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原种繁育体会
2013-03-14施国方金卫明赵丽华沈建华黄秀娣赵叙华徐森华
施国方,金卫明,赵丽华,沈建华,黄秀娣,赵叙华,徐森华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蚕桑研究所,浙江 湖州 313000)
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原种繁育体会
施国方,金卫明,赵丽华,沈建华,黄秀娣,赵叙华,徐森华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蚕桑研究所,浙江 湖州 313000)
华·东×春·晨是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蚕桑研究所采用人工添食氟化物,定向选择耐氟性和杂交育种等技术,育成的一对耐氟性较强的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种。该品种2006~2007年参加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2008~2009年参加浙江省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产茧量及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当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2010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浙江省淳安县、湖州市南浔区、安吉县等地试养推广,现就该品种的原种繁育技术浅述体会如下。
1 繁育概要
1.1 卵质调查
华:每蛾产卵543粒左右,良卵率97.24%,克蚁头数2079粒左右。东:每蛾产卵536粒左右,良卵率96.64%,克蚁头数1993粒左右。春:每蛾产卵490粒左右,良卵率96.33%,克蚁头数2522粒左右。晨:每蛾产卵492粒左右,良卵率95.12%,克蚁头数2325粒左右(详见附表1)。
表1 卵质调查表
1.2 发育经过
催青经过:华、东、春、晨四个品种均为10 d,第11 d收蚁;蚕期经过:华23 d5 h、东23 d5h、春25 d5h、晨25 d5h;蛹期经过:华16 d18 h、东17 d15 h、春17 d3 h、晨18 d3 h。
1.3 饲养成绩
2012年春秋平均成绩为华:全茧量1.597g、茧层量0.363 g、茧层率22.73%、死笼率0.80%;东:全茧量1.511 g、茧层量0.361 g、茧层率23.89%、死笼率1.06%;春:全茧量1.671 g、茧层量0.396 g、茧层率23.70%、死笼率1.20%;晨:全茧量1.453 g、茧层量0.362 g、茧层率24.91%、死笼率1.52%(详见附表2)。
2 繁育体会
2.1 中系品种
华:眠起齐一、饲养容易、食桑旺、耐氟性较强,壮蚕蚕体较大,茧形较大,茧子偏椭圆型。小蚕期有一定趋光性,注意蚕室光线明暗均匀,定时调篇,有少量小蚕发生,应及时淘汰,注意残桑不可过厚,以防有少量蚕潜伏残桑中。
东:眠起齐一、饲养容易、食桑旺、耐氟性一般,壮蚕蚕体中等,茧形较大,茧子偏椭圆型。小蚕期有一定趋密性,要及时扩座匀座。五龄食桑旺盛、快,应适当稀放、注意充分饱食。熟蚕老熟齐涌,有较强趋光性,要适熟上蔟,蔟室光线宜均匀偏暗,并注意蔟中通风,减少双宫茧的发生。
华与东两个品种催青和1~5龄发育经过基本相同,但蛹期经过东比华长1 d,因此东比华提早1 d催青和收蚁;上蔟与发蛾都比较涌,东雄蛾比华雄蛾不耐冷藏,据此,5龄饷食时两个品种除适当分批外,华与东饷食仍可保持1 d日差,提早做好发蛾调节,以免雄蛾多日冷藏。
2.2 日系品种
春:眠起欠齐,壮蚕蚕体稍瘦,茧丝质优良,耐氟性较强,茧型较大。小蚕期有一定趋光性,1~3龄眠起欠齐,容易发生小蚕并容易发生伏颡蚕,潜伏残桑中,给桑要适量,用桑适熟偏嫩,及时匀座,加强分批提青,饲育温度适当偏高,起蚕逸散性明显,注意光线调节,宜暗不宜明。熟蚕老熟较齐,蛹期经过较长,因此,茧质调查不宜过早,过早削茧容易发生出血蛹,雄蛾较耐冷藏,交尾性能良好。
晨:眠起较春齐,壮蚕蚕体稍瘦,耐氟性较强,抗逆性较强,茧丝质好,茧型中等。小蚕期有一定背光性,注意蚕室光线明暗均匀,定时调篇。熟蚕老熟齐涌,蛹期经过较长,故茧质调查亦不宜过早,以免发生出血蛹;雄蛾不耐冷藏,要做好发雄调节,以免雄蛾多日冷藏。
春与晨两个品种催青和1~5龄发育经过基本相同,但蛹期经过晨比春长1 d,因此晨比春提早1 d催青和收蚁;上簇与发蛾晨比春涌,由于晨雄蛾比春雄蛾不耐冷藏,因此要注意晨雄蛾的保护,以免造成损失。
2.3 日程安排
根据华、东、春、晨四个品种的发育开差,收蚁日程安排以第1 d“东”、第2 d“华”和“晨”、第3 d“春”为宜,种茧保护时可以同温保护,制种时先中系原种后日系原种,有利充分利用劳力和设施。
表2 蚕期发育经过和蚕茧产质量调查表
3 小结
通过春、秋不同期别的原种繁育实践,华、东、春、晨四个品种总体上表现出容易饲养、抗逆性强、抗病性好、繁育系数较高的特点,同时,四个品种各有其自身的特点,除了按《桑蚕种》浙江省地方标准和常规技术掌握、保持种性和防止差错外,同时必须因品种制宜,采取针时性技术措施,提高繁育系数,确保交原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