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术语翻译的文化特征及策略分析
——以footprint的翻译为例
2013-03-27胡洁
胡 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1. 引言
“footprint”在大多数的字典里,其定义单一、明确。根据CollinsCobuildAdvancedLearner’sEnglishDictionary第五次修订版的释义,“A footprint is a mark in the shape of a foot that a person or animal makes in or on a surface”;《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六版的解释也大致相仿:“footprintnoun[usually pl.] a mark left on a surface by a person’s foot or shoe or by an animal’s foot”。此外,《朗文当代英文词典》和《美国传统词典》等传统字典对该词的释义也基本停留在其“足迹、脚印”这一基本义上。
但在实际使用中,“footprint”的使用范围已扩展到多个领域,其语义在基本语义的基础上也有了较大的丰富和拓展,成为多个行业的术语,但大多数术语并未被相应的术语字典所收集,很多还缺乏权威的中文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术语译介的混乱状况和相对滞后。
2. footprint一词的用法沿革
“footprint”是合成词,由foot+print组成,从词源学的角度看foot一词来自古英语fot,意指脊柱动物的脚,而print一词作为名词,来自古法语preinte,意为“mark,impression”,两个词在16世纪组合到一起,意为“an impression of the foot (of a person or animal) on a surface”。后来,这一基本语义逐渐扩展,指“the shape or size of the area a structure or device occupies”,从“人或动物在地面留下的足印”扩展为“物质在物理表面空间的覆盖范围(强调其形状和大小)”,尤指楼房的表面覆盖面积。在此意上进一步引申出“a range of operations (as of a service)”的含义,即“人类(服务)活动的地理影响范围”。比如,当我们说一家跨国企业有着global footprint,其含义相当于英语中的presence,也就是说这家企业在全球开展业务。
2.1 footprint与计算机行业
“footprint”在计算机领域广为熟知的使用是在硬件设计方面,即桌面占用空间,通常用以描述某一新型硬件控制器或桌上型显示器占用较少的桌面或物理空间,该用法被多数计算机专业词典所收录,解释性译为“案头计算机所占桌面面积”。后来“footprint”除“桌面占用面积”外,还用以指一个元件在电路板上所占的空间大小,在电子领域里译为“元件封装”;在电信行业,指网络、电信或计算机设备的物理尺寸;在计算机的软件领域,指程序的算法(程序的驱动部分)占用系统资源(主要是内存)的大小,在同样的硬件资源的条件下,footprint越小,留给数据存储的空间就越大,效率就越高。
目前在计算机行业,“footprint”在软件领域里的含义还没有标准译法,而且大部分计算机术语字典并没有收录这一意义,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对该术语进行冗长的解释,没有相对简炼而被行业公认的对应中文术语,网上有“内存足迹”的叫法,但未被官方收录。
2.2 footprint与环境保护
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William E. Rees)和其博士生Wackemagel提出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它表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biological productive land)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该计算方法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地球生态容载能力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某研究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性。最初,里斯教授将此概念称为“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拨用承载能力),后来受电脑术语里footprint释义(电脑桌面占用面积)的灵感启发,创造出ecological footprint一词,意指对生态资源的占用程度。1996年,Rees和Wackemagel出版OurEcologicalFootprint:ReducingHumanImpactontheEarth一书,正式使用ecological footprint一词。该书于2000年由李永展、李钦汉翻译,在台湾出版,ecological footprint一词被译为“生态足迹”。随着全球进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阶段,低碳经济成为主流热点之一,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与“绿色经济”相关的词汇,其中包括与生态足迹密切相关的表达,如carbon footprint(碳足迹)、environment footprint(环境足迹)、energy footprint(能源足迹)、water footprint(水足迹)等。在这些词汇中“footprint”皆表达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资源耗用量和污染排放量)。