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设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运用

2013-03-26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小车预设选项

李 红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语言系,北京 101301)

预设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运用

李 红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语言系,北京 101301)

预设是预先设定的语言及语言背景知识,它透视了日常交流中广为存在的言外之意的现象。现在预设已是语用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已广泛运用到翻译,广告和英语教学中。本文在阐述预设触发语和预设特点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探讨了应用预设知识来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的方法:1)听前分析选项中的预设;2)听中培养对预设触发语和预设特性等知识的敏感性,分析话语间的预设;3)分析问题的预设。以期丰富预设理论的应用研究和提高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水平。

预设;预设触发语;预设特性;大学英语四级听力

引言

预设(presupposition)又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是一种潜在的已知信息,是交际双方共同认可的背景知识,是预先设定或先决条件,其语言学标志为>>。“预设”的概念源于哲学领域,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弗雷格(Frege)1892年首先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哲学家斯特劳森(Strawson)进一步发展了弗雷格的这一思想,把预设看作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从狭义上来讲,语义预设抛弃语境的概念,认为一个句子一经形成,预设就已寓于句义之中;从广义上来讲,语用预设是以句子意义和结构为基础,结合语境推导出来的,是交际双方预先设定的先知信息(何兆熊2000)。

听力理解能力一直是四级测试的重点,四级新题型将听力所占比例由原来的20%增加到35%,随着听力比重的逐渐加大,它越来越成为考生四级通关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提高听力能力势在必行。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预设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龚蕴华(2009)、陆军、方文礼(2005)、徐宏琳(2005)等作者分析过预设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运用,但他们多侧重分析听力试题中的语用预设现象,比如利用预设推断说话人的关系,猜测隐身含义等,本文将从更加实用的角度,分析预设在听力测试中的运用,并融听力技巧与其中。

一、预设触发语

预设关系可能会受到语句中某些词语、某些句式的影响而触发出来,这些触发前提的词语或结构称为“预设触发语”或“前提触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s),它们是预设产生的基础。语用层面上的预设触发语也可能受文化的差异的影响。卡顿林L.Karttunen在他的“前提现象”(Presuppositional Phenomenon)一文中收集了三十一种前提触发语,莱文森(Levison 1983)在此基础上总结了13类预设语,包括含义动词、判断动词、叙实动词、分裂句等。

1.各类动词

1 ) 叙实动词(factive verbs),如:regret,realize,know,be aware of,be sorry that,be glad that等。 例句:

John realized that he had made a mistake.>> John made a mistake.

2 )含蓄动词(implicative verbs),其词义本身包含了两个语义成分,如manage,forgot等。例句:

I forgot to bring the book.>> I ought to bring the book.

3 )状态变化动词(change-of-state verbs),如 stop,begin,continue等。 例句:

He stopped smoking cigars.>> He had been smoking cigars.

4 )判断性动词(verbs of judging),如:criticize,charge,accuse 等。 例句:

Peter accused Smith of forgery.>> Peter thinks forgery is bad.

2.限制性结构或者修饰性词语,如another,only,even,again,in spite of等。 例句:

He came again.>> He had been here before.

3.短语或分句

可以揭示前提关系的短语和分句,包括时间短语或分句,比较短语或分句,非真实条件句,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分裂句,疑问句等。例句:

Before Sally cried,Tom slipped away.>> Sally cried.

二、预设的特征

1.预设的合适性。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发话人所处的语境相适应,是说话者在说出一句话前对语境所做出的一种设想。这种假设的语境必须符合现实语境,如参与者个人的身份、性别、年龄,他们之间的亲缘、地位关系,涉及者的状况以及其他的客观背景,等等。例如:Please shut the door.这一话语是否妥当,取决于下列一系列条件:a.门是开着的;b.说话者希望关上门;c.听话者有能力关上门;d.听话者能听懂英语等。

2.预设的共识性。共识性或共同性也就是交际双方的共有信息,既可以是共同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共同的言语环境、共同的文化背景,即第三者如不了解预设而只依靠语境,则不一定能真正理解说话双方对话内容。

3.预设的隐蔽性。语用预设的隐蔽性是指预设的部分是隐含的,它并不是话语的字面意义,而是根据特定的话语环境推导出来的意义,需要听话者自己去挖掘。

4.预设的主观性或单向性。主观性是指预设总是倾向于发话者的经验和知识背景。所谓共知信息,实际上首先是发话者的主观认知状态,在受话者对发话者的设定没有认可之前,它总是相对于发话者而存在(陈意德 2005:31)。

5.预设的可撤销性。一定的语言结构可以产生预设,但是背景信息,特定语境和言语内容相斥会导致预设消失,这种特性“取决于说话人的态度和信念”(何自然 1997:72)。

语用预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话语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预设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1.听前分析选项中的预设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查考生通过听,迅速捕捉会话或短文内涵,并且快速做出判定和选出正确选项的能力,对考生的语音,语法,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的掌握要求较高。

在收完答题卡1(作文和快速阅读),播放听力题目要求和听力试音的有限时间内,考生所能看到的就是试卷上每道题目的四个选项,这看似无关的选项和选项之间,选项和听力原文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级试卷的设计是专家精心设计命制,讲究信度和效度。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不是风马牛不相及,错误选项要形成干扰作用,必定和正确选项之间有相似,相近,或者相关之处,共同预设出一定的听力内容;而正确选项是根据听力内容设计的,听力内容是正确选项之所以正确的前提,也就说在不知道哪个是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四个选项中的一个肯定很大程度上能预设听力内容。因此,考生应该抓住正式题目播放之前的有限时间,快速浏览,对比选项,缩小范围,推断听力材料的大致内容及所问问题。

实例分析:

A.She will drive the man to the supermarket.

