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78例
2013-03-15杨保民
杨保民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临床上,为保证骨折的绝对稳定,传统手术大多采用骨膜剥离及直接复位法,容易诱发伤口感染,影响伤口愈合时间和愈合效果。随着生物力学、骨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微创理念逐渐得到深入运用,治疗骨折的内固定观念和方法也有了彻底改变,尤以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最具代表意义,而锁定加压接骨板(LCP)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特别是LCP的钢板螺钉之间“螺钉少、成角稳定、长钢板”的特殊固定设计,既可以有效维持骨折的稳定性,也可以使其获得一定的弹性,形成有利于骨质再生和愈合的刺激。由此可见,LCP技术MIPPO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理想方法。笔者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月运用LCP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病例78例,对具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四肢骨折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2.8岁。78例患者中,坠落致伤15例,运动致伤20例,交通致伤16例,其它意外致伤27例。共有骨折部位处97处;股骨骨折19处,胫骨骨折26处,肱骨骨折13处,尺桡骨骨折18处,锁骨骨折21处。其中,开放骨折28处,闭合骨折69处。患者伤后致手术间隔时间为2 h~8 d,平均间隔时长(19±2.6)h。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常规牵引稳定骨折或石膏外固定,以防止组织的进一步损伤。骨折发生时间较短,对于局部肿胀轻微者立即进行手术;对于局部肿胀严重,合并多种复合伤者,待患者身体状态基本稳定、伤处皱纹出现后,择期进行手术。手术时,根据患者病情状态,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首先根据X线透视,观测矫正患肢长、旋转成角畸形情况,复位后消毒铺巾。于远端或近端先行开2~3 cm长的切口,至软组织隧道形成(避免切开骨膜),并保持骨折端闭合。于骨表面置入钢板,X线透视下调整钢板至合适位置后,于远近两端分别置入1枚螺钉,行X线透视,在钢板位置合适、复位情况较好的情况下,分别于近端和远端各植入2~4枚单皮质锁定螺钉;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应用双皮质锁定螺钉,经X线透视,在钢板位置合适、复位情况较好的情况下,缝合皮肤切口。全部患者术后伤肢无重复外固定需要,所有患者术后3~5 d后,谨慎主动活动关节,持续5~8周后允许患肢负重训练。行X线透视,发现骨痴连续明显,骨折端无异常反应,但骨折线仍模糊可见,施加轻微压力时有疼痛感。对于骨痴仍不牢固者,可解除外固定,但不允许负重。
2 结果
本组7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经X线透视复查,结果表明,以微创经皮LCP内固定3个月后,均可见清晰的骨痴图像,骨折线模糊;治疗6个月,多数患者基本骨性愈合,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时间5~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7±2.1)个月。未见钢板断裂及骨不连症状;治疗10个月后,2例肱骨骨折患者现螺钉及钢板轻微松动迹象;1例患者侧钢板的锁定螺钉仅穿过了单层皮质;3例患者螺钉未完全拧入螺孔(钢板长度不适所致)。整体来看,全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的伤口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症状。治疗后,均采用Johner-Wruhs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为愈合完好者63例,占比80.8%;愈合良好者8例,占比10.3%;基本愈合者7例,占比8.9%,优良率为91. 1%。78例患者共97处骨折部位及愈合时间,见表1。
表1 患者97处骨折部位及愈合时间(±s)
表1 患者97处骨折部位及愈合时间(±s)
骨折部位 骨折例数 百分比(%) 愈合时间(周) 21 21.6 6.4±2.5 19 19.6 7.2±2.7胫 骨 26 26.8 6.1±1.8肱 骨 13 13.4 5.2±2.3尺桡骨 18 18.6 7.8±2.0锁骨股骨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骨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微创理念逐渐得到深入运用,医学界更多地提倡以保护血运为主的内固定,不剥离骨膜和软组织、不强求骨折块的解剖复位;更多地提倡闭合复位和功能复位(即生物接骨术),积极探索创新骨折内固定物的设计、提出新的微创手术方法。其中,尤以MIPPO最具代表意义,而LCP为MIPPO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特别是LCP的钢板螺钉之间“螺钉少、成角稳定、长钢板”的特殊固定设计,既可以有效维持骨折的稳定性,也可以使其获得一定的弹性,形成有利于骨质再生和愈合的刺激。由此可见,LCP技术与MIPPO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理想方法。这种生物学内固定技术,最初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及股骨下段骨折固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中,尤其在胫骨骨折治疗中应用最为普遍。
以普通钢板行MIPPO技术固定,钢板间无锁定结构,主要靠钢板与骨面之间的摩擦力对骨折端进行固定。由于必须将钢板紧压在骨面上,容易产生钢板下骨缺血坏死。同时,在安放钢板时,需要剥离骨膜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可能进一步破坏骨折端的血运,形成医源性损伤,影响骨愈合效果。运用LCP技术,钢板间通过螺纹锁定,骨折端稳定的动力源于钢板间成角,而不是钢板与骨面间的摩擦力,其整体稳定性相当于内固定支架,固定强度较大,不会将骨折块拉向接骨板。这时,接骨板即使没有达到充分的解剖塑形,仍然可维持骨折端复位后的位置,这是运用MIPPO技术的最大优势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讲,锁定加压接骨板是一种与骨膜“不接触”钢板,属于“生物学钢板”范畴,该技术的运用,减轻了对骨折局部血供的损伤,尤其适用于骨质较为疏松的老年骨折患者。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技术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相结合,在保留生物学完整性同时,维持了骨折愈合所需生物学环境。本组资料表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6.7±2.1)个月,预后优良率为91.1%,充分表明了MIPPO技术与LCP技术相结合的优势。
手术过程及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钢板的长度;(2)要严格按照生物力学原则使用配套器械,陈旧骨折同时取自体骼骨植骨;(3)使用平行langer线切入,尽量不用电刀,避免结扎骨折处的血管,并完整保留钢板区域外肌肉附着及骨膜;(5)手术后,应根据骨折类型、骨折部位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
总之,本组研究表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特别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内固定稳定,有利于折骨愈合和软组织修复,对于骨骼血运较差部位的骨折愈合,功效尤其显著。
[1] 王爱民,赵玉峰,孙红振,等.点式接触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09,35(6):545-547.
[2] 陈志伟,谭扬帆,戴 祝,等.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1):77-79.
[3] 卢 强,陈 华,许 猛,等.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6):468-469.
[4] 汤 欣,孙 康,黄辽江,等.纯钛限制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102例[J].中华创伤杂志,2011,17(1):53-54.
[5] 吉赵勇.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