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创新空间布局 提升城市创新功能
2013-03-26执笔人邓智团
执笔人/邓智团
城市创新空间作为聚集创新活动的场所,是以创新、研发、学习、交流等知识经济主导的产业活动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系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高技术产业相关硬件设施的功能聚合,还包含了空间结构与形态、产业结构、创新机制与创新文化精神等多种属性。当前,随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及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城市创新空间布局和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尤其是,上海城市创新空间的功能定位与配置优化,将有利于促进城市创新资源的聚集和发展,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塑优化与价值再创造,为创新驱动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一、国际城市创新空间布局的主要趋势
从各国发展实践来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城市创新空间的功能设计与布局已由简单初级的自发性发展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以政府规划为引导,并与城市内部资源禀赋、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特征紧密结合,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明确行为。根据空间圈层式布局等级特征,各国城市在推进创新空间布局中大致呈现以下态势。
中心城区:致力于构建高能级创新引擎,构筑多元共构型创新空间。“共构型创新空间”是国际上一种新型的中心城区发展模式,它有别于传统自然发展而成的工业园或大学城,主要是由政府、企业界和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推进。其中,政府主要基于政治、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考量,企业则以追求利润和效益为主,而大学和科研机构则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己任,三方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互动、互补、互惠,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其意义远甚于创新空间本身的硬件设施。因此,该模式在世界各大城市广泛地实践,例如美国波士顿坎布里奇市在高等教育、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等方面,校区、企业、社区与政府间的创新合作十分发达,通过发展共构型创新空间推动功能简单的大学集聚区向中央智力区转变。
同时,中心城区呈现出创新型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态势也值得关注。所谓嵌入式的城市创新空间往往散布在中心城区,大多以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或政府及私人投资独立创办的科研机构的形式存在,通常规模较小,功能单一,但毗邻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密集区,信息获取和合作交流机会较多。此外,由于新兴产业的活力与推动力,城市创新空间甚至成为城市复兴的一种手段,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发展,例如德国鲁尔地区的福斯特电子科技中心,对城市环境起到了一个明显的提升作用,改善了城市的景观和局部的空间环境。
近郊区:重点推动科技园区产城融合,完善科技园区的城市功能。从各国实践来看,城市近郊的科技园区发展趋势不再是孤立存在的产业区域,而是与外部创新主体、经济体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将产业功能、创新功能和生活功能汇聚一体,最终实现产城融合、宜居宜业。该模式可避免一些传统的科技园区过分强调功能分区,使组群内部空间生涩而没有活力;通过增加城市空间应有的综合性,来还原城市空间本来的面貌营造多样化的丰富的城市生活。例如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Sophia Antipolis)技术园、韩国大德科学城等,其中日本关西文化科学城是多中心布局的产城融合的一个成功实践,它由分散的相隔不远的12个分区构成,各分区内的文化科学研究区是核心,每个分区基本上都有居住区和生活服务等综合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功能区。
远郊区:通过建设科学城促进城市创新空间的圈层化发展。目前,城市创新空间布局出现了明显的田园化倾向,在大城市的郊区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科学城,国际上成熟的城市远郊园区或新城的发展趋势都是从一个园区成长为独具特色的科技型城市,如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一般而言,欧美一些国家里,在大城市远郊发展的园区,建筑基面只占20%~30%,园区内容已远远超过了发展产业和培育企业的范畴,还承担着为公众和社会创造良好生活和娱乐环境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高科技产业所需要的创新环境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景观和氛围,如美国因大学而兴起的创新型城市尔湾市,在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发展方向的同时,也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终因其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便捷的交通运输、良性竞争的商业氛围以及正规完善的教育机构等因素,使其获得了“第二硅谷”的美名。
二、上海城市创新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
当前,上海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呈现以下情况。
