提到用兽皮剪制的李妃形象在宫中为汉武帝演艺,以慰藉他对李妃思念之情的故事历来都被看作是剪纸和皮影的源头,无论是剪纸还是皮影都与汉长安有着一定的关联。在西安乡村,老人们把剪纸叫“花花”,剪窗花叫“铰花”、“刻花”、“剪花”,把刺绣叫“扎花”,“花花”在老百姓眼里就是花花绿绿的、五颜六色的、最好看的、最美好的东西。这一古老艺术被国内外学者赞誉为“中国的母体艺术,极富生命活力的人文载体和生命符号”。

剪纸离不开剪刀和纸,秦汉时期关中金属器具制造技术的成熟已经从各种考古发掘中得到验证,打制锋利的碎剪刀的手工技艺至今还在西安周边地区保留着。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现从西安灞桥出土的古纸残片,证实了我国造纸术上溯到汉武帝时代,完善于东汉。在周至县、长安区等地,至今还保留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最原始、最原生态的造纸技艺。而纸从诞生起就不仅仅作为书写工具,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民俗活动中。至今西安的造纸匠和裱糊匠人们还认为纸是圣人所造,纸能通神,纸有灵性,关中民谚说“阴阳只隔了一层纸”,而写了字的纸更要敬畏和敬惜,纸不易留存却易焚烧,焚烧后化作青烟和灰烬。纸的可塑性、可书写性和易燃性甚至纸焚烧后的青烟和灰烬都使纸成为沟通天、地、神、鬼和祖先、亡人以及家庭俗神的无可替代的媒介。例如过年灶王爷要通过供奉和焚烧灶像、灶马化作青烟直上才能实现“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祈愿;祭奠祖先和亡人要通过制作引魂幡、焚烧纸钱,讲究祖坟冒青烟才能实现人鬼对话,求得庇护;供奉佛道神仙的各种庙会都要通过焚烧黄裱纸、香蜡和供奉巨大的纸火并焚烧后才算为神祗尽了心愿,香火的旺盛是衡量神佛灵验的标准;在周至县屈娘娘庙的“飘池会”上,妇女孩子争相将黄裱纸漂浮在当地最有名的泉水井水面上,而使纸张能逐渐下沉井底的人一定会得到屈娘娘护佑,心想事成;西安民间祈雨求神抡着大刀开道的神汉“马角”,即使在迷离中误伤了人,人们也相信只要把大刀上悬挂的黄裱纸焚烧后的灰烬涂在伤口上就会痊愈。而经过剪染刻绘和扎制的各种纸文化物品被张贴、悬挂和装饰、裱糊在庙宇、民居和坟茔以及各种建筑物的墙壁、屋梁、窗棂、门楣上,其最原始的意义都是驱邪纳吉。如过年民居的张灯结彩、庙门上悬挂五彩门旗、洞房门外张贴大红的窗絮子、门絮子都有这样的意义。因而纸从诞生起就在各种民俗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剪纸艺术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民俗的一部分。

西安剪纸广泛应用于年俗、婚俗、丧俗、巫俗、宗教庙会等各种民俗活动以及服饰绣花底样中。宗教剪纸中就有用于庙会、祭祀活动的用品,如宝幡、宝伞、做法事用的令旗、庙门张贴的门旗、供奉用的纸火、纸亭、纸塑戏剧人物、为供奉对象制作的靴帽鞋袜衣服、家庭供奉的神龛帘子等;丧葬活动中的剪纸就有门纸、纸刷子、引魂幡、纸钱、纸旗、纸伞、祭奠用的纸人、纸马、纸亭、纸钱串子、摇钱树、为阴间亡人制作的各种服装鞋帽、宝莲灯、串子灯、童男、童女、金山、银山;巫术剪纸中就有用于叫魂、禳命、送病、祈雨、祈祷等仪式之用的叫魂娃娃、挡鬼娃娃、送病娃娃、扫天婆、甲马、禳命用的剪纸寿桃、栓娃结、拴娃纸锁等。在这些仪式中,民间剪纸的作用十分突出。民间剪纸也是古老巫俗的重要手段,其中蕴藏着古老的生命信仰渊源。

年俗中的灯彩文化可以追溯到汉唐宫廷中的“燃灯表佛”和“上元夜闹花灯”;婚俗中的黑色仰棚花可追溯到秦人的尚黑习俗,丧俗中的引魂幡可追溯到唐代的剪纸招魂,节俗中的清明戴贯钱可追溯到晋人戴胜习俗,巫俗中的禳命习俗让人想到了文学作品中诸葛禳命的现实遗存,至今西安地区古法造纸、剪纸、纸扎、纸塑面具脸谱、纸编工艺画、撕纸画、纸塑大头娃娃、纸质老玩具、纸质花灯纸包装等系列文化,无比丰富,纸的作用无可替代。纸张除了广泛用于书写、绘画以及包裹物品食品外,民间还长期将其作为引火、存储火种、制作火绳火绒的媒介,丧俗中更是垫棺材、包裹尸体最重要的材料,植物纤维纸张确实起到了对尸体隔离、防腐保护的作用;纸焚化后可通神,同样纸包住火又形成了灯彩文化,中国灯彩文化的源头也在长安,灯笼的发明也是中国人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千百年来,剪纸也广泛用于花灯的制作。各种灯花、灯围子和灯絮子、字纹、灯的各个部分制作都要使用彩纸或者经过剪和凿、拼贴、染色等工序,特别是走马灯、宫灯上装饰戏文窗花、吉祥纹饰更多。民间社火纸扎人物、服饰、道具等都要用纸,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那么,在世界上的哪一样物质可以代替纸张的这些作用?在对造纸艺人进行调查中发现,几乎家家的内门横梁上方隐蔽处都会放置一个铁铸的凿子模具,每到清明、年三十、七月十五这些祭祀祖先亡人的日子,家人会随手用模具在麻纸上凿制使之成为纸钱,自家使用,也可沿街叫卖补贴家用。

关于纸幡、纸钱,民间传说,最初文字都是写在竹简上,自从蔡伦发明了纸,长安一带纸可以大量生产了,有一家造纸的掌柜的,为了让纸大量出售,想了个办法,他假装死了,让家里人给埋上好多陪葬品,摆上好多贡品;门上贴些纸,门口处放两三丈高、一楼粗的纸塔,砍些树棍用纸一缠,名曰纸棍,插在坟上,家里又剪些纸人、纸马,扎纸房,名曰灵堂;把竹子中间打通,一直插到坟底,好让他出气,上面吊好多纸,名叫纸杆,家里人到坟前又烧了许多铜钱打过的纸,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将他挖出来,说他真活了,并且宣扬说,他用那些纸物买通了阎王爷,被放回来了。于是,人们争相效法,希望自己的亲人也死而复生,不惜代价,买了好多纸,在门前立纸塔,在坟上插纸幡,坟前焚化纸钱,故关中人有句民谚“阴阳只隔了一张纸”。

