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综述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3-03-27李玉萍
李玉萍 闵 阅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231131;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00011)
1. 引言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暨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是由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委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4年启动的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2011年起纳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自04年起,历届大赛均延续保持高职英语“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主导方向,重点考查选手用英语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综合能力,旨在提高高职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综合素质,每年有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的60多名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赛事对职业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大批高端技能型英语人才脱颖而出。
口语大赛从院校级的初赛到省级、国家级的复赛和决赛共涉及到职场陈述、职场描述、情景交流和即席辩论四个环节,涵盖了复述职场应用性语篇、说明反映业务发展或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的统计图表或图片、与主试官现场交流和“即席辩论”等内容,竞赛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逻辑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和知识广度深度等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和发挥,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反映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英语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2. 大赛反映出的问题
口语大赛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大赛反映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并将思考融入到教改实践中。
(1) 英语基础薄弱,心理素质急需加强。随着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等原因,高职的录取分数线在逐年降低,因此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英语水平一般偏低。他们长期缺乏口语锻炼,发音不准确,导致学生怕出错、怕丢脸,不愿或不敢开口讲英语;一旦被要求在公共场合表达个人观点时,就会表现出紧张、缺乏自信的心理问题;词汇贫乏、句型单调、说服力不足。
(2) 听力较差,临场反应能力欠缺。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安全等问题,都没有配备外教,即使配有少数外教也多是给英语专业学生上口语课,学校开设的课程基本都由自己的老师授课。赛场上在与英语本族语主试官对话时,不少学生不适应对方的语音语速、表达习惯,听不懂问题,也不知如何变通,往往会出现冷场、答非所问等尴尬局面。
(3) 知识面狭窄,思辨能力匮乏。很多高职学生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知之甚少,对英语国家的新闻时事不了解。他们惧怕阐述自我观点,不能胜任深层次的语言交际,更缺乏创造性地表达看法的能力,即使开口阐述观点,也基本上是逻辑紊乱,内容肤浅。
3. 大赛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大赛对英语教学改革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 多途径选择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具有应用性、职业性、多样性、时效性、趣味性和易接受性。在教学时,应注意围绕课本内容,选择补充相关的多样性、职业性强的教学材料,合理穿插教材以外的资源,如英文报刊、互联网信息、与专业有关的岗位信息、口语竞赛的试题等与学生生活和未来工作相关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刺激他们表达的欲望和参与的热情。
(2) 激励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高职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低,自信心不足,心理较脆弱,但是他们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善于行动学习。因此,教师自身要富有激情,用积极情绪感染学生,对他们表现出来的任何程度的进步都及时表扬,增强其信心,保持正面的心态。
(3) 聚焦核心技能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对外语的教学要求更侧重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中听说能力即属于核心技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明确规定高职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培养使用英语处理日常涉外业务的能力;向前进(2009)所做的有关“岗位英语技能使用分析”调查显示“听说”的使用均值最高;刘黛琳(2009)对全国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所作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教学总体目标中重视听说能力培养的认同度最高(70%以上),在工作岗位上听说技能是高职生使用最多的。直接反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大赛也以学生听说能力的展示为竞赛内容。因此,强化培养应用性、职业性的听说核心技能更符合客观现实和实际需求。
(4) 应用互动教学法。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大赛的“情景交流”和“即席辩论”环节就是学生与主试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口语互动。事实上,英语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都包含互动教学的成分,是互动教学法的多样化体现形式。
(5) 内容依托式教学。内容依托法是直接围绕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只有当语言被用来作为了解信息的途径而不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时语言习得才能成功(Richards & Rogers 2001)。内容依托式教学遵循三个主要原则:学科知识为核心;语言材料要真实;要适应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Stryker & Leaker 1997)。该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适用于任何教学活动,可以和任何教学方法结合,因为“内容”是其关注的核心,可以是学术性的学科知识,也可以是生活或工作中的任意话题,包容任何“有利于学生思考并挑战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材料”(Met 2006)。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领域关于EGP和ESP教学或行业英语教学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刘黛琳(2009)认为高职英语应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行业英语教学为辅。章振邦(2003)则提出“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程雨民(2002)也强调“基础外语教学的重点将由高校转到中学,中学培养杰出外语能力,高校结合专业进行提高”;向前进(2009)则明确肯定了“ESP教学应该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方向”。内容依托式教学应是解决上述争议的最佳途径。高职基础英语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与中学阶段相比并没有太多差异,某种程度上形成重复教学,而考虑到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英语课时有限的客观事实,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职业方向,整合教学内容,依托职业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实用、实践”原则,这也是通过分析口语竞赛内容得出的结论。
(6) 与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针对高职学生的全国性英语统考有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证书考试,前者已成为高职学生必考项目,而后者尚在努力推广阶段,如果能将口语大赛的题型、内容等与考级考证有机融合,将更能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有利于英语证书考试的推广,有利于在全面参与的基础上选拔参赛选手,体现大赛的普惠性,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在全国统考的英语证书中纳入技能大赛的合理内容,技能证书与技能大赛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大赛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原初目的,同时实现高职教育“课证融通、课赛一体”的课程教学特色。
4. 结语
综上所述,口语大赛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坐标,促使英语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不断改革,适应行业企业的要求,吸收引进社会生产服务领域的新型话题和内容,将其充实到语言教学和实训当中。高职院校以关注历年口语大赛的信息为切入点,纳入最新的教学材料,创新教学方法,把技能大赛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切实培养全体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学校、学生、师资等各方面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技能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Met, M. 2006.Content-basedInstruction:DefiningTerms,MakingDecisions[EB/OL]. [2012-08-29]. http:∥www.carla.umn.edu/cobalt/modules/principles/decisions.html
Richards, J.C. & T. S. Rogers. 2001.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yker, S.B. & B. L. Leaver. (eds.) 1997.Content-basedInstructioninForeignLanguagesEducation:ModelsandMethods[C].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程雨民.2002.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J].外国语(6):19.
刘黛琳.2009.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6):77-83.
向前进.2009.高职英语需求状况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J].中国外语(2):11-19.
章振邦.2003.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