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体会

2013-03-19黄雪琨张革化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7期
关键词:喉头鼻息肉中耳炎

黄雪琨,张革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走向临床的第一步,是医学生将所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重要阶段。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由于解剖位置较深,所谓“孔小洞深”,结构复杂而精细,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学生很难建立直观的印象,加之临床见习时间少,因此教学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医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是带教教师需面对的问题。笔者总结2005—2012年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见习的带教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见习前带教教师做好充分准备

带教教师要了解每批见习学生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理论课时间及内容。一般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课结束大约6~10个月后才进行临床见习,由于理论课课时较少,因此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知识的印象不深,见习时对所学理论牢记的人极少。因此,带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大纲准备见习材料,制订详细的见习教学计划。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内容较多,包括耳鼻咽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而见习时间仅为32学时,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充分了解疾病的各种表现,带教教师就要根据见习内容选择病例,并注意平时积累典型病例。

2 激发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兴趣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时比内、外、妇、儿科少,且很多学生认为毕业后不一定从事该专业,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不重视,也不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兴趣,首先,带教教师在临床见习开始时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重要性:耳鼻咽喉头颈部的解剖结构与多个器官有密切联系,如中耳、鼻窦与颅脑毗邻,鼻窦炎、中耳炎可引发颅脑疾病,咽喉是呼吸道的门户,一旦阻塞会引起生命危险,如喉异物、急性喉头水肿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些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如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心肌炎、肾炎的病灶,鼻出血可能为血液疾病、高血压等疾病所引起。其次,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视频和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学科。最后,见习时让学生多看、多实践,如复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解剖知识时,通过现场内镜检查的讲解,让学生直观了解耳、鼻、咽喉的解剖结构;在指导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体格检查时,让学生辨认常见解剖结构,使抽象的解剖名词应用于实践中;在确保医疗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诊疗操作,让学生获得职业成就感。

3 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3.1 P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CBS是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P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自学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法[1]。在见习中引导学生开展以问题为中心,以典型病例为主题的小组讨论。讨论时,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结合临床科研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如学生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带教教师提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鼻息肉鉴别诊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进展等问题,学生围绕病例,带着问题思考、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最后进行讨论和总结。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2 充分利用功能检查室

临床见习是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由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时间较短,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见到所有的病种,充分利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功能检查室就显得非常必要。该科室的内镜诊疗室每天接诊病人约70人次,病种包括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常见病;耳功能室每天接诊病人约30人次,病种包括可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可让学生参观功能检查室,对病人询问病史、检查后进行诊断,讨论治疗方案。通过直接参与诊疗,使学生对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有深刻印象。

3.3 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片、图标、动画、声音、录像及软件测试等于一身,可利用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途径将难以理解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急救措施及手术操作等展示给学生,使其获得感性认识,如播放鼻出血病人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鼻出血的真实情况,从而对鼻出血的病因及各种处理措施产生深刻认识。但多媒体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要与其他教学方式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2]。

4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医学模式从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生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文化、情感服务,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临床见习中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3]。带教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鼓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以实际行动赢得病人的信任。同时带教教师也要加强自身人文修养,具备良好的医德风尚。带教教师示教时,需注意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情感,保护病人隐私,对病人关心、理解,多与病人交流,语气温和,动作轻柔,如进行间接喉镜检查时需牵拉病人舌头,检查前与病人沟通让其理解并配合,牵拉舌头时不宜用力过大,病人咽反射严重不能配合检查时也要耐心安慰,始终渗透着对病人的关怀和体贴,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耳濡目染,树立人文关怀理念。

[1]和水祥,习博,张蕴璟,等.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290-1294.

[2]胡桂周,许统亮.多媒体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2008,21(1):40-41.

[3]李云涛,石琳熙.在临床医学见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68-71.■

猜你喜欢

喉头鼻息肉中耳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幼儿为何易患中耳炎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浅析流行唱法中喉头位置的选择方式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