二、纸扎与庙会

西安地区是佛教、道教发扬光大之地,佛教自东汉永平十年(67)传入西安,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和东南亚影响深远的八大宗派中,有六个宗派的祖庭在西安市,像三论宗祖庭草堂寺、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律宗祖庭净业寺(唐代鉴真受业于此)、净土宗祖庭香积寺等。西安又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其中位于西安周至县的楼观台、西安八仙宫、户县全真派的祖庭重阳宫、临潼老母殿等都是我国影响较大道教圣地,而在西安民间广泛信仰的民间诸神不可胜数,除了著名的各大庙宇寺观外,西安地区城区、原区、山区庙宇林立,有孔庙、人祖庙、十三省总城隍庙,城区都城隍庙、周至县城隍庙、财神庙、刘海庙、火神庙、风伯雨师庙,药王庙、湘子庙、斗门牛郎织女庙、索姑娘娘庙、太白庙等。传统时期几乎村村都有庙,大的村落如蓝田肖家坡村、长安北张村、周至上阳化村等每个村都有七八座庙,号称天下第二大村的周至豆村,三十六条丁字街就有七十二座庙。一年四季西安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庙会。有庙就有会,庙会成为当地人们精神文化的中心和集市贸易的中心。周至集贤还有皇会,据说是皇帝御封的庙会,每个庙会都有固定的会期,每逢庙会,热闹非凡,既有善男信女的祭祀朝拜、祈子、祈福求财、求医祛病、卜问吉凶等活动,又有大戏、小戏等各种文化活动助兴。

庙会中,专职的经师和信众会提前制作大量用于庙会活动的宝幡、宝伞、斗、万花灯、五方灯、做法事用的令旗、庙门张贴的门旗、供奉用的纸火、纸亭、纸塑戏剧人物、为供奉对象制作的靴、帽、鞋、袜、衣服,供桌上使用的如意、佛手、元宝、金钱、仙桃、摇钱树、万年青等,烘托出浓厚的宗教气氛。而这些物品的制作材料多为银箔纸、各种彩纸和黄裱纸。各种纸质品制作非常复杂,例如宝伞要制作祥云宝盖,用黄裱纸裱糊,四面要挂各种彩条絮子,伞盖还要用金瓜、石榴、寿桃等各种吉祥纹符装饰,给神爷送的服装要从头到脚帽子、袍、靴、袜一样不能缺,还要按照其身份在上庙装饰各种图案。即使是一个小庙,也要讲究“爷有会时候,一定要给爷糊衣服,先剪后糊,一定要有衣帽靴袜,不能马虎。”

宗教庙会中使用的纹饰都有特定的程式,不能混乱,佛教活动中的纸制法器、经幡、门旗中的纹饰多为佛教八宝组合纹符和八吉祥组合纹符。八宝为佛珠、方胜、磐、犀角、金钱、菱镜、书、艾叶,八吉祥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八种法器。佛教活动中常用剪纸纹符为万字纹、莲花纹、盘长纹、贯钱纹、曲连纹等,其中幡旗也有有绿、白、黄、黑、红五种颜色,分别象征东南西北中五方。道教活动中纹符多用八卦太极纹符和暗八仙纹符,暗八仙符即用八仙所持的八种器物构成纹符,象征暗中有仙人护佑。门旗、令旗多为五个一套,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一般多用五色或者黄色,幡旗边纹多以火焰纹装饰,艺人们剪制幡旗也有口诀:即“金为圆形,木为条形,水为波浪形,火为锯齿形或焰纹,土为方形代表天圆地方。”佛教有八宝组合纹符和八吉祥组合纹符以及万字纹符,道教有八卦太极纹符和暗八仙纹符等,佛教多莲花纹、万字纹、佛字纹,道教多火焰纹、八卦太极纹。民间俗神信仰还有各种讲究,所供奉的每位神爷的服饰、法器、坐骑都不可乱。

周至地区庙会盛行,凡大型庙会都要敬献大蜡、送纸火、唱大戏、跑竹马、耍马角。每年楼观台老子庙会、财神庙会、屈娘娘庙会、黄飞虎十八会、索姑庙会等,周边数十个村落的每个村都要组成敬献纸活、大蜡的队伍,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浩浩荡荡“朝山进香”,按到达时序依次行进,非常壮观。每一支祭祀队伍两侧,均有四个神汉“马角”,他们手执大刀,神态半醉半醒,眼睛若睁若闭,东倒西歪地抡刀演武。人们见了,既怕伤着自己,又担心惹了神灵,便纷纷退让,保证祭祀队伍顺畅通行。周至庙会中供奉神会的大型纸火也叫牌楼纸,每次需供奉12杆或者24杆,一个牌楼称为一杆,一般为两层,高达3米,也有三层牌楼,根据村子经济能力也可以做六个或八个牌楼,24杆叫全堂纸,12杆叫半堂纸,过去最低限度要做12杆,寓意12个月每月都有供奉,纸火要在正午送到。到现场要行礼,讲究24拜,把神拜完,全部焚烧,所以叫“纸火”。纸火最主要的形式叫牌楼,牌楼如同戏楼,过去大的庙宇前都有戏楼,庙会一定要演戏,首先是娱神,其后才是娱人,周至供奉纸扎戏楼也是这个意思,戏楼如同半个庙宇,每个两层的牌楼要有“两堂戏”,三层牌楼要有“三堂戏”。戏楼上要有成组的纸塑半立体戏剧人物,也是连剪带塑,非常有特色,12个牌楼就要有24折戏,纸塑的戏剧人物可以达到60多人。每个戏剧人物的服装、道具、兵器、脸谱、服饰、头帽都不一样,都要准确。一般给庙上送戏,道教牌楼上的戏剧多反映孝道的《乳姑不息》、《孟宗哭竹》、《卧冰求鲤》、《黑虎坐台》、《香山还愿》、《白蛇传》、《刘备招亲》、《封神榜系列》等。牌楼上的戏剧还要看庙上是男神还是女神,男神要献武戏比较多,因为武戏中要扎铠甲、扎靠子,所以也叫“硬戏”;女神要献文戏,也叫“软戏”。除复杂的人物外,牌楼自身的制作也非常复杂,看牌楼不光看人物,最重要的是看牌楼的精细程度,每个牌楼上的“吊插”(一种装饰)、纸牌楼下面的“通担”(梁柱形装饰)、格子门窗花纹、斗拱花纹都是以剪纸的形式剪出来的。总计牌楼前后的各种装饰物有“大牙子、双通担、单通担、拐子字、屋檐、屋脊、斗拱、吊塔、格子门窗、戏台栏杆”都是剪纸而成,这些地方要特别细腻,纸扎牌楼的好坏全凭这些地方,其工作量“看一半子活”,要达到色彩绚丽,神态细腻,栩栩如生。除牌楼外,纸扎艺人还要扎制大蜡亭子,旌幡等各种纸火。旌幡上要有三角形吊纸,幡下的梭子要求有金钱吊葫芦。周至庙会和丧葬仪式中自古以来用大型纸火成套成组献祭的礼俗非常兴盛,以至于周至各个乡镇善于制作纸火的店多艺人多。由于剪纸活动十分复杂,这对纸扎艺人的要求也就非常高,要具备各种宗教知识、戏剧知识和造型能力,还有扎、染、刻、绘、剪、凿等各种技艺。

