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博控”心理分析及护理
2013-03-19吴继红
吴继红
(武汉纺织大学 校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作为一种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的平台,赋予了普通人即时、快捷地与外界交流信息的能力。微博以其传播便捷性、交互方式新颖性、内容多样性,一经推出就受到大学生追捧,部分大学生甚至成为“微博控”。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微博控是指平均每天连续使用微博达到或超过6小时,而且这种症状达到或者超过 3个月的患者,属于网络成瘾的一类群体。
一、大学生“微博控”的心理原因分析
自2009年推出以来,微博用户每年都以千万以上数量增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①其中,大学生在青年用户中占比较高。微博的技术特点和传播方式,契合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了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需求。大学生成为“微博控”,主要是因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较大程度满足:
(一)学习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期,对社会发展状况比较感兴趣,经常将自身学习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一些思考。在微博中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学以致用的实用心理是当前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论坛、博客等媒介相比,微博更便捷、时效更强、内容更丰富。微博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将见闻、感想发布,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生活所需的各种知识,用户之间能够互动。通过互动,大学生可以了解他人的成长经历,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体会他人的成功经验,从而逐步学会和培养独立的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心理
现代社会消费讲求舒适、便利、快捷,大学生深受感染。微博从技术上和内容上都满足了大学生“快餐文化”的需求。微博的终端可以是电脑也可以是手机,将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有效融合,打破空间界限。微博的登录方式也多样,可以从网站登录,也可以从手机登录,而且信息互联。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拥有手机,随时随地可以登录微博,时间基本不受限制。同时,由于微博内容字数要求控制在 140个左右,所以微博不会长篇累牍,大多短小精悍,出现的闪光语句和实用内容容易被关注。这种所谓“碎片”式言语,不会过多使用脑力,发言门槛较低,迎合了网络时代的阅读需要。
(三)交往心理
年青人充满活力,愿意与人交往,也希望与有共同理想、兴趣、性格的人交往。但是,大学生希望交往建立在自由与平等之上,摆脱身份、利益等各种压力。在微博上,大学生一般会构建自己的交际圈。这个交际圈由两类人构成,一类是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一类是虚拟网络中结识的人。不论那类人,在微博上都可以平等和自由的表达意见。在平等的语境下,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差别消融,剩下观点的表达与思想的碰撞,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对等互动的交际平台。微博拓宽了大学生交际范围,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互动,容易寻找到心灵相通的朋友,使得大学生容易找到群体的归属感。
(四)价值心理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学生一个显著特点,大学生非常注重自我感受、自我体验和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需要个人努力和个人才智,但现实中往往难以选择到有效的方法,微博正好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条件。微博通过“关注”、“粉丝”等功能将有共同兴趣与喜好的人组成群。群内成员的一条信息,可以传播到群的其他用户。同时,一个成员有可能属于多个群,一个群内的一条信息又可以迅速传播到其他群,进而为多个群的广大成员接收,形成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微博的这种传播方式为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了条件。首先,微博为大学生的自我展示创造了平台。在微博上大学生可以用文字、图像等方式自由发布自己的信息,展示自我风采。其次,微博为大学生的自由表达创造了平台。大学生在微博上可以通过信息发布、评论和转发等功能表达自己的见解,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关注和粉丝。再次,微博可以成为宣传社会活动的媒体工具。当微博能够吸引足够的“粉丝”,引起强烈关注的时候,能够给大学生带来舆论或社会活动领袖的“高峰体验”。
二、“微博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媒介,信息的交流和情感控制几乎没有束缚,在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心理人格扭曲。“微博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心理认知的多元异化
微博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使大学生随时随地接收各种图文并茂的信息。微博在为大学生提供快速与廉价信息的同时,由于缺乏监控,一些用心不良的人大肆提供、编造不良信息,制造精神垃圾。加上判断力失弱,部分大学生在“多元异化”的情况下,精神困惑、心理迷惘,这就会对培养和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造成巨大的冲击。
(二)心理情感的虚拟异化
微博传播和接受往往不以真实面目出现,相互之间可以隐瞒姓名、容貌乃至性别,使得一些大学生在这里自由放肆,发泄因各种原因产生的郁闷、烦恼和苦闷,减轻和排解生活、学习、感情的压力。很多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尊和开心,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甚至更加躲避现实中的真实交往,导致心理情感的“虚拟异化”。
(三)心理空间的隔断异化
微博为受众提供了新鲜、快捷的交往方式。部分青年大学生热衷于网络,即使几个人在一起,但思想感情缺乏交流,表现为无话可说,各自玩手机微博、QQ聊天,回避现实场景中的真人真事。传统的人际交往基本建立在“熟人社会”上,不会过度“入侵”私人信息,在这个圈子里,参与人群道德意识较为强烈,行为也相对严谨。由于年龄、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局限,大学生心理调适习惯尚在建立之中,“快餐式”的交际方式又具有碎片式的特征,语言、思想往往不太完整,更缺乏内心世界的沟通,思想包藏过深。这就容易使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降低,甚至加剧对现实麻木、冷漠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微博控”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的建议
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发育构建阶段,“微博控”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完全切断大学生与微博的联系,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建立合理的微博使用规则和环境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加强大学生“微博控”心理护理也迫在眉睫。
(一)利用微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微博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语言简短,文字、图片、视频等都可以分享,互动性强,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安慰和心理调整,提高心理素质的理想平台。首先,建立心理知识交流的微博平台,创建“微课堂”,组织心理健康话题讨论,让学生在平台中获取感兴趣的心理知识,交流自己的知识经验。其次,在微博上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在微博设置“心理咨询”栏目,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利用微博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营造出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二)开展网瘾心理辅导
“微博控”是一种行为问题,可以通过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代币制治法、自控法进行治疗,或者通过控制上网时间、改变网络使用行为、矫正认知、调整动机等手段进行控制,对个体开展网瘾心理辅导。
(三)专业医生、护士介入护理
医生、护士的职业特性,加上专业的心理护理知识,使得他们能够在网瘾诊治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实践中,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针对心理问题,给予关怀和释解,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四)加强“群”团体文化建设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同龄群体的交往在于大学生的个体心理成长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微博控”使用团体治疗很重要。干预者通过对“微博控”所在的“群”进行团体引导,营造和谐、高雅、积极、健康向上的“群”团体文化,运用团体的力量和适当的心理干预技术,帮助“微博控”个体正确认识自我,改变交往态度,接受和形成新的交往方式,融入现实社会生活。
大学生“微博控”的形成不单单是个人问题,帮助大学生摆脱“微博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社会尚未建立起完备的规范机制前,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健康向上的趣味性活动,减少大学生对微博的依赖,纠正不健康的网络使用行为,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注释:
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 OL].(2013-6-25).
[1]王珂.“微博控”大学生特征心理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8):85-86.
[2]马晓红.大学生“微博控"现象成因分析[J].新闻界,2012,(3):5-7.
[3]刘吉磊.微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学园(教育科研),2012,(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