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琴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3-03-11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音乐系广东省珠海市519041

大众文艺 2013年9期
关键词:学琴考级钢琴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音乐系 广东省珠海市 519041)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琴的孩子大多缺少学琴兴趣,容易三分钟热度,缺乏持之以恒的学琴态度。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师素质、家长辅助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课堂教学

对于学习钢琴的孩子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钢琴是一对一教学,这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孩子们的学琴兴趣。

1.笔者在教授刚刚开始入门的小孩子时,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钢琴的音响充满了好奇,喜欢听好听的音乐,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着重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如小孩子在学小汤普森第二册《巨人的脚步》一课,笔者会用提问的方式问孩子知道“巨人”有什么特点吗?是不是长着大大的手和大大的脚?走起路来发出什么声音?然后让他们再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示范演奏,这样小孩子既有画面的想象又有了听觉的感受,从而提高了学琴兴趣。

2.对于已经有些程度,需要在基本功上提高手指机能的学生,教师更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到了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加强手指练习,要学习音阶、琶音、和弦以及大量的练习曲。由于音阶、琶音、练习曲相对于好听的乐曲显得有些乏味。孩子们往往出现厌学甚至弃学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笔者会更注重“趣味性”的教学。注重孩子对音乐美的感受,让他们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律动和发展。如在教孩子们演奏音阶时,不是机械地进行手指练习,而是充满音乐表现的练习。让孩子们边演奏边唱出音符,用心感受音阶的走向。还可以运用“变节奏”的方法进行趣味练习。在练习音阶时可以运用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等不同节奏交替进行练习。或是运用连奏、跳音及非连奏等不同演奏法进行练习。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可以增强孩子们的练习趣味,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手指机能。

二、课外实践

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孩子们的学琴兴趣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课外实践多种多样现举例说明。

1.聆听音乐会: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多听音乐会,好的音乐会使孩子们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激发学琴热情。每次聆听音乐会后让学生们写观后感,起初孩子会简单的写写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随着听的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感受也越来越丰富,学会比较和分析。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评价标准。对于已演奏过的曲子会有更渗透的理解,提高整体的演奏水平。对于一些自己未曾演奏的曲目,可以达到扩大曲目量的目的。通过聆听音乐会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2.组织钢琴音乐沙龙。举办音乐沙龙的目的是鼓励孩子们上台演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们会更加喜欢演奏。孩子可以通过上台演奏前的准备阶段,使自己有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通过聆听其他同学的演奏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达到取长补短的学习目的。在音乐会后,教师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开座谈会,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演奏做总结,教师及时补充学生自己未意识的一些不足,也可以让学生们相互间进行评价。使学生每次上台都能够有所收获从而丰富自己的演奏经验。

3.参加全国钢琴考级或钢琴比赛。钢琴考级和比赛在全国已经很普及了,大部分学琴的孩子都会通过考级或比赛来衡量自己已有的水平。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平时演奏曲目时是一种状态,比赛或考级时整个状态就不一样了,提高了钢琴演奏兴趣,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经过考级或比赛后,孩子会对已演奏过的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得演奏更加成熟。笔者还会让学生们在平时演奏时录下自己的演奏,通过听辨自己的演奏录音对自己的演奏作出要求。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在每遍录音时体会紧张的考试气氛,对于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在考级或比赛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比赛或考级中的长处和不足,这样可以使得孩子对自己的演奏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长此以往孩子们的整体演奏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教师素质

钢琴教师无论在业务学习上还是授课态度上都要积极带动学生,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琴兴趣为目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

1.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一个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首先要是个很好的演奏者,教师在思索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很多老师做学生时演奏水平很好,但工作以后慢慢不练琴了,业务水平随之下滑,最后连基本的示范都不能做的很好,这是很糟糕的。因为好的示范教学可以把教师想要表达的音乐准确的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聆听和模仿可以理解的更加直观,学习的更加清楚和透彻。另外教师的演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对于孩子来说钢琴家出众的演奏是孩子们渴望而不可及的,但教师如果能演奏一手好琴就会使学生感到想要演奏的出色其实没那么遥远,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

2.提高教学热情和耐心施教的品格。教师课上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学琴状态。积极热情的精神状态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助于孩子更好的接受和学习知识。如:学生学习演奏一首三拍子舞曲风格的音乐,为使学生对舞曲风格有更深刻和形象的理解。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大声的唱出节拍律动,还可以随着音乐律动跳一段华尔兹,形象的表现音乐的风格。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受到老师热情施教的感染,从而提高了学琴兴趣。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还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多听孩子演奏,给他们机会去表现。如:遇到错误或难点时,教师不要着急更不要大喊大叫,要耐心的给予指导,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听听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并给孩子们多一些鼓励,从而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四、家长辅助

家长的辅助引导对于学琴的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钢琴的教学是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配合的,缺一不可。一周一次的钢琴课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有很大的局限,学生更多的时间是与父母在一起,这就使得父母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那么,作为家长要如何起到辅助作用呢?

1.家长要尽可能陪着孩子一起上课。可能很多教师发现小孩子在父母面前愿意撒娇,与其任性的上课,不如不让父母陪同孩子会更听话。对于这种做法笔者略有不同意见。孩子之所以在父母面前撒娇是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上课习惯,这需要教师与父母的共同努力,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对于幼儿,父母课上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从心里认为自己的学习得到家人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琴动力。另一方面在课下练琴时,家长可以及时指出孩子练习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提高学琴效率。

2.家长要多给予孩子鼓励。钢琴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家长过于着急强迫孩子练习,甚至孩子不听话时加以打骂这是不正确的,这样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得孩子失去弹琴兴趣。正确的做法是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小孩子都喜欢表扬和赞美,家长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如:孩子在演奏中出现错误的节奏或音符时,家长不要马上指责他们哪里有错误,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过来。在改正后一定记得不忘表扬。另外平时在家中家长也可以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钢琴音乐或其他音乐,家长与孩子一起欣赏,共同探讨音乐感受并鼓励孩子也可以演奏的和他们一样好。孩子在鼓励和赞美中学习钢琴,会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提高学琴兴趣。

3.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议家长定期抽出一些时间来举办周末家庭音乐会。父母及亲朋好友都可在场,让孩子把近期学过的作品一一充满自信的演奏出来。演奏后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孩子会从中学会自信并感觉到家人对自己的重视。在这种充满温馨和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孩子的学琴兴趣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1]谈音,《儿童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激发》,钢琴艺术,2003年,第12期

[2]张晓霞,《浅谈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艺术教育,2004年,第6期.第13期

猜你喜欢

学琴考级钢琴
孔子学琴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纸钢琴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钢琴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