三、窗棂上的高台教化

戏剧人物剪纸,老百姓把它叫做“戏文剪纸”,它是把每一本戏最精华、最经典片段中的核心故事人物形象(也叫“戏心子”)提炼出来,通过画工和民间剪纸艺人的创造、加工、提炼出的一种窗花形式。一般的过年贴,必须成套成组贴,一般张贴有两个地方:一是在窗棂上,二是在宫灯、走马灯上比较多。分为单色和彩色,据韩炜等西安多位70岁以上老艺人们回忆,四五十年代,在西安城区普遍流行过两种窗花形式,一是画窗花,主要是画各种花卉,画了染色后张贴,一种是剪窗花,主要是戏剧人物窗花,当时有个叫韩爱霞的老人(约1918—1968),在北关正街一带剪的窗花就很有名,戏文剪纸都是单色的,有黑色、蓝色、红色,技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建国以后,由于国产玻璃逐渐普及,建筑形式发生变化,在西安城区这种戏文剪纸逐渐消失。目前主要分布在西安周边的周至县、户县、高陵等地,以周至、户县最盛,遗存最为丰富,其中以周至县传承8代的路氏点彩戏剧人物窗花最为有名。戏剧人物盛行的周、户一带,正是陕西秦腔、眉户、皮影等戏剧文化特别昌盛、发达的地区。戏剧是中国农耕文化最典型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是正统艺术与民间艺术的融合,雅俗共赏,历史上,周、户一带秦腔戏曲就很发达,几乎是村村有戏台、村村有“自乐班”,户县有120个自乐班,周至县庙会众多,平原地区有1042个自然村,其中782个村落有庙会,有庙会,就会唱戏,周、户一带,目前保留的剧本多达100多部。

周至、户县一带的戏文剪纸繁多,无论是数量,还是艺术表现的水准和独特性上都非常突出,周至戏剧人物剪纸尤为典型。20世纪80年代在周至终南一带发现的《传世遗宝剪纸画谱》,主要是戏文剪纸画谱稿。周、户一带,秦腔戏剧盛行,周至地区以及户县西北部一些乡镇流行的戏曲人物窗花,数量多,造型准确,神态生动,风格独特,尤其是周至终南镇一带的染色点彩戏剧人物,寓意吉祥的瑞兽、花鸟,是西安地区民间剪纸中土生土长的一支奇葩,独树一帜。戏曲人物剪纸以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居多,以传统的儒家伦理忠孝节义思想,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戏剧人物剪纸无论是染色点彩还是单色,受皮影人物造型和刺绣人物造型的影响明显。西安地区的民间社火是戏剧的一种特殊形态,社火场景也是窗花常见的题材。周、户一带流行的戏剧人物剪纸,初步统计有300多个不同的人物的造型,仅路晓春的戏剧人物剪纸就多达150多个不同的造型,成组成套的戏剧人物组合就有近50多出戏。

数百年来,古代戏剧对于大多数底层的老百姓来说,是了解历史变迁、朝代更迭,获取知识、获得人生智慧、从忠奸贤孝烈女人物身上学习伦理道德,学会做人道理的重要途径,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最主要的精神食粮,起到寓教于乐、高台教化的作用。在乡村常常发现有许多老人没有上过学、念过书,但是唐诗宋词中的词句、历朝历代的故事说来朗朗上口,甚至是倒背如流,都是从戏里学来的。

戏剧人物的形象数百年来又形成高度程式化、标准化,其脸谱、服饰、头帽、道具都有一定的模式,走样了就不像了,道具错了就不是原来的人物,戏文窗花在摹绘、创作、复制中也必须遵守这一模式,方寸之间,完成对戏曲人物的平面化的浓缩也必须准确、凝练。戏文窗花不同于普通的人物窗花,也不同于花卉、吉祥图案等,一组戏文人物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制作必须按剧情成组成套。

在等驾坡地区调查剪纸的过程中,有位叫李红梅的老太太,祖籍朝邑,后因为移民辗转来到西安,她的外婆和祖母、母亲都是剪纸的能手,她小时候只上了不到2年小学,但是却出口成章,甚至可以拟家里的对联。问她怎么会的,她说都是从戏里学来的,小时候娘家婆特别爱看戏、爱唱戏、会剪戏文窗花、常让人说戏,久而久之,她也能给外婆说戏了。我问她她的外婆都剪些什么戏文,她脱口而出:

二进宫的报江山,三滴血中合家欢。

四贤村里双做官,游龟山里好姻缘。

三娘教子全家福,五台会兄搬老父。

六月下雪窦娥冤,七子八胥大拜寿。

梁红玉战金山,穆桂英破天关。

冰清玉洁王宝钏,替父从军花木兰。

八仙过海福禄寿,土地灶君赵公明。

佛祖菩萨云中走,师徒四人西取经。

二十孝孝为先,十二女将战北番。

周仁回府秦香莲,游西湖里桃花庵。

精忠报国岳母愿,雷锋塔下救母还。

我问她:这些词是你现编的吗?她说:不是,小时候母亲剪窗花、贴窗花,嘴里常念叨这些。母亲剪的戏文多的成套,一到过年,一出戏里四折戏都要上窗子,不懂戏就铰不了,不懂戏就贴不上窗。我问:铰人物难吗?她说:形状就像牛皮人人(皮影),眼睛都是单的,因为爷爷爱戏,家里也有剧本,我粗识十几个字就给娘家婆念,经常把“丫鬟”念成“了鬟”,最自豪的是自己学会了写别人都不会的“貂蝉”两个字,还有“杨继业”三个字。李大妈的多才多艺,她的知识、智慧无一不是从戏里来的。

在户县我们搜集到一批戏剧人物熏样,但是要把这些人物认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省秦腔爱好者学会韩炜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连续到省戏剧研究院看了20多天的戏,才算是补了补课。秦腔剧情经典、紧凑、高潮迭起,在细节上高度夸张、概括、抽象,其惩恶扬善、爱憎分明的主题,直奔人的心灵深处而去,如奉承东出卖杜文学的心理活动让全场雷动,包公巧骗陈世美的智慧让人们懂得粗中有细,其经典的情节和戏词都是经过数百年来无数文人加工提炼、千锤百炼而成,既文雅又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远不是通常人们认识的粗喉咙大嗓门。秦腔服饰华美,人物形象和动作高度夸张、抽象,每一个静态的情节都是一副精美的画面。

西安是秦腔发源地,是秦腔最盛行地方。秦腔在这里生成、发展、壮大、传播。西安过去有享誉全国的尚友社、三意社、易俗社等三大社,还有德庆皮影社、长安木偶剧团等著名小戏班子。1912年8月13日成立的西安易俗社造就了范紫东、高培支、孙仁玉、吕南仲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关中人有句俗语:“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无论满月寿诞红白事、逢年过节庙会都要唱秦腔,有的还要唱对台戏,人们看着入戏了常常会“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戏剧成了老百姓接受伦理道德教化传承的重要形式,是老百姓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程征曾言:关中百姓看戏的场面是壮观的,如同乡村盛典,秦川农民对于秦腔的情感是一股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热流。作为对戏剧舞台的留恋和回味,他们把自己喜爱的舞台形象用纸摹写下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窗棂戏台”,“每当闭目静息,那些嘴贱皮厚的媒婆、嘲谑诙谐的小丑、招摇过市的纨绔子弟、一身呆气的书生、姗姗而来的少妇、铿锵而行的武旦、含情脉脉的淑女、捧笏祝拜的朝臣就轮流到眼前亮相,我惊叹那一张张两三寸长、一寸来宽的小纸片竟出自秦川妇女的游刃之中,变成了一个个性格化的活人,这是一般画家也不易达到的境界”。

