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胜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013-03-26张臻
本刊记者/ 张臻
4月底的华东理工校园,树木青葱,恬静淡然,来往的学生不多,有着大学校园里特有的轻松与缓慢,这样的氛围恰到好处又令人心生向往。
对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昌胜先生来说,这样的日子与往常并无不同。记者拜访时,正值学生们拍毕业照,刘昌胜让记者稍等片刻,作为院长,他的事务非常繁忙。
尽管与往日并无不同,但刘昌胜的履历里又多了一个身份。在2012年度的上海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刘昌胜作为9名获得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的其中一位,获得了此项殊荣。
上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并不是刘昌胜获得的第一个奖项,早在1996年,他就获得过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那年他29岁;而八年后的2004年,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年,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
可以说,比起很多科研工作者,刘昌胜是“少年成名”。
当然,刘昌胜也曾是一名学生。
他向记者讲述了他人生中的多位恩师,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导师与忘年交,是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的奠基人的陈中伟院士。“从1995年开始,到2004年,在这个过程中,他带领我们在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和临床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
在2004年陈中伟院士辞世时,他写了一篇悼文《音容犹在斯人远,风范犹存启后生》,以此缅怀自己的恩师与朋友。陈院士在世的时候,每年10月1日恩师的生日,他们都要小聚一番;而在恩师2004年过世后,每年的10月1日,刘昌胜照例也会去恩师的坟前扫墓,从无间断。
陈中伟改变了刘昌胜的人生,就像薪火相传一样,刘昌胜在他的学生的人生里也是一个重要的注脚。
记者问起获奖的感受,刘昌胜谦逊地说这是自己的幸运,“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感激的同时更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后辈学生的鼓励。学生看到我上电视了,我对他们说,你们好好做,会比我们做得好。”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信奉严谨与勤奋,他说,如何才能分辨庸才与天才,在于通过勤奋与努力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事情,能常人所不能。另外,人的惰性使然,没有压力就容易放松自己,因此,高要求贯穿于他的工作以及对学生的培养上,而克服压力就能获得提升。“三年、五年过去后,你就会表现出很多不同。”
“刘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压力比较大。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得比较快。”他的学生袁媛博士告诉《华东科技》记者,她的体会是,“人,就是被逼出来的,很多潜力是被挖掘出来的。”
袁媛是刘昌胜的第一个博士生,从2001年开始跟随刘昌胜从事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现在已成长为一名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她告诉记者,从开始对生物材料完全陌生到如今的独当一面,与刘昌胜的“必须仔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不无关系。他最常提到的一句话是“简单的事情已经做完了,留给我们做的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希望你们迎接挑战。”
进而,耳濡目染,袁媛对自己的学生也会提出高要求,“一个实验室走出去的人,风格都差不多。”
在科研之路上,历来充满着挑战与艰辛,“做科研研究,在很多情况下是非常枯燥的工作,是坐冷板凳的事。”刘昌胜在强调毅力的同时也觉得,没有对专业的热爱是做不好科研的。用他的话来讲,“牛不喝水强按头”是做不好研究工作的。研究工作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8小时,8小时以外的时间也是特别需要的。“利用晚上和周末去查资料,想问题,想办法。能够心沉下来非常投入地工作,这样的状态,才能出一些东西”。
如今的刘昌胜有三个身份,教师、院长、公司董事长,他的时间也分成三块:研究、教书育人、管理。他用“充实”来形容自己的忙碌,从早上7点多到学校开始处理事务,一直到晚上11点多回家。刘昌胜说自己经常在夜晚处理没有完成的事务,或计划第二天的工作。此外,夜深人静,没有干扰,也可以做些自己的事,“读读文献,写写东西”。
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依旧是他工作的重心。当然,纷繁的院务需要他处理,开不完的会也总会花费他很多的时间。在这个问题上,他有自己的看法,“在国外,当你已经成长为一个教授或者是说是有一定名气的教授了,除了自己工作以外,还有一条就是social service(社会公益),在学术上叫学术公益,就要承担学科发展的应有义务。既然把我放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发挥些自己的作用,为青年人成长,为单位发展出一份力。”
