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秭归发展图 同筑幸福秭归梦
2013-03-27刘晓华
○ 刘晓华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全县辖1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1个场,38.19万人,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近年来,全县上下积极抢抓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等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秭归,大力实施“融入三峡、创新支撑、沿江突破、绿色发展、城乡统筹”五大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点、库区特色的跨越赶超之路。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77亿元,增长13.5%;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2亿元,增长23.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1亿元,增长36.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元,增长15.9%;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8元,增长13.8%;实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698元,增长15.8%。
一、经济发展是实现秭归梦的基础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全县项目建设取得新实效,有11个新项目动工建设,有8个项目竣工投产,当年开工落地项目达到8个。帝元公司3万吨果酱加工、戈碧迦镧系玻璃、润恒新型防水材料、星云特种玻璃深加工、三峡九龙寨生态旅游度假区、宜昌港秭归港区茅坪作业区二期工程、茅坪小区农贸市场改造、新泰家居建材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动工建设;均化煤炭配送、泰和石化、佛斯特铜材加工、仕外田源农产品深加工、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一期提档升级、宜巴高速秭归段主体工程等一批项目竣工;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金缸城新区开发、高峡平湖游船基地、陈家冲大桥等一批在建项目加速推进。香溪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立项手续已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坚持大员上阵、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努力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良好氛围。2012年,新签约18个项目,投资总额29.03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14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0个。
(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强县”建设目标不动摇,按照“培育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条、壮大骨干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总产值77.41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4.1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9家,达到55家;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达到24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达到12家。匡通、帝元企业上市进程进一步加快,匡通公司已发出上市公告,进入上市培育期。盘活了海瑞特种钢、金山公司等一批企业,推进了匡通、飞鹰、屈姑等一批企业创新平台的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工业企业新发明专利78件,新开发产品500多个,认定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匡通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三)着力发展特色农业
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目标,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坚持实施政策推动、项目带动、县乡联动等措施,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柑橘、茶叶、蔬菜、板栗和核桃、烤烟等基地面积达到62.5万亩,六大特色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75%以上。全县形成了低山柑橘、半山茶叶干果、高山蔬菜烟叶的立体产业格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帝元食品、屈姑食品、康辉食品、福润禽业、三峡茶叶、峡洲碧涧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秭归。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规模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30亿元。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84家,社员人数达2.35万户,入社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0.8%。农业名牌与标准化建设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规范化运作、工业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牢固。
(四)着力发展“三产”经济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奋斗目标,推进秭归旅游向国际化、个性化、市场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凤凰山、九畹溪、三峡竹海等景区加速提档升级,三峡竹海景区、凤凰山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凤凰山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旅游新秀”。成功举办了201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实现了“组织有序、特色鲜明、和谐安全”的总体要求。全县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开工建设了凤凰山屈原文化旅游区综合开发、九畹溪观光段改造、高峡平湖游船观光基地、芝兰谷生态旅游度假区、九畹溪漂流景区游客中心等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440万元。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87亿元。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组织10多家企业参加系列参会参展活动,签订定单2000多万美元,签订合作项目3个,投资金额2.5亿元。“万村千乡”市场新建50个,达到173家,农村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港口物流迅猛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50万吨,货物周转量11.86亿吨公里,上下行滚装车分别达到15.5万辆、10.75万辆,旅客吞吐量56.97万人,旅客周转量8346万人公里。
二、城乡同建是实现秭归梦的依托
(一)加快建设中心城区
全县编制了县城发展概念规划、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金缸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近两年来完成县城基础设施投入近1.5亿元,实施了平湖大道、屈原路、平湖五路、长宁大道、丹阳路、滨湖路改造工程;吸引民间资本投资15亿元,实施了茅坪小区农贸市场、新泰家居建材市场、欧意大酒店等改造项目,天然气项目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整治,清理违法建设431处,违法侵占土地2.6万平方米,违规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金缸城新区场平工程基本结束,共开发土地1700亩,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场平工程基本结束,完成土石方开挖1298.78万方,开发土地1722亩,完成投资4.05亿元。银杏花园一期建成安置房3.26万平方米,已交付使用,完成投资0.76亿元,二期安置房正在加快建设。
(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