目前,旅游业存在明显的供需错位现象,表现为:一方面,旅游业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却出现实习难、就业难的假象。究其原因,除了学生不愿从事服务业等主观原因外,主要在于高校培养的学生与旅游业要求差距较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意识不强,职业忠诚度较低的现象。形体礼仪课程“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重视学生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培养,并通过相应的保障措施达到应有的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旅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4]。

周至县也被称为“戏窝子”,许多剪纸艺人本身又是戏迷,她们不仅看戏,而且懂戏,她们传下来的戏曲剪纸窗花剧目繁多,格局成组成套,风格有细致、有粗率,并有着多层次的分布状态,目前仅周至地区戏剧人物点彩剪纸,流传下来达300多人形象,50多个固定场景。《三娘教子》、《封神榜·黄河阵》、《铡美案》、《王宝钏》及《老鼠嫁女》等民间传说故事都是剪纸普遍表现的题材。我们在周至豆村调查到一批剪纸,有些人物连艺人也无法辨别,不知是因为走样,还是因为太古老。相似装扮的人物在方寸之间最容易搞混,必须熟悉它在“戏心子”(经典片段,经典场景)中的布局,才会贴,才能染色。

戏台是全村最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而贴戏曲窗花就像在家里搭起了戏台子。大年三十糊窗户,100个窗子在妇女眼里就有100个戏楼,是戏曲舞台的一种延续;一套戏曲窗花就如同一台戏,戏曲窗花通常提取一出戏中的典型情节、典型场面作为表现内容,其人物及物件的布局安排有主有从,其组合呼应都与戏曲表演相对应,剪要懂戏剧,贴要懂戏,欣赏也要懂戏。老百姓说:“铰人人都有讲究,不能瞎铰,不能瞎贴”,贴也要讲对称,情节要对称、人物身份对称、服饰道具对称、不同戏剧人物对称、同一戏剧人物对称等等。

除此之外,戏文窗花的另外一个形式就是社火人物,社火艺术很古老,社火是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社”是土地神,“火”是火神,祭祀社火二神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关中大地特有的盛大民俗活动,可以说是乡村盛典。关中社火有地社火和高台社火两大类。地社火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地游子、背社火、走社火、大头和尚戏柳翠、推车车、拉犟驴等。至今剪纸中还保存着《蚌舞》、《张公背张婆》等类型。高台社火,有高跷、芯子、马社火(包括牛社火)、车社火、血社火等。扮做表现戏曲内容的社火芯子,以惊、险、奇、悬、巧著称。西安地区著名的社火就有未央区大白杨社火、户县社火、周至社火、蓝田肖家坡社火、长安牛老爷社火、临潼马踏青器山社火。高陵船张社火传说高陵船张地区就曾派出高手到近邻栎阳地区“装疯卖傻”偷学社火技艺等。由于社火中的人物造型多是和戏曲故事融合,又以芯子的形式出现,所以此类剪纸也是以芯子的造型表现出来,这也是西安戏文剪纸中最独特的形式,有单层芯子、双层芯子和三层芯子等。这些剪纸造型以桌芯子为主,即最底层是四腿方桌,桌上面才是芯子人物,如《三娘教子·机房教子》中的娃娃跪在桌子上,手拿马鞭子,马鞭子上头是织布机的腿,三娘则在最上面的织布机上悬空而坐,另一个人物谢宝在旁站立。《罗通扫北》中,桌子站立白胡子老汉,老汉手拿银枪,枪尖上站着个罗通。社火芯子剪纸造型特点是:多呈长条状态,桌子和芯子机关、芯子人物多为上中下结构,人物更加小巧精制,而且是按照芯子的特点,一幅是多个人物、一个剧情,一个经典的戏剧故事,同时在方寸之间,在平面中表现立体芯子造型惊、险、奇、悬的特点。

如今由于剪纸巧手相继去世,戏文窗花逐渐散失。我们较易闻见的唯贺欣女士在《周至剪纸》书中整理出成套的戏曲窗花四十一种剧目五十四出剧情(折子戏),刘合心在《蒲编堂路氏剪纸》中整理出点彩戏文窗花50种,文人气息浓厚的刺绣纹样窗花多种,社火芯子窗花多种。

西安地区的戏剧人物剪纸——“戏文窗花”,成组成套,遗留丰富,人文内涵深厚,窗花剧目繁多,并有着戏文窗花贴法。在所有窗花贴法中,戏文窗花是最复杂、最具文化内涵的。老百姓说:“人的窗花都有讲究,有故事,不能瞎铰,不能瞎贴”。一到过年,每家每户贴的内容、题材都不一样,就像赛社火一样,在窗花上利用戏曲情节互相斗巧、比压,以对台戏的方式一户压住另外一户,也是常见的戏曲文化现象,十分有趣。老艺人说剪要懂戏,贴要懂戏,不懂戏就铰不了,不懂戏就贴不上窗,而欣赏也要懂戏。虽然戏剧人物不像花草那样讲究对称剪,都采取单剪的方式,但是张贴时也讲究情节对称、人物动作对称、人物造型对称、人物在戏中的身份对称、人物的兵器道具对称、或者一出戏不同人物对称、或者不同的戏大场景上的对称。例如杨宗保对穆桂英、皇上对王爷、烈女对烈女、才子对佳人,每一个窗棂间,就是一出或多出完整的故事,这些剪纸把春节的窗户变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舞台。

路试老宅卧室窗户后檐2009年贴56格上下扇窗花贴法举例:

窗子形制为上四下三格子窗户贴法:56格窗子每格子15厘米左右见方,窗花必须在10厘米左右。四角红色角花,下蝙蝠,上蝴蝶花卉组合图案,呈两翼张开装,老人房间:实心贴法,中间横格子八格,从中间到两翼贴起,分别是染色福寿双全桃花寿桃套字,染色竹报平安竹套字,两边染色人物种寿桃、染色人物载石榴,再向两边是单色红人物戏剧“王母探窑”、“杀裴生”;再向两边是单色喜鹊登梅,向下一排,染色四个团花,牵牛花、牡丹富贵等;左右是路试祖传黑色瑞兽“狮子滚绣球”、“下山虎”。再向下一排,中间点彩千里送京娘、剪红灯,两边点彩碗花寿桃、点彩碗花佛手;再向两边“小姑贤”、“盗仙草”,中间一排向上一排中间四个单色烟格吉祥字纹亮窗花,依次是“榴开百字套石榴图案”、“万事如意字套牡丹花”、“花开富贵字纹套牡丹花”、“年年有余字纹套鲤鱼图案”。向上环绕是单色黑色暗八仙一组四枚:汉钟离芭蕉扇丝带、吕洞宾青锋剑缎带、张果老渔鼓缎带、曹国舅响板,暗含八仙祝寿之意。布局对称,富贵典雅,富丽堂皇,总体烘托出期望老人健康长寿之意。 56格贴32枚窗花,上演的戏剧是6折戏15个人物,一个窗花就是一部戏剧大观园。

路试老宅卧室窗户后檐2010年贴法举例:

