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两案并行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思考

2013-03-27山东省平邑兴蒙学校273300王西华

地理教学 2013年17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学法学案

山东省平邑兴蒙学校(273300) 王西华

一、“两案并行教学模式”的确立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我县推出了“两案并行,探索为先,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以下简称“两案(教案、学案)并行教学模式”。

“两案并行教学模式”主要以学案为载体,课前学生合作自主预习,教师批阅;课上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自我思考,分组讨论、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时总结、反思;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跟踪练习及合作拓展延伸。最终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两案并行教学模式”的“探”与“思”

如何使“两案并行”达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取决于学案的使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高质量的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问题探究、知识小结、跟踪练习、能力提高、课堂反思等。

1.“学案”的使用

(1)渗透学法指导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其观点与我国新课改倡导的“教育要以人为本”的精神相吻合。“两案并行模式”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渗透学法指导”既要对学生学习进程的各个环节及地理学科学习方法指导,解决学生“能学”“会学”的问题;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指导,解决学生“愿学”“乐学”的问题。后者为前者提供动力保证,是决定学法指导成败的关键。二者兼顾,方可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2)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融合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直接目标。因此,教师在使用学案时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知识的教学过程转变为课题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或研究,提高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

(3)突出知识的应用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并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在学案中安排一定量的习题。

值得注意的是,习题的整合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特征——区域性与综合性。地理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地图紧密结合,离开了地图,地理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习题的选择上,教师应尽可能表现出“图文并茂”的特点。

2.两案并行教学模式的实施

“两案并行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三大环节:课前学案预习、课堂合作探究、课后拓展延伸。

(1)课前下发学案,预习新知

课前下发“学案”,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并结合小组互助自学,填写学案,并把疑难问题标注出来。教师批阅学案,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通过这个过程,使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课堂内容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程度,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计教学,或修正教学策略。

(2)课堂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环节,其主要特点是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是“两案并行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案例: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

①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课伊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运用恰当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使学生主动学习地理新知。例如,“西北地区”的导入设计:由学生朗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和王之涣的《凉州词》两首唐诗,感受诗人笔下描绘的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的景色导入新课。

②分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相互启发,消化疑点。本案例中,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对“本区位置和范围”等基本概况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媒体显示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进行第一次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从草原到荒漠”,进行第二次合作探究,分析西北地区从东到西的差异及原因。通过两轮“合作探究”,学生对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成因,不仅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了。

③教师精讲点拨。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学生自学中的疑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例如,分析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成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位置特征——东西跨度大,西北地区位于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干旱的气候使得西北地区河流少,且多为内流河等等。

④课堂总结,梳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并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知识网络,这样记忆深刻。地理学科特别强调要把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即知识网络尽可能采用略图的形式。

⑤巩固训练,当堂达标。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设计课堂达标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再进行补充练习。

(3)课后拓展延伸

为了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精选少量具有基础性和拓展性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3.“两案并行教学模式”实践后的思考

(1)如何处理“放”与“扶”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是否真的能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放手让学生建构?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可能教师和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心理调适过程,这一点要有足够的重视。但课堂应该是有放有收,收放自如,不能放任,更不能放纵。

(2)如何解决“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学案的使用,确实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牢固。但学案只是教师按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而写出,使用学案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动地位得不到体现。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教师备课时的思维限制,学生会对学案产生依赖,不利于学生思维拓展和能力的培养。

(3)如何划分新授课和练习课?地理教学案的这种模式无疑增大了学生的练习量,有使用“题海战术”之嫌疑,新授课上不好就成了练习课,学案也被学生误解为练习卷。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学法学案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乡愁导学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