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角下的任职英语教学
2013-03-19李静
李 静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二系国防外事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0039)
作为大学英语“掘墓人”的蔡基刚认为,大学英语逐渐灭亡是英语教学与改革的必然趋势。这是英语教学水平提高的结果,也是与世界接轨的必然结果,单纯把英语作为一项技能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和工作要求。他强调了专门用途英语即(ESP)发展的必然性,ESP强调英语与某种学科或特定职业的结合,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或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对于我们军校而言,顺应部队发展需求的任职英语教育因而产生,并在探索中慢慢发展起来。
1 任职与学历英语教育的异同
传统的学历教育与目前的任职教育在各个方面既有着联系又存在差异。张雪梅认为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相似之处在于:教学对象完成学业之后都走上为部队服务的各个工作岗位;教学内容都包含军事方面的内容;都强调军事化的管理。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对象,学历教育的对象为高中毕业生,任职教育对象为毕业生或研究生等;教学时间,学历教育下英语教学时间为两年,而任职教育时间较短或是几个月或是一年;教学内容和重点,学历教育的教学重点为综合能力和知识的增长,而任职的教学重点是提高跟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中心,而任职教育以案例式、导学式、开放式、研讨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异同点可以看出,差异更能突显任职教育下的岗位指向特征,具有鲜明的“服务型”教学特色。因此,教学对象的岗位特性以及知识结构的职业化应该是任职教学中首要考虑的因素。
2 语言能力与应用能力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分为精读和听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课本多以文化、历史、文学作品为主,词汇多以通用词汇为主。在过去的教学中的确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如学生四六级通过率可以体现一斑。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中同样出现很多的问题,如,翻译专业外文文献、阅读外文著作、撰写英文报告、与外交谈等等。专业词汇、文化背景差异以及思维模式差异都成为语言交流障碍。从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来讲,考试的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语言的应用能力,而任职教育下的英语教学所注重的不再是分数,而是实际的应用能力,特别跟专业密切相关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使英语真正成为与外交流的工具。
3 多模态理论研究及应用
Michael Halliday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到其他符号资源领域。不再把语言作为孤立的现象进行研究,而是把语言放在多种符号资源所构建的语境下去解释分析,多种符号在意义构建过程中同时发挥作用。对语言的研究以往大多只关注语言本身而忽视其他符号资源在语言意义构建中的作用,对于多种符号模式的解释与应用的研究以及国内的李战子等,把多模态分析理论应用于语言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Michael O’Toole等人还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应用到对建筑物的意义分析。可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语言以及其他符号资源的阐释潜力。
国内学者如张德禄等对多模态理论对课堂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即运用多种模态资源如声音、图画、媒体网络、动画动作等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多模态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与语言的发展与信息化进程密不可分。在任职教育的过程中,有机地把语言课堂的特征与任职的要求结合起来,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多模态理论指导下的任职英语课程以及课堂设计
多模态教学就是指不同交际模式如口语、书面语、肢体语言、图片、颜色、音乐、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靠以及相互协调来构建整体意义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单单再是单一的语言教学,而是多种模态参与的促进语言教学的过程。在以岗位指向为指导思想的任职教育过程中,多模态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4.1 教材
任职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应该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有很多院校自行编写了一些教材,以供任职教学需要。也出版了一些专业教材,如:《军事电子通信、通信、信息工程与技术》,《工程兵工程与技术》,《军事航空航天工程与技术》,《海军指挥与海军工程》,《军事后勤》,《军事医学》,《军事装备与武器》,《军事情报与侦察》,《陆军兵种指挥与技术》等,其特色在于能够把外语学习与军事知识融为一体,通过英语这一语言能够学习军事科技、军事装备、军事训练等专门知识。
对于不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工作和学习背景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当教材,或是编写适当教材,更是任职教学中要关注的最基本的问题。
在多模态思想指导下,教材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适当插入图示以及场景。单一的文字语篇一方面显得枯燥,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理解,尤其是对于语言基础薄弱的一些学生。配有图片场景的语篇有利于直观理解语篇,加强记忆。同时,教材内容的设置,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教材不仅落后与时代,也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军事情报与侦察》一书,就能够反映当今军事领域的发展动态,使学生了解当代军事情报领域的技术与其他国家目前的发展状态等。另外,课本设置了课后讨论环节,对于所学内容,学生要有所思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讨论可以加强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此外关于教材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教材纸张,精美的纸张可以给学生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同时我们也意识到,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教材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本,而是向多元模式转变,如已经出现并发展起来的网络课程以及人机对话等,通过网络媒体学生可以获取相关课程内容或资料,并进行自我检测,这不仅扩大了信息量,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材形式的多样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能够促进任职教育的课堂效果,加大课堂信息量以及大大提高了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些院校选择自行编写教材,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这也是值得提倡的做法。因此,关注教材的内容编写工作和非语言符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任职教学的发展需要。
4.2 课堂教学
