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领航,译论新解
——《翻译理论探究》评介
2013-03-27王雪明
王雪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1. 引言
当代翻译理论经过八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在观念和方法论上给翻译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更新。近几年来虽罕有崭新的理论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翻译研究的停滞,而是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在这一阶段对过往理论的批评与综合就显得尤为必要。“系统地学习旧论,可以清晰地看出翻译理论发展的轨迹,理清翻译理论承前启后的脉络,深刻领会理论的意义以及预见翻译理论未来发展的走向。”(林克难2005:23)劳特里奇出版公司(Routledge)于2010年推出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作《翻译理论探究》(ExploringTranslationTheories,以下简称《探究》)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不在于理论介绍与应用,而在翻译理论批评,这对深刻总结翻译研究业已取得的成就,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探索未来发展趋势显得十分必须而且重要。
2. 《探究》内容简介
《探究》一书并没有采取以往按照时间或流派进行分类并加以点评的方法,而是从理论范式的角度出发,注重梳理各个理论之间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清晰地归纳出六大核心范畴,作为理论范式,把五十余年的纷繁复杂的翻译理论划分为同类性集合,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重新解读,其中不乏新颖和深刻的见解。全书共8章,内容编排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首先解释了本书使用的核心概念“理论”和“范式”,并进而阐述了怎样将翻译理论学习同实践结合起来。从theory一词的词源出发,作者认为,有关翻译的理论就是译者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种种解决方案,并做出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隐含着译者对翻译诸多方面,如翻译的本质、译者的行为等的认识。但是,并不是所有这种译者个人的大脑思维过程都能称之为理论。“只有在对不同的翻译方法发生争议时,个人的理论化过程才有望成为公知的理论”(Pym 2010:2)。当不同的理论对翻译的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命名,做出各自的解释时,我们就进入了不同的范式。范式相同的理论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共同的理论出发点。而有些理论之间的争论长期未有定论,实为范式之争,是因为争执双方的思维框架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策略,都未能理解彼此的立场。
第二章,自然对等(natural equivalence)。以对等范式为核心的翻译理论认为原文和译文之间存在着一种等值关系,体现为形式、所指或者功能等任何语言层面上的等值。对等范式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子范式:自然对等和单向对等(directional equivalence)。本章集中探讨自然对等。自然对等不受方向性的影响,无论是从A语言翻译到B语言,还是从B语言回译到A语言,结果都是一样的。自然对等概念中的“自然”一方面指对等关系在翻译行为之前就已经在语言和文化之间天然存在了;另一方面指对等语在各自语言中表达的自然性,尤其是译文要符合译入语语言和文化的表达和接受习惯。翻译对等理论在承认语言系统性差异的前提下,仍然坚持翻译的可行性。
第三章,单向对等。不像自然对等具有可逆性,单向对等只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对等,而不论及原文对译文的对等,因此,一个原文可以生成多个不同的对等译文。用公式来表示,自然对等就是A←→B;单向对等则是A→A′,A′′...。与自然对等翻译理论侧重于在篇章以下的语言单位上提出详细复杂的翻译程序不同,单向对等翻译理论提出的翻译策略更为宏观,往往采取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要么偏向原文,要么偏向译文。在众多的二元对立的翻译策略中,作者着重分析了格特(Ernest-August 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
第四章,目的范式。目的范式主要指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对等范式下,译文的功能须与原文的功能相一致。而目的范式摆脱了对等理论的束缚,废黜了原文的至高地位,认为译文的功能可以不同于原文的功能,翻译的成功不在什么层面上以及多大程度上与原文对等,而取决于译文在译入语语境中所要实现的目的。
第五章,描写范式。描写范式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描写翻译研究学派,起源于地处当代世界主流文化边缘的小国家(布拉格、以色列、荷兰等地),其理论渊源都是本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这一学派主张翻译研究不是规定“好”的翻译应该是什么,而是观察描述翻译实际上是如何完成的。借鉴形式主义,描写范式的根本理念是翻译作品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其终极目的在于发现翻译的普遍性特征和法则。
第六章,不确定性范式。不确定性范式的形成是翻译研究与哲学研究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其理论起点是意义的不确定性。由于意义的确定性受到质疑,那么原文与译文之间那种想当然的因果关系就受到了挑战。翻译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两大类别,一类认为原文的意义是确定的,但对翻译能够再现原文的意义表示怀疑,因为一个原本总是能生成无限多个译本,且不同译本之间并不能否定其他译本存在的合理性;另一类认为不仅译文的意义,甚至原文的意义都是无法确定的。因此,在意义不确定的观念下如何进行翻译便成为翻译理论家和哲学家所共同关心和尝试解决的理论问题。
