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与措施①
2013-03-27陈勇
陈 勇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截至2012年底,我国高校现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10.07万人,兼职辅导员3.6万人。平均207名大学生拥有1名专职辅导员,这一比例己经接近教育部提出的辅导员与学生1∶200的配备要求。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比2008年(毛入学率为 23.3%)再增长16.7%,高校专职辅导员也将达16万人左右。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步实现专业化是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我国历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央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着重指出:要统筹规划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1]。这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建设高水平的专职辅导员队伍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要求,对今后推动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反观现状,高校辅导员队伍仍处于非专业化状态,缺失系统的理论支撑,规范的职业标准,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路径。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及个体发展,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美国社会学家Louis Brandeis(1933)指出: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职业的高级阶段。对从业者有从业资格、素质等要求,是需要专门的教育培训才能上岗,需要一定的积累才能胜任[2]。由此可见,专业化是对一种职业内在素质的规范性要求,强调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资格。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逐步发展成专业的一个社会过程,是依托规范、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使辅导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辅导与培训,塑造学生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德育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学业与人生规划、心理引导等领域的专家,形成共同的辅导员专业精神、法规制度,成立独立的高校辅导员协会组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包括:(1)高校辅导员需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精神要求;(2)系统、规范的高校辅导员教育与培养机构和体系;(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持续不断深化的过程。辅导员专业化,需要辅导员不断增长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进而以专业人员身份得到社会的认同[3]。
二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与措施
(一)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分类和工作边界
目前,辅导员工作面临职业认同不高、发展路径不清晰、职业倦怠状况严重等问题,问题的源头在于社会对辅导员的职业归属和职责边界认知的偏差,认为辅导员不是独立、专业的职业。因而通过系统的法规、政策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分类、特定角色和特殊职能是当下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基本要求。教育部相关文件从制度层面上界定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突出强调辅导员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然而从职业归属与职能定位来看,双重身份使辅导员既有别于专业教师,又不能划归党政管理干部,导致辅导员缺乏明确的职业归属和清晰的发展路径,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也就缺乏逻辑起点和合法前提。职业归属取决于其自身的专业特性、功能职责和社会公众的期待与要求。依据中央十六号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归属应当是专业性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教育职员,是从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职业身份,拥有独立的工作职能、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明确的工作职责,职业定位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分类明确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职责边界
从辅导员制度演变历程来看,辅导员宏观角色定位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向“学生事务管理”为主转变,第二次转型是由“学生事务管理”为主向“人生导师”为主转型,强调辅导员要立足学生终生成长发展,从全面健康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塑造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学生的思想导师、心理导师、学业和职业导师。党和国家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因此辅导员的整体角色定位,积聚了国家和社会多方的期望,是明确而清晰的。之所以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出现角色定位模糊和冲突的现状,是因为没有做到分类明确角色定位,划分职责边界。高校应破除辅导员个体角色综合化的局面,在学校层面整体设计构建辅导员团队,将辅导员角色细化为德育教育、心理辅导、学业与职业规划等不同角色类别,根据角色类别,结合辅导员个体兴趣、专长进行分类培养和发展,使辅导员深入掌握某一角色类别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以辅导员整体层面的角色多元化替代辅导员个体角色综合化的局面。这样对于一个院或系来说,优化的辅导员队伍结构应该是一个功能互补的专业团队,实现辅导员角色的细化、分化和工作人员的专职化、专门化。
(三)建立规范的行业准入选任机制
相关主管部门应统一制定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针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分类、岗位职责、专业技能、相关专业知识等方面差异,分类明确辅导员在专业背景、职业技能、胜任素质等方面的入职基本条件。可参照高校教师资格考试,设立高校辅导员资格考试,把那些符合“资质”的辅导员应聘人员筛选出来。高校应坚持“德才兼备,择优录用”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选聘机制,完善辅导员选聘流程和标准,根据辅导员岗位职责和胜任素质要求,采取校内选拔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形式,从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申请者中选聘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人格魅力,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高校辅导员[4]。
(四)强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1.职前培养
学生事务管理正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高校应结合辅导员职业特点和岗位职责要求,开设培养高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校辅导员专业,进行专业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已率先开设了“学生事务管理硕士学位班”,山东大学也开始“学生事务管理与发展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生来源既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也可以是热爱辅导员工作的其他专业学生,针对在职高校辅导员也应开设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班。在系统培养职业教育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可根据当前高校辅导员角色分类和功能划分需要,设置不同培养方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学业职业规划等,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作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和理论研究的方向,在“专业”的基础上达到“深入”,为今后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5]。
2.在职培训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辅导员队伍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各异,大多数未接受过专业化教育和系统培训,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统筹设计、协调配合,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体系及制度架构,组建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资队伍。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各高校自行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逐步构建分层次、多阶段、多形式的专业培训体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综合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综合培训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辅导员管理制度等方面。专项培训可按照辅导员角色分类和职责分工,有针对性地培养辅导员在某一专项业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使之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实现辅导员由“全能型”向“专家型”的转变。培训形式既可通过在职培训制度,定期织织业务培训班,工作论坛,充分发挥优秀辅导员的“传、帮、带”作用。也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辅导员参加脱产培训,让辅导员通过攻读硕土或博土研究生、出国研修等方式提升专业水平,不断拓展辅导员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水平,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五)铺设职称、职级双轨晋升路径
在辅导员的身份地位和成长晋升上,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了“双重身份,双轨发展”,但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却浮在文件规定层面,难以落到实处。辅导员在功能定位、薪酬待遇、发展晋升等方面都处于高校行政教辅的从属地位,致使辅导员普遍缺乏归属感和成就感。应针对辅导员的教师、管理干部双重职能,构建职称、职级双轨制,落实辅导员晋升路径,以解除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一方面应完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确立专业发展路径,培养并激励专业人才。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按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这就为高校辅导员职称评聘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南和实施依据。各高校可据此划分单独序列,制定辅导员职称评定细则;设立专门的学科评审委员会,界定参评辅导员职务的资格和评价标准体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绩、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能力;建立符合学生工作属性的成果评价机制,辅导员的带班年限、从事学生工作的时间和经验、在学生工作领域内的科研创新成果等都可作为聘任的条件。除了鼓励辅导员走纵向专业职级发展之路外,高校还可设立与学校一定党政级别相当的辅导员行政职级待遇制。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满一定年限,工作成绩突出,业务水平、业绩成果已达各级行政级别评定要求,可判定相应级别,享受和行政级别相当的待遇。职务和职级双线晋升形成了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双轨”,通过组合模式,拓展多重发展空间,确保辅导员“事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激励和引导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整体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S].教育部[2006]24号令,2006-05-26.
[2]史慧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诉求[J].江苏高教,2009(4):11-14.
[3]朱 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22.
[4]张效英,钟 军,叶绍灿,等.高校新任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7):99-100.
[5]于 南,单德伟.专业化: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路径依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6):86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