在知网进行关键词搜索可发现,“生态足迹”和“碳足迹”作为学术术语已被国内广泛接受和传播,前者最早出现于2002年,而后者更多出现在近两年。这两年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这些词汇被大众媒体广泛引用和传播,更多地进入了公众视野,成为流行、热门词汇。据网上调查,认识并接受“碳足迹”概念的人,从2007年的12%到激增至2009年的54%。到2011年,人们将carbon footprint概念进一步拓展,出现了nitrogen footprint等表达。比如,2011年4月,VOA刊登了名为“Next Step After Carbon:Knowing Your Nitrogen Footprint”的文章。在碳足迹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之后,接受“氢足迹”的概念基本没有任何障碍。
虽然“碳足迹”的环保表达如今已深入人心,但将其正式收入词条的字典并不多。据悉,第六版最新《牛津简明英语词典》已将“碳足迹”收入词条;国内南开大学出版的《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英语词汇》字典中也收集了carbon footprint一词。但与该语义相关的一系列含“footprint”的环保表达式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收录,从而难以让大众看到该词在环保行业应用的系统性。
2.3 footprint在其他领域
在生物化学领域,footprinting assay被译为“足迹试验(检验)”。该试验将蛋白质结合在DNA片段上,能保护结合部位不被DNase破坏,DNA分子经酶切作用后遗留下的片段即被称为“足迹”,即蛋白质在DNA片段上留下了footprint“足迹”。该试验用于新基因、新蛋白的发现和鉴定,以及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基因技术是新兴科学领域,因此该试验和相应的译文收录的专业字典不多,目前有世界图书公司出版的《世界最新英汉医学词汇》收录footprinting一词,译为“足迹法”。在实际使用中,“足迹试验”的译文已经在医学研究机构和学术机构的使用中达成了一致。
在社交生活里,互联网、社交网站、电子邮件、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和在线信用卡交易等多种方式的普及加剧了人们生活的数字化,并带来了随之而来的新概念、新术语,比如digital footprint。美国自由撰稿人Halil I. Demir(2010)曾以该词为题目,撰写了一篇名为“Our Unique Footprint”的文章,谈及此概念。而“在互联网上,footprint一词被用以指代人们上网后在网上留下的活动痕迹或‘足迹’。它是一种网上传输的信息,包括论坛注册信息,电子邮件和附件信息,上传的视频或数字图像信息以及以任何其他方式传输的信息。所有的这些网上活动都会留下你的部分个人信息,让其他上网者有迹可查”(On the Internet a digital footprint is the word used to describe the trail, traces or “footprints” that people leave online. This is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online, such as forum registration, e-mails and attachments, uploading videos or digital images and any other form of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all of which leave trace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bout yourself available to others online)(Webopedia 2013)。该用法显然来自于footprint的基本语义“something that identifies”。如今,digital footprint一词已不局限于仅指网上活动留下的信息,而包括所有器件和传感器所生成或消耗的信息。与该词意义相近的还有digital traces一词,这一概念源于国外,出现时日较短,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也较为有限,仅见于一些网上的文章。该词没有规范的译法,也未见字典收纳。
3. 科技术语翻译的文化特征及策略
3.1 科技术语的“跨界趋势”及传播、语义变化规律
语言是一个动态系统,科技术语作为其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取决于内、外部因素,即:命名新生事物或概念的必要性和寻找构词途径的可能性。21世纪的科学发展呈现出学科交叉的特点,催生了一批边缘学科和前沿学科,随之而来的便是术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一词(在多行业中)多义”现象的增多,如pin一词,既是医学中用于固定骨折的“钉子”,又是船舶行业中的“桨栓”,在电子封装行业则是印刷板上的“管脚”。这种“一词多义”的术语概念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具有单一性,但是相互之间又在语义特征上具备同源性,只是原术语在行业间流传时所含若干语义特征有所增减而已,可见“意义同源性”和“语义项的增减性”是科技术语跨界传播的典型特征。就footprint一词而言,在计算机和建筑领域,其“空间覆盖”的语义特征较为突出,而在环境科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里,则更为强调其“个性特征”的语义特征。正如Demir(2010)所说,“我们对环境的影响带有很多我们自身的特征,它如同我们的指纹一样独特”(Ou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ells a lot about us and can be as unique as our fingerprints)。