B.The man should buy a car of his own.

C.The man needn’t go shopping every week.

D.She can pick the man up at the grocery store.(2010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第12题)

四个选项每个选项的主要预设如下:

A.女子开车送男子去超市。>>男子没车。男子要去超市。

B.男子应该买辆自己的小车。>>男子没车。

C.男子不需要每周去购物。>>男子购物。

D.女子可以去食品杂货店接男子。>>男子没车。男子去食品杂货店。

可以看出:1)ABD>>男子没车。

ACD>>男子去购物。

2 )AD>>问题考察对象是女子。

BC>>问题考察对象是男子。

通过第一组预设分析,AD两选项内容分别和B、C选项内容都有交叉,意义有重合之处,因此可以把选项进一步分成三组AD、B或者C,并且正确答案是AD之一的可能性大;通过第二组分析,可以看出AD、BC的区别在于考察角度的不同,这就要求考生听清楚问题;而区分A和D的关键在于是女子开车送男子,还是接男子。

2.听中培养对预设触发语和预设特性等知识的敏感性,分析话语间的预设

在听前对选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下面运用预设知识分析听力材料。

M:1)Do you think I could borrow your car to go grocery shopping?2)The supermarkets outside the city are so much cheaper.3)I’d also be happy to pick up anything you need.

W:4)Well,I don’t like to let anyone else drive my car.5)Tell you what,why don’t we go together?(2010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第12题)

录音中共有五句话,每句话的主要预设触发语用下划线做了标注,依据预设触发语的分类,第一句话的前提触发语是表示委婉请求语气的分句,第二句话是比较结构,第三句话是叙实动词,第四句话是限制性结构,第五句话是表示提议的分句。那依据预设触发语和预设特征,每句话的主要具体预设又是什么?下面做简要分析。

男:

1 )你认为我可以借你的小车去食品店吗?>>女子有小车。男子想借女子的小车。男子想去食品店。(主要体现了预设的合适性和共知性,即男子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女子有小车或者见了女子正开车,而且他是去食品店买东西。)

2)城外的超市很便宜。>>市里超市东西贵。男子想去城外超市。(体现了预设的主观性,即男子主观上认为市内的东西贵,因此想借车去城外。)

3 )我很高兴给你捎带任何东西。>>作为借用女子小车的回报,男子可以给女子捎东西。(主要体现了预设的隐蔽性和主观性,即男子的话语不是字面所单纯表述的意思,而是侧重表述,要是女子借小车给他用了,他可以给女子捎带东西,这在被女子接受之前,也只是男子单方情愿的,体现了预设的主观性和单向性。)

女:

4 )呃,我不喜欢任何人开我的小车。>>女子不把小车借给任何人。女子不把小车借给男子。(主要体现了预设的隐蔽性)

5 )告诉你,为什么我们不一起去呢?>>女子不借小车,但是可以和男子一起去食品店。女子用小车带男子一块去食品店。(主要体现了预设的可撤销性,女子说第一句话是不借车,但话锋一转,提出了建议,撤消了第一句话的预设。)

通过如上分析,可以看出,听力话语意义清晰明了。当然对于学生,特别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要求对其进行如上分析,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能听清楚每句话的大致内容已实属不易,但是对于老师,在四级听力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特别是在讲解听力题目的时候,应侧重讲授触发预设的单词、短语和句式,而不是漫无目的让学生处处标示重点单词,短语或句式。而且四级听力短对话针对第二个人的回答出的题目十有八九,这就提示老师在教授过程中,最起码应运用预设触发语和预设特性,仔细分析第二个人的回答;长对话和短文中,答案线索的语句也应侧重分析其预设。久而久之,加之人类大脑的跳跃思维和短时间能迅速做出判断的独有特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3.分析问题的预设

在锁定了选项,快速分析听力材料每人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之后,我们要依据问题最终确定答案。问题是连接选项和听力材料的桥梁,需要仔细加以理解。上面短对话的问题是:

Q:What does the woman mean?(2010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第12题)

问题:女子的意思是什么?>>女子说了什么了。女子所说的不能按照字面来理解。女子所说的话的含义是什么?

这样以来,结合听前和听中,考生就能很容易判定正确答案。

结束语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试题的设计孕育了一些特殊的预设现象,分析选项、会话和问题中存在的预设关系,将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听力的内容;教师应摒弃老一套的教学模式,不应仅仅放录音,对答案,讲解单词,而应该将语用预设知识贯穿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成绩。

Levison,S.C.(1983).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陈意德(2005).认知、预设及预设推理[J].中国外语(5)。

龚蕴华(2009).语用预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37)。

何自然(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陆军,方文礼(2005).英语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

徐宏琳(2005).语用预设与听力理解[J].扬州大学学报(4)。

2013-03-07

李红(1981-),女,山东人,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重点科研项目(GDKY2011-22)。

猜你喜欢

小车预设选项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刘老师想开小车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