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某难选金银矿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2013-03-17刘宏印
刘宏印
(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17)
金银是最早被人类应用的贵金属,广泛应用于首饰、电子、医疗、建筑等领域。金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金银矿资源得到大量的开发和利用,导致金银的开采品位越来越低,处理难度越来越大[2]。传统的、单一的选矿工艺无法实现金银的最大化回收[3,4]。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文章针对某低品位氧化型金银矿进行了浮选、重选、浸出工艺等对比试验,最终确定采用全泥氰化工艺流程回收该矿石中的金银矿物,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1 矿石性质
1.1 原矿化学多元素及物相分析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列于表1,金、银的物相分析结果分别列于表2和表3。
表1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由表1分析结果可知,矿石中具有回收价值的元素为金、银;由表2和表3金、银的物相分析结果可知,硫化中金的含量低,银含量高,矿石中的金主要赋存于氧化物。
表2 金的物相分析结果
表3 银的物相分析结果
1.2 矿物组成
该矿石的矿物组成较为复杂,原生金属硫化矿含量低,因氧化作用而次生形成的氧化矿含量较大。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以褐铁矿、赤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铁矿、毒砂等,少量或微量的白铅矿、方铅矿、菱锌矿、菱铁矿、铅矾、黄铜矿、磁黄铁矿等;主要的脉石矿物是石英,其次为长石、云母类、粘土类、白云石等,微量的电气石、磷灰石等。
1.3 矿石中金、银的载体矿物及金属矿物的嵌布特征
矿石中金主要呈细粒、微细粒嵌布于褐铁矿粒间或被粘土矿物包裹;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辉银矿,以及少量的角银矿。原矿中的自然银以包裹嵌布为主,其次为粒间嵌布。包裹于脉石和褐铁矿中的银矿物嵌布粒度细微。
矿石中金、银的载体矿物主要有褐铁矿、白铅矿、黄铁矿等。原矿中褐铁矿的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主要集中在0.05~0.20 mm之间,其与金矿物之间的嵌镶关系密切,镜下检查可见褐铁矿中包裹自然金;白铅矿的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主要粒级分布于0.02~0.15 mm之间。由于原矿中白铅矿氧化程度较高,极少见白铅矿中包裹残留的方铅矿晶体,且银矿物与方铅矿的嵌镶关系十分密切;原矿中黄铁矿嵌布粒度细微,大多包裹于石英中,粒度在0.01 mm以下。
2 选矿试验研究
2.1 浮选试验研究
由于矿石中金、银的载体矿物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且嵌布粒度不均匀,所以采用磨矿使有用矿物充分解离是提高选矿指标的关键。为了寻求适宜的磨矿细度,进行了不同磨矿细度条件下金银浮选试验。磨矿细度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银的回收率增加,金的回收率提高幅度不大,最终确定浮选试验适宜的磨矿细度为-74 μm 85%。
在确定磨矿细度的条件下,进行金银浮选工艺方案对比试验。浮选工艺方案试验工艺流程分别见图1和图2,试验结果分别列于表4和表5。浮选工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方案1还是方案2,获得的精矿中金的回收率均较低。
2.2 重选试验研究
为了寻求重选工艺适宜的磨矿细度,进行了不同磨矿细度条件下重选工艺流程试验。不同磨矿细度重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金、银的回收率增加,最终确定重选试验适宜的磨矿细度为-74 μm 80%。
图1 方案1金银浮选试验工艺流程
在确定磨矿细度后,进行了重选回收金、银试验研究。摇床重选试验工艺流程见图3,试验结果列于表6。重选试验结果表明,与浮选工艺获得的选矿指标相比,摇床精矿和中矿中合计金的回收率高,但银的回收率低。
2.3 全泥氰化试验研究
影响氰化浸出指标的主要工艺参数为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pH值、浸出浓度和浸出时间等[5]。因此接下来考查各个工艺参数对金、银浸出指标的影响趋势。浸出磨矿细度试验结果列于表7,浸出浓度试验结果列于表8,氰化钠用量试验结果列于表9,浸出pH值试验结果列于表10,浸出时间试验结果列于表11。
图2 方案2金银浮选试验工艺流程
表4 方案1金银浮选试验结果
表5 方案2金银浮选试验结果
图3 金银摇床重选试验工艺流程
表6 金银重选试验结果
表7 浸出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
表8 浸出矿浆浓度试验结果 %
表9 氰化钠用量试验结果
浸出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金、银的浸出率增加,最终综合考虑现场磨矿能达到的细度及金、银浸出指标,确定处理该矿石适宜的浸出工艺参数条件及浸出指标为:在磨矿细度-74 μm 85%的条件下,固定浸出矿浆浓度为40%、氰化钠用量为4 kg/t、浸出pH值为10.5(石灰用量为3.5 kg/t)、浸出时间为24 h,金、银的浸出率分别为68.32%、64.13%。与浮选或重选工艺相比,全泥氰化获得的金的回收率较高,银的回收率相当。因此推荐采用全泥氰化工艺处理该氧化型金银矿石。
表10 石灰用量试验结果
表11 浸出时间试验结果
3 结语
1.该矿石为低品位氧化型金银矿,具有回收价值的元素为Au、Ag。金矿物主要呈细粒、微细粒嵌布于褐铁矿粒间或被粘土矿物包裹;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辉银矿,以及少量的角银矿。矿石中褐铁矿、白铅矿,黄铁矿是金、银的主要载体矿物。
2.通过浮选、重选、浸出工艺的对比试验可知,对于银矿物的回收,采用浮选工艺较为适宜;对于金矿物的回收,采用浸出工艺较为适宜。综合考虑金、银的选矿指标,处理该氧化型高的金银矿石,采用全泥氰化工艺较为适宜,可以显著提高金的回收率。
3.该矿石采用全泥氰化工艺,在磨矿细度-74 μm 85%的条件下,浸出条件为:矿浆浓度为40%、氰化钠用量为4 kg/t、浸出pH值为10.5(石灰用量为3.5 kg/t)、浸出时间为24 h。金、银的浸出率分别为68.32%、64.13%。
[1] 李学强.难处理金银矿有价金属高效利用[D].长沙:中南大学,2009.
[2] 毛益林,陈晓青,杨进忠,等.某低品位氧化型金矿可选性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10,(4):8-9.
[3] 余忠宝,陈建华,魏宗武,等.广西某低品位金矿的浸出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11,(1):44-45.
[4] 罗增鑫.某微细粒浸染难选金矿石新工艺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1,2(6),86-87.
[5] 黄礼煌.金银提取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