当然,科技术语的跨“界”现象还体现在生活世界和专业世界的词汇交流中,它遵从了语言发展的经济性原则,解决了无限事物和有限词汇的矛盾。在科技术语的“去术语化”过程之中,大量的行业术语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不再具备专业性,比如:辐射、老化、滑坡等。这些表达因为跨领域使用,打破了常规语言模式的审美疲劳,而显得新鲜生动,具有强烈的修辞色彩和社会感染力。footprint一词则刚好相反,从生活领域进入专门领域,逐渐扩展被用于描述各行业特定现象。由于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规律多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自身及外物,因此生活用语是衍生专业术语的重要来源,这不仅因为新概念在创造过程中离不开现有语言材料,更因为使用现有语言材料表达新概念更易被理解和接受。
反观科技术语的跨界现象,在“术语”走向大众时,通常语义会扩大,由特指变泛指,由部分变整体,或通过联想和类比的隐喻方式,产生比喻义,或者在一定语境下产生相应的修辞美感和色彩义,其中又以增加比喻义最为普遍,它激活思维定式,使理解变得轻松。反之,在生活用语术语化时,则产生语义的缩小,由泛指变特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隐喻思维的普遍性,比喻义的使用在术语化过程中扮演着最为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
隐喻是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也是作为抽象概念浓缩体的术语的生成和传播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将footprint原词看作喻体,通过术语以隐喻的形式解释不同行业里具有相仿特征的现象(通常与“痕迹”、“面积”等概念有关),描述内涵丰富、相对抽象的行业概念。Lakoff和Johnson(1980:6)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来进行建构的。语言之中之所以存在隐喻,正是因为概念体系里存在概念隐喻。在某些领域,如环保领域中,“carbon footprint这一新词便是建立在human activity is a journey这一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旅行会留下痕迹,碳排放就是我们留下的足迹”(邵斌、黎昌抱2010)。该词继而发挥着根隐喻的作用,派生出“reduce the carbon footprint”等派生隐喻,这些具有逻辑关联的表达激活了我们的心理认知,相互支撑,构成自成一体的概念体系。同时,由于人的认知心理不仅古今相通,而且中外相通,正是因为人类具备相同的认知心理,才产生了中外相似的概念结构,获得相仿的隐喻机制,产生相似的表达,从而使隐喻的互译(如footprint被译为“足迹”)成为可能。
3.2 网络环境下科技术语新词译介的语言规范化和标准化
“规范”和“标准”两个概念虽然关系密切,但是仍然不可混同。由权威机关或标准化组织审定并推荐使用的术语既是规范的,也是标准的;而社会上众多人使用的、约定俗成的,应该是规范的,但未必是标准的,因此很多术语有正式(标准)名称,也有俗称、别称等。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很多网络用语既谈不上标准也不能说是规范的,网络化工具软件的最大问题便涉及术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因为就新生科技术语概念而言,其网络上的使用、推广和跨语言传播呈无序性和随意性,而软件的即时比对系统缺乏专业甄别和把关,有时连准确性都无法保证,更无法实现术语的规范性和标准性。目前,外来科技新术语,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以网络为来源之一的、跨专业、跨学科术语译文的统一性并不理想,单从footprint一词在各个领域里混乱的译文上就可窥一斑,不仅词典间同一概念定名不同,更多译文仅限于网络讨论,缺乏权威、统一的定名。由于网络已经成为新生术语传播和译介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词典术语规范性和标准化管理的急迫性日益凸显。
在术语规范化方面,“中文术语用字须符合汉语的各种习惯用法,及国家语言文字各方面的新要求和规范”(吴鸿适1988:237)。国家文字委员会是相关的规范机构,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和科学管理的前提,术语标准化则反应了一个社会信息处理的能力。我国1985年成立了“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术语标准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第一批公布的是天文学名词,目前已经审定出版了60种不同学科的名词出版物,但根据委员会官方网站的信息,这些出版物最新出版时间截至2005年,显然和日新月异的术语发展相比较,存在较大的滞后性。
就术语词典的编撰而言,科技术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味着术语定名遵循学科内一致性原则,尽量减少同一个外文术语被同一学科译为不同译语的现象,如engine被译为“引擎”、“发动机”、“机车”和“机器”。“同时还需做好学科间协调工作,使同一概念在不同学科的不同称谓尽可能达到统一。”(梁际祥、黄昭1988:5)
3.3 科技术语新词翻译的动态文化视角