第七章,本地化范式(localization)。本地化范式较少形成学术意义上的翻译理论,更多的是描述一个服务行业运作方式的新概念的集合。本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集语言技术、信息技术、项目工程技术于一体,语言翻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地化给翻译带来范式的转变,使译者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发生了转变。首先,本地化中的翻译无须等待原文生成之后才开始进行,而是从一开始就介入其中,并贯穿产品或服务开发的始终。其次,译者的工作方式也不再以原文向译文转换为主,而是为消除了语言文化差异而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国际化版本向本地化转化的过程。第三,由于产品和服务频繁升级换代,翻译不再是全文性的,只需要对以往版本进行不断的修改和更新。第四,本地化工具的开发和使用在语言纵聚合(paradigmatic)的层面上为译者提供匹配建议,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横向组合(syntagmatic)翻译过程,翻译过程表现出非线性的文本生产模式。第五,本地化最终促成一种标准化的、人工的纯技术语言和文化(Pym 2010:133),以确保翻译的一致性。作者认为,蕴含强大科技的本地化对多元化的未来有重大影响,既要看到它导致语言文化趋同的一面,也不能忽视它积极参与保留差异性的一面。
第八章,文化翻译范式(cultural translation)。文化翻译理论范式将研究关注的焦点由文化产品(文本)转向了文化过程。这里的“文化翻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再囿于来自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两个文本,而是游走在不同文化中间的人(包括译者)。这里的文化不仅指向不同国家间的文化,而且指向同一国家内的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其最基本的特性。因而,只要是跨文化之间的接触便会产生文化翻译,这种翻译又被称为“没有译文的翻译”(translation without translations)。在不同的文化翻译理论表述中,所使用的“翻译”一词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无论如何表述,文化翻译把翻译看作是塑造和理解文化的重要方式。
3. 本书的主要特色与不足
本书最鲜明的特色是用范式来梳理纷繁复杂的理论发展史,分析各范式下理论集合的内在一致性和共同的出发点,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主要翻译理论的实质。范式除揭示理论集合体共同的研究兴趣,还可显现理论盲点,提供新的思考空间和学术思考线索。
第二,当代翻译理论由寻求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等值关系开始,之后的范式都是针对对等范式做出的不同回应。以目的范式为核心的翻译理论把对等视为译文所要实现的目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描写范式则认为对等是所有翻译的一个基本特征,翻译理论的重点在于揭示翻译转换及其背后的原因;不确定性范式则消解了对等作为一种稳定的语义关系的信念,将翻译视为揭示差异的一种方式;本地化范式则是创造人工语言和文化来部分地回归对等。惟有文化翻译真正消除了与对等的任何联系。
第三,每章在结束部分都列出一些常见争议,作者并没有给出对争议的解决办法,读者可以通过双方所持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尤其是要辨识清楚争论双方的“矛”与“盾”,避免陷入无谓的争议,从而进一步深化理论理解,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书的不足之处首先在于对“范式”概念在翻译理论批评中的适应性未做出明晰的界定。“范式”来源于科学认识论,内部是理论“共同体”核心,而外部则具有“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不可通约性”使得前后相继的科学理论之间没有相互通达的途径,用库恩的话说:“向新的范式过渡是科学革命”(Kuhn 1970:90)。但是对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翻译研究领域来说,这种“不可通约性”就显得刚性过强。新的翻译理论的形成必然包含着对过往理论的证伪,从而体现出范式转换的态势,但人文学科固有的特点使得理论之间仍有一定的包容性。以奈达的翻译理论为例,作者一方面指出奈达“翻译”定义中的“natural”一词包含着自然对等的因素(Pym 2010:9),但是却将其“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划归到单向对等的范式中去(31)。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我们该怎样认识,是以“不可通约性”来批驳奈达的理论混乱不清,还是认为理论可以具有多范式的特征?其实,通读全书会发现,新理论与旧理论虽存在根本观点的分歧,但其间仍有一定的传承和包容。这表明作者对“不可通约性”持一种温和的态度,认可范式间的差异性,但否定其间的“排他性”。
其次,作为翻译理论教程,全书虽然涵盖了大多数翻译理论,但仍有个别重要遗漏,如阐释学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机器翻译,等,它们被分别划归到不确定性、本地化和文化研究范式中。
再者,个别范式中理论批评侧重不同。例如,在描写范式中,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评述了规范理论、假想翻译、伪翻译等,但对同属描写范式的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的理论却只字未提,不免有失偏颇。
Gutt, Ernst-August. 1991.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hn, T. 1970.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2nd e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ym, A. 2010.ExploringTranslationTheorie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林克难.2005.“喜新”不必“厌旧”——试评翻译理论学习中的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J].上海翻译(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