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引发我的教学断想
2013-02-08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735000张玉芬
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735000) 张玉芬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呈现了我国天南海北有代表性的美食,那些热气腾腾的场景及鲜亮耀眼的色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及味蕾冲撞不但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的强烈追求和渴望,更多的是激发起了观众浓厚的情感共鸣。作为地理教师的我,除了更多关注于画面中各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同时,也不禁感慨良多……什么时候我们的课堂对于学生能够像美食对于饥饿者一样,像一场饕餮盛宴一般得到学生的喜爱和追捧,那将是作为一个老师何等成功的情感体验啊!十几年的地理教学生涯中加深的不仅仅是对这份职业的喜爱与珍视,更多的是对于课堂教学的踟蹰与怀疑。面对教室里坐的满满的七八十个性格各异、桀骜不驯、无心学习的高中学生,怎样才能既完成教学要求,提高学生成绩;又希望学生喜欢地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是不易完成的事情。求教于周围的同事往往境遇相同、困惑依旧;从网上求教于名校名师,看到的教学场景和我们的的现实又大相径庭——在一间多媒体功能齐全的教室里,不到40个学生围桌而坐,个个精神饱满、专心致志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老师问题一出,同学们马上像弹簧一样积极行动起来,用敏捷的思维、相同的语调、标准的答案回答每一个问题——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是我们这里的学校不可能存在的。我们的现实是——至少七十个人的满满当当的教室,学生们个个生龙活虎、古灵精怪;课堂上七嘴八舌、讲话随意。怎样在这样的非重点中学基础薄弱的、问题频发的学生中间,使我们的课堂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博大精深与妙趣无穷,同时又能够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自发地去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的确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要不断为之思考、努力、调整和追求的。
断想之一:扑面而来的生活场景——生活
深入寻常百姓生活,还原百姓生活常态,这样的场景才最能唤起人们的共鸣,最能产生感动人心的力量。看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画面中,从地里挖出春笋的憨厚的老农,在自家的土院中腌制火腿的黝黑的面孔,热火朝天的一起围网捕鱼的和气的渔民们,蒸出满笼的黄橙橙、热腾腾的、冒着蒸汽的黄馍馍的陕北汉子,以及在田里摘辣椒的能干的四川大嫂……这些熟悉的画面让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四方游子们仿佛回到了家乡,看见了自己的父老乡亲,吃上了妈妈亲手做的菜,在垂涎三尺的同时也已经是涕泪涟涟了……对照起我们的课堂难道不也是这样吗?凡是教师讲述学生身边带有地方特色的、熟悉的内容时,同学们总是听得全神贯注,还时不时地七嘴八舌讨论争执一番;相反,凡是远离生活的内容,他们就心不在焉甚至会开小差打瞌睡。一节课中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甚至连一个笑话都没讲的话,那么这节课的内容学生马上会忘诸脑后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的学习应该生活化。课堂教学也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把学生的已有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融入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素材进行取舍和整合,使之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尤其针对学科特点,地理教学更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活讲地理,把生活经验地理化,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构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同时将地理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对学习地理产生亲切感,体会到地理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利用我们身处的自然环境,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和生活场景以及生活现实来讲述看似高深的地理学科知识才能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断想之二:细致入微的过程体验——过程
《舌尖上的中国》有一集的题目是“时间的味道”。时间怎么会有味道?为了保存食物,人们通过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历经时间的浸润,使人们获得了更为独特的、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我们在细细咀嚼的同时,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引自《舌尖上的中国》)是啊!每个人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喜欢的味道,产生独特的、属于自己的味觉的记忆,这种记忆是来自于父母指尖的味道,是来自于家庭中琐碎又温馨的爱的味道,这种记忆过程会与我们相伴一生,这缱绻在心底里的味道的记忆,是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生活对亲情的细致入微的情感体验,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去,反而会历久弥新。
