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讯
2013-03-25
中国石油非常规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近日透露,针对致密油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领域开展的油气藏储层改造技术重大现场攻关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十二五”开局以来,在顶层设计指导下,各攻关单位在“十一五”低渗透油气藏储层改造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基本掌握复合桥塞多段压裂技术、套管滑套多层压裂技术、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多层压裂技术、封隔器滑套多层多段压裂技术、体积压裂设计和实时监测及压后评估技术等致密油气和页岩气开发领域的技术;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桥塞+多簇射孔联作适合3种套管尺寸的分段压裂工具系列,具有不受分段压裂段数限制、工具管柱简单、套管施工排量大和桥塞钻铣后井筒完整便于后续作业等优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对页岩气、致密气高效开发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按照“先直井后水平井、先致密气井后页岩气井”的试验原则,遵循多段大液量大排量体积压裂理念,2011年11月26日,首次应用西南油气田自主攻关形成的复合桥塞+多簇射孔联作分段压裂技术,在安岳须家河致密气藏岳101-58-x1井成功完成5层压裂施工,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截至2012年11月底,西南油气田公司已生产并销售页岩气1 125.3万m3。
复合桥塞+多簇射孔联作分段压裂技术的突破,标志着西南油气田储层改造技术迈上新台阶,改变以往只能引进国外技术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局面,掌握页岩气水平井开发的关键主体技术,完善中国石油水平井加分段压裂主体技术体系,为页岩气和致密气等非常规领域的规模效益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2-12-28)
胜利油田纳米级微球调驱低渗透油藏成效显著
针对三采过程中各类堵剂在中低渗透油藏调剖存在的难题,胜利采油院科研人员研发出纳米级聚合物微球体系,并在滨南油田开展了调剖试验,增油效果显著。
此前常用的各类堵剂在中低渗透油藏调剖存在2个难题:一是颗粒类堵剂尺寸大,无法进入地层深部;二是聚合物类凝胶冻胶类堵剂在高温高盐的作用下易降解,有效期短,因此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技术一直是制约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瓶颈。此次研发的聚合物微球体系属于纳米级,且微球材料尺寸范围宽,耐高温,抗剪切,可以实现地层深部调剖,具有周期性改善注水井剖面的作用,而且可以在线注入,增油效果显著。
滨南油田滨8-3块属于典型的高温、中低渗油藏,科研人员优选了试验井组,并进行注入工艺优化,现场实施2口井,对应8口油井中,6口见效,含水率下降3.5%,井组增油1520余吨。
该技术的研发成功为中低渗高温高盐油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供了新技术途径。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13-01-06)
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4 500万t
截至2012年12月26日8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2012年油气当量达到4 504.99万t,其中,原油产量达2 230.58万t,天然气产量达285.44亿m3。随着年产油气当量在4 500万t水平线上的跨越,长庆油田实现“西部大庆”的建设目标已指日可待。
2003年,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1 000万t。通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策略,长庆油田不但发现了一个个新的油气层位和区块,保证了油气探明储量的稳定持续增长,而且将油田勘探开发周期由原来的5~8 a缩短到目前的2~3 a,有些区块甚至实现了当年勘探、当年建产、当年开发。特别是长庆油田将苏里格气田和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作为上产主攻方向后,推动了油气当量的跨越式增长。目前,苏里格气田日产气量升至4 970万m3,超低渗区域日产原油突破2万t,5年多时间就建成年产180亿m3的苏里格大气田和年产800万t能力的超低渗油田。依靠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建设,这个公司创造年钻井8 000多口、进尺2 000多万米,平均一周完钻1口2 000 m深的油井,15天完钻1口3 000 m深的气井,3个月建成1座集气站,6个月建成1座天然气处理厂的发展速度,油气田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