中心城区:集聚了丰富的学区、园区和社区等创新资源,但联动机制还需进一步提升。上海中心城区集聚了杨浦知识创新区、徐汇枫林生命科学园、漕河泾高科技园区等重要研发资源集聚区,且基础设施便利、商业及休闲娱乐配套完善,并分布有若干散点式的创新型城市综合体,如杨浦区的创智天地。其中,杨浦知识创新区包含位于五角场附近的高新技术孵化器,复旦和同济等高校群以及黄浦江沿江工业区等分块,学区、园区和社区的功能区均较为完整,其三区联动也取得积极成效,但联动的范围、规模、层次以及机制有待优化,尤其是以政府引导为主的联动和协同机制亟需进一步拓展和改进。同样,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企业创新为主导,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互动均十分有限。上海中心城区依托大学和高科技园区的集群型创新模式还需要完善和提升,目前还缺少能真正推动上海走向创新驱动的科技研发型的大型创新引擎。
近郊区:科技园区产城融合不足,开发区特征明显,城市功能相对较弱。以浦东和闵行为例。张江核心园和紫竹科技园区均存在产城融合化发展不足,产业功能、创新功能和生活功能还未完全汇聚的问题。如张江高科技园区目前是上海重要的创新企业集聚区、成果产出与研发转化功能区。其核心区25km2的面积聚集了19万人,“业强城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创新所依赖的社会环境、社会功能发育明显不足,以致于园区人流呈现出“早上潮水般涌入,晚上潮水般涌出”的现象。紫竹科技园区的城市功能也有待提升。
远郊区:科技城并未真正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处于起步,资源较为分散。目前,上海郊区的科技园区完全处于开发区阶段,郊区新城建设存在功能定位特性不够、定位雷同等问题。同时,布局在上海远郊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如祝桥大飞机项目和临港的装备制造等产业基地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整体优势,建设为具备城市生活功能的城市功能区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推进上海创新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
城市空间转型是上海实现真正转型发展的基础环节,上海实现城市空间转型可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推动。
中心城区:转变城市空间规划布局导向,加快向知识和创新功能转变。加快中心城区向知识和创新导向、重视生活品质兼顾的混合布局城区功能转变,包括转变城区产业培育方式,从原来注重依赖城市的财富集聚、企业集聚、要素积聚的生产性特质,转向挖掘城市的人力集聚、知识集聚、文化多元的创新性特质。具体推进:
一是构建共构型创新空间。以杨浦为例。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虽位于中心城区,但创新功能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当前,应将杨浦知识创新区规划为上海创新驱动的核心区域——由政府、企业界和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构建的“共构型创新空间”,进一步将各类创新要素向杨浦集聚,使其成为以创新、创业服务见长的创新驱动核,与投资驱动核的陆家嘴-外滩中央商务区共同构成“十二五”期间上海中心城区的“投资-创新”驱动双核。
二是围绕大学城建设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中央智力区。在城市功能上,大学城要担当着整个城市的中央智力区角色,提供高教、研发等服务,为此,上海要进一步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创业环境建设、产学研融合发展等领域要实现突破,切实推动大学城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三是强化高校与企业界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建立高等教育自主权下放和柔性流动机制,鼓励高校培养企业家精神、实施开放式办学,使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机制响应与社区和产业“联动”的态势,切实推动中心城区的学院派文化——科技园区的创业文化——社区的市民文化之间的融合。
近郊区:加快科技园区功能定位与规划调整,推进科技园区的产城融合。积极推进近郊科技园的二次开发,加快其功能定位由单一功能区、开发区向城区建设转变,成为散点式城市创新空间,每一个片区既具有创新功能,也具有城市生活功能,最终实现产城融合。
一是优化产业导入机制。市级层面上,要加快明确近郊科技园区功能定位问题,积极引导近郊科技园区的产业与城市生活功能的共同发展与融合,并将其规划发展纳入到全市的统一规划中,加强分类指导,并进一步加强政策集聚,促进科技园区的产城融合化发展。
二是优化生活设施。构筑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生态良好、文化教育发达的宜居环境,加大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如大型连锁超市、百货、文化娱乐设施、医疗教育设施等,完善科技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吸引大量安居型人口进入。
三是实行优惠政策。积极通过实行购房税收优惠、经济适应房优先配售、人才公寓配给、外来高端人口优先落户等特殊优惠政策,逐步完善科技园区的社会服务体系,最终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向科技园区集聚的发展机制。
远郊区:明确新城定位,推动以研发与创新为主导功能的科学城建设。在推进已有新城的发展之外,上海在新一批新城发展规划与选择中,应把已经先期布局的大学科教资源作为更为重要的考虑因子,建设形成上海的科学城。
一是建立健全新城建设推进机制。
新城战略定位要从郊区新城向科技新城转变。科技新城建设涉及包括区政府、镇政府、管委会、开发公司、市政建设等众多主体部门,尤其在市政、交通、建设等重大基础性、先导性设施和公共资源的规划建设等方面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市级层面对新城开发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推动“郊区新城”向“上海新城”(市级层面)建设转变。
二是集聚郊区科技资源。鼓励中心城区和老城区的科研院所入驻新城,全力推进远郊区科学城的建设。如嘉定科技卫星城可充分依托“十所一中心”,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集聚规模,同时加快促进国内外大批科研院所、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驻嘉定新城,建立科技研发平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三是积极开展先行先试。要争取将国家和市里以各种形式支持产业发展向新城的科技发展及相关产业倾斜,支持其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同时,争取国家和市级相关的新增产业项目及科技重大项目落户新城,根据新城明确的创新和产业发展导向,利用全市范围内的资源倾斜配置,以强化新城的创新和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