4.2.1 模态选择 多种模态图片、声音、文字以及动画等如何选择以及何时选择何种模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由于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在多种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中选择的模态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对象。任职教育中的对象大多来自特定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教学实用性是很重要的。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增长,满足未来军事外交的需要。顾曰国发现人类的长期记忆跟获取信息的媒介与模态确有关系,因此,适当的选择模态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增长。如在词汇展示方面,如武器装备,图片展示就是很好的选择,既直观又能加强印象;在展示机构职能时,影片片段或是纪录片展示能够很好地说明重点。其次,应该考虑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模态匹配合适的模态,当然,不同内容可以匹配相同的模态,相同的教学内容可以由多种模态来说明。例如:在解释jump;leap;spring;skip;bounce这组近义词时,单一的语言解释显然不够形象,这里可以选择几种方式进行解释,如:选择图片解释,找几组跳的不同方式的图片呈现给学生,附之语言;或者选用肢体语言,用腿的实际动作展示几个跳的区别,附上语言解释;也可以通过PPT设置情景,让学生自己选择并认知其中差异;还可以通过影片片段,展示部分难解词汇,当然这一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用得较少,主要跟课堂时间控制有关。关于何时选择何种模态,专家们也一直在探讨,以教学效果最佳原则为基准。对于任职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是目标,教学中,图文、声音以及动画的选择要以取得最佳效果为目标。过多的非语言符号也会干扰课堂教学,适当的适时的使用这些符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模态,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
4.2.2 人际意义构建 “人际互动意义”贯穿于整个系统意义建构过程,在人际互动中建构“概念再现意义”和“组篇意义”。多模态“人际互动意义”包括语气系统和态度系统,态度往往见诸于语篇开头和结束部分。在任职教育中,课堂讨论部分主要由学生的讨论和评论进行,而教师往往在读前导入部分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记忆中表达情态、判断和鉴赏的;同时,教师借助于语调(口头模态)、目光、手势和肢体语(动作模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导入新的词汇以及相关信息。视频图像的颜色,图形的体积、高度,音乐的音色、节奏、旋律与和声,隐喻性地表达情感、判断和鉴赏意义,而这些隐喻来自于我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对各种媒介和符号的体验。
总之,通过积极的人际意义构建,可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例如: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产生的亲近与疏离感;手势语的导向作用;目光与学生的交流;语音语调的变化;以及多媒体形式的变换。
4.2.3 概念意义构建 任职课堂注重的实用能力培养,英语课堂注重的是通过语言作为手段的翻译、文献阅读以及对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模态构建英语学习的语境。概念意义的构建在某种意义上讲更是英语文化的构建。语言文化的交流是课堂的重要组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英语学习者不仅是本土文化的传播者,也是英语文化的折射者。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能够更好的交际,更有效的阅读和翻译。张德禄认为,文化层面是多模态交际能够成为可能的关键。交际的传统交际的形式和技术都是由这个层面来决定的,语言语境也就没有了解释力。文化一般包括人的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处世哲学以及社会规则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因此,加强文化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是任职教学课堂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灵活地将目标文化与教学相融合,讲解课文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借助多媒体、网络、图片、与之相关的影片片段等符号形式,展示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学习,了解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风俗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以此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无障碍的交流。例如:“I’m from Britain,I’m British but I’m not English”.对此,学生也许很困惑:来自大不列颠为什么还不是英国人呢?其实,虽然在国际上English可以指英国人,但从严格的地理位置上分,English指英格兰这个地区的人(英格兰是英国最大的区域),不包括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北爱尔兰人;British指英国人,不管是英国什么区域的都可以如此称呼。了解英国地理位置这一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这一表达的意义。
4.2.4 语篇意义构建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语篇意义主要通过主位——述位、已知信息——新信息结构得以体现。在任职教学课堂,语篇意义构建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的连贯与教学重点的突显。如果把课堂看做是一个语篇的话,每个教学步骤之间的联系就是连贯的体现,例如:所选的导入是否能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或是所进行的讨论是否能够复习教学内容等。其次,作为任职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可以称作是语篇的新的信息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得到展示并被吸收接纳,是任职教学中关注的重点,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每个环节中,模态的选择与构建,取决于内容和教学的需要,主要通过语言、图像、音乐,当然手势也是重要的辅助模态。
总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于课堂接受的多少是评估课堂效果的标准。为了促进输入的消化吸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尤其是任职教育中的学生,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主题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假设情景下的对话,以及课后可以一致开展的博客空间、论坛以及电子邮件等。对于信息时代的任职教育,更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
综上所述,任职教育的岗位指向性给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多模态的理论为任职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在多种模态的作用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交流与阅读以及翻译的能力。当然,任职英语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师,大量的实践以及理论应用能够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1]Michael O’Toole.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M].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4.
[2]Kress,G&Van Leeuw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London:Routlege,1996.
[3]Baldry.Multimodality and Multimediality in the Distance Learning Age[M].Compobasso(ed),Italy:Palladino Editore,2000.
[4]Kress,G&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5]Kress,G..Literacy in the New Media Age[M].London:Routledge,2003.
[6]Iedema,R.Multimodality,resemioticization:extending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as a multi-semiotic practice in Visual Communication2(1):29-57,2003.
[7]张雪梅.军校“任职”、“学历”教育的异同关系与任职外语教学的发展方向[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4):90-92.
[8]张得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9]吕京 吕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教师角色[J].中国教育学刊,2012(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