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本位”理念下的高职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2013-03-26杨广佚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学改革

杨广佚

[摘要] 高职物理教学中要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策略、教学评价考核等方面探讨了“能力本位”理念下,如何对传统高职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 能力本位 高职物理 教学改革

“能力本位”教学观是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界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它以能力为教学的基础,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倡导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及实践性,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形成。高职物理教学要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均衡实现各项教学目标,必须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中心地位,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的高职物理教学新模式。

一、打破传统知识体系,构建富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块

传统的高职物理教材,是按照学科体系编排的,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适应学科式知识体系的教学。但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新教学理念下,凸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弊端重重: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专业针对性不强,有些甚至与专业需求脱节,达不到服务专业、培养能力的目标要求。构建“能力本位”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打破旧有知识构架,依据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整合优化,形成模块化知识单元。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应以专业需要为准绳,对原教材内容适度地进行丰富、拓展。

1.实现物理学与本专业其他相近基础学科的合并重组

依据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机械专业可将物理与工程力学进行整合,电子专业可将物理与电工基础、电子应用技术等进行整合,建筑专业可将物理与建筑力学等进行整合,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物理教学模块。

2.根据专业特点适当渗透跨学科跨专业知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同专业的联系和交融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更宽的物理知识面,因而需要构建跨学科的物理学模块,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3.联系专业知识,凸显专业实用,强化与专业的衔接

比如,在《二极管与三极管》模块的教学中,可删除元器件内部原理的分析,重点放在元器件的测量、管脚判断和性能鉴别方法等内容上。在列举知识的应用题型时,应尽可能选取与专业岗位相关的实际案例,避免应用题型过分智力化。

4.及时追踪现代物理的新发展,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高职物理教学要反映不断发展的物理成就,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必须密切关注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动态,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在相关专业的最新应用成果,将这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融入物理教学内容中,以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拓宽知识应用渠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验的教学融合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它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核心综合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要想真正实现其在服务专业教学及能力培养方面的职能,唯有对旧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做深刻的变革。一是大力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地位,进一步加大实验课的比重;二是根据不同专业选择实验项目,确定实验内容,适应专业需求开发应用型学生实验项目;三是打破理论教学与验证式实验的界限,将理论知识点尽可能渗透到相关的实验实训项目中,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验的有机融合。

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确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首先,围绕已确定的实验(技能训练)项目,整合学生必须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形成“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其次,对传统的教室、多媒体示教室与实验室(实训室)进行改造,构建职业背景下的工作性学习平台,使实验教学摆脱传统的被动式的验证性实验,师生们能积极主动地设计实验框架,搭建应用性实验平台,操作实习内容,发现和解决实习过程中问题,使实践教学在锤炼学生基本职业能力方面真正取得实效。第三,要综合利用文字信息资料、挂图、模型等教育资源,特别是英特网、交互式多媒体材料、声音视频材料,为学生创设完整、真实、立体的问题背景和知识产生背景,还原营造“原发现(明)”情境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上的共鸣,以此为启发点启动实验教学,使学生产生实践探索的主动需要,自觉自愿地行动起来,以直接体验的形式完成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学习,扩大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空间。对于《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等接近真实职业场景的实验项目,可考虑将教学从试验室直接搬到专业实验室、实习现场和生活现场,利用工作设备现场教学,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习得知识,培养技能。

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正在对物理教学的理念、内容、方式及手段等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了教学效果,渲染了教学感染力。

1.适应高职学情,促进持续学习能力的形成

相对而言,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客观上造成了他们学习的信心不足。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集成性优势恰恰适应了他们的智力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很好地填补他们在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方面的短板,极大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渴望和信心。

2.借助信息平台,培养学生信息综合应用能力

以信息处理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综合能力是现代职业人的主要标志之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为学生综合信息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天然的契机。以应用“引导问题教学法”为例,在授课前,教师先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引导问题,以引导问题作为关键线索,系统地引导并激励学生借助包括视频录像、网络媒体在内的教学资源自主地搜集整理信息,对已获得的材料进行归纳、提炼、总结,形成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搜集、归类、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展了获取信息、归类整理信息的一般能力;在提取素材本质属性的过程中,发展了对信息的加工及分析综合能力;在学习交流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又发展了信息交流能力和信息评判能力。

3.通过信息互动,强化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合作交流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现代职业行为中显现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拓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极大地丰富了师生间交流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技术改造,教学过程中合作式学习的特征将更加凸显,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进一步加强。

四、构建基于能力标准的评价体系,实现 “考分”向 “考能”的转变

评价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依据。高职物理课程的评价考核应遵循“过程控制和目标控制并重,考分与考能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公平公正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为主要内容的评价考核体系。

1.发展多元性评价主体,引导学习者自我完善

现代职业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程,提升持续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必须摈弃学生只作为“评价客体”的传统观念,引导他们参与教学的评价考核过程,形成由教师、学习组长、学生等组成的多元性评价组织,从教师、同学、自我等多个角度,对学生学业进行全方位评价,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2.突出实验技能考核,强化实践技能素养

目前,高职院校的物理实验考核仍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在理论考试中穿插一些物理实验习题来考核,有的依据实验报告来考核,有的从整个学期内做过的全部学生实验中抽签考核。这些考核形式基本沿袭了理论课程的考试模式,助长了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实验风气,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也达不到培养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要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能力培育功能,应对现有考核方式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一是进一步加大实验成绩在综合考核成绩中的权重,尝试探索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核进行分离,单独计分的考核机制,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操作;二是建立区别于理论考核的实验考核模式,强化对“实验过程”的评价。实验成绩应根据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综合评定,以平时成绩为主。平时成绩是对学生每次实验过程的综合评定,由预习情况、实验方案、操作情况、实验报告、实验创新、团队合作等各环节因素等综合考量形成。考试成绩通过期末学生抽签选题到实验室进行操作,结合现场实验答辩给出;三是在实验过程中增加学生自我评价环节,并将学生间的互评和自评情况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体系,督促学生对实验过程反思总结。

3.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的考评效能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既是理解、巩固、拓展课堂知识的过程,也是锤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内化过程。将作业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考评体系中,将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考评的指标体系,是践行能力考试观的客观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物理作业的考核效能,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巩固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注重物理素养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形式和内容上突破旧有模式,实现丰富与创新。首先,理论性习题的设计应将所学知识与在专业课程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结合起来,突出对知识的专业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可适时布置一些趣味小实验、科技小制作、实用小设计等实验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良好实践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配合课堂教学,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物理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搜集、阅读、整理后回答预设问题,或按指定专题写出相应的科技小论文,以调动他们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知识视野获得了适度的拓展延伸,科技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也得到训练和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的宗旨决定了高职物理教学必须树立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我们初步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能力本位”的高职物理教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实现“能力型”教学目标的有效模式。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与高职物理教学的实际结合上尚不够成熟完善,这就要求每一位高职物理教师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围绕能力培养主线,深入探索物理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不断创新完善“能力本位”理念下高职物理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殷志栋等.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院校教学系统化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1.

[2]蒋莉.能力本位教育思潮[J].职教论坛,2004,8.

[3]李娟.“理实一体化”实验室建设的探索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4]唐文君.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院校考试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宝鸡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教学改革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
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