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2013-03-19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实践性马克思

贺 晴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人类其他文化的本质特性。不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就很容易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类似于自然科学的一种描述世界规律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理论界经常遭受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困扰,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理想与现实相背离的状况。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下面笔者就试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主体原型以及实践性与理论性的关系粗略分析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世界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同于人类其他文化,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实践论的世界观,从而使自己的理论获得了革命性、批判性的本质规定。

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属性,人们很早就注重对其研究。在古希腊哲学中,实践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哲学范畴,当时的哲学家虽然也研究了生产活动和科学活动,但是他们所讲的实践,实际上主要是指一种道德上或政治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近代哲学家则主要是把实践概念与当时实验科学联系起来,在近代哲学家眼里,科学实验几乎成为实践概念的代名词,培根、洛克等人甚至从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以及真理判别的标准来探讨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对实践范畴作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康德首先区分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他把自然科学的内容归入理论理性研究范围,以解决人类认识的问题,而对于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实践则归于实践理性研究的范围,主要解决人们的道德和意志问题,并且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黑格尔对于实践更是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见解。他明确地把劳动过程区分为三个环节,即:“需求——劳动——享受”,在对劳动、实践的过程的三环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劳动、实践的辩证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揭示了劳动实践是从主观目的出发达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费尔巴哈则从他的人本学出发,认为实践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的一切现实感性活动。“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实践经常作为和理论、思维、书本、学问、表象等相对立,而与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相并提范畴。”[1]808

可以说在马克思之前,人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对实践范畴进行了探讨,但是他们只是把实践看作认识论或者伦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已,而没有把实践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没有从世界观角度来看待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并没有对实践概念作多少内容上的贡献,但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了实践论的思维方式,赋予实践范畴世界观的地位,从而为人们观察理解自然界、人、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和视角。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开篇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16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去理解客观事物(包括社会历史),把客观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看作是主体实践的对象和结果,唯心主义虽然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由于他们并不知道实践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把主体能动性夸大为精神创造客观世界,因而都不了解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旧哲学往往是以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看待客观世界,作为客体的客观世界似乎只是按照自身的自然科学规律进行变化,作为主体的人只是在旁观世界,只能是描绘世界图景,人和客观世界只是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努力确认这个世界的终极本体,然后对其作出终极解释,这就是人类世界运行的全部规律以及人类活动的意义。而在马克思看来,客观世界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洪荒世界,而是人的历史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结果,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世界是人的历史世界。马克思以实践观点来考察世界与社会历史,这就一方面破除了旧唯物主义把事物和世界看作是永恒不变的、直接给予的观点,破除了自然思维的朴素实在论的信念,从而坚持了从实践的、历史的能动方面理解事物和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也破除了唯心主义把事物和现实看作是理性意识活动外化和结果的意识观点,破除了反思意识的内在论观点,坚持了从客体方面理解事物和现实世界的自在性和客观性。[3]用实践思维方式来考察整个思想史,就必然会把包括哲学认识在内的全部人类知识看作是特定历史阶段人类自身历史活动的理论表达,从而终结了关于终极认识、永恒真理的理论妄想。因而,以内在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事物、现实世界,就必然会得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描述外部世界的科学,而是实践的理论、革命的科学。

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看作是其根本性质,还在于马克思把“现实的人”确立为自己理论的研究出发点和主体原型。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2]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人和社会的本质在于其实践性,因而也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联系,即社会化了的人类亦即“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就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下从事活动的人。一方面,他要受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制约。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活动影响着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这个过程中,人也发展着自己的本质。现实的人首先遇到的就是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因而必须首先发生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劳动主体和劳动对象就构成了矛盾的两极。由于目的只是人类所有,而自然本身在直接的形态上不适合于人的目的,因而人的活动矛盾关系最初便体现为目的与自然自身的对立。人类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同时,由于人类个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存在的有限性,个体的活动能力不充足,这就必须在劳动中进行社会合作,结成一定的社会组织,因而人与人之间还必须产生交往关系(道德、政治、法律等各种社会交往关系),以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可见在“现实的个人”身上,以缩影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出发点,既肯定了旧唯物主义从客观事物出发说明世界的唯物主义立场,又批判了它把人视为孤立的、离群索居的人的观点;既肯定了唯心主义以发展观点来说明世界的立场,又摒弃了其立足于神秘的理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从而达到了对世界的全面把握。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其研究出发点,把现实的人看作是历史的主体,就必然会得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①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的类本质”出发推出这个结论,由于“人的类本质”作为出发点仍然具有抽象性,只有从“现实的人”才可能得出此科学结论。参见《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76页。,揭示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必然规律。因此,马克思才公开地声称自己的理论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服务的理论体系。可以说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人”作为主体原型才决定了其阶级性,使得自身成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精神武器。“现实的人”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基本存在方式,对外部世界是一种否定的关系。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否定、创造着现存世界,同时又不断地否定,创造着人本身,逐步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物质实践活动固有的否定性、创造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革命的性质,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结尾作出了一个经典的结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值得思考的是“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是否必然对立?马克思主义把改造世界作为自己学说的目的还要不要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和实现人类解放的理论,它也是由一定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所构成的,直接的形态只能是理论存在,直接的功能就是对社会、人、世界、历史的理论解释,只是“批判的武器”而不是“武器的批判”。对此,高清海教授指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其间的分别不在目的上,解释不等于不想去改变,改变也不意味不需要解释。二者真正分别在于:旧哲学是从先验的理性原则出发的,所谓‘解释世界’,就意味着他们要让现实的世界去屈从理性的抽象原则;而‘改变世界’则是从现实的世界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原则出发的。”[3]60特别是在社会历史领域,旧哲学由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也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往往立足于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以永恒的道德、正义和不变的人性等先验原则来建构自己的社会理论。在他们看来人们只要按照这些先验原则去做就会进入理想社会,这样的理论往往是具有空想性质的,既谈不上正确解释世界,也不能够真正地指导人们改变世界。而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联系和关系,即社会化了的人类,致力于解决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抛弃各种先验的抽象原则,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矛盾中去寻求通向未来社会的道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能够对无产阶级改变世界起到指导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4]416马克思主义正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而展开意识形态批判,使得自身既具有“解释世界”的理论性,又具有指导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实践性,而且还赋予了自己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现实出发,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出发,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原则。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立足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1]李武林,谭鑫田,龚兴.欧洲哲学范畴简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高清海.高清海文存续编:第一卷[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实践性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