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与发展探析①

2013-03-14原成成

统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博士学位学位选题

原成成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与发展探析①

原成成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以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CDFD)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检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运用应用信息可视化技术软件Citespace对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科学知识图谱,总结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7个前沿领域和各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研究结果,对今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Citespace软件

在高等教育日渐普及的当今社会,人们主要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来获得专业知识、技能,而学位论文是受教育者接受本学科学识并创造本学科知识最直接的体现,因而学位论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本学科的整体水平[1]。博士论文是现代教育体系中最高学历层次的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是本学科前沿问题的具体化,也是学科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应用信息可视化技术软件Citespace,绘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科学知识图谱,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体知识结构和前沿问题进行探测,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该学科的发展水平以及研究方向,并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论文选题具有指导意义。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历史沿革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成果,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均很强的一门应用学科[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非常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但将思想政治工作设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并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独立-合并-独立”的过程。

1983年夏,在教育部主持召开的政工专业论证会上,将学科名称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将专业名称定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10所院校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通过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在法学门类中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增设“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两个硕士授权专业。1995年,为了提高学科设置的科学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布置增列硕博士学位授权点工作时,要求此次申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学校,必须将两个专业联合申请,并于1996年批准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此外,还将中国人民大学原“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点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与此相适应,1997年6月,在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颁布修订后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两个二级学科被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此后,42所学校又分4批获得了此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12月,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下发了《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中,在研究生学科目录中,“思想政治教育”被重新单列为一个二级学科,并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2006年1月,为了及时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调整的决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单独组织受理了全国高校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申请。经过此次审批,共新设2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20个“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至此,我国共有65所高校具有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②

表1 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招生资格的院校分布(共65所)

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产出的基本情况

以学科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为检索条件,在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CDFD)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85篇,其中,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9篇,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76篇。对各数据库检索结果进行去重处理后,共得到有效学位论文233篇,文献分布时间为2006年到2012年(检索时间为2013年4月)。其中,2006年中山大学刘海春的博士学位论文《我国小康社会休闲教育研究》(指导教授李萍),为学科调整之后的我国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由于学科调整并且很多学校是刚刚增设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06~2009年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较少。自2010年开始,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表中,2012年论文数量出现回落,是由于笔者统计时很多论文未能及时上传数据库所致,但这并不妨碍本研究的进行。

表2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数量逐年分布表

将检索的文献按学位授予单位进行分类统计,排名前11位的授权单位及文献量如表3所示。其中,中共中央党校以20篇高居榜首。根据统计结果来看,文献产出量居于前11位的学校占全部文献的51.9%,且地理上的分布较为分散,无明显优势高校区域。

表3 博士学位论文高产机构统计

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科学知识图谱是当前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3]。它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对学科领域的演进脉络和研究前沿进行探索和预测,通过直观的动态图像信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本文所使用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4],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是当前国际领先的文献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CiteSpace软件,不仅可以得到直观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而且可以输出关键词共现频次、中心度和突现率等计量指标,为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

通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③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中国共产党”、“价值”、“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为核心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见图1)。

图1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通过结果输出,表4列出了关键词共现频次在3次以上的全部节点信息,表中“频次”指关键词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出现的次数。由表中信息可知,共现频次较大的节点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等。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一词最多,共现频次达到52次,加上与其相近的“思想政治工作”,共现频次为7次,合计59次。这样高的共现次数表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大学生”一词的共现次数也高达18次,加上“高校”的共现频次6次,合计24次,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此外,“创新”、“价值”、“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关键词也保持了较高的共现频次,这些高频共现关键词显示出,近些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突现率”指标表示一段时间内该关键词共现频次突然增加的情况,该数值越大,表示该词在此段时间内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使用次数增多的程度越明显。从表4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态文明”两个关键词在近年来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中“突现”(大于0.3),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具有一定意识形态性的学科,围绕党和国家宏观理论政策的研究,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向。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盲目开发所导致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多,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严重威胁了人民的健康,并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在此大环境下,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为了学界的新热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可以合理推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仍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热点。

表4 高频共现关键词信息列表

(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题结构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以呈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体知识结构。关键词共现网络形成聚类33个,并依照聚类大小和研究的相关度,整理出7项关键词聚类群组进行分析,结合tf*idf算法抽取的标示词,总结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的热点问题(见表5)。

从表5可知,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④教育思想研究;党史与党建问题研究;和谐社会与生态问题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其中,从关键词共现的时间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研究与和谐社会中的生态问题研究,是近两年研究的前沿问题。这也正好与之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生态文明”两关键词突现的结果相互印证。

上述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的信息可视化的分析,在具体的论文文献中还包含着诸多更细化的研究问题。以和谐社会与生态问题研究为例,出现了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5]、社会生态视野中的志愿服务研究[6]、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7]等。这些具体方向的扩展,大大丰富并不断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朝着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

表5 基于聚类结果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列表

(续表5)

四、对未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建议

博士学位论文不仅是知识传承与流动的重要方式,也是本学科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的直观体现。通过对2006~2012年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233篇博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和信息可视化分析,从整体上看,这些博士学位论文较好地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的前沿问题与该学科发展的趋势。但在分析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选题的创新性不足、选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等。笔者针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学位论文未来的选题方向,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推进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

在科技信息化时代,建设完善的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对博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本研究样本的收集过程中,笔者发现,各大主要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与实际博士学位论文数有较大差异,收录比例仍然处在较低水平。以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为例,检索所得的博士学位论文为176篇,而笔者整理的数据为233篇(并且笔者仍然没有完全收录所有学位论文),其收录比例仅占笔者收集数据的75.5%。此外,在国家图书馆的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笔者仅检索到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50篇,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系统全面信息化、电子化的工作还需努力。