术语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更是观念系统的交流,无论是科技术语还是人文术语,都体现了一个社会在某个阶段的知识创造和积累,是复杂的人类活动的智慧结晶,作为标记专门领域里概念和关系的用语,术语传达的是一个高度提炼浓缩的概念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庞大的观念体系。赛义德(2009:202)说:“思想在跨文化旅行中,进入另一新的时间和空间获得新的意义时,可能遭到接受或抵抗,使思想的引进成为可能。而引进的思想被新的用法及新的时空位置所改变。而术语的翻译策略的选择正如术语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流转一样,是动态变化的,受历时性因素和社会、文化、语言因素多方面的影响。”
从历时性角度看,通常在术语译介初期阶段,为了便于认知与接受,在策略上多选择“归化”,译文策略倾向于解释性翻译,通常较为繁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与认识以后,原语概念得以被译语社会理解和接受,此时,术语的简洁性要求变得更为突出,而“异化”策略中的“音译”原则便是很好的选择。比如“克隆”一词最初在大陆译为“无性繁殖”,在台湾与港澳则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或“群殖”,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和宣传,人们对其了解增多后,便出现了“克隆”这一音译词,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保存术语的异化风情,这时候术语的音译通常较为简短,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传播。也有一种情况,由于汉语的会意属性,“因而一般情况下在采用族外文化新词时即使采用音译,择字往往也有意义上的要求”(张沉香2006:63),这便出现了在术语引入期由于概念理解不确切导致音译选词不够贴切,之后随着概念的厘清后转而意译,最后在概念被普遍接受理解后又转而采纳音译,如laser一词的引介便经历了“莱塞”、“激光”和“镭射”的演变过程。
就footprint一词的翻译而言,2003年在ecological footprint一词刚被引介入中国时,有学者认为,术语翻译需要注重概念体系逻辑一致性,从而主张从汉语习惯出发,意译为“生态占用”使之与其他子概念系统里的中文译文诸如“生态赤字”等形成中文的语义逻辑关系(王利文2003:52)。但随着该词在国内的逐渐普及化,几年后另有学者撰文指出术语翻译应该选择具有翻译可逆性的对应词,便于使用者联想起原语词义(田传茂2005:97)。基于这一原则,音译、直译等异化手段则更为适用,该词应译为“生态足迹”,至于达意性,反倒成为了次要考虑。且不谈后者的理据是否充足,随后的实践证明,“生态足迹”的应用远比“生态占用”广泛,并逐渐统一成为国内环保领域的术语。这是因为footprint的基本语义在原文和译文中所指在两个文化环境里相仿,并且在读者头脑中产生的联想意义相仿,采用直译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词内涵的丰富性,保证了其用词经济性,同时这也印证了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文化和经济领域进一步开放,人们对外来文化和语言保持了更为开放、接纳的态度。
3.4 模因学视角看科技术语译语的感染力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模因即摹因(meme: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esp.imitation),它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术语虽然在其所使用的特定领域具有单一性,但术语的产生,尤其是跨学科传播,常常是靠模仿进行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无论是否跨语际、跨文化),存在以变异、选择和保持为特征的规则系统,具备文化基因的基本特征”(魏向清、张柏然2008:85)。所谓变异,一来指术语的产生和演变会受到复制主体的认知影响,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二来术语在跨语际复制中增加了异质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干扰因素,在术语概念的理解和接纳、表意方式、文化心态等多方面的差别都容易使译文出现“一语多译”或者“多语同译”的语义偏差和变异。术语复制的选择性则体现在其定名选择过程中对概念内涵的确定,它受到译语文化对术语概念的阐释性影响和译介过程的历时性影响。而术语的保持性则指“术语的规范、统一和准确性”,它是保证术语延续的前提(同上)。
Distin(2005:120)指出“如果模因是文化进化的单位,那么其复制方法必须能够维持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并解释这是怎么发生的”。因而模因既有个体性也有整体性。单个模因要素与其他要素相兼容,一起结合成为结构相对稳定的复杂体进而进行复制,则有更大的机会被接受并融入已有的模因库。模因的传播形式通常有两种: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模因基因型传播);形式相同而内容各异(模因表现型传播)。“footprint”的跨行业借用复制现象则是较为典型的基因型传播,其基本模因为footprint一词,经过宿主的抽象思维作用,对其重新编码,更换载体,构成基本模因的新遗传阶段,与其它表达一起组成模因复合体,如“water footprint”等。这些概念相互呼应,在环保领域概念体系中形成了以footprint一词为核心的、较为稳定的子概念体系。从“footprint”在各个行业的运用及其派生表达的使用中,不难发现该词具有较强的迁移力和结合力,是科技术语中具有比较强感染力的强模因之一,其传播强化手段之一便是“模因复合体”的运用。