四、西安各地门吊子、窗棂子习俗及其禁忌

过年窗上贴窗花,门上要贴门吊子。门吊子在民居、官署、商铺、庙宇应用广泛。门吊子又叫门旗、门彩、斋牒、挂笺、贯钱、门梭子、门絮子、挂钱等。“门笺”这个名称,据说是把钱字换成笺字并被书籍、报刊广泛采用,约定俗成。而西安地区习惯称为门吊子、门旗、门梭子、门絮子。一般用于大门门楣上,张贴要成套悬挂。西安西部、南部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等地过年要贴门吊子。一到大年三十,吃过中午饭要先贴门吊子,然后举行安神仪式,到祖坟请先人回家,点香蜡黄裱纸,燃放鞭炮。请祖先回来准备年夜饭。在这一年中,讲究门旗的悬挂时间越长越好,不能自己去掉,要自动落下。只有贴了门旗才能请祖先回家,门旗中的宗教含义十分明显。周至地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门旗,头道门、二道门、橱柜门都要贴。甚至官署、城门也要贴,主要贴红色的门旗,人们认为贴门旗一种“福”。过去人讲究丹砂驱鬼,“见了红避邪”,贴门旗习俗讲究家中男主人贴女人不贴,触犯法律的人和光棍汉也不能贴;身体不好、有病或有残疾的人也不能贴,门旗必须拿五色纸剪制,但忌讳黑、白、蓝三色。在长安地区,过年贴的“梭子”为红色,贴时一定要衬黄裱纸。由此向东部、南部延伸至蓝田、临潼、高陵和阎良等地,张贴逐渐减少。

门吊子还用于庙宇张贴和各种神龛使用,大的城门和庙门要贴巨大的门吊子,小的佛龛爷堂要贴微型的“碎碎门梭子”。显然,过年贴门吊子不仅喜庆,还能避邪,比窗花更具宗教性。窗花不入庙,但是门吊子大小庙都要有,即使再小的庙,也有最简单的门吊子。门吊子上一般都有字纹和花纹,而最简单的门吊子就是五块纸。门吊子色彩有红色、黄色,有五色。一般家居用红色忌黄色,庙宇用黄忌红色,在家居和庙宇也有五色、三色混用的。五色为“红黄绿紫粉”,当然也可以旗身为红色,旗上的字为多色,周至大部分地方把门吊子叫门旗,一般家里贴一组,五个都是红色。周至东部终南镇一带叫“门旗”、“门梭子”,过年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红色,一组五个。户县叫“门梭子”,过年贴一组五个,红色,中间套字。兰田汤浴一带叫“门絮子”,一组五个,五色。蓝田厚镇一带叫“门絮子”,也叫“贴五福”,一组五个,红色。长安东部原区炮里一带叫“门絮子”,一组五个,全红。长安中部地区叫“吊钱”,一组五个,五色。长安西南部黄良乡叫“门絮子”,但是过年贴的时候背后要衬一模一样的黄裱纸门絮子,一组是红、黄两色,重叠起来共十个。长安南部杨庄乡叫“门絮子”,一组五个,五色。长安西部北张村一带叫“门梭子”,贴时一定要衬黄裱纸,还要叠成三角,一组五个,红色,必须和对联门神配套贴。长安区过去过年讲究敬爷不得马虎,每个爷堂(家庭神龛)都要剪“碎梭子”,“碎梭子”即小号的门旗。

高陵县渭河以北地区过年只贴对联不贴门旗、门神,但是大门门额上方要贴三角形黄裱,高陵地区过年敬灶爷、土地爷风气盛,但是没有神龛帘帘,神龛上方要贴三角黄裱纸,其实还是为避邪,起着门吊子的作用。而高陵渭河南边的耿镇地区要贴“门吊子”。西安城区、灞桥区、阎良区、临潼区大部都不贴门吊子,陕西东部地区一般不挂门吊子,西府盛行,具体到西安地区受其影响各不一样。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安农村老百姓最常用的条形窗的窗棂数字为1、3、5、7都是单数,无论庙宇、家居、神龛上的门吊子大多都是单数,也是1、3、5、7,忌贴双数。老百姓说西安民谚有:“四六不成材”、“四六不靠”。但这又是为什么?许多人也说不清楚。但是民间艺人又举了许多例子:身上的纽扣不带四、不带六,一般是大人五个、七个,孩子三个;盖房房间数不带四间和六间;宅院没有四进六进宅院,一般是三进、五进宅院;周至地区房子宽度分为三尺宽、五尺宽、七尺宽、九尺宽,不带四六;有些地区结婚定媳妇,男比女大一、三、五岁都成,就是大四岁、六岁不成;户县做笤帚(户县方言叫做“缚笤子”)时忌讳绑四道或者六道绳子;制作案板或门板等忌讳由四块或六块木板做成;在给老人制作寿衣的时候,其件数为七件或五件,避讳四件或六件;高陵人忌讳逢阴历的四日、六日看望坐月的产妇;关中西部阴历初四、初六不杀猪,不买卖牲畜,当地俗信认为“四六不破圈,破圈不见面”,果真要买猪卖猪或买卖牲畜,要向槽神(弼马瘟——孙悟空)烧香,央求破例。民间艺人解释四加六等于十,如果推牌九,十点就是没有点,就输了。专家考证,因为过去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一般是三天、五天,会容易在第四天到第六天发作,故民间叫“四六风”,而旧时,“四六风”曾经是一种长期致使婴儿在出生后于第四天或第六天抽风死亡的严重疾病。由于医疗条件很差,婴儿“四六风”猖獗,婴儿一旦得了“四六风”就没命了。于是,在关中民俗文化区以及其他地方,就产生了所谓的“四六”忌讳。如关中谚语云:“四六不成材。”门吊子、窗棂子为什么要单不要双,西安的一些专家们推测这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关系;因为“单数有中”,中国人“尚中”,讲究中央、讲究核心,在建筑中讲究对称布局,民居的装饰也讲究对称,在窗花的贴法中也讲究对称,尚中就必然有核心,农耕文明讲究要有一个核心。这是农业文明在心理上的体现,这是中国文化在民间文化中的反映,是人类社会早期在认识自然过程中所产生迷信心理的具体反映。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达,许多忌讳早已成为历史了。

五、域外西安剪纸:22枚东干剪纸纹样

这次剪纸普查中搜集到最遥远、最珍贵的实物就是22枚东干剪纸,它是东干剪纸艺人苏列耶娃·四花·尔沙胡罗瓦那送来的藏品和近期作品。四花1948年生,哈萨克斯坦江布尔洲库尔达伊县人,祖籍陕西,她是保留祖传剪纸和刺绣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会铰花、会扎花、会缝纫、会为东干新娘梳燕燕头。东干人一直认为,西安是他们的老家,至今他们虽然使用俄语,但是语言中仍然保留晚清以来的陕西方言,遵循“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传统,结婚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娘结婚要梳清代传下来的“燕燕头”,穿霞帔和绣花鞋,家家户户的女人都会做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饮食,饮食中的扁食(长安人过去把饺子叫扁食)、凉粉,搅团、油塔子馍都是过去陕西人的家常饭。许多人会唱晚清时期陕西的歌谣,会打尜、会丢方。每个东干人回西安最大的愿望就是按照祖先遗训到西安西城门拍三下,告慰祖先说:“我回来了。”

这些剪纸属于绣花底样,22枚中有枕花、鞋花、鞋梆花和用于霞帔的裙边花,剪功熟练,线条流畅,构图细腻,与我们所调查的其他清末绣花纹样非常相似,之所以珍贵,因为东干人坚持了他们心里认为的最重要的东西。

