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技能大赛对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激励研究

2013-03-19刘汉平郭文珍王吉华

物理与工程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赛实训比赛

刘汉平 郭文珍 王吉华

(德州学院 物理系,山东 德州 253023)

为培养高等院校物理学、物理教育及相近专业大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物理教学技能,促进物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提高物理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山东省从2006年开始举办全省物理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物理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也从2009年开始举办.德州学院物理系一贯非常重视教学技能大赛,组队参加了山东省和全国的历届比赛,配合比赛采取了多项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发现,教学技能大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新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培养未来的优秀中学物理教师,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1 应对教学技能大赛采取的措施

为了在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我们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结合德州学院的实际,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1.1 搭建教学技能实训平台

为了对学生进行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操作技术或课堂执行行为的培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学校和物理系先后投资数万元,搭建了教学技能实训平台.实训平台的主要职能是进一步满足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培养的需求,提高物理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加强实践应用环节的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个人形象,为毕业后成为高素质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实训平台除了可以在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前对其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外,同时承担校内教学实践基地的任务,为学生开设教学技能理论课和实践课提供模拟教学环境.另外,教学实训平台全天候开放,为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自主训练提供了硬件支撑和时间保证.

1.2 组建指导教师团队

为指导学生参赛,物理系选拔了责任意识强、业务能力精的教师,组建了指导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学团队.团队主要由承担教育见习、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和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课和承担活动课内容的教师组成.根据各成员在训练中承担的不同任务,将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者,使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落到实处.团队各个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了富有凝聚力的教学团队,团队的目标是争取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优秀教师.

1.3 扩大竞赛层次和参赛范围

为了给全国和全省物理教学技能大赛选拔优秀人才,也为了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我们将技能大赛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学生,举办了班级、系级和校级教学比赛,对技能大赛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让学生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形成了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育人氛围.

首先每年的4月20日以前物理系各专业进行初赛,每个专业选出6~8名学生参加培训,然后对入选的同学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实现了“人人参与”的格局.其次是全国和省级竞赛前的集训淘汰赛,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一般是5月20日以前物理系组织淘汰赛,选拔出10~12名选手,对入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技能训练.最后是6月5日以前物理系组织决赛,最终选拔出参加全省和全国比赛的6~8名选手,进行强化训练至比赛结束.另外我们按照全国和全省教学技能比赛的模式,举办不分专业的全校教学技能比赛,一般是每年的10~11月份举行.通过搭建校内大赛平台,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大量师生参与的转变,使技能大赛逐步成为师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2 技能大赛对学生培养的激励作用

通过配合技能大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选拔了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教学技能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培养,显示了技能大赛对学生培养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技能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技能大赛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锻炼自我的机会,因而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在比赛中获奖的同学,对于各种评优、申请奖、助学金以及将来考研和求职,都是证明自身能力的重要材料,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人生经历.我们学校还规定,各种竞赛获奖可以修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其可以充当实践教学或者选修课学分.即使竞赛没有获奖,或者经过培训后没有获得参赛机会,准备参赛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严格、系统、规范的培训,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极佳的锻炼机会,因此,每次选拔参赛选手时都有大批同学踊跃报名.我们对参加比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严格要求,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一般不允许参赛.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发生的动力机制[1].为了获得参赛和培训机会,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很多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转变了学习观念,提高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2 技能大赛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结力构

首先,技能大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帮助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通过模块教学和全程培育,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宝库.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包括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课程.为参加技能大赛,学生还会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主动获取大量知识,包括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识、物理学新进展、当前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以及国家关于教育和科技的大政方针政策等.通过这些途径学生最终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

其次,技能大赛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参加技能大赛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多方面的能力.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即要有教学方面的基本功.另外,为了使授课更生动,往往要进行演示实验,因此需要具备实验操作能力.因为要使用PPT授课,所以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大赛需要的这些能力,一方面来自于日常训练活动,另一方面来自于赛前的集中培训.

2.3 技能大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而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条件[2].

技能大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参加教学技能大赛,把中学物理教材上的一个知识点,以恰当的方式展示出来,得到评委的认可,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只有参赛选手的说课、讲课、实验设计以及PPT课件有新意,才能打动评委,取得理想的竞赛成绩.为了适应教学技能大赛的要求,我们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理念,设计、整合实践环节,同时充分利用教学技能实训平台和赛前的集中培训等实践形式,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技能大赛还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参加教学技能大赛除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外,也考验了其身体、心理、品格、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了其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锲而不舍、努力钻研的无畏精神,这些意志品质对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我们对教学技能大赛非常重视,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所以历届比赛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2010年第二届全国教学技能大赛,参赛的8名选手中有7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成绩在参赛高校前列.不仅如此,我们的毕业生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中学物理教师基本饱和、师范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近几年我们系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了90%以上.

3 教学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技能大赛开展时间较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1)受益面仍然比较有限.由于目前教师职业就业门槛很高,大部分学生普遍不以从教为就业目标,从而对参加教学技能大赛的积极性不高.另外,为确保竞赛取得好的成绩,往往只在参赛前对参赛的几名同学实施全天候、全封闭的集中强化训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赛的受益面.

(2)赛制有一些缺陷.例如,对本科生,只允许三年级学生参赛.由于大三时很多学生准备考研,这样使一些学生因为考研而放弃了参加比赛,而大二的学生尽管有时间,却无法参赛.另外,无论是山东省还是全国的比赛,基本在7月底或者8月初进行,从放暑假到参赛只有两周左右的集训时间,显得比较仓促.

[1]周天梅.论学生自主学习发生的内部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45~146.

[2]张项民.创新人才研究的理论综述与展望[J].中国人才,2010(11):63~64.

猜你喜欢

大赛实训比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选美比赛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