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学生“四能”发展的优质空间

2013-03-25佘海涛

陕西教育·教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圆锥体圆锥体积

佘海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儿童的“四能”(指新课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以数学学科知识为载体,引领儿童积极主动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潜能!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从而构筑学生“四能”发展的优质空间呢?

一、提供诱因,催生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主动探求的内在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但必须有外部条件的影响,才能使他们产生寻根求源的迫切要求。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们让学生写出较大的数进行判断,“能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通过提供诱因,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感。

二、启发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学时,必须帮助学生学会提问,把握问题实质,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处,有意识有目的地激疑和辨析,可以使知识不断深化发展。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当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时,它的体积总是圈柱的1/3这一规律后,我们就有意识安排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实验,得到若圆锥体与圆柱体不是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可能不是圆柱的1/3。在老师启发下,学生还问: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它们的高和底怎样变化,才使圆锥的体积仍是圆柱的1/3?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正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

三、联想迁移,敞亮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问题分析与解决是指当人们面临着问题情境,发现它与客观需要的矛盾而缺乏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探求处理办法的心理活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策略。

1.诱导联想。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扩展性思维活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运用知识间相似、接近的联系,帮助学生联想,激活头脑中既有相关知识和经验,从而解决问题。如:学生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0,现有一块冰,体积是21/5立方分米,融化成水后的体积是多少?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处“体积增加1/10”去疏通、诱导,让学生从相似接近的知识“冰的体积是水的11/10倍就是指什么”展开联想,从而找到契机,解决问题。

2.诱导迁移。

迁移是指运用自己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或将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律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运用。迁移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加强双基教学,为新知造就基因,纵向拓展。可以借助知识发展的原型、生动的操作演示、表征性的典型案例、结合词语符号的导向,由感性到理性,概括出数学概念或原理,使学生清晰、深刻、稳定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及相互关系。(2)强化共同因素,横向延伸。数学知识往往有相一致的原理或相同的部分构成或共同的本质联系等共性因素。此外学法指导、架设“认知桥梁”等都可以有效促进正迁移。

四、训练思维,丰盈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思维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训练与不训练对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大不一样,教学中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各种思维训练。

1.质疑思维训练。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思维能力。①错题错解,让学生从中辨别命题的错误与推断的错误。②给出组合的选择题,让学生进行是非判断。③巧妙提出某命题,若正确请证明,若不正确请举反例。

2.逆向思维训练。数学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①注意阐述定义的可逆性;②注意公式逆用;③对常规解法与推断反面思考;④注意解题中的可逆性原则。

3.发散思维训练。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空多填、一式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多题一法、一题多变等方法发散思维,千方百计寻求最优答案,力求结果简洁、美观。此外直觉思维的训练,转移思维训练,数学猜想与反驳训练,数学美感的培养也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总之,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的运用旨在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创新的大写的“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港城实小

责任编辑 杨博

猜你喜欢

圆锥体圆锥体积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埃及沙漠赫尔格达红海沿岸沙漠呼吸
以“圆锥体”的概念解析家委会的职能
学包圆锥粽
谈拟柱体的体积
谁的体积大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