而谈到公益,刘昌胜的学生告诉记者,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刘昌胜所在的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捐助了100万“人工骨”产品,并连夜亲自送往灾区。
在这方面,刘昌胜回忆起了这样一个故事:1998年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人工骨”拿到试产证后,业务员在江西推广,遇见一个病例,一位孩子在肿瘤切除后需要移植骨头,相继从父亲、母亲身上截取移植到孩子身上,但都不成功,父母在医生的指点下找到了那位业务员,当得知暂时无货时,他们跪下恳求。之后,业务员联系上了刘昌胜,在上海帮这对父母调出了相关“人工骨”材料。刘昌胜回忆说,那一幕经常在脑海里显现,所以遇到再多的困难,都有力量去克服,去努力把工作做好。
如果说刘昌胜身上有一种精神的力量,那么对工作的使命感,对自身极高的自律性,即是这种气质的来源。他说:“培养人比做一件事情重要得多。”他说:“人应该有点精神,要有除了物质之外的一种追求。”——这是缠绕刘昌胜脑际的一句格言。
采访结束之际,几名穿着学士服的学生徘徊在刘昌胜的办公室门口,邀请他一起合影留念。镜头转换,四月底的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园里,这位46岁的教授与学生们露出笑脸,这样的情景不禁让人想起几天前的科技奖励大会,同样是面对镜头,但仿佛这一次,刘昌胜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
要有一种对专业的热爱,热爱科技,热爱自己的专业,一个不热爱自己专业的人很难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对话刘昌胜教授
Q&A :华东科技=H 刘昌胜=L
谈科研与产业
H:您之前是读生物化工的,后来转到生物材料行业,当初怎么想的?
L:当初就是生物化工专业,然后留校之后,也在生物工程学院,后来读博士时就读化学工程。我们学校的化学工程专业是最强的专业,当时我的专业是生物化工,既含生物又有工程。当时的选择基于两点:第一,觉得化学工程是当时学校最强的专业,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第二就是,学校正好定下来一个方向,当时学校和市科委及外面的企业合作进行新的研究,准备引进国外的小试技术,开始在国内进行工程放大研究、实施产业化等工作。我被选进这个队伍里面了。
H:可以说从一穷二白的环境里,要创新出成果,这过程中是不是有很多挑战?
L:确实有很多挑战,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个过程中事例很多,感受也很深。当时信息不发达,可借鉴的资料也不多,只能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前进。材料的合成,材料性能的研究、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等等,有很多原以为可行的方案,试验以后表明不行,只有再反复地查找原因,艰难探索。20年的科研之路,我们克服了很多很多的困难。开始是技术问题,技术问题解决以后,就是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问题,组建公司,然后产品报批,生产管理,市场推广,然后根据病人使用过程后的结果反馈,回过头来再进行技术创新,去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市场的广泛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个团队是做了很多工作,也确实留下了非常感人的事迹。
谈人才与教育
H:要成为科技领域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或要素?
L:首先要有一种对专业的热爱,热爱科技,热爱自己的专业,一个不热爱自己专业的人很难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很多时候,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从事这份工作,都要把它做好。不热爱它,就难有工作热情;缺乏热情就不能攻克工作中存在的艰难险阻,遇到困难会坚持不下去。我经常跟他们讲,假如采取“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方式做事,这个事情是做不好的。对科研这个创新性很强的工作更是如此。
第二个方面,应该有矢志不渝的精神。科研工作是非常枯燥的,是坐冷板凳的工作。在坐冷板凳的过程中间,面对外面的精彩世界,没有矢志不渝的定力是做不好的。特别是碰到困难的时候,容易当逃兵。因为做一件事情假如碰到困难走不下去,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它确实走不通的,第二就是我们自己没下功夫。常规的思维定式,不是找自己没下功夫的原因,而是会认定这条路走不通。这时假如定力不够,就会自然选择放弃了。往往选择放弃的瞬间,即将成功的机会就擦肩而过了,这就非常可惜。所以一定要有这种定力。有一句话,是别人传给我的,但我一直把他当做教育学生的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很有道理——“世界上没有做不出来的实验,只有做不出来实验的人。”
由于全社会认识的提高,我们的科研创新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科研人员的地位在提高。
H:我听您的学生说,您很严谨,对他们的要求非常高。您觉得这会给他们带来哪些益处呢?
