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源湾临港工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

2013-05-15

海峡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罗源临港环境影响

倪 立



罗源湾临港工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

倪 立

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该文基于罗源湾生态环境特征、区域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对临港工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分析罗源湾地区建设临港重化产业基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在临港工业开发中应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罗源湾 临港工业 生态环境影响

1 罗源湾的生态环境特征

罗源湾为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之一,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由鉴江半岛和黄岐半岛环抱而成,水域跨北纬26°18′~26°30′,东经119°33′~119°50′之间,东西长约25km,南北最宽处15km,属半封闭型海湾。罗源湾区域生态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湾内口小腹大,水环境容量有限;(2)海湾四面环山,风速较低,主导风向为NE,大气污染物沿湾口向湾内输送,大气扩散条件不佳,环境容量有限;(3)土地资源稀缺,利用滩涂围填海和沿海辟山造地是解决临港工业用地稀缺问题的有效途径;(4)港口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然而二者在发展中存在潜在的产业冲突。

2 区域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

作为福州南北两翼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罗源湾依托良好的港口岸线资源,以白水、松山和大官板围垦为载体,华电、神华、亿鑫、三金、德盛镍业等一批企业为龙头,初步形成了火电能源、钢铁冶炼加工、港口物流、修造船等为主导的临港工业。“环罗源湾区域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对其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为:集冶金、化工、能源、机械制造、修造船等产业为一体的临港重化产业基地。

3 罗源湾临港工业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

罗源湾地区建设临港重化产业基地,不可避免地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见表1,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1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注:B/N—有利/不利/影响,↑/↓—可逆/不可逆影响,L/S—长期/短期影响,★—较小,★★—中等,★★★—显著,空白为不确定。

3.1 改变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

规划区内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向以人口密集和资源集约为主体的城市工业生态系统转变,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调节能力降低,主要表现在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剧增,人工景观突出,生物物种结构和群落功能改变,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环境污染物增多,环境生态质量有所下降,特别是农业生态经济价值明显下降,但规划区的土地经济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增高。

3.2 冶金、火电、化工行业排污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罗源湾为封闭型海湾,口小腹大,水体交换条件较差,易受到工业污水排放的污染影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冶金行业水污染物以钢铁冶炼和压延过程中产生的COD、悬浮物、酚类、石油类和重金属等为主。湾内规划大容量的火电机组所排放的温排水将导致湾内局部海域水温上升。化工行业水污染物主要为COD、BOD、石油类、其它有毒有害以及难降解、持久性特征污染物。

研究表明[1],重金属浓度超过生物的生态幅度时,会引起生物中毒,尤其是铬能蓄积于鱼类组织内,六价铬的化合物对水体中的动物区系和植物区系均有致死作用。石油污染对鱼类的影响,尤其是鱼卵和仔幼鱼的危害极为严重。高浓度的石油会使鱼卵、仔幼鱼短时间内中毒死亡[2],低浓度的长期亚急性毒性可干扰鱼类摄食和繁殖,其毒性随石油组分的不同而有差异。而水温的变化会影响鱼类的产卵,影响渔期的迟早、渔场的变动,影响渔获量。由于仔鱼运动能力差,对高温回避能力弱,在夏季高温季节,受潮水、风浪等外力作用下,部分仔鱼可能会漂移到电厂排水口附近局部高增温区内,温升还将对仔鱼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围垦造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罗源湾松山垦区和大官坂垦区已围垦完成,须围垦填海的区域主要为牛坑湾、濂澳组团和港区建设用地。相关研究表明[3],规划的围垦工程实施后,罗源湾大潮时纳潮量将减少5.25%;填海工程将直接改变区域海岸结构和潮流运动特征,影响潮差、水流和波浪;围垦造地还将使规划区内的水域变为陆地,减少海域湿地面积,改变原有浅海滩涂生态系统的性质,致使罗源湾内浅海滩涂生态服务功能破坏或丧失彻底。

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对陆域生态环境也会产生影响。围填海工程需要开山取料,为减小运距及有效利用取土后的土地,规划土料场多选在规划区一重山内侧。根据调查,取土区是区域开发建设最主要的水土流失源。由于长时间的取土,取土区留下的大片暴露风化壳存在未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的问题,造成水土流失。

