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大赛体系构建的探索

2013-03-19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技能

王 刚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院办,江苏 无锡 214081)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职业素养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准备基地,因此,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明确提出,要把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育的专门院校,应该适应行业需要响应国家号召,在校园内进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院校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技能竞赛可以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职业技能竞赛试题一般依据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设置,高度模仿或真实再现企业工作环境和作业流程。竞赛中所体现的对选手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可以引导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1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1.1 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本文就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现实意义。以无锡南洋学院为例,探索了构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实践问题。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要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重视技能的教育。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是立足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特点,面向的是各种现实的社会和企业需求,即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行订单式培养或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基本点来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时鉴于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它不仅仅是培养简单的操作工,而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1.2 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一线生产管理部门,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高职学生能否在职场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他的知识是否丰富,技能是否扎实,更在于其职业素养的高低。职业素养是社会评价学生质量的主要指标,职业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技能可以速成,职业素养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因此,职业素养教育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 ,职业素养的培养应当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

2 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和必要性

2.1 职业技能竞赛的必要性

其一,长期以来,我国有“重道轻器”、“重学轻术”的学术传统,崇尚“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办学理念。目前,我国在大学入学选拔标准和入校后的学业标准上,都固守了精英教育的原则——即以学科教学和学术标准为主导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设置课程,以课堂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学业的考核尺度。这些都体现了以培养学术化、研究型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们确实要有一些高校仍保持精英教育的模式以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但对更多的高校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对更广大的学生而言,要学有专长,成为“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统一的学术化标准,又怎能培养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学生呢?

其二,课程教学的知识化倾向。首先,我们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课程设置思路,仍然习惯于按学科人才的标准预定教学目标,按学科范畴的完整性设计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系统组织教材,将课程完全当做学科知识体系的集合体,课程教学偏重于基础知识和艰深理论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我们习惯于称颂大学为“知识的神圣殿堂”,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教师习惯于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形式单一,将课程教学等同于知识教学,将课堂当做知识教学最便利的场所。第三,我们的学业考核标准也在无形之中强化着课程教学的知识化倾向。目前,大学课程教学仍然没有摆脱考核内容的“课本化”、考核方式的“单一化”的窠臼,教材知识点的考核依然是课程教学考核的主要目标,一次性的期末闭卷考试几乎成为了整个学期考核的全部。课程教学的知识化倾向,使得我们忽视能力培养,忽视教学向第二课堂延伸,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

2.2 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

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推进校企合作。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搭建企业与学院联系的桥梁,为学院指明人才培养的方向,同时还可以扩大学院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参与学生技能大赛,也是企业发现、挑选优秀人才的大好时机。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学院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的需求,而企业获得了真正需要的优秀实用人才。

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职业技能竞赛的题目最贴近行业企业的工作实践,是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浓缩和提炼,学生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拓宽视野,参赛选手还可以进行实际演练,优秀的选手能达到职业资格水平,参加工作后就能迅速地进入工作岗位,适应工作环境,获得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构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3.1 构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应当是着力构建基于能力培养与养成、注重发展学生特长与个性、适应高职教育特点与学生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2007年开始,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大胆尝试,采取了系统的竞赛组织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与体会。

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打破学术型的评价标准,坚定不移地向能力应用型的评价标准迈进。根据建立基于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实训结合。通过建立学生学习、实训竞赛体系,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能力养成上来,把教师的精力引导到能力指导上来,把学生工作的精力引导到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轨道上来。通过系列实训竞赛,鼓励学生的个性及特长,鼓励学生获取各类单项证书,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才的机会。

3.2 确立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原则

我们制定的职业技能竞赛的基本原则是:以赛促训,赛训结合,强化技能,知行合一。“以赛促训”——通过竞赛这一抓手,促进能力的训练与养成,竞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赛训结合”——只是把竞赛作为对实训成果进行检验的一个环节,更主要的工作放在前端的实训上,并有效地促进赛训一体化。“强化技能”——落实高职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力。“知行合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贯通、知识与技能的交融,有理论知识,更有过硬的本领,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3.3 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组织方式

在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之后,如何有效地组织竞赛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按照通常做法,一般是学校发通知,各教学单位组织,再由学校发文奖励。我们分析了传统做法的利弊,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其一,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校级竞赛,成立大赛组委会组织全面工作,成立执行委员会负责具体事务。其二,引入竞争机制,不给各教学单位分配名额,不按各教学单位的学生人数等比例奖励,而是采取项目申报制、竞标制,各教学单位按学校的竞赛指南拟定项目,填写申报书,执委会审核、组委会批准后再由其组织实施。其三,打破封闭概念,所有项目向所有学生开放,一个学生可以报名参加数个项目。其四,贯彻公平原则,项目可以按照年级分组,可以按照专业、非专业分组,保证公平竞争。其四,采取淘汰制,大的项目分阶段比赛,所有报名学生先参加预赛或资格赛,通过者再参加下一步的决赛。

3.4 建立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奖励系统

作为学校统一组织的竞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保证均衡、公平,也是关乎竞赛成败的关键问题。我们在组织过程中,对出现的差异化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方案,构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奖励系统。其一,关于奖励等级问题,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学生占报名学生的50%左右,各等级之间按1∶2∶3掌握;对成绩特别突出的设立特等奖予以奖励,对积极参与并取得较好成绩的授予竞赛优秀奖。其二,在奖励等级解决之后,各个竞赛项目的轻重问题又凸显出来,我们把各个项目按课程、专业、综合分为甲乙丙三等,每等之间设立一定级差,问题迎刃而解。其三,在竞赛组织过程中,又出现多人合作完成竞赛这一新问题,对他们如何奖励?我们提出系数概念,对2~5人完成的项目分别给予1.2~2.0的系数,体现了学院鼓励合作共赢、倡导集体主义的教育理念。其四,为保护教师指导实训、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我们对项目负责人、主要参与者都进行了工作时间统计,按工作时间给予了一定劳动报酬。

目前,学院已将技能竞赛作为常态的教学环节,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将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化、体系化,制定了系统的实施规范。实施规范的制订,从大赛主题、指导思想、竞赛项目管理、竞赛举办及实施、竞赛奖项设置与评定、教师指导工作量及教学津贴核算、竞赛档案留存多个方面,对职业技能大赛的运作规范进行了系统的规定,为规范有序的开展技能大赛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学院职业技能竞赛也开始与企业接轨合作,例如与山明水秀大饭店联办的酒店服务技能竞赛,在动漫创意竞赛中与“久久动画”共同制定竞赛方案与评分标准,将要与中进汽贸联办的汽车技能竞赛,为学院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了新的模式,也扩大了行业内影响。这些都标志着学院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已从探索尝试阶段开始步入成熟阶段。

[1]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5.

[2]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东南学术,2002(2):24-28.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郭春燕.试析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养教育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132-134.

[5]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30-132.

[6]吕明.浅议高职生职业意识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0(2):79-80.

[7]刘丽.职业素养教育——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6.

[8]应晓清.试论就业导向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7)中:75-76.

[9]魏星梅,阮霞,王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7-109.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技能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拼技能,享丰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