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忽视学生接受知识时的过程体验,而试图把知识能够灌输到学生的大脑,把学生当做存储器和复印机,这样的教学过程一定是无意义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教师个人的表演过程而不是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和思考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风平浪静的、一帆风顺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学生在经历了教育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那么这种教育的功能就不是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而是对个性的控制与压抑。从教学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2]。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实验与实践中学习。在课堂中如果教师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这看似耽误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的做法却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讨论、地理探究等形式,让同学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这种过程体验就像记忆的味道一样会影响一生的。我在大学地理系学习的课程大多数都已经遗忘了,唯独大一时进行的地质实习的内容却还历历在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深刻的过程体验。记得当时实习地点在汉中,每天我们都背着背包在山坡上走走停停、比比划划、敲敲打打,一天下来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当时野外实习中教地质的齐老师总是喜欢用一个带有音乐的高音喇叭来召集四散在山坡上的同学们,音乐一响大家都从四面八方集中在一起,听老师的讲解和指导,然后跟着胖胖身躯的齐老师继续爬山。半个月的野外实习经历一改我之前的对于地理专业的怀疑和对就业前景的恐慌心理,在每天身体的疲累与青春热情的释放中悄无声息地植入了对地理学科的喜爱和对教师职业的憧憬。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如今都已到不惑之年并各奔东西了,而那回响在山谷中的喇叭音乐如今还犹在耳边。
断想之三:深入心灵的情感渗透——情感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许多画面是一家人合家团聚的场景,吃父母亲手做的家常菜。家常菜是什么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普天下所有珍肴都难以替代的美味,经过岁月的沉淀,愈久弥香,维系着剪不断的亲情。在和女儿一起看纪录片时,女儿每次总是忍不住说,妈妈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做啊,你做的菜都叫不上名字,我说那就是家常菜啊,女儿说那你也给我学做几样好吃的吧,可是等到吃饭时,面对我下班后急急忙忙做好的依旧叫不上名字的家常菜,女儿依旧吃的好香,我知道这是孩子对于“妈妈菜”的眷恋。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多数人最大的快乐都是来源于食物的,大多数游子的最大心愿都是尝到妈妈亲手做的饭菜。我在外地上学的那几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回家吃上妈亲手包的饺子,最盼望的事莫过于每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围炉而坐,一边包饺子,一边说些家常。每次回家妈妈总是不让我帮她做饭,我就在她身后静静的看着,看着她已经不太麻利的稍显笨拙的身影,甚至有些丢三落四的样子,对我而言,这确是一种享受,就像蹒跚学步的幼儿回到父母身边所感受到的安心与安全,就像生活中所有的烦恼与不快都抛诸脑后的从容与自在,就这样看着父母逐渐老去的身影,才深刻的体会到韶华已逝、岁月静好。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体验的场所,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就能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兴趣。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地理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有效实施和长时间维持。对于班额较大,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课堂中需要不断维持秩序——提醒睡觉走神的同学从而使教学活动有些顾此失彼时,更需要用情感的纽带来维系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通常在课堂中教师如果总是把注意力局限在知识的讲述上,往往会忘记大多数学生的存在;把注意力只放在了那些少数认真听讲的好学生身上,而忘记了其他学生情感的变化和需求,那么课堂就会变成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只不过是各行其是、吵吵闹闹的围观者,久而久之多数学生会因为老师上课缺乏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而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落,学习成绩逐渐下滑就是必然的结果。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地理课是科学课、人文课、信息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地理的学科优势,不断加深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通过地理情景创设生成互动课堂,师生互动是实现学科情感渗透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介——地图、景观图、标本、模型、仪器设备、电教媒体以及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述和切身的真实感受,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在教学中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不再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文字材料,而是活泼灵动、富有生命情调的动态画卷。[3]
总之,课堂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用具都是为了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而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成长经验、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个人不计得失、不图回报的最朴实无华的情感表露却是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最有效的方式。
[1] 林培英, 马贺山.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7.
[2] 崔允漷, 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3] 李家清.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