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浅析
2013-03-27方彬
方 彬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核心内容。中国古人把和谐理念贯穿于对天人、人人、身心等关系的追求之中,在儒家、道家等学派的思想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重新作一番疏理、审视,探讨其积极的当代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助于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弘扬。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丰富内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主张追求天人的和谐必须做到天人合一,即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人类应当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对天人之和的追求在古代很早的诗歌中就有出现,《卿云歌》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歌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乐,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和谐的向往。之后的《周易·乾文言》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在天人关系的认识上,都秉承一致地追求和谐之道。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到宇宙有“四大”:道、天、地、人,对于四者的关系必须做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道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庄子还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甚至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他以对天人关系的处理作为人的评判标准,把与天不对立的人,称为“真人”、“圣人”,“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真人”、“圣人”必须做到尊重自然。庄子认为天地、天人的和谐之美是美的最高等级和“圣人”追求的美的目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儒家同样有着丰富的天人合一观念。孔子以其“仁学”主张以“仁”待人的同时也必须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以其中庸之道的哲学基础,要求在天人的关系上做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天命》),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他还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等主张,也就是要扩展“爱”,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实现宇宙万物与人的平等。《荀子·礼论》中“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万物起”反映出天人和谐的繁荣景象。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生产和劳动的实践中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挂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以防止自然资源的枯竭。孟子主张在适宜的季节伐木,以免妨害树木的正常生长。荀子谈到“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很显然,他们都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汉《淮南子》的作者明确反对“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要求“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等等,这些思想都表达了古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和善友爱态度,体现了古人维护生态平衡,善待自然万物,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品德。
中国古人由追求的天人之和反映到人人之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创造和谐和睦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如何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孔子主张通过人际关系上的自我完善以促进人与人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儒家倡导把亲情之爱扩展到人际之爱,实现博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儒家重视自身修养,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对人要平心和气,推己及人,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宽和处世。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应当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但不能做无原则的苟同。“和而不同”是孔子心目中君子修养的境界,也是君子做官为人的准则,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不同”而能够“和”,才能形成多姿多彩的和谐社会。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梁惠王上》),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能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其力量甚至超过天时和地利,无往而不胜。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等一系列道德原则以达到实现社会和谐。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反对社会冲突,对实现社会的和谐有着强烈的愿望。《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无欲”、“无为”、“无争”,人人都能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大家和谐相处,宽大为怀,团结友善。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提出的“无欲”、“无为”、“无争”,“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张,要求人们效法天道,“有余以奉天下”,实现相对均衡,其有一定的消极意义。但古人所设计的带有乌托邦性质的大同社会理想,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目标和理想境界,反映出人类孜孜以求的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
古人在天人之和、人人之和之外,进一步要求的是人的身心之和。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做到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义与利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速而》),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儒家要求人们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尽心知性,自我修养。孔子以“君子”为标准,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君子又有“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君子又有“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君子又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颖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以“三戒”、“四绝”、“五美”、“九思”来要求人格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以期实现人之身心的和谐。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无法去除,但必须处理好理与欲的关系。荀子认为,欲望是“知所必出也”。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四章》),通过培养和谐完善的人格消除小我的局限性,以开朗豁达的心胸看待事物,超越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儒家说:“养心莫大于寡欲”(《孟子·尽心下》),欲望少了,人就不会被外物所纠缠,身体就会轻松愉悦,心灵才能得到滋养,所谓“知足常乐”。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老子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的修养方法,主张虚心养性,使内心保持清醒无为的状态,从而保持身心和谐。老子认为人与内心的矛盾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人性的贪婪,在物质财富或利益诱惑下,往往会造成内心失衡,从而走向罪恶。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老子不断告诫人们要警惕和克制自己的各种贪欲,清心寡欲,以柔弱、谦虚、知足的方法达到全生避害的目的。不要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这是人生的智慧,也是快乐之源。在追求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庄子看来,人生的崇高目标与境界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世俗价值、功名利禄、仁义道德、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的自由境界,提出了“坐忘”、“守道”、“心斋”等修养方法,主张通过摒弃内在的得失荣辱等心理干扰以及外在功名利禄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以开阔、豁达的心胸面对现实人生,将阻碍和不利于个体达于静极状态的因素驱散、化解、排除,为心灵创造出一个纯净的天地,使人真正成为具有自由意志的完全的人,而不是顺从于异己力量、物质利益的奴婢,从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境界,实现道德修养的提高。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积极意义
“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文化资源、哲学智慧和伦理启示。”[1]“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精神,直到今天仍包含着不少合理的成分与活性因子,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和历史依托。”[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和谐思想,促进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从而化解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心理危机。
(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建设生态文明。
自近代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类主观意识也得以无限膨胀,过分强调了人在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特别是西方传统思维的物我两分,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的对立面,自然界在人类的眼中只是被索取、奴役、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几百年来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界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等,给今天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拯救人类生存的唯一的家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中汲取生态智慧,改变过去的错误思想和做法。无论是儒家的“仁民爱物”路线,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路线,都告诫人类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倡导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生态观告诉我们,人和自然界是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二者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之中,而是处于完全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中,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不能无度地向自然界索取,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取之有道。这些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丰富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化解生态危机,提供了很好的思维范式。古人根据这一思想对保护生态做出的详细规定和丰富的实践,可以借鉴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处世理念,倡导人际和谐。
在社会生活当中,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不同以及个人背景的差异,各阶层和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社会的分层在加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不同利益诉求有可能激化而导致社会动荡,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成为不稳定因素。建设和谐社会,其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制约,更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我们今天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道德资源,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与人为善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团结邻里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努力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
(三)在人的身心的关系上,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修养智慧,追求身心和谐。
传统文化中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普遍认为人内心的矛盾冲突来自于外界的刺激和诱惑,因而必须学会通过“修身养性”,建立平衡而良好的心态,来抵御外界的干扰,克服人性的贪婪。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剧烈,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不良的心态危害健康,甚至导致疾病。据中国卫生组织报道,自杀已成为中国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而自杀主要是精神抑郁导致。预防抑郁症的主要办法就是要缓解压力,及时调整心态,通过宣泄疏导做到自得其乐,知足常乐,乐观超脱。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需要继承传统文化智慧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理念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而在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和谐思想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这些思想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更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德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J].求实,2008,(2).
[2]唐凯麟.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