L:对年轻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应该制定比较高的人生发展目标,设立比较高的工作要求,这样才有努力的方向,并且做事要严谨,才能比较好地快速发展。其实人与人之间优秀不优秀,开始时差别不是特别大的,但为什么后来差别就大了呢?主要是在人生发展中由于你的严谨勤勉慢慢积累产生的。也就是说,你要找到一个舞台,在舞台上施展你的才华,通过解决实践你的人生或工作目标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来提升能力,施展你的才华,证实你是优秀的人才。是人不一定是才,这个话会打击不少人,但是成材的过程中,你是否优秀不优秀要通过你的勤勉努力,去解决一些常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是能力乘以勤奋的积累过程。
那么如何达到常人所不能呢?特别要抓住明确的目标这一点,它有两个好处:
第一,工作有方向。我们做研究工作的,特别要注意研究目标,就像打靶子要明确瞄准的靶心一样,这样工作才能聚焦,才有正确的方向。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事情就做不好。这个目标定得高与低,直接影响你将来成就的大小。所以要严格要求他们把目标定高点,按高的目标去规划,才能产生持续的奋斗动力。
第二,克服懈怠。人都是有惰性的,假如在科研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约束,没有一定的要求,人很容易产生懈怠。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就有了约束力去克服懈怠。经过三年、五年时间的持续努力,你就会表现出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
谈创新与政策环境
H:我注意到荣获2012年度上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的人员中,只有两位来自高校,您是其中一位。从您教学的经历来看,现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如果以10分为满分,您打几分?
L:我觉得现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差不齐。从打分来说,9分、10分的有,但不是很多,7、8分的多些,更低的也不少。产生的原因归结于我们现行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第一、中学时期抓得紧,学生的目标是应试上大学。进入大学以后很多人就迷失了人生目标,失去了读书和提升能力的动力。第二,基本的能力训练不够。读研究生以前,往往注重知识传输,甚至是灌输,以应试为评价标准,对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甚至连读书自学的能力都不够,更别说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了。
像我们组里的学生,一般的硕博连读的学生要到三年级以后才进入较好的创新状态。他们一开始做科研时,常常是热情很高,能力不足。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每个星期都安排组会,要求每个人轮流作报告,在讲的过程中间,存在的问题我给他指点出来,对其他的同学也是借鉴。这个过程涉及全方位的训练,包括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做实验,如何做实验记录,甚至包括如何做PPT,如何做演讲等。
另外,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主动性常常也不够,这和我们的培养体系甚至传统教育有一定关系。
H:从利于人才挖掘和培养的角度,您认为,目前我国的相关政策和科研环境如何?
L: 我觉得我们的科研环境每年都在改善,从国家总体层面上讲是明显进步。
第一是国家的投入持续增加。科研是需要投入的,现在我们国家每年在科技上投入很多。有了投入才有科技人员发挥的舞台;
第二是倡导创新的氛围。国家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的表述很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等等。在这一系列舆论的引导下,全民族、全社会都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我常跟学生们讲,这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近三、五十年的发展超越了整个人类前两千年的发展,这个爆炸式发展过程最终都依赖于科技进步的拉动。所以把“科技”提到怎样重要的位置都不为过。
由于全社会认识的提高,我们的科研创新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科研人员的地位在提高。有种有趣的现象,常常有思进取的商人知道你是搞科技的,就会和你套近乎,“有什么好项目,我给你投资帮你做”。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家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的提高。
第三个,国家投入的增加,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了。近年来,很多留学海外的人都回来。投入增加以后,他们就有了发挥的战场。二十年前出国热,到国外看到人家条件那么好。现在国内条件好了,很多人都回来效力也从侧面说明科技环境的改善。
第四个,体现科技创新价值的政策环境改善。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不少科技人员成果做出来后,在转化中为社会创造了很大价值,他们本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对改善创新环境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