其中两副纹样上,根据俄文标注翻译过来的汉语是“老鼠吃俊花”,我们这里从没有俊花这样的叫法,仔细对照临潼地区的纹样才发现是翻译错误,俊花其实是金瓜或者是菊花的误译。老鼠吃金瓜,其实上面的铅笔标注的汉字,是根据俄文翻译来的,俄文又是根据四花大妈的陕西话做的俄文注释,以至于经过两次传译,“金瓜”变成“俊花”了。

六、周至集贤寿桃剪纸、命灯禳命习俗探秘

禳命就是通过祭祀祈祷来消灾延寿,在周至集贤镇郗氏家族至今还保留有用剪纸、命灯为自家病危老人在自家屋子里面祭祀、禳命的习俗。

这一习俗须在高寿老人病危和害病无治时使用。《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接受姜维建议,用祈禳之法祈禳北斗。为自己续命,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可增寿一纪即十二年;如灯灭则自己要死了,方法是: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每晚夜里则披发仗剑、步罡踏斗,压镇将星。但是到第七日被魏延不小心将主灯扑灭。孔明弃剑而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最后星陨五丈原。我们在周至集贤地区调查中发现有类似的习俗,至今用命灯、剪纸等道具配合禳命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老人病危时,处于奄奄一息状态甚至在回光返照状态时,在家里供奉的神爷堂前(有的为太上老君神像、有的是灶爷)的桌案上,以剪纸形式剪八枚颜色和形状各不同的桃型剪纸——即寿桃,颜色有金黄色、白色、黄色、蓝色、红色、黑色等,以金桃起手按一定颜色和顺序如同八卦方位一样环绕摆放,中间设家里用的铜制油灯作命灯,摆完后焚香,点燃命灯,灯下压黄裱纸,用朱砂和水在黄裱纸背面书写老人生辰八字、出生地方。如果老人还能动,则需要老人把灯端起来,自己把黄裱纸压在灯座下。如果不行,则由亲属代劳。寿桃八个,寓意是“以期寿之而续”。八枚寿桃也代表老人的三魂七魄。点燃后,关闭自家大门,不许闲杂人进出,据说必须连续一个下午不灭才有效,灯不灭,就知道自己还有寿数,灯灭则自己寿数尽了。

出生于1988年的郗智勇是周至县集贤镇西村六组人,因为自幼体弱多病,被家人寄养在庙宇3年,熟悉各种庙会习俗。自幼还随外婆周氏和太婆婆学习剪窗花。据他介绍,禳命在他的爷爷2007年过世前用过一次,老人在正月检查出食道癌后,病危之际家人给用过一次,郗智勇亲身体验此俗,亲自点灯并让孙子看门。但是连续三次禳命都没有成功,灯不到三个小时就灭了。该家族历史上也是这一带的大家族,一家四代人都会剪纸。本次收集的禳命剪纸寿桃八枚,就是郗智勇按照家族传下的样子剪成。

七、黑色顶棚花探秘

对于许多年轻剪纸艺人来说,常铰大红顶棚花,从未见过黑色的,认为结婚只能是红色喜庆,黑色不吉祥。但是在户县、周至都发现婚嫁中使用黑色顶棚花,黑色蝙蝠角花,西安北部地区也发现有蓝色和黑色仰棚花,还有在红色仰棚花外圈衬黑边,黑色角花衬红边。

阎良75岁的南金侠老人说她小时候见祖母常给附近新婚人家铰黑色仰棚花,特别大,角花也是黑色的,后来就越来越少了,那时候大约是40到50年代,后来就不常见了。关于黑色仰棚花,我们调查的三位80岁老艺人回忆数十年前她们结婚顶棚花都是黑色的,均无法完全说清其由来。但是,艺人们较普遍的看法是,在关中大地,黑色仰棚花,广泛存在,至少过去人们并不认为黑色不吉祥,不禁忌黑色,反而“崇黑、尚黑”,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中地区黑门、黑漆窗户、黑漆柜子、黑漆桌子、黑裤子、黑棉袄、黑扎腿带子、黑色腰带、黑窝窝鞋,黑头帕、黑色炕围子、黑色炕沿台,关中老农、老太太都是一身黑,过去结婚穿衣,新郎也是一身黑,不忌讳黑色。民间认为,黑色也是黑白分明,不梢色,保持时间长久,褪色慢,而红的容易梢色,民间还认为“黑色旺子”,和《周易》有关。周至东部地区很长一段时间,讲究结婚窗户上不贴黑色的剪纸,但是结婚顶棚上要贴黑色,云子要贴黑色,90岁的刘继贤老人认为,黑颜色按五行是代表水,代表北方,所以黑色也是汉民族常用色,《史记》有过“秦人尚黑”的记载,当时衣服、旌旗皆尚黑,秦代以来,关中地区就有崇黑、尚黑习俗。秦地以黑色为贵,黑色不褪色,庄重大方,雅致醒目,流传至今。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一习俗或许和满族有关,清代西安城中心一直有大量满族人聚居“满城”,满族讲究在洞房贴黑色顶棚花和云子。西安地区婚俗中过去不忌讳黑色,但忌讳白色,民谚有“结婚要剪喜庆的,不要埋人戴孝的”,过去的孝衣、孝服都是白色,以至于至今老人们对结婚穿婚纱都不能接受。

八、周至县正月十六看媳妇习俗述略

周至县终南镇豆村古时候就有句民谚:“天下村子数路村,路村下来数豆村”,意思是说这里是天下第二大村,村民说路村就是现在山西的运城,已经成为城市了,豆村可以说天下第一村了。豆村历史悠久,原名豆村里,与邻近的终南里齐名,现同属于终南镇。豆村面积约20多平方公里,由五个自然村组成,现分为四个行政村。豆村里曾经拥有过完整的城池,包括城墙、城廓和护城河。城廓东西南北共有八大城门,内部布局严整,南北狭长,长约九里有三,高三丈六尺,由于整体形状酷似豆形因而得名“豆村”,村内原由三十六条丁字街组成,每个丁字口设一座小庙,共计有七十二座小庙,据说在唐代时与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相承。相传唐玄奘取经回国路过豆村,将大月氏国带回的大蜡工艺和救苦、普贤、文殊三大菩萨金身留在豆村。“豆村大蜡”成为周至地区较有特色的、传统的民间美术工艺,从唐代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关公巡城救过整个村子,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村里要举行最隆重的游大蜡活动,向关帝敬献120斤重的大蜡,大蜡能燃烧365天。大蜡、纸活、面花被称为当地民间艺术三绝,剪窗花更是村里妇女们的拿手技艺。

豆村民谚:“一看窗子二看帘,三看媳妇蛮不蛮(蛮不好的意思)”,指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幼都要出动,串门子,孩子们打着灯笼,到今年新娶媳妇的人家看媳妇。凡是今年村里新娶的媳妇都要看,看媳妇不是先看人,是要先看手艺巧不巧,铰的窗花好不好,糊的巧不巧,再看门帘子绣的怎么样,女工好不好,最后才是人长相好不好。由于豆村村子大,人多,有数千户村民,每年娶媳妇100多家,所以此风盛行,村里要热热闹闹一直到大半夜。新媳妇要提前几天开始布置婆家窗子,要把婆家所有窗户贴满窗花,包括叔伯公婆的屋子都要布置,还要在炕上摆放自己的绣品和陪嫁物品。当晚,新媳妇头戴凤冠,身着裙子,手里提着彩帕坐在院子里,院子里烧上茶,备上糖块、果子、点心,点上各式各样的灯笼,欢迎全村男女老幼挨家挨户的造访品评。大人孩子,齐齐转着、边看边品评,有所比较,窗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媳妇是否手巧、是否贤惠。实际上,由于逢年过节都要剪纸,大部分的农村女孩从小就耳濡目染,并且跟着母亲一起剪,长大了自然都会剪纸,剪纸本身也是新娘们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之一。这一习俗也成了新娘们斗巧赛能、展示自己技艺的舞台,旧时村姑从小随母亲、祖母学习刺绣、剪纸、纺织、裁缝等技艺,巧与不巧成了人们对姑娘、新媳妇的评论标准。西安民谚说:“千个好,万个好,手艺就是传家宝”;“姑娘!姑娘!你别闹!笨手笨脚没人要,从小不摸针和线,过门必定受作难”。