近年来,“建成高速路、省道二级路、县乡等级路、农村水泥路”的目标基本实现,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施了宜巴公路改造工程,全县新修公路1560公里,硬化公路1374公里,新建大中型桥梁59座;新建了县城坝头公园、县城二水厂,启动了天然气入户工程,实施了县城亮化工程,启动了金缸城新区开发,配套完善了集镇基础设施;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34处、水池和水窖1815口,解决了11.8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了3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新建抗旱水池12000口、水渠12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3.2万亩;新建农村能源沼气池2.2万口,架设35千伏以上输电线路286公里,35千伏变电站容量规模达12.6万千伏安,电力装机容量达13.6万千瓦;新建各类通信基站250座,通信覆盖率达95%,开通了数字电视,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8%,位居全市前列。
(三)统筹推进村庄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编制了武陵山片区2011-2020年集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投资达11.36亿元。按照“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环境优先、资源集聚、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县城、中心乡镇、特色乡镇、中心村、村落梯级发展布局。开展了文明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清洁乡村”、“宜居村庄”等创建活动,县城被授予第三批“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归州镇被确定为省级中心镇,九畹溪镇被确定为省级旅游特色镇,九畹溪村、郑家岭村、烟灯堡村被命名为“宜居村庄”。
三、文化繁荣是实现秭归梦的精神动力
(一)大力弘扬农村传统文化
加快以凤凰山文物复建为主体的文化景观建设,彰显秭归特有的文化魅力和区域风情;坚持每年举办端午文化节,弘扬传统文化,屈原故里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秭归的独特属性,总结提炼了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移民文化;抢救性挖掘、保护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峡江号子”、“秭归花鼓舞”、“杨林堂鼓”等一批地方民俗文化,并成功申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峡江号子”、“秭归花鼓舞”分别荣获全国“七艺节”、“八艺节”群星奖。大力发展和培育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广场文化,全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广泛开展了“服务大三峡,建设新秭归”、“创建三峡文明库区”、“3+1文明家庭评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试点”等创建活动,有效激发了全县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坚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十佳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各行各业的模范争先涌现。开展“百年追踪夏明翰”、“寻访屈原后裔”、“书香屈乡全民读书活动”、“注册志愿者”、“关爱残疾人”、“阳光基金”等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市民在活动中接受熏陶。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文明网吧”评选、“暑期集中行动”、“五老志愿者监督网吧”、“零点断网”等活动,有效净化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深入开展“关爱贫困家庭孩子”、“关爱女孩”、“关爱留守儿童”、“春蕾计划”等活动,全县5万青少年在社会的关爱下茁壮成长、健康发展。坚持不懈地开展平安秭归、诚信秭归、法治秭归建设,人文环境大为改善。
(三)完善公共文化体系
建成了一个县中心、12个乡镇服务中心、72个村级服务点以及众多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功举办了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和全国龙舟公开赛,我县被授予“中国诗歌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实现全县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改造了县电影院、县图书馆,“两馆一站”免费对外开放。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分别被评定为国家二级馆和国家一级馆;屈原艺术团先后被评为全省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青年文明号。
四、服务民生是实现秭归梦的核心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96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575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7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8笔2540万元,帮扶城乡劳动者创业528人,带动就业2520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合率99.32%。新农合参保率达98%。实现了城乡低保在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目标,全县常年保障人口达到4.0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认真开展城乡低保核查和农村低保扩面工作,城市低保6816人、农村低保29817人,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962万元。社会救助全面加强,救灾力度不断加大,下拨救灾资金468.8万元,提高了因灾倒房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医疗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347.88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700套、9.7万平方米,竣工1500套、7.4万平方米。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成果丰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强力推进校舍安全工程、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建设,全年动工新建、改扩建项目共计23个,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6370万元。全县义务教育学校顺利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高考综合成绩再创佳绩,连续五年叩开清华北大校门,本科上线率稳中有升,达到53%。卫生事业发展喜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全国领先,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新建了县中医院大楼。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2012年“百年枝江杯”中国龙舟公开赛(宜昌站)、“中国体彩杯”宜昌市青少年举重比赛等赛事。秭归籍运动员周俊作为秭归县入选奥运第一人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生育文明建设整体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全县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市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按照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的要求,大力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拓展社会管理与服务功能,实现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在全县12个乡镇开展了创建“幸福村落”试点工作,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解决自己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从而实现村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四访促和谐”、“县委书记大接访”等活动,一大批影响全县稳定的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加强监管,规范了矿山开采秩序。扎实开展打击“两抢两盗”、“清网行动”、“打黑除恶治乱”等专项行动,全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位居宜昌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