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实习带教模式探讨

2013-03-19胡乃琴龙丰云郭松青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麻醉学麻醉科循证

胡乃琴,胥 亮,龙丰云,严 蓉,郭松青,高 巨

(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过程中以临床实践为主,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1]。2010年以来,我们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目标和麻醉学学科特点,就如何做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麻醉实习的带教工作做以下探讨。

1 加强目标管理

临床专业本科生在麻醉科实习时往往缺乏对麻醉的整体认识,也缺乏临床麻醉学基础,因而实习目标模糊,加上实习时间相对有限,使其在麻醉科实习质量不高[2]。因此,我们对临床专业实习生要加强目标管理,使他们明确实习目标。首先,让其了解麻醉科和手术室的环境和布局,培养无菌观念;其次,让其熟悉麻醉科的日常工作流程,熟悉各种麻醉方法;再次,让其掌握局部麻药的使用及局部麻药中毒的防治措施,掌握基本呼吸循环监护技术、气道管理技术和心肺复苏技术;最后,使其理解麻醉学的整体内涵。

目标管理教学是以美国著名教学家布卢姆的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层层分解、环环相扣的教学目标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模式[3]。我们应用目标管理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促进师生双方的互动性。由于重视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纯的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求知型转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完成麻醉科的实习目标。

2 转变教学重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采取椎管内麻醉作为教学重点,这就使临床专业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时很容易产生轻视麻醉技术的思想,缺乏对麻醉学内涵的理解。而现代临床麻醉的工作重点在于对病人围术期生理机能的监测、调节与控制,保证病人安全、无痛的顺利完成手术。

无论临床专业学生今后从事何种医学工作,麻醉学的气道控制技术、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控制技术及容量治疗方法和基础生命支持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实习带教中转变教学重点,强调学生对麻醉学内涵的理解,重点侧重于呼吸循环调控、监测,气道、心肺复苏技术的实践,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操作能力。

3 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时间短,对于一些基本操作不一定有时间观摩和实践。而现今的医疗环境下,病人拒绝实习生检查和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麻醉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客观上不允许在病人身上进行训练。因此,我们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达到了教学目标,弥补了目前实习生临床实践的不足[4]。

多媒体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我们借助多媒体对教学的一些重点、难点进行补充。例如,让学生观看动脉穿刺、深静脉穿刺的视频,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不断完善,一些接近于真实的模拟医疗教具应运而生。因此,我们根据学生实习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临床技术模拟教学,如配置心肺复苏模型、气管插管模型等。我们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模拟训练,给学生创造反复模拟临床练习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各种规范化的操作技能。

4 结合临床路径进行带教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医师、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或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的、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照顾品质[5]。将CP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之中,以CP为平台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之为CP式教学法。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要求,我们选择制订了剖宫产手术麻醉、腹腔镜手术麻醉和上肢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路径,分别进行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路径教学。带教教师结合病人和手术讲解每种麻醉方法的适用对象、术前访视和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管理、术后病人的镇痛和随访,对实习医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

5 结合循证医学进行带教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并迅速兴起的一种新模式,是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要求医生负责、明确、深思熟虑地运用已有的最佳临床证据为每一位病人制订临床诊疗方案[6]。它能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使临床医学教育从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转变成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模式。

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如下:提出问题→查寻证据→分级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教师指导学生针对循证医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系统训练。教师与学生一起诊察病人,教师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给出诊治意见,并询问学生诊断的依据和治疗的合理性在哪里(提出问题);让学生讲解联机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INE)、中文CNKI检索系统、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熟悉、掌握网络医学技术);让学生讲解如何对被查阅的文献做批评性评价,指导学生把相关的信息应用到临床情景中去,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文献、查询课本或咨询其他教师(查寻证据);询问学生有没有其他类似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分级评价证据);让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等(筛选证据);让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答案,并要求其在以后临床遇见类似问题时能进行分析和应用(应用证据)。

我们结合循证医学进行临床麻醉带教,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实习是学生从教室走向医疗岗位的过渡时期,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起步阶段。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机制及诊疗的二级临床学科[7],专业特点使其在生命体征监测、紧急救护和治疗、危重症诊断处理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临床麻醉带教中,强化目标管理,转变教学重点,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和模拟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和循证医学进行带教,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有效提高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麻醉科的实习质量。

[1]杨双强.浅谈新形势下的临床实习教学[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3):300-301.

[2]黄绍农,高申山,刘友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麻醉科实习的有关问题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18-119.

[3]寇全强,陈丽丽,耿晓松.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J].医学教育与管理,2009(5):466-467.

[4]杨静.浅谈现代科学技术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1):76-77.

[5]方立珍,王爱莲,谌永毅.临床路径[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

[6]魏强.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由来[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1):69.

[7]曾因明,罗爱伦.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麻醉学麻醉科循证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麻醉科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模式探索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