(二)提高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专业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科体系的精细化与学科定位的准确化是我国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独立-合并-独立”的发展过程也正好体现了这一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设立以来就是一个“宽口袋”式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可谓“纷繁庞杂”。借鉴东北师范大学张澍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槽”[8]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存在“专业学术槽”浅露而宽泛的问题。只要关注的人,谁都可以研究并发表学术成果。一方面,研究者之广泛,成果数量之庞大,让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研究成果水平之低,选题之重复,也令人感叹。此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还存在淡化甚至排斥政治内容的现象,多数研究把思想政治道德问题归为心理问题,引用内容偏重于西方与古代,热衷于边缘问题研究,致使研究的选题、主要观点及成果都处在学科的外围层次。

在笔者所收集、分析的233篇博士论文中,从总体来看,大部分论文的选题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相关,但也确有相当大的比例与一些相近学科,如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界限不清,“思政教育”意味缺失,甚至偏离了学科主题。在学科体系分类越来越严密的今天,学位论文作为体现学科研究特点,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其选题的专业性或者说独特性至关重要,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学位论文与这些学科分辨不清的话,可谓是这些学科共同的危机。因此,促进选题的专业性应该成为未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三)增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

创新性是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论文原创性的最直接体现。在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过程中,也都要求学生就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或创新点)做出明确的说明。本次分析所搜集的233篇博士论文,在论文题目上基本没有重复;在论文内容中也表现出了对本专业领域内的新问题、新方法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政策的高度关注。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就论文选题来讲,同时也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所谓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就论文选题的创新余地的大小而言的。例如,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或流派的政治思想或教化思想因其特殊性和现实意义,往往成为研究生选题的热点。但是,一般此类研究的成果比较丰富,在没有新的史料支撑下,很难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现有的研究多数也就变成了对已有资料的重新整理,缺乏创新意味。

此外,还存在具有原创性的特色选题不多的问题。虽然微观的重复性研究很少,但宏观的重复性研究却较多。至于重复性的研究,不仅表现在不同学校学生对相同问题的探讨,也表现在同一学校不同导师的学生之间。比如,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论文就有数篇,文字标题虽有不同,但在研究内容上却没有太大差别。尽管有些论文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研究,但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对一问题的完整研究,必然会有相关知识基础的重合,很难避免在研究过程中的相互重复,不管是低水平的重复还是高水平的重复都是对有限学术资源的浪费。因此,增加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应是今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培养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四)加强政策建议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六个二级学科中唯一一个应用型学科,必然更多地关注于解决社会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应用建议。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例,目前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博士论文在这方面的选题也不可谓不丰富,但审视其提出的相关建议水平却很低。在这些研究中,对策建议大多是基于理论的探究,从具体实践出发,基于实证研究得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论文所占比例较低。即使在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中,也存在着实证研究方法缺失,以及研究流于肤浅的现象描述,不仅文章结构窠臼化(原因、特点、对策),论述枯燥化(家庭、学校、社会),而且结论建议也大都“无关痛痒”(加强、提高、重视),往往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论文中的实证研究是今后需要重点加强的方向,“可行性”应成为指导此类博士学位论文的首要原则。

(五)根据社会需要及地域特色选题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9]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科学研究不断提出新的挑战。研究生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选题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效益,回答和解决与千百万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论文的选题,必须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既要为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服务,又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目标导向和精神动力。

同时,可结合地方特色选题。地方特色之和构成国家、民族特色,结合地方特色选题,解决当地特殊问题,对于丰富总体成果、推动全局发展有重要意义[10]。南昌大学刘浩林博士的《井冈山精神的政治伦理价值研究》(2011年),吉林大学赵秋静博士的《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以及中山大学张雅琴博士的《移民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研究-兼论深圳特区精神文化与精神生活发展》(2010年)等立足本地特色的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注释:

①本文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专指2005年学科调整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不包括此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

②根据教育部《关于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05]65号)》规定:已具有“政治学”博士授权一级学科点,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不需申请即可直接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相应级别的学位授权。第十次学科评议组会议审核通过的“政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批准时可直接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相应级别的学位授权。参见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19/201002/xxgk_82709.html

③设定阙值为TOP(40),Thresholding(c,cc,ccv)值分别为:(2,2,20)(2,3,20)(2,3,20)。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属“和谐社会”中“和谐文化”的内容,但因其重要性以及近年来研究的热度而将其单列。

[1]程美东,侯松涛.2000年以来全国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选题若干问题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9(3):77.

[2]张耀灿.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7):33.

[3]王鹏,侯剑华,吴洪玲.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与发展探析[J].自然辨证法研究,2012(8):122.

[4]Chen,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5]李恩.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6]龚万达.社会生态视野中的志愿服务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1.

[7]王连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2.

[8]张澍军.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的若干重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32.

[9]新华月报编.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93.

[10]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8.

[责任编辑:张文晋]

Analysis on Research Topics and Development of PHD Disser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YUAN Cheng-cheng
(College of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of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210094,China)

The paper makes a visual analysis the PHD dissertation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are retrieved from the CDFD and the WANFANG Dissertations Database by using the Citespace software,and draws the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of the researching topics on the PHD dissertation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n gets 7 research front domains includes some hot topics in different areas.Finally,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 to the topic selection of PHD Disser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HDdissertation;citespace Software

G643.8

A

2095-106X(2013)04-0049-07

2013-11-15

原成成(1986-),男,山西晋城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高校道德教育。

猜你喜欢

博士学位学位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