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X线平片与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的比较
2013-03-18吴春燕
吴春燕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肠梗阻[1]是最常见的导致急腹症的病因之一,在临床中能否对其进行早期的诊断,尤其是肠梗阻的具体部位和导致其发生的具体病因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尤为重要。原本的腹部X线检查被认为是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方法,但是临床中却发现有些特殊的病例腹部的X线平片并不能帮助确诊为肠梗阻,也不能明确梗阻的具体病因。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螺旋CT检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肠梗阻的诊断之中。本文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确诊为肠梗阻且术前行腹部X线平片及CT此2种检查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寻求腹部X线平片及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2],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肠梗阻且术前行腹部X线平片及螺旋CT此2种检查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52例,年龄14~75岁,平均年龄(46±7.5)岁。其中122例患者中以前有手术史患者62例,无手术史患者60例。所有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患者检查后腹部立位平片现阶梯状气液平面征象。
1.2 检查方法:患者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时采取常规拍照站立位,同时对于少数患者采取腹部X线平片加照卧位片以便更准确的诊断,拍片结束后片子由本院放射科的2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阅片后进行诊断;螺旋CT检查:采用平扫加增强扫描进行检查,其中层厚为10 mm,层距为10~15 mm,对患者的梗阻区域采用5 mm薄层进行扫描,对临床疑伴有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在3~5 min后对其进行延迟扫描。扫描结果由我院经验丰富的2位诊断医生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后对其进行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选的122例患者肠梗阻的病因包括:肿瘤所致肠梗阻患者5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0例,肠套叠患者15例,肠扭转患者5例,腹内外疤致肠梗阻患者共计6例。在本组患者中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患者26例。腹部X线平片与螺旋CT的影像诊断比较情况如下:腹部X线平片检查与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90.2%、95.1%;对肠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1.15%、67.21%;对肠梗阻梗阻部位判断的正确率分别为46.7%、78.7%;对肠梗阻是否伴有发生绞窄的准确率分别为19.2%、76.9%,两影像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中一旦患者发生肠梗阻,尤其是伴有绞窄性的肠梗阻,临床如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一旦其转变为肠坏死,则其引起的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25% ~30%[3],而如若对其进行早期的正确的临床诊断后紧急采取手术治疗即可明显降低本病的致死率。因此,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不仅仅要了解其有无肠梗阻,更需要进一步确定梗阻的具体位置、梗阻发生的具体原因以及是否伴有绞窄等。在本此入组的患者中,通过对比,CT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梗阻原因、梗阻的部位及是否伴有绞窄等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明显优于X线平片的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影像学情况比较表 例(%)
正常情况下腹部X线平片[4]所提供的X线征象较少,但当发生病理改变时,由于病理变化会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的密度发生变化,故此时可能显出异常的X线征象,这种情况临床中在急腹症时尤为明显,故腹部平片常用于急腹症的X线论断。本项由于操作简便并且能在较短时间内作出论断,因而是急腹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CT(Computed Tomography)[5]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被测物体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方式。其通过单一轴面的射线穿透被测物体,根据被测物体各部分对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由计算机采集透过射线并通过三维重构成像。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故临床中其与X线的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含气体多的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但是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这是CT的突出优点。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如高密度和低密度,并没有量的概念。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在腹部及盆部的疾病中应用CT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其现在主要用于肝、胆、胰、脾、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以及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占位性病变、炎症性和外伤性病变等行CT检查有很大的临床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CT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梗阻原因、梗阻的部位及是否伴有绞窄等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故在临床中如患者经济条件允许时,应尽早让患者行CT检查,以便对该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以免耽误患者的治疗,贻误病情。
[1] 崔光连,张顺玉.肠梗阻的CT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197-198.
[2] 胡金发.腹部X线平片与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的比较(附26例报告)[J].当代医学,2012,18(16):82-83.
[3] 熊青荣,蒋福刚.超声、腹部X线平片、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效能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5):495-497转500.
[4] 王贵良.16层螺旋CT和腹部平片检查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8):53 -54.
[5] 武蓉.螺旋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