正是由于这样的习俗的延续,豆村地区的剪纸技艺以及面花、纸扎等民间手工艺非常兴盛。事实上,该习俗在整个周至县普遍都有,东部强于西部,以终南镇最盛,该习俗有源于“送子娘娘十六晚上送娃”之说。在一些小的村庄,如果一年只有几户人家娶媳妇,也很难成气候,只有大的村落才会形成风俗。

周至西部的哑柏地区也有看媳妇的习俗,但是是在正月十五晚上。与周至其他地区不同的是,这天晚上新媳妇必须要到附近别人家吃顿晚饭再回到家里,叫“躲灯”,当地习俗说如果不躲灯,婆婆眼睛就要瞎了,看媳妇的人们除了看窗花、看陪嫁外,还要让小娃打灯笼故意在媳妇脸上照一下,看媳妇是否漂亮。有些地方也有“看媳妇、游秋千”的习俗。实际上,整个西安地区,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习俗,如高陵、灞桥、长安等地要正月初一一大早看窗花,而渭河沿岸的湖北地区的移民村落讲究从三十开始过年,大年三十一大早看窗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剪纸在婚俗中的应用都是最丰富的,许多艺人都是从剪喜字开始学习剪纸的,而每个剪纸艺人最最拿手的就是剪纸喜字,六村堡艺人还独创将红纸十一次折叠只剪一剪子就剪出双喜的技法,且常在婚礼上表演。

九、剪纸歌谣、顺口溜及民谚的广泛流传

当我们发现晚清以来大批的剪纸纹样的时候,我们同时也挖掘出大批晚清以来在民间传唱的有关剪纸的歌谣、童谚、歌诀等,语言之生动、内容之丰富让人大为惊叹。这些歌谣不是某个人的独唱,而是广泛流传传唱,它最直接、最生动反映了传统时代妇女们的生活,成为她们内心世界的写照;这使得我们感到,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坐在炕上剪刀上下翻飞的生活场景在我们眼前不再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如果按照调研提纲向一位老艺人直接问,你掌握什么口诀、谚语、歌谣,老艺人十有八九回答不上来,但是,如果你和她在炕头拉开话匣子,一起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她熟悉的生活,突然在某个时刻,老人记忆的闸门就打开了,那些记忆的盲点突然被激活了,于是,那些精彩的故事、童谣、民谚、歌谣一串一串就从她的嘴里的顺口涌出来,幼年时候、年轻时候那些丰富多彩的生活一下子又浮现在眼前。我们在白杨寨调查91岁的李淑琴老太太时,她几乎都是脱口而出的顺溜,忙的人来不及记录,在阎良调查一位老太太,不爱说话,但是当我说到“白杨树”几个字时,老太太突然来了精神,尘封了数十年的一首民谣随着她的记忆喷涌而出,连老人的子女们都说从未听老太太说过。

民国时期陕西学者在征集民谣时提出一个原则,“所征集歌谣不嫌俗鄙,无论长短,故凡有上口联句之歌,均在收集之列。”以下的歌谣、民谚一部分是我们摘自陕西民间文学集成,一部分摘自宗鸣安著的《陕西近代民谣辑注》,一部分是根据老人们回忆记录,还有一部分是调查中老人们脱口而出的大白话,很通俗精练顺口,富有哲理和生活的智慧。我们按照民国学者的做法,凡有联句顺口的东西也记录在下面:

1、高陵县童谣《小红口》

小红口,紫微微,我家有个巧妹妹。

说咋巧,有咋巧,两把剪子对着铰。

先铰牡丹花,后铰灵芝草。

灵芝草上一对鹊,扑里扑啦过桥了。

2、白杨树

白杨树,双柯杈(树杈),上头住了两个家。

生下儿子会写字,生下女儿会铰花。

大姐铰的灵芝草,二姐铰的牡丹花。

丢下三姐没啥铰,丢下剪子纺棉花。

棉花纺了十二斤,拿给哥哥织手巾。

织下手巾娶嫂嫂,娶下嫂嫂白又白,

开开大门割大麦。把脸割的曲麻黑,

一盆水洗洗不白,二盆水洗个桃花色,

哥哥回来才认得。①流传于长安、阎良等地。选自宗鸣安:《陕西近代歌谣辑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关中东部窗花贴法歌谣。

3、剪子巧

一个剪子能裁铰,铰的水帘上南逃。

一铰灯草能转花,二铰蜂蜜衔花园。

三铰金橘来上树,四铰萤哥浮水面。

铰五体生,六铰鹦哥来念经。

七铰猛虎能上山,八铰凤凰戏牡丹。

九铰莲花带莲子,子子开花夜露香。

怀报琵琶赵五娘,抬到花葵娘。

一绣狮子能摆尾,二绣童儿拜观音。②流传于关中。此歌谣赞扬民间艺人技艺高超,所剪内容丰富多采,令人叹为观止。这首歌谣是难得的关于民间剪纸艺术的记载与描述,上南逃就是向着南逃。选自宗鸣安:《陕西近代歌谣辑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关中剪纸字纹,窗花中的诗词。

4、张玉蝉张玉蝉,上炕剪子下炕镰。——王老九歌谣

新媳妇,黄巧燕,上炕剪子下炕镰。——农民诗人贺丙丁

上炕剪刀,下炕镰刀。

5、贴窗花

吉庆有余花为畔,

琴棋书画贴中间。

红鸡绿狮贴边缘,

风吹葫芦转的欢。①流传于长安、阎良等地。选自宗鸣安:《陕西近代歌谣辑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关中东部窗花贴法歌谣。

6、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②流传于关中。此歌谣赞扬民间艺人技艺高超,所剪内容丰富多采,令人叹为观止。这首歌谣是难得的关于民间剪纸艺术的记载与描述,上南逃就是向着南逃。选自宗鸣安:《陕西近代歌谣辑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关中剪纸字纹,窗花中的诗词。

7、我婆教我铰窗花③“婆”指奶奶,关中地区女孩子铰花的第一个老师往往是奶奶。

红豆豆,绿米米,我给我婆端椅椅;

我婆教我铰胖娃,我给我婆捶背腰;

我婆教我铰莲花,我给我婆梳头发;

我婆叫我铰梅花,我给我婆洗脚铰指甲;

我婆教我铰芥犊(癞蛤蟆),我给我婆端茶饭;

我婆夸我巧乖娃,我说婆,你甭夸;

