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欧美经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3-03-26蓝云春
蓝云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借鉴欧美经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
蓝云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有效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而迫切。价值观教育可贯穿在学术课程教学中进行。欧美教育强国在通过学术课程教学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可以作为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学术课程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冲突难以避免。受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多元化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和世俗化趋势,较为注重金钱与个人利益,倾向于用金钱衡量人生价值。中国的一些年轻人越来越彰显个性的,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以及爱国主义的价值显得不太关心。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否在大学教育中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现有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我国的价值观教育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只是与道德教育互相混合和重叠(辛志勇,金盛华 2002),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偏形式化;教育方法苍白、低效、缺乏专门性等(赵馨悦 2001)。
而以欧美为代表的教育强国核心价值观教育历史悠久,其所实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内鲜有研究涉及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本文将在借鉴欧美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在学术课程中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和有效性。
二、欧美国家通过课程教育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基本经验
欧洲,尤其是英国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两种途径包括贯穿在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和通过学校生活来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在课程中实施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公民教育、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教育、宗教教育和国立的课程科目(J.Mark Halstead,Monica J Taylor 2000)。
国立课程科目把各门课程都当作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具和途径。有研究认为,通过专业课程来进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道德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还可以包括其它方面的价值观教育。比如,“历史课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宽容、民主等价值观念;语文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觉性、对他人的尊重、对待不同民族和不同性别的合适态度;数学课要帮助学生发展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地理课要发展学生对环境的正确态度;体育课要发展学生竞争与合作等其它性格品质”(辛志勇,金盛华 2002)。
美国学校对通过学术课程来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视从托马斯·里克纳的言论中可见一斑。他认为:“学术课程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如果我们不能把这种课程利用为培养价值观和伦理意识的手段,我们正在浪费一个大好的时机”(托马斯·里克纳 2001:136)。美国学校一些州的教科书因此也开始关注学术课程在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的潜力。例如,缅因州波特兰教学区特别制定的一项价值教育规划,明确要求所属的每一所学校必须通过课程教育和学校生活设法灌输公认的核心价值观,并且设有专门的领导委员会指导和建议所有学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托马斯.里克纳甚至要求教师思考以下问题:“我教的课目中含有什么伦理问题与价值观?”“我如何把这些问题与价值更形象地讲给我的学生们?”(范树成 2008)。因此,任课教师能够形成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
欧美国家通过把学术课程教学与价值观教育整合起来,使得价值观教育得以贯穿在学生的“本职工作”和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中。一方面,学术类课程本身的思想性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内化各种品德和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学术类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意图、师生关系等来渗透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中践行和体验价值,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欧美价值观教育的很多方法都可以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书”和“育人”是每位教师都肩负的双重职责。任何一门学术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价值内涵。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可以作为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发挥大学英语课堂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除了训练语言技能,更是了解和习得一种异邦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的学习过程。诚如钱冠连先生(2000)所言,“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具有民族性、人文性。”大学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化、人文精神丰富,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在此基础上的人格品质养成。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授课时间相对多、人力物力投入大,对学生影响也较大,在高校基础教育中地位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贯穿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很大的空间和舞台。在大学英语小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有较多的交流机会,通过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可以在训练和提高学生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具体方法举例如下:
1.通过学习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故事、传记、哲理短文等内容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助其人格品质发展。大学英语教材中不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的文章。例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的课内阅读《善良之心,久久相依》就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小短文。故事的讲述者回忆了腿瘸的厉害的父亲在世时的经历。当“我”搀扶着父亲上下班时,路人的注视给年幼的“我”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使生病了,或天气恶劣,父亲也要坚持上班。对此,他引以为豪。父亲对于自己的残疾、儿子的不耐烦和自己成为他人的同情对象从未有过怨言,也从未羡慕过比自己幸运的人。对于他人,父亲认为他只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便是一位大好人了。父亲的言行对成年后的“我”影响巨大,让“我”学会了不要为生活琐事抱怨,不要羡慕别人的好运气,并时时谨记须怀有一颗“善良之心”。
尽管只有703字,这篇小短文却是对大学生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三个“倡导”:“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针对个人层面而言的。文中的父亲至少是敬业、友善的楷模。“父亲”的事迹看似平凡却打动人心,能够带给读者诸多启示。通过讨论和课堂互动,同学们很认同“我”的观点,认为父亲判断一个人的标准非常恰当。很多同学表示以后很要像文中的“我”一样,在自己没有一颗善良知心时马上想起“父亲”。关于如何善待残疾人,不少同学学习课文后能够有比较有深度的观点:我们看见残疾人时,不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我们同情的目光对他们并无益处,甚至可能是侮辱和压力。另外,残疾人“父亲”把不旷工当成是一种荣耀正是父亲敬业精神的良好体现,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2.在课堂讨论中,借鉴欧美价值观教育中常用的价值澄清法,选择一个负载道德和价值的话题,为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和确认提供情境或机会。价值澄清法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这个学派的观点认为向青少年直接劝导和灌输价值观是不当的,“价值观教育者的任务仅仅是为个体价值观的选择和确认提供一种情境和机会”(辛志勇,金盛华 2002)。价值澄清法主张鼓励学生在讨论活动主题时考虑以下七种专门的“价值步骤”或“价值技能”,包括:“理解人们奖赏和珍视的东西是什么、公开用合适的方法肯定一个人的价值观、检查那些可供选择的价值观点、用理智的方式来考虑多种选择的结果、在不受同伴和权威压力影响下自由做出选择、用一贯和重复的形式来履行一种价值观”(辛志勇,金盛华 2002)。
不少大众关注的事件都非常适合用来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如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等。此类事件的发生表明中国社会正面临着道德重建的挑战。对事件的评论和反思可以多角度展开。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激发同学对事件进行价值观思考。社会转型期价值问题是导致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失守的良心道德、还是社会风气的堕落,抑或是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倾斜或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我们引以为豪的儒家文化让我们相信人本善良,可是肇事死机和18个路人却会选择在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前无动于衷、漠然视之。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残酷和冷漠?如果我们也是18个路人之一,我们又会如何反应?小悦悦曾经的微笑是否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本能的善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同学积极思考相关价值观问题的热情被激发,他们的价值观判断能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价值观水准也会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欧美价值观教育的很多其它具体方法,如圆桌时间、个人故事的叙述、角色扮演、戏剧演出、模拟练习、合作学习、任务活动、小组活动、问题解决、批评性推理等,都可以结合大学英语教学进行。
四、结语
课程教学是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课程教学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巨大潜能。欧美强国在通过课程教育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大学英语课程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作为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具备价值观教育意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的同时让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实践所涉及到的价值和美德。
Halstead,J.Mark,Taylor,Monica J.(2000).Learning and teaching about values: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J].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30(2).
范树成(2008).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7)。
钱冠连(2000).为非功利的语言理论辩护——兼论语言理论三分类[J].外语与外语教学(10)。
托马斯·里克纳(2001).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辛志勇,金盛华(2002).西方学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4)。
赵馨悦(2001).中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10(3)。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