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研究

2013-03-16李立鹏

海峡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监督

李立鹏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研究

李立鹏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进行了研究。

高校科研经费 监管 科技成果转化 绩效考核

0 引言

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世界各国都把高校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经费也呈大幅增长之势。但是,高校科研经费在管理和使用上已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科研经费管理松懈无序,科研资金和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产业转化率不高等。从近年来审计、检查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执行不力,管理工作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因此,如何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科研工作的健康良性发展,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 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高校忽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时下,科研课题已渐渐成为衡量高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所谓的“排名”,更是为了争取经费搞“创收”,一些高校管理层只片面关注申请项目、争取经费,而疏于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1]。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高校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上一般采取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对到账的科研经费只提取一定的管理费,其余全部由课题组自主支配。这样,科研经费使用过程就容易出现监督的“盲区”,科研人员极方便把科研经费转化成个人消费资金,这已成为当前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病。然而相当一部分的人却持这种观点:科研经费既然是科研人员凭个人能力和学术声望取得的,他们花“自己”的钱,其他人无权干涉。正是由于对科研经费使用监管的缺失,科研经费日益成为高校少数人堂而皇之的私人“提款机”。

几年前就有专家曾在宁波大学一论坛上语出惊人:现在高校科研人员不愿意承接企业投资的科研项目,这是因为拿企业的钱做科研项目,最终拿不出科研成果或拿不出像样的科研成果,对企业是交不了差的。可拿国家拨付经费的科研项目就不一样了,几乎没人会去落实和追究花了钱后有没有拿出像样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产业转化率有多少……高校在申请科研项目时,考量的指标是发表论文数、论文发表的级别等等。有的项目拿到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科研经费后,最终就干脆直接发几篇论文结题蒙混过关。从这可以略见一斑:高校对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在使用上存在太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导致科研经费被严重滥用。

一些高校总是标榜自己学校所取得的一连串科研课题和发表论文的数量,一切围绕经费申请与发表论文转,而根本不去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这也使得高校科研项目与企业需求相距甚远,研发与产业脱钩。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每年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几千项,但产业转化率不及10%,真正实现有效转化的少之又少,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极高的转化率有着相当大的差距[2]。可以说,中国高校科研导向扭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产出效益的提高。

1.2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国家政策明确规定,科研经费必须统一纳入学校财务管理。许多高校课题组利用在外设立公司,科研经费直接转入公司而不入学校财务,以逃避学校财务的监督;或将已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资金巧立名目以协作费、劳务费、联合测试等各种名义外拨,以“蚂蚁搬家”的形式把科研资金腾挪为私人资金;更有甚者,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科研项目,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等资源进行实验和生产,无偿占用学校资源中饱私囊。

即便是统一纳入学校财务管理的科研经费,很多学校存在监管漏洞,有的甚至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财务部门认为科研经费只是一种代管经费,财务人员只是充当了一个经费保管的角色,只负责进行简单的收支核算,忽视了对支出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审核。财务部门不掌握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于经费报销的规范和合理与否往往很难把握,只好通通宽松对待,致使“潜规则”大为盛行。一些科研人员假借科研需要,购置汽车、房产、办公设施等,项目结束后堂而皇之据为己有。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也甚少对科研资产进行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后续管理工作,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在科研项目结题时,都未进行资产清理,使大部分资产滞留在私人手中而流失严重[3]。

高校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意识不强现象,审计缺失或审计介入滞后,缺少对科研经费结题效益分析,没有建立制度监管下的科研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重视开展对经费开支与科研项目成果的综合考评,这些成为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4]。

2 解决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

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管理的混乱,源于没有刚性的法律约束和制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规定,高校获得的各类科研经费,均为学校收入(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分账核算[5]。学校必须从科研项目的立项、预算、支出到结算等环节全程跟踪和监管,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日常管理和资产处置的监督。在制度设计中,必须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中的权限和职责,建立健全合理的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科研项目负责人应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帐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2.2 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与考评机制

为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按教财[2005]11号文件规定,各高校要逐步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科研项目绩效考评机制,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考核和评价,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在高校积极推行科研管理激励机制,鼓励并增强高校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增强竞争意识,鼓励科技创新,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创造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必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实行事前预算评估、事中经费监督和财务检查、事后财务验收和审计的全程管理程序。优化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做好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将科研经费投入的成果回报纳入绩效审计,强化审计监督和绩效考核。审计部门要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全过程从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的角度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的评估监督,促进科研课题评估监督的公正与独立。

2.3 积极进行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当人们幻想高校与企业加强科研合作、由企业向大学提供更多科研经费时,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冷酷的现实:企业只把很少的经费投向大学。由于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获利、追求利润最大化,它们更为关注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加之稍大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因此,高校如果希望其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争取更多的政府渠道外资金,则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科研方向,在坚持基础研究为主的同时,积极进行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出成果,出效益,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产业化,才能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争取一席之地。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正如火如荼,各行各业都需要科技的支持。广大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科学研究和推广机构,高校科研人员大有可为。各级政府和各高校都应制定切实措施,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开发、科技推广、智力扶贫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和开拓性研究。

3 结语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高校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影响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既是长远之计,也是当务之急。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承育人为本,传学术之风,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管理水平,才能切实保障高校科技创新实力和学术水平的稳步提高。

[1] 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 (10): 104-106.

[2] 吴大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 56-57.

[3] 王新燕, 朱继明, 辛向阳, 等.浅议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与监督[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2):74-76.

[4]权凤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2009(22):44-45.

[5]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Z].教财[2005]11号.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监督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流程再造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