3.4 临港工业对罗源湾水产养殖的影响

港口资源和渔业资源是罗源湾区域内最为丰富的优势资源,然而港口的建设管理,特别是为了增加港口陆域而围填海造地,必然会与近海海域的海水养殖和浅海养殖产生直接冲突,传统的海水养殖业面临着其它行业用海的挤压和海洋环境质量退化的影响。根据对围垦工况模拟研究结果表明[3]:该围填海工况下,将造成滩涂资源损失面积18 km2,按照单位面积滩涂年收入1.35万元/hm2计,滩涂资源价值损失量约47100万元/年。

3.5 对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的影响

区域的工业发展产业规划实施后,根据污水排放的预测结果可知[4],总体上不会影响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的水体水质,对大黄鱼保护区可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在码头、航道溢油、化学品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性排放的情景,退潮时大黄鱼繁育保护区南部罗源湾可门口海域的水质将受到污染,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4 结论与对策

罗源湾临港工业开发中应根据“保底线、优布局、调结构、控规模、严标准”的原则,做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4.1 严控产业环保准入,建立绿色标杆体系

严格各产业和建设项目的环保准入条件,控制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倡导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要求引进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率均需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对于火电、化工等行业则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绿色招商标杆体系。

4.2 严格控制产业规模,控制工业废水排放

优化、限制火电、冶金、石化产业布局和规模,实现区域环境容量的优化使用。含重金属或持久性污染物的冶金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应引至将军帽排污区深海排放。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持久性污染物的化工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应引到湾外海域排放。严格控制湾内温排水规模,开展温排水二次利用研究和罗源湾海水温升跟踪调查与评价。

4.3 加快区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安排区域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时序,确保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及湾外尾水排放工程等环保基础设施与工业区开发同步建设。加强水资源再生利用、梯级分质利用,持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开展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等综合措施,减少跨流域调水量。

4.4 科学规划湾内养殖结构和养殖布局

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水产养殖规划,调整罗源湾海域的养殖结构和养殖布局,对规划的养殖区进行规范化整治,促使养殖区布局合理化、品种结构优化,提高养殖效益,有效利用海域资源,科学引导罗源湾内临港产业和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4.5 加强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

加强对取土场、挖方区、临时弃土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制定植被恢复方案,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面积。对临海一重山体有旅游功能的山体,如罗源县城区内的莲花山公园区、禾山等景点和马鼻镇镇区的山体、围绕在透堡镇北侧的山体以及其他乡镇的景观山体,不得开山取土,以满足生活区和旅游区景观山体的需要。

4.6 加强对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的保护

罗源湾内外排污口的影响区范围应避开大黄鱼保护区,且不得影响其洄游通道。禁止向保护区排放有害、有毒的污水、油类、油性混合物及其它污染物和废弃物。保护区周边不得安排有严重污染的工业项目,保护区周边新建、改建、扩建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并依法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

4.7 加强对重点行业及区域的环境安全监管

建立重点环境风险行业普查和信息数据库,构建区域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范系统和“车间、厂区、区域”三级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形成有效的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的环境应急体系。环罗源湾区域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应配备完善化学品污染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应急处置等相关应急能力,加强环境应急设施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 梁峰,杨绍贵,孙成. 六价铬对黄颡鱼仔鱼和稚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 29(9):1665-1669.

[2] 贾晓平,林钦. 南海原油和燃料油对仔虾和仔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 热带海洋,1998, 17(1):93-98.

[3] 鲍献文,刘容子,董树刚,等. 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罗源湾[M].北京: 海洋出版社,2010.

[4] 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罗源湾地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R]. 2012.

猜你喜欢

罗源临港环境影响
红专并进 求真务实
——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简介之二
红专并进 求真务实
——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简介之一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2019农民丰收节罗源分会场活动举行
Self-improvement on Classroom Teaching
临港集团成立百亿园区开发基金
2009年罗源湾表层海水DIN与TN及PO4-P与TP浓度换算系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