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壁画设计的人文关怀
2013-03-11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四川自贡 643000)
中国的传统壁画有过辉煌的历史,也出现过许多伟大的壁画家。这不用我多言。唐代是中国历史的辉煌时代,也是传统壁画的鼎盛时期,然后便是逐渐的衰微,沉寂,直到1979年的首都机场壁画群的落成,标志着中国壁画的复兴,称为“壁画复兴运动”。
虽然这些壁画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壁画,但是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人们初步认识到了壁画在建筑和生活中的位置与价值,也使众多艺术家(国画家,油画家,雕塑家,工艺家等)体验到壁画形式的大体魄所带来的震撼,纷纷投身壁画业(兼职或专职),壁画的创作队伍空前壮大,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当代壁画业提供了发展契机,举国上下皆大欢喜。成就有目共睹自不多言,但是从这二十几年的壁画繁荣的背后我们也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现代壁画与理论的脱节,现代壁画与设计的脱节,现代壁画家与制作的脱节,现代壁画与环境的脱节等。但在这些问题当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壁画设计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就是今天的壁画创作到底是为了谁?壁画家?甲方?领导?这是对于壁画终极关怀的追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有的理论家把壁画提到“公共艺术”的高度,就是要强调壁画设计的这种人文关怀,这也是当下社会进步所体现的公众的文化权利。我认为当下一些理论家,壁画家动不动就把什么本土化,民族化,全球化,与世界接轨等口号挂在嘴边;整天把继承和发展,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借鉴与创新等观念讨论来研究去,其结果还是“玄之又玄”不解决实际问题。既然“现代壁画”是公共艺术,那么它的受众应该是每一个市民。我想问的是我们在进行壁画创作的时候,是先考虑写实的?意象的?抽象的?还是考虑传统出新?以西润中?还是中西合并?抑或时刻提醒自己千万要本土化,民族化,要么就一定要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等等。这些在我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放置与特定环境空间的壁画是否与大众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密切相关,产生互动关系。当然不仅仅是审美层面,还有文化层面。我要表达的就是要把重点放在研究大众,关怀大众这个前提下再言其他。
我先谈一下“公共艺术”与大众的关系。“公共艺术”是个舶来品,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占主导,强烈强调等级的儒家思想的长期统治下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提法强调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共空间享有文化艺术的权利,这不是在一个重视公众,重视民意,相对民主的市民社会是不可想象无法实现的。当然在西方社会,公共艺术的提出,确立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过程,它是由过去的“贵族文化”,“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的产物。中国对于这个概念的认同,并使用越来越多,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在中国发展的几十年间,公共场合的艺术不是“政治强权”的强奸民意,就是“精英主义”的自我标榜,教化万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开始向市民社会转变,步入市民生活的人民的钱袋鼓了才敢挺直腰板要求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语权。虽然才刚刚开始,但这是必然的趋势。所以,中国文化开始出现了多元化,多种选择的的趋向;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也应运而生。在城市生活中,在公共空间里,市民的意志越来越强烈,轻松活泼,富于趣味性娱乐性的市民文化正在逐步取代过去社会生活中的那种大一统的呆板的观念形态。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艺术”的概念被引进中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那么很显然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应该是公众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公众是壁画优劣的绝对评判。因此作为壁画家有什么理由不研究公众,分析受众群的审美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精神情感等,使自己的壁画创作最大限度地与公众生活,情感发生互动。这不是迎合,而是同样作为市民的壁画家的情感体验与公众的共鸣,只不过壁画家用壁画的物化形式来表达罢了。“言为心声”只不过这是公众之心,壁画家也是公众不是吗?关怀公众也就是关怀自己,这种逻辑诸君认为然否?
中国的对外交流,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是大量引进西方文化只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这二十几年的对外开放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整合造成了今天多元化的局面。那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所积淀的民族心理结构包括审美心理结构审美趣味也不可能在这一百多年之间完全土崩瓦解。这就是说公众的审美结构应该是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多元化结构,这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却会因为传统文化的长期缺席而改变。从整个文化来看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选择,从壁画创作来看也面临抉择。对于今天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我不喜欢用“文化侵略”这些字眼不是出于卑微的民族自尊心,而是西方的文化流向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文化同样在流向西方,只不过这些文化大量是老祖宗的,这些老外不是“中化”而是“化中”。我想表达的是壁画家只有立足传统,研究传统,吸收有用的西方文化,才是真正关怀公众。这样既是满足了公众的文化权利,精神享受,又巩固了民族文化内核。有人叫嚷“走向世界”我想问一下,世界在哪里?你要走到哪里去,外面都是别人的文化领地,足下才是我们自己的领地,这片土地本来就是属于世界。因此,诸如“民族化,本土化”“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等问题不言自决。研究公众,关怀公众这个本质问题解决后,其它问题根本不能称之为问题。
由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威海国际雕塑大赛分别举办了两次(1993和1995)使一个威海海滨雕塑公园初具规模.这种当代艺术创作从美术馆走向公共空间的尝试具有重大意义。这被称为“威海模式”,其后惠及其它各大城市,如天津、青岛、大连、长春等城市。连“架上雕塑”都有走向公共空间与公众的情感生存状态发生互动关系的趋势,都有对公众的这种人文关怀。一向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有何理由不关注公众不关注公众的当下生活。1999年策划完成的放置于深圳街心花园的大型纪实性群雕《深圳人的一天》,设计之初就明确提出新的设计口号:“让社区的居民告诉我们做什么?”这种大魄力在壁画设计中还没有看到。作为规划师和壁画家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关键还是要转变观念。让我以《深圳人的一天》的设计者的观念作为我的结论吧: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而言,规划师和艺术家首先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他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社会,了解老百姓的需要;不是他们去引导老百姓,而是要让老百姓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
[1]孙振华.雕塑空间[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孙振华.在艺术的背后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胥建国.精神与情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李化吉.中国壁画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5]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