在术语跨语际传播时,如前所述,术语的生命力受到译入语文化对术语所指概念和所对应的翻译符号的接受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新概念术语的后期传播中,接受性的重要性要远高于理解性,传播性强的术语即使达意性略逊,也能因为接受、使用的人数多而最终确立其合法性,比如:因特网、推特、雷达等。科技术语翻译手段的因时性调整是必要的。
那么术语的译介中,如何保留原术语的模因感染力,或提高术语译文的接受性,从而增强其传播能力呢?从模因学的角度看,成功的模因有三个特点:(1)复制保真性;(2)多产性;(3)长久性(尹丕安2005:63)。模因传播最重要的阶段是宿主解码和同化(即受感染)阶段,如果宿主译者编码模因的新载体不为读者所接受,模因就无法感染新宿主,从而中断传播而消亡。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读者(新宿主)易于理解,从而接受原术语的核心概念,但未必愿意保留并传播该术语;因为读者解码原术语无需花费较大代价,从而容易产生心理倦怠,这与传播过程中读者求新的心理相背离,影响术语被接纳的长久性。再加上归化的译法容易偏重原模因中的核心概念,丢失一些与文化或其他因素有关的模因内容,这与传播过程中读者求真的心理追求相悖,也削弱了模因的保真性,同时还削弱了模因在译入语环境中的复制能力,从而影响其“多产性”,使其最终被淘汰。“生态占用”的译法就很难复制为“碳占用”,因为它一经复制,便出现了语义偏差,而且“占用”的概念丢失了“足迹”一词里与“指印”一样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表现力也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模因传播中的感染力。可见,异化的翻译策略无论从忠实原概念的角度还是从增强术语在目的语的传播复制能力和感染力的角度,都具有价值。从footprint一词在各行业术语翻译中“足迹”译法如此盛行的事实中,我们对此可见一斑。
4. 结语
“footprint”由生活领域进入专业领域,近年来成为一个较为常见的专业术语,但国内对其译介相对落后和混乱,存在定名不清,甚至缺乏译介的现象。这折射出在网络成为术语传播的重要渠道的今天,术语新词的翻译跟不上术语发展、传播的速度,缺乏行业内的术语规范和行业间的术语协调性,网络字典亟待纳入规范、标准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译介科技术语新词,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增强其传播感染力,需要认识术语生成和传播过程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心理及其普遍性。作为文化基因,术语具备传播稳定性、保真性、多产性和长久性要求,因而其翻译策略在新概念流转、接受过程中需要适时调整。科技术语新概念跨文化传播中,术语生命力直接受到译入语文化对术语概念和翻译符号的接受程度影响,由此常出现术语引入初期到后期由归化到异化的翻译策略转换。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术语概念的本真性,因为它满足了求新心态,更易被接受;同时因为异化概念往往比归化解释性概念更为抽象凝练、更具普遍性,从而更易被复制和传播,更易产生术语译语强模因。由此及彼的人类认知模式,以及相似的认知心理带来认识和表述世界的隐喻性特点和中外相通的概念结构,这使术语的译介保留隐喻意象这一归化特征成为必要和可能。
Demir, Halil I. 2010. Our unique footprint [EB/OL]. [2013-03-31]. http:∥www.fountainmagazine.com/Issue/detail/Our-Unique-Digital-Footprint.
Distin, K. 2005.TheSelfishMeme:ACriticalReassessmen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bopedia. 2013. Digital foorprint [EB/OL]. [2013-03-31]. http:∥www.webopedia.com/TERM/D/digital_footprint.html
爱德华·赛义德.2009.世界·文本·思想家(李自修译)[M].上海:三联书店.
梁际祥、黄昭.1988.谈谈外来科技术语的翻译和订名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35-40.
邵斌、黎昌抱.2010.英汉“低碳”新词翻译以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J].中国翻译(4):67-71.
王利文.2003.关于“Ecological Footprint”的汉译[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4):52-53.
田传茂.2005.Ecological Footprint还是译“生态足迹”好[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4):97-98.
魏向清、张柏然.2008.学术模因的跨语际复制——试论术语翻译的文化特征及研究意义[J].中国外语(6):84-88.
吴鸿适.1988.关于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翻译规范化的问题[J].中国翻译(05):27-31.
尹丕安.2005.模因论与隐喻的认知理据[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12-14.
张沉香.2006.影响术语翻译的因素及其分析[J].上海翻译(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