啥时候把你手艺都学下,才算是我对你的好报答。④此为周至楼观镇一带妇女学习剪纸歌谣。

8、珍珠倒卷帘·戏文歌

正月里来是新年,岑鹏马武争武王,岑鹏箭射金钱眼,马武倒卷九连环。

二月里来花灯艳,王三小姐彩楼前,王孙公子千千万,绣球单打薛贫男。

三月里来三月三,三圣结义在桃园,三人三马三交战,张飞鞭打紫金冠。

四月里来四月八,灵山老母把山下,下山不为别的事,指点弟子樊梨花。

五月里来五端阳,黑白二蛇饮雄黄,三杯美酒觅真相,吓死官人一命亡。

六月里来热难当,三关镇守杨六郎,杀敌防火是教参,北国盗马是孟亮。

七月里来七月七,天宫牛郎配织女,王母娘娘画天河,二人相隔河东西。

八月里来是中秋,杨广玩花到扬州,一心想把雄花玩,十里江山一旦丢。

九月里来九重阳,二位君子下客场,一中二中魁缘中,再造一个状元郎。

十月里来立了冬,孟姜女千里哭长城,三声哭倒一堵墙,滴血入骨认范郎。

冬月里来天气寒,姜子牙钓鱼渭河岸,文王八卦来访贤,保他江山八百年。

腊月里来整一年,刘全进瓜到阴间,阳世万瓜都尽玩,借尸还魂李翠莲。

闰月里来庆丰年,关公月下斩貂蝉,貂禅转世晏如月,老爷镇守玉金月。⑤周至庙会妇女传唱歌谣,妇女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戏剧知识和戏文窗花知识。此戏文歌谣采自周至剪纸艺人吕孔雀,为楼观镇鹿马村一带妇女庙会所传唱。

9、剪戏文歌

八仙过海福禄寿,土地灶君赵公明。

佛祖菩萨云中走,师徒四人西取经。

三娘教子全家福,五台会兄搬老父。

六月下雪窦娥冤,七子八婿保大拜寿。

二进宫的报江山,三滴血中合家欢。

四贤村里双做官,游龟山里好姻缘。

梁红玉战金山,穆桂英破天关。

冰清玉洁王宝钏,替父从军花木兰。

二十四孝孝为先,十二女将战北番。

游西湖的桃花庵,周仁回府秦香莲。

精忠报国岳母愿,雷锋塔下救母还。①此戏文歌谣采自西安雁塔区等驾坡剪纸艺人李红梅。

10、豆村乞巧歌

乞巧,乞巧,帮帮。

一双鞋,做两双,瓜桃梨枣,年年有个乞巧。

七姑娘,下凡来,尺子,剪子,都拿来,给娃教针教线来。

教得好,才算巧,三年活儿,忘不了。

我给七姐献瓜,七姐给我教花;

我给七姐献桃,七姐给我教活;

我给七姐献李子,七姐给我教底子;

我给七姐献枣,七姐给我教袄;

我给七姐献葡萄,七姐给我教皮袄。

瓜也香,桃也香,西瓜赛过红沙瓤。

尺子量,剪子銛,娃的帽根儿长得妥;

尺子量,剪子铰,娃的帽根儿长得好。

金铃铃,银铃铃,铰下花,一层层;

金盘盘,银罐罐,铰下花儿一串串。

我和七姐洗线线,洗了几条线?

洗了七条线,大小人儿都穿遍。

乞巧,乞巧,嗨嗨。

梧桐树,花儿开,花又开,树又摆,我把七姐拜下来。

一碗水,两碗水,我给七姐漱口水,

一碗茶,两碗茶,我给七姐洗白牙,

一碗油,两碗油,我给七姐梳光头。

梳的梳,挽的挽,穿的皮袄套活衫。

一页砖,两页砖,我把七姐请下(送上)天,

一页瓦,两页瓦,我把七姐送上马。②此为周至县豆村妇女七夕乞巧歌谣。此为周至县起良村家家户户供奉的家宅六神对联歌谣。

11、刘海歌

刘海生来有仙根,家住户县曲抱村。

玉帝爷家亲封过,封吾一字活财神。

小小金钱非等闲,一能变十十变千。

金钱撒在福地面,荣华富贵万万年。①户县传说有准财神刘海故里,现有刘海庙,当地人多剪刘海。

12、家宅六神歌谣

龙王爷:龙汲千江水,五湖四海神。

仓神:年年取不尽,月月用有余。

财神:财源通四海,富路达三江。

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天地神:天为人之父,地为人之母。

土地:土中生白玉,地内产黄金。②此为周至县豆村妇女七夕乞巧歌谣。此为周至县起良村家家户户供奉的家宅六神对联歌谣。

13、清明顺口溜

戴个麦,活一百,

戴个花,活百八,

插根柳活九百。

清明不戴柳,

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戴柳,

死了变黄狗。③此歌谣采自西安蓝田县剪纸艺人冯菊莲。

剪纸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民间美术项目,但是对当地妇女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离不开歌谣,剪纸就是无言的歌谣,歌谣就是有声的剪纸,剪纸的民谣、民谚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思想起来明白,干起来有谱,易于世代相传,民谣、民谚成为劳动妇女们获得知识、获得快乐、获得技法的最有效、最重要的传承手段。

十、余论

西安地区“非遗”资源无比丰富,许多已经申报成功的项目和尚待申报的项目对象都可追溯久远,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研究价值。西安是中华民族、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使西安的文化更加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与众不同的魅力,剪纸文化及其相关习俗即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笔者参与的这次建国后第三次大规模西安剪纸文化普查调研活动,发现了大批晚清以来的剪纸工具、纹样、实物,其中发现了晚清以来多个家族珍藏的绣花底样、剪纸纹样;发现了户县农民画展馆1980年代收藏的户县地区剪纸纹样和实物上万件,发现了周至豆村正月十六看窗花的独特习俗,发现了活跃于西安各大庙会的盛大的敬献纸火的习俗,还发现了西安剪纸唯一的境外一脉——中亚东干人剪纸。此次调查中,我们知道了在西安地区早已消失的作为古代妇女婚礼礼服的霞帔刺绣底样剪纸,依然在东干人中保留着原生态的、活态的传承;同时,我们还挖掘和搜集到清末以来有关剪纸的大量歌谣、口诀、民谚、故事传说,让我们对古代劳动妇女的生活和生存状况的认识更加立体与清晰。调研中发现,在近百年来,因为各种原因迁入西安的移民群体,陆续将各地的剪纸技艺和习俗融入西安,使得西安剪纸形态更为多样、复杂和更具包容性。

通过对西安剪纸文化的普查调研和深层发掘,我们从多个层面重新认识了西安剪纸及其系列剪纸文化:从商周时期的金石镂空技艺到汉代造纸术的出现以及相关刀剪工具的制作都与当时的长安有着密切的联系;纸文化在西安地区,有过辉煌的历史,史料记载不绝,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古代文学作品、民谣、民谚等都多有记载。尤其是描写盛唐长安时期有关剪纸的民风、民俗的唐诗就有近三十余首。西安剪纸文化作为一种千百年来农耕时代人们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活动形式,也承载着上下五千年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记录着先民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剪纸艺术自诞生1600年以来,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如今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挖掘时刻在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与城市化的进程赛跑,在农耕文化夕阳里,我们推开窗扇,透过窗棂,穿越历史的时空,依然看到了一个无比精彩的剪纸艺术的世界。

猜你喜欢

窗花剪纸
剪纸欣赏
剪一朵窗花
剪窗花
剪纸
剪窗花
美妙的剪